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文根据江西乌石矶粮食专用码头及中转库年中转量,散装船舶、火车、汽车装卸作业的不同要求,对库区内主要作业系统、工艺流程及各工序作业功能,进行了多种方案的比较,对工艺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合理的工艺设计。  相似文献   

2.
针对离散制造企业中通常采用柔性工艺设计这一类新的作业车间调度问题,对传统的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进行了扩展,建立了包含柔性工艺的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的数学模型.针对问题中在作业调度同时进行柔性工艺选择的特点,设计了改进的遗传算法染色体编码方式和遗传算子,在此基础上,结合变邻域搜索算法,设计了4种不同的邻域结构以产生邻域解,从而提高遗传算法的邻域搜索性能.最后以某轴承公司的实际调度数据为实例,将该算法进行实例测试,并与其他现有的方法相比较,验证了所设计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为货车车辆段修设计了过程化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对各车辆的检修状态进行跟踪,及时配送检修及互换配件,保证检修作业时间和作业进度。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的调度管理及作业过程管理,防止了漏检和错检情况的发生,降低了作业时间,提高了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4.
对企业管理者关心的车间作业监控中的生产进度分析、设备负荷分析的原理进行了论述,并以广东工业大学中俄联合实验室研制的车间作业计划及调度监控系统GG-MES为基础,运用Delphi和SQL Server设计并实现了涵盖生产进度分析、设备负荷分析的作业监控平台。  相似文献   

5.
多品种多工艺车间作业调度的multi-Agent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解决动态、复杂的多品种多工艺车间作业调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ulti-Agent的多品种多工艺车间作业调度建模与分析方法.根据多品种多工艺车间作业调度的动态复杂性,并结合multi-Agent技术具有自主性、协调性特点,建立了多品种多工艺车间调度multi-Agent物理模型及数学模型.整个调度分析系统建立在计划Agent、搜索Agent、协商Agent、决策Agent、物流Agent、数据库Agent的基础上,得到了多品种多工艺车间作业调度的multi-Agent目标函数;综合采用招标-投标策略及调度机制,促进调度结果的逐步优化.进一步利用Java编程语言设计了一个multi-Agent多品种多工艺车间作业调度实现系统,以国内某汽车尾管生产企业车间作业调度为例,验证了所建multi-Agent模型和调度实现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铸造工艺CAD/CAE耦合设计技术,先对铸件直接模拟预测收缩缺陷位置和体积,然后采用CAD直接设计工艺,通过对实际铸件进行工艺设计及工艺验证证明,设计结果正确,该技术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设计精度,缩短了工艺设计周期和实现工艺设计最优化。  相似文献   

7.
坪北油田由于地层水敏、地层负压亏空的限制,常用的水力冲砂法易造成油层污染。机械捞砂作业与水力冲砂法相比具有两大优势:一是无洗井冲砂液,有利于油层保护,能满足特殊作业的需要;二是工艺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成本低。为提高坪北油田机械捞砂作业的有效率,借助于对"机械捞砂作业管柱设计数学模型"的研究,设计出捞砂管柱及捞砂趟数,并应用于生产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完善油井清砂提供了新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8.
电焊工作是一门比较特殊的职业,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受光污染及喷溅影响,对人体躯体防护中的服装 要求极其严格。本文着重介绍电焊工人作业服的特点及防护要求,从电焊作业环境、作业对象、电焊作业服面料 及工作特点要求出发,在大量调研基础上,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研发,为特种行业服装设计开发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9.
极薄煤层开采由于受作业空间限制,不仅作业环境恶劣,而且经济效益差,合理选择采煤工艺尤为重要。在对国内极薄煤层开采技术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回采工艺中主要工序的适用条件,运用价值工程理论,提出了科学、系统的选择方法,可供极薄煤层开采矿山及设计单位工作中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机械手常枯进行抓取作业,为了能把物体抓住而不因夹持力过大而对物体造成伤害,设计了一种具有压觉和滑觉功能的机器人触觉传感器,对机械手抓取物全时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施力策略进行研究,设计了一种比例因子可调整的模糊控制器,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证明,使用机器人触觉传感器和模糊控制策略机械手能够进行软抓取作业。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据防城港粮食中转库末期和远期工程的中转量,结合库区现有中转设施的条件和工艺设备的选择,阐述了预留发展设计的方法,分析了工艺设计的合理性,说明了预留发展设计与末期及远期工程工艺和土建的关系,并确定了本工程预留发展的系统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一低速风洞中,采用局部模拟试验法对针形肋管束进行了纵向冲刷的传热和阻力特性试验研究.利用线性回归原理得出了针形肋管束的平均Nu数和阻力数的计算关联式,并与光管加以比较.试验结果为以针形肋管为传热元件的热能利用装置,提供了设计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转换大梁与上部(斜杆)框架结构共同工作的特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这种结构形式的计算方法和设计建议,可供实际工程同类结构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给镍基渗层纵肋管束式换热器设计和生产中碰到的问题提供一些依据,本文在实验的基础上对镍基渗层纵肋管束的换热和流阻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出肋管结构参数和管束结构参数对换热和流阻的影响.采用最小熵产法优化得出最佳肋高.  相似文献   

15.
缓冲材料振动传递特性试验的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计算机辅助进行了包装缓冲材料振动传递特性的测试。采用Visual C^ 编程首先对振动系统的激励和响应信号进行数据采集,然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自适应噪声滤波和数据压缩,最终将两路信号的加速度在相同频率下整个周期的均方根值对应相比得出传递率。所开发的软件提供了良好的用户界面,具有非常便利的图形显示功能,提高了试验数据的精度,为缓冲包装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推广淋水填料式空气直接蒸发冷却这一空调新技术,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填料层热质传递规律,并解决了实验过程中应测量哪些量,实验结果如何整理与表达,如何合理设计实验台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链条炉中煤层着火的特点和影响其着人迟早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炉膛与人炉煤层间换热的数学模型.将优化方法应用于链条炉炉膛结构的改造设计中,对某厂燃用无烟煤和贫煤的35t/h链条炉炉膛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和改造,改造后明显改善了锅炉的着火和燃烧状况,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高速主轴部件的固有频率及其主振型计算机算法,建立了双支承及三支承主轴部件的传递矩阵、集中质量和均匀质量的有限元计算模型,编制了通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模型离散化程度的增加,计算时间的增长速度很快。为了满足工程应用精度的要求,模型离散化程度勿须很大,从而可大大节省计算时间。在三种计算方法中,传递矩阵法的计算时间大大超过有限元法,而集中质量有限元法的计算时间最少。文章还对现有国内外文献中推荐的计算轴的临界转速的公式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实例比较了该公式与用有限元法进行计算的结果,指出了这些计算公式的局限性,利用作者编制的程序,可以迅速而精确地绘制各阶主振型和主轴前端的动柔度曲线,并在彩色显示器上对主轴部件的主振型进行了动态模拟,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喷淋水外循环杀菌装置的结构原理、性能特点和推广应用价值作了简要介绍,重点是针对该系统的传热学特点,阐述了关键设备换热器的设计步骤,推导并建立了非稳定传热条件下求解总传热系数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0.
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中转换梁截面设计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中转换梁截面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重点对转换梁截面设计的偏心受拉构件截面设计法、深梁截面设计法和应力截面设计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转换梁截面设计方法的选用原则,可供实际工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