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志明 《纺织学报》1996,17(5):16-19
一、前言 随着全球非织造布的技术进步和快速发展,纺粘法生产技术日趋成熟,而且不断得到更新和提高。目前,世界纺粘法非织造布产量已超过80万吨,占世界非织造布总产量的30%以上,其中美国已占到41%,其他欧、亚、非等各洲也均拥有了纺粘法生产能力。纺粘布的应用已涉及到医疗卫生、土工建筑、环保过滤、家具用布、汽车用布、农业用布、包装用途等各个领域,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今后几年,其增长速度仍将高于非织造布总体发展速度(如Hoechst Celanese在1995年将其Trevira纺粘布能力增长了25%;世界最大的非织造布生产商Freudenberg在1996年将其原1.2万吨纺粘布生产能力提高到2.2万吨,日本在1995年纺粘布产量增长了14%,达6.2万吨)。  相似文献   

2.
多闻 《江苏纺织》2000,(12):4-5
从世界发展来看,非织造布已成为一个相对独立、富有朝气的生产行业。1960年世界非织造布总产量只有4.5万吨,1980年产量达到82万吨。目前,世界非织造布总产量已超过300万吨。  相似文献   

3.
世界非织造工业的发展只有半个世纪,但发展速度惊人。1986年全世界的非织造布产量达100万吨,占世界纺织品总产量的8%以上。1989年世界非织造布总产量已逾130万吨。80年代,世界非织造布的年均增长率为8%,今后仍将保持5~8%的年均增长率,其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世界纺织工业的发展速度,已成为世界纺织工业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据专家预测:发达国家1990年的非织造布产量将占纺织品总量的15%。综观世界非织造布的发展史,正是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才使非织造布脱颖而出,发展成了一个相对独立、进展迅  相似文献   

4.
郭群 《非织造布》1995,(1):18-21
泡沫粘合法薄型非织造布理论与实践郭群(安徽省蚌埠无纺布厂)一、概述世界非织造布工业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1961年全世界非织造布产量仅约4万吨,1970年约为21万吨,到1990年世界非织造布产量已达150万吨以上,预计1995年将达到200万吨左右。...  相似文献   

5.
据有关专家介绍,世界非织造布年产量已达150万吨,占纺织品总产量的15%。预计2000年世界非织造布产量将达298万吨。 化学粘合非织造布、针刺非织造布与缝编非织造布为第一代非织造布。熔喷非织造布、纺粘非织造布与热轧非织造布为第二代非织造布。水刺非织造布与气粘非织造布为第三代非织造布。非织造布可分为干法、湿  相似文献   

6.
<正> 非织造布按其基本生产工艺和最终产品可分为:干法、湿法及纺丝直接成布法(纺粘法)几大类。目前,全世界各种非织造布的总产量已近140万吨,其中美国的年产量约70万吨,占世界整个产量的50%左右,并继续以10%左右的年增长率向前发展。我国非织造布产量由1982年的5400万米~2  相似文献   

7.
1 国外非织造布行业发展的现状1.1 国外非织造布工业发展现状1986年世界非织造布产量约100万吨,占世界纺织品总量的8%。1995年超过200万吨。80年代,世界非织造布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90年代中的前五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仍维持在8%。美国有人预言,到2050年将会出现机织、针枳、非织造布三足鼎立的局面。非织造布的加工技术,在世界范围内仍以干法为主,约占50%~60%,其次为纺丝成网法、熔喷、湿法、水刺法等。纺丝成网法与熔喷法在美国1995年的应用比重达35%,而在西欧则接近42%。预计今后数年,世界范围非织造布加工方法中纺丝成网、熔喷等聚合物…  相似文献   

8.
《江苏纺织》2004,(3):55-55
在我国纺织几大产业门类中,非织造布业发展较晚,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产量还不到1万吨,但发展速度却十分惊人,2003年全国产量预计可达78万吨。我国纺粘非织造布和水刺非织造布行业发展异常迅猛。到2003年,全国共有各类纺粘布生产线140条(包括部分在建生产线),SMS生产线将达7条,生产能力预计达45万~50万吨,预计产量超过22万吨。到2004年,我国水刺布生产线将达80条,总生产能力近10万吨,跃居世界水刺布生产大国之列。专家指出,非织造布行业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高潮-低潮-高潮-低潮,呈波浪式前进,每一个循环均提高一步,继而预示着下一个低潮…  相似文献   

9.
刊首语     
在我国国民经济持久、高速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的非织造材料工业也获得了超常规的发展,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年产量不足5000吨,发展到现在的年产量超过80万吨。2005年全世界的非织材料产量已达450万吨,而中国占了18.5%。尽管今年由于全球范围石化产品的大幅提价,化纤原料价格的飚升,预计今年我国的非织材料总产量仍将超过90万吨,其占世界非织材料总产量的百分比将超过20%。非织造材料系处于纺织、造纸、塑料、皮革四大柔性材料生产体系之间的一门崭新的学科,一个新兴的材料工业领域。我国非织造材料工业已成为提供汽车内饰材料、医用卫生材料…  相似文献   

10.
据统计,目前世界非织造织物的总产量约70万吨左右、100亿米~2,占世界纺织品总产量的7%左右。而1961年全世界非织造织物的产量约4万吨左右,1970年为21万吨左右,即六十年代增长了四倍,七十年代增长了二倍多。非织造织物工业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纺织工业的平均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1.
交流     
发展中国家非织造布需求大增根据目前国际非织造布的消费趋势来看,2006年全球非织造布产品总值有可能达到或超过200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内,发展中国家的非织造布需求可能增长10%~12%,而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非织造布需求可能上升3%~5%。近年来,亚洲国家的非织造布产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中国内地、中国台湾省、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8个主要非织造布生产国家(地区)的非织造布产量,由1997年的85.6万吨增加到了2002年的100万吨以上,占全球非织造布总产量的比例已从1997年的20%上升至25%,预计到2007年将进…  相似文献   

12.
<正> 国外农用非织造布发展概况非织造布工业的发展已有50多年的历史,1988年世界非织造布总产量达110万吨,占世界纺织品总产量8%。其产品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卫生,建材,公路,水利等多种行业,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被发达国家视为重点发展工业,誉为“朝阳工业”。  相似文献   

13.
非织造布自50年代首先在美国开始商业化生产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一门技术先进、品种齐全、应用广泛的新型产业。70年代后,受世界经济形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工业发达国家的纺织工业日趋衰退,而非织造布工业却呈现持续发展的好势头,成为纺织工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美国非织造布卷材的增长情况如下:1950年1.13万吨;1960年2.26万吨;1970年10.65万吨;1980年34.01万吨;1990年68.03万吨;2000年121.76万吨(为估计值)。我国的非织造布工业起步于60年代,1982年我国非织造布的产量不到一万吨,1993年达川万多吨…  相似文献   

14.
1994年我国肉类总产量已达到4200万吨,人均占有肉类35.3公斤,蛋品10.4公斤,人均占有量已达到和超过世界平均水平。1995年预计肉类总产量将达到4400万吨,禽蛋总产量将达到1300万吨。我国肉类总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肉类加工主要指畜禽的屠宰加工、剔骨分割加工、冷冻和冷藏加工、肉制品加工和副产品加工等。肉类加工过去一  相似文献   

15.
根据Smithers Pira公司最近的报告显示,2016年个人护理用湿巾市场销售额约2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8.3亿元),共消耗超过8.8万吨非织造布.市场研究员估算,到2021年其销售额将增长到4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5.7亿元),消耗非织造布将超过13.3万吨.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世界丙纶产量已突破100万吨,占世界合纤总量的6%左右.我国丙纶生产起步较晚,1980年产量仅3000吨,但发展较快,至1993年已具有19.5万吨的生产能力,实际产量在11万吨左右.预计今后将以年9.5%的速度增长,至2000年丙纶产量将达20万吨左右.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非织造布工业起步于七十年代末,目前已发展到非织造布工厂近90间,各种生产线达120多条;年生产能力超过6万吨。本文在介绍广东非织造布工业现状的前提下,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相应提出了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第一纺2016-11-24报道:过去5年,印度非织造布(也称无纺布行业的年增长率基本维持在15%左右。业内人士预测,未来几年内,印度有望成为继中国之后的另一个全球非织造布生产中心。印度政府分析师表示,到2018年年底,印度非织造布产量将达到50万吨,纺粘非织造布产量将占总产量的45%左右。印度人口众多,对非织造材料的需求量大,印度政府加大力度促进非布产业逐步走向高端,大量跨国公司也纷纷到印度设厂或考察。当前,印度非织造布产品市场  相似文献   

19.
非织造织物     
非织造织物技术是纺织工业的一门新技术,以其工艺流程短、产量高、原料来源和应用范围广泛等特点,已成为纺织工业中一个令人瞩目的新兴领域,其产量已占纺织品总产量的8%以上,日本,美国等国平均年增长率在6~8%左右。预计到1990年,全世界非织造布总产量可达130万吨以上。由于非织造织物成本低廉,已广泛地用于制作  相似文献   

20.
CurrentDevelopmentofNonwovensIndustryinChina一我国非织造布行业动态我国非织造布行业迄今已有400多家工厂(未包括台湾省)分布于28个省市,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渤海湾。近年来引进的数百条生产线迅速改变了非织造布行业的总体装备水平,我国现有非织造市生产线中,化学粘合法500余条,浸渍法22条,针刺法200余条,热轧法120条,纺丝成网法27条(其中国产2条),熔喷法33条(3条引进、30条国产),水刺法7条(全部引进),总生产能力25万吨/年,就规模而言,在亚洲仅次于日本,1995年的产量已达16万吨。一个遍布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