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传统减振降噪技术的局限性,对振动敏感建筑物下方通过的地铁采用了钢弹簧浮置板轨道.钢弹簧浮置板道床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一种特殊减振措施,其减振效果明显优于中、高等减振措施,而在城市轨道交通上软下硬地段常采用矿山施工方法,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的施工工艺比盾构区间更加复杂,对质量控制要求较高.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地铁矿山法区间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朱良凯 《山西建筑》2007,33(15):333-334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振动和噪声污染严重,针对这一问题,介绍了一种高性能的减振降噪型轨道结构———浮置板轨道的原理及其分类,并对其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以推广该轨道结构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及社会对环境噪声治理水平的提高,轨道交通线路减振降噪技术已逐步成熟。但对于道岔地段,由于岔区轨道结构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道岔减振治理效果及运营稳定性一直是各大城市的难点问题。通过对现有道岔减振措施的现状调研分析,分别从岔区行车的安全性、稳定性、易维护、低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道岔减振扣件。新型道岔减振扣件经在线应用验证,安全性能满足线路行车要求,较普通道岔扣件可提高5 dB以上的减振效果,具有巨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李西明 《山西建筑》2003,29(8):245-246
通过分析轨道结构噪声和振动的产生与传播的特点 ,指出了减振降噪型轨道结构的设计原则。提出了一些降低轨道结构噪声与振动的有效方法和结构形式。对城市轨道交通设计以及轨道结构设计 ,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许红春 《山西建筑》2005,31(6):220-221
介绍了地铁轨道减震降噪的原理,阐述了轨道的振动特性,论述了轨道减振的技术,提出了地铁轨道减振降噪的措施,指出降低地铁轨道的振动,应及早采取措施,可降低维修投入。  相似文献   

6.
浮置板轨道为一种新型的轨道结构,同其它减振轨道结构比较,浮置板隔振效果彻底,技术优势明显,为城市轨道交通的振动噪声环境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下文笔者结合施工实例,具体介绍此工法的特点及施工流程---预制式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施工工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道岔区减振降噪问题,从道岔平面线型设计、岔区刚度均匀化、岔区无缝化、研发新型减振扣件等方面采取策略,开发减振降噪效果优良、零部件寿命长、施工便利、少维护等优点的新型城轨减振道岔,为城轨线路周边居住的人们提供宁静和谐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8.
在简要介绍振动噪声来源、传播路径和总结轨道减振降噪措施的基础上,结合佛山2号线车辆段工程实例,对车辆段设计建设阶段和运营维护阶段综合减振降噪措施进行探讨,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孔飞  杨志峰  许巍 《低温建筑技术》2010,32(12):113-115
南京地铁二号线在部分地段沿用一号线的声屏障结构特征外,还大量采用了新型结构和材料进行降噪。具体措施包括U型梁体结构、新型单元板结构等新型结构,并在结构中安装了珍珠岩吸声板、FRP吸声调整块,结合铝合金穿孔吸声板和PMMA透明隔声板来降低轨道噪声的传递;文中同时比照了香港西铁和北京八通线降噪措施,简要分析了目前轻轨降噪的一些措施,为今后轻轨减振降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线区间最低点一般设置废水泵房(与区间联络通道合建),但是在结构设计困难、风险较高地段会取消设置联络通道和泵房。结合天津地铁5号线天津宾馆—肿瘤医院区间取消联络通道和泵房后,在区间最低点对轨道结构设计、减振效果及排水方案进行了方案研究和比选,论述了地下线区间无泵房处轨道结构设计的特殊性,提出了推荐方案和合理化建议,可为其他城市地铁轨道无泵房工况下的特殊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