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依据2013年2月中国船级社(CCS)标准《原油油船货油舱耐蚀钢检验指南》的规定,在模拟上甲板腐蚀工况试验条件下,对新研制的EH36级货油舱耐蚀钢配套药芯焊丝熔敷金属及焊接接头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耐蚀钢配套药芯焊丝熔敷金属及焊接接头腐蚀性能满足CCS标准规定,药芯焊丝熔敷金属25年腐蚀损耗估算值为1.72182mm,焊缝金属与母材间腐蚀深度均小于标准规定(小于30μm)。研制开发的EH36级货油舱耐蚀钢配套药芯焊丝熔敷金属及焊接接头上甲板腐蚀性能合格。  相似文献   

2.
根据《油船货油舱耐蚀钢性能标准》规范,通过浸泡实验测量了AH32耐蚀钢在货油舱底部模拟环境中的腐蚀过程.采用失重测量、电化学极化与阻抗方法、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等手段,分析了AH32耐蚀钢显微组织对其腐蚀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模拟货油舱底板腐蚀实验中,AH32耐蚀钢的轧制面因珠光体所占面积分数小而腐蚀速率较低,其横截面则因珠光体面积分数大而造成腐蚀速度较快,而且二者的腐蚀速度均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加速.此外,轧制面表面有均匀腐蚀和因夹杂物溶解所形成的蚀坑,而横截面的腐蚀则沿条带状珠光体组织而有选择的进行.样品的珠光体区域在浸泡后有碳富集,这是造成腐蚀随浸泡时间延长而加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采用模拟油船货油舱上甲板腐蚀试验装置,研究了Al元素及Ca处理对低合金钢在模拟上甲板环境中腐蚀行为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钢中添加Al并进行Ca处理后,有效改善了钢在上甲板环境下内锈层的致密性。Al元素促进钢内锈层中Al_2O_3层的形成,而Ca处理后钢中的夹杂物以球化的CaS-Al_2O_3-MnS复合杂物为主。在添加Al元素和CaS-Al_2O_3-MnS复合夹杂物的共同作用下,在耐蚀钢基体的表面形成了Al和Ca的富集的致密内锈层,其中Al主要以致密的块状Al_2O_3的形式存在,而Ca元素主要以CaO、CaS和CaCO_3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际海事组织《油船货油舱耐蚀钢认可试验程序》,对新开发的SGNS-A32级货油舱用耐蚀钢及其焊接接头进行浸泡腐蚀试验,并辅以金相分析、电化学试验等研究手段,探讨了成分、组织等对耐蚀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耐蚀钢板和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和腐蚀性能均满足国际海事组织标准要求,钢板浸泡均匀腐蚀速率0.3mm/a,焊接接头焊缝与母材间腐蚀深度小于12μm;耐蚀钢板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组织,焊缝组织为铁素体+贝氏体,热影响区组织为贝氏体;母材的自腐蚀电位较正,其次是焊缝,热影响区的自腐蚀电位最负。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货油舱下底板腐蚀环境中Mo对于耐蚀钢腐蚀行为的影响,采用自制的货油舱下底板环境模拟装置对不同Mo含量的两种耐蚀钢进行腐蚀试验,用失重法计算腐蚀速率,应用金相显微镜观察试验钢的组织类型和晶粒尺寸,应用扫描电镜(SEM)观察试验钢表面的微观腐蚀形貌。对模拟腐蚀环境中的试验钢进行电化学和阻抗谱(EIS)分析,应用EBSD分析晶界腐蚀与晶界类型的关系。结果表明:含有Mo元素的钢板表现出更好的耐腐蚀,点蚀现象不明显,均匀腐蚀速率可降低到0.3 mm/a;小角度晶界相比于大角度晶界表现出更好的耐晶界腐蚀性。  相似文献   

6.
邵军 《物理测试》2013,31(3):14-17
采用IMO(国际海事组织)《货油舱用耐蚀钢试验程序》规定的模拟货油舱内底板腐蚀试验方法,研究了组织为马氏体、贝氏体十铁素珠、珠光体十铁素体的低合金高强度船板钢在酸性氯离子环境下耐蚀性.试验结果显示显微组织对钢的耐蚀性有显著影响.马氏体试验钢具有组织单一、碳化物析出少、产物膜对基体的保护效果最好的特点,其平均腐蚀速率最低.复相的珠光体组织,其渗碳体有较高的电位,与铁素体组织存在相间电位差,从而促进了铁素体的腐蚀,其锈层完整性和保护效果较差,腐蚀速率最高.贝氏体+铁素体试验钢相对马氏体试验钢在组织单一性上较差,但相对于珠光体十铁素体试验钢,其富碳相较少且分布均匀,这些对其在货油舱内底板环境中的腐蚀微电池数量和程度产生影响,因而其耐蚀性介于马氏体钢和铁素体十珠光体钢之间.  相似文献   

7.
采用模拟油船货油舱上甲板环境的腐蚀试验装置,研究了Sb元素对低合金钢在含CO2-SO2-O2-H2S气体的干湿交替环境中的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b元素可以有效降低钢在上甲板环境中的腐蚀减薄量。扫描电镜的观察结果显示,含Sb钢内锈层中的裂纹少于普碳钢;拉曼光谱的测试结果显示钢中加入Sb元素后,内锈层中的α-FeOOH含量增大;电子探针测试的结果显示,Sb在内锈层中与基体接触的区域内富集;X射线能谱分析结果显示,在内锈层中Sb元素以保护性较好的氧化物(Sb2O5)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8.
采用模拟油轮货油舱上甲板环境的腐蚀实验装置,研究了低合金船体钢在模拟防爆气体(SO_2+CO_2+O_2+N_2)气、模拟原油挥发气体(H_2S+N_2)以及两者混合存在条件下的腐蚀行为差异。分别研究了实验钢在不同气体中腐蚀速率、基体腐蚀形貌、腐蚀产物的形貌及物相组成。结果表明,模拟防爆气体SO_2+CO_2+O_2+N_2造成的腐蚀量远大于模拟原油挥发气体H_2S+N_2,其在整个上甲板腐蚀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在H_2S+N_2气体中实验钢的腐蚀产物为单一的FeS,在SO_2+CO_2+O_2+N_2环境下腐蚀产物为α-FeOOH、Fe_2O_3、FeSO_4,而在两种气源混合通入条件下,锈层中除了上述产物外,含有10%的单质硫,表面光滑的块状单质硫大量分布于锈层的剥离面上,能够促进锈层发生剥离。  相似文献   

9.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硬度试验、冲击试验、盐雾腐蚀试验对新型N合金化Cr13型耐蚀塑料模具钢和传统Cr13型耐蚀塑料模具钢的组织和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新型N合金化Cr13型耐蚀塑料模具钢除N之外,还添加了Ni、Mo、V等合金元素,新型N合金化Cr13型耐蚀塑料模具钢与传统Cr13型耐蚀塑料模具钢洁净度差异不大,但新型N合金化Cr13型耐蚀塑料模具钢退火组织更为均匀,退火硬度更低,更易机械加工。经相同热处理后,新型N合金化Cr13型耐蚀塑料模具钢的组织更为均匀,未溶碳化物数量减少;新型N合金化Cr13型耐蚀塑料模具钢的硬度为51.8 HRC,冲击吸收能量为12.3 J,而传统Cr13型耐蚀塑料模具钢的硬度为52.7 HRC,冲击吸收能量为6.9 J,两者硬度相当,但新型N合金化Cr13型耐蚀塑料模具钢拥有更好的韧性;经120 h的盐雾腐蚀后,新型N合金化Cr13型耐蚀塑料模具钢表面腐蚀坑较少,腐蚀速率为0.0594 g/(m2·h),传统Cr13型耐蚀塑料模具钢表面有明显的腐蚀坑,腐蚀速率为0.1136 g/(m2·h),新型N合金...  相似文献   

10.
研制了一种油船货油舱(COT)耐蚀钢用CJ507NS焊条,对其熔敷金属及对接接头力学性能、扩散氢含量、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该焊条与COT耐蚀钢的耐腐蚀性匹配良好,低温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腐蚀的产生机理,从而探讨了防腐蚀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e materials and construction of airframes, and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which they operate, are described, and resulting corrosion problem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contaminants which produce them. It is concluded that, owing to the limited maintenance times available during the operating life of an aircraft, corrosion prevention must be undertaken during the design and production stages.  相似文献   

13.
通过表面形貌观察和电化学分析研究了有机混合缓蚀剂苯并三氮唑(BTA)和苯甲酸钠在去离子水中对金属钆、La(FeSi)13合金电偶腐蚀的缓蚀效果。结果表明:在添加0.05mol/L BTA与0.05mol/L苯甲酸钠的去离子水中,当La(FeSi)13合金、金属钆与304不锈钢形成电偶对时,其耐蚀性比在去离子水中有大幅提升,La(FeSi)13/钆、304不锈钢/钆、304不锈钢/La(FeSi)13三种电偶对的缓蚀率分别达到了90.5%、93.5%和96.5%;苯并三氮唑和苯甲酸钠能够有效抑制以上金属间的电偶腐蚀。  相似文献   

14.
Serious corrosion problems have plagued the light water reactor (LWR) industry for decades. The complex corrosion mechanisms involve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actical engineering solutions for their mitigation will be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After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basic designs of the boiling water reactor (BWR) and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PWR), emphasis will be placed on the general corrosion of LWR containments, flow-accelerated corrosion of carbon steel components, intergranular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 (IGSCC) in BWRs, primary water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 (PWSCC) in PWRs, and irradiation-assisted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 (IASCC) in both systems. Finally, the corrosion future of both plants will be discussed as plants extend their period of operation for an additional 20 to 40 years.  相似文献   

15.
腐蚀管理是一种防止腐蚀失效的综合文法,腐蚀管理的主要目标是维护生产安全,加强环境保护和提高成本效益,通过控制所有与腐蚀、材料及工艺等相关的因素以达到上述目标。目前这一观念在欧美国家得以普及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它更加重视减少生产过程中各种污染物质的泄露,保障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改善产品质量以及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消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考察环己胺甲基脲(CAU)气相缓蚀剂的防腐蚀性能和成膜特性。方法 采用密闭空间挥发减量实验考察了CAU气相挥发能力,通过气相缓蚀能力实验和气相防锈甄别实验研究了它对碳钢的气相缓蚀保护作用,采用ACM电极技术考察了CAU预膜对碳钢电极腐蚀电化学行为的影响,通过XPS技术分析了其在碳钢表面的吸附成膜特性。结果 环己胺甲基脲的挥发性较小,72 h、50 ℃条件下密闭空间挥发减量大约为1.0%。经过20 h诱导期,气相缓蚀实验的碳钢试片无锈蚀。气相防锈甄别实验中,CAU可以使碳钢的腐蚀率从311.9 mg/(m2?h)降低至64.76 mg/(m2?h),对碳钢缓蚀效率为79.24%。CAU预膜电极电化学阻抗谱呈现弥散效应,经过30 min的CAU预膜,碳钢电极的电荷传递电阻从1.32 kΩ?cm2 提高到3.81 kΩ?cm2。环己胺甲基脲可以挥发到达碳钢表面,通过分子中的N原子、O原子和Fe原子发生化学配位作用,吸附在碳钢表面形成保护膜。结论 环己胺甲基脲是性能优良的碳钢气相缓蚀剂。  相似文献   

17.
18.
19.
Corrosion News     
《工业材料与腐蚀》2020,71(8):1407-1414
  相似文献   

20.
Corrosion News     
《工业材料与腐蚀》2019,70(1):169-1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