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从军  苏宁 《中国电梯》2007,18(12):66-67
根据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从事本条例规定的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和型式试验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考核合格,取得检验检测人员证书,方可从事检验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2.
查继明 《中国电梯》2004,15(6):30-31
自《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省条例》)2003年3月1日和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2003年6月1日颁布实施以来,我单位就积极行动.根据《条例》和《省条例》的精神要求,对特种设备中的电梯先行进行安装过程的安全质量监督检验(以下简称监检)。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行和摸索之后,我对这项  相似文献   

3.
苏宁 《电梯工业》2008,(3):28-29
根据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从事本条例规定的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和型式试验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考核合格,取得检验检测人员证书,方可从事检验检测工作。国家质量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特种设备检验人员资格考核规则》,(以下简称检验人员资格考核规则)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的培训、考核都有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电梯工业》2005,6(2):32-33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机械式停车设备安装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工作的管理,规范机械式停车设备安装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的行为,提高检验工作质量,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制定本规程。  相似文献   

5.
曾剑 《中国电梯》2004,15(19):37-39
随着国务院第373号令《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发布、实施,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行政监察等有关部门,加强了对电梯特种设备的生产、使用、检验检测、监督检查的执法力度。面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各电梯生产企业和安装施工单位,如何既贯彻落实好安全监察条例的精神,确实加强  相似文献   

6.
姜晓军 《建筑安全》2005,20(3):48-49
为了规范机电类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单位的资格许可工作,确保机电类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及电梯日常维护保养的质量与安全性能,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制定了《机电类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许可规则》,并于2003年8月8日执行),  相似文献   

7.
为规范机电类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单位的行为,确保其工作质量和安全状况,根据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实施办法(试行)》、《机电类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试行)》、《关于实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及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相似文献   

8.
电梯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垂直运输工具,其质量与安全性能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然而电梯安装过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电梯的安全性能.因此对电梯的安装过程进行监督检验是十分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电梯的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必须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梯》2010,(2):11-12
2009年1月24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公布了《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根据决定重新修订。新修改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将千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0.
电梯属于国家划定的特种设备之一,是一种机电一体化的垂直交通运输设备,其技术含量高、结构复杂、运行维保技术要求高,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为了确保其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务院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对其运行作了许多特殊的规定,并明确应按规定进行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电梯的检验工作主要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所属的各级特种设备检验机构负责。  相似文献   

11.
刘晓君  苏玉江 《中国电梯》2004,15(19):34-36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373号令)是依法治国思想的具体体现,同时也为包括电梯在内的特种设备的管理提供了相应的法律依据,它必将对我国电梯业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174、251号文的定义,电梯属于一种重要的特种设备,  相似文献   

12.
赵钢 《中国电梯》2006,17(13):54-55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给电梯的定义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可见,电梯出厂时只能算是电梯部件,电梯的安装是电梯制造的继续,所以《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条例》第21条明确规定了电梯的安装过程要实施过程监检。作为一名电梯检验人员,深感电梯安装过程监督检验的重要性,如何实施电梯安装过程的监督检验,是目前我们检验人员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吴斌 《中国电梯》2006,17(5):57-58
根据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南京市2004年对电梯进行安装过程的安全质量监督检验(以下简称监检)的试点工作,并从2005年起在全市将电梯监检工作全面展开。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总结,对监检工作有了一定的体会和认识,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写出与各位同行交流,以便大家在今后的监检工作中注意这些问题,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14.
王锐 《中国电梯》2009,20(6):14-14
2009年1月24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公布了Ⅸ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根据该决定重新修订。新修改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将于2009年5月1日起施行。针对大家关心的一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何毅先生。  相似文献   

15.
《特种设备安全检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03年2月19日经国务院第68次常务会议通过,并于2003年6月1日开始施行,距今已有五年之久。该条例含盖了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在内的特种设备生广、使用、检验检测及其监督检查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6.
邱文焕 《中国电梯》2007,18(5):21-21
近年来,特种设备的事故频繁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引起政府高度重视。各级管理部门、生产部门先后制定了许多相应措施,特别是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下面称为《条例》)颁布实施,从生产、使用、检验检测及监察检查各环节明确了职责.加强了他们自身责任感,杜绝恶性事件发生。根据《条例》第31条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这就要求设备使用单位必须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预案。在事故发生现场处理时做到科学、及时、有效,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目前在用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均无制定救援预案,一旦设备出现特大事故,使用单位管理人员、现场负责人员、具体操作人员都不知所措,得不到第一时间救援。笔者在工作实践中,结合实际,拟订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供探讨。  相似文献   

17.
孙乃连 《中国电梯》2006,17(19):52-53
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公布实施不久,国家质检总局原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于2003年6月30日在“关于部分特种设备制造与安装等监督检验工作的意见”中,明确在江苏、福建两省对机电类特种设备制造与安装等过程的监督检验工作进行试点。在试点工作的3年中,笔者参与了对本辖区600多台新装电梯安装过程监督检验(以下简称安装监检)工作,深深体会到国家规定电梯安装监检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相对于承压类特种设备而言,此项工作因起步较晚,且国家质检总局还没有制定统一的电梯安装监督检验规程,因此,在实际监检过程中,除发现许多电梯安装质量问题外,还遇到其他一些宏观方面的问题。现将这些问题以及笔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建议提出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8.
原徐成 《中国电梯》2010,(13):39-40,51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有关规定,国家质检总局制定了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以下简称《新检规》),并于2009年12月4日发布,自2010年4月1日起实施。国家质检总局2002年发布的《电梯监督检验规程》(以下简称《老检规》)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19.
张东平 《中国电梯》2008,19(3):59-61
电梯是一种机电结合的设备,技术含量较高,结构相对复杂,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为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务院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将电梯划归特种设备的范畴,应按规定进行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随着我国在用电梯数量与日俱增,各级电梯检测机构的工作量也随之加大,在这种形式下,  相似文献   

20.
赵国先 《中国电梯》2008,19(9):37-38
根据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家质检总局自2003年6月起相继颁布了《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实施办法(试行)》、《机电类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规则》、《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分级实施范围》、《机电类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等相关配套文件。此举加强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也是我国安全监察工作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