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强制循环太阳热水系统在大型太阳热水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实际设计应用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造成系统运行不平衡、效率降低、集热器寿命减少,寒冷地区冬季系统易发生冰冻现象等.因此,有必要就以上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对夏热冬冷地区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的设计参数进行互相关联的探讨,并提出取值建议。重点探讨该地区的热泵热水系统,在不设置辅助热源条件下如何保证系统安全运行的可行性,并通过实际工程运行监测,得出系统通过合理延长运行时间和选取COP值即可保证在冬季安全运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区域热水供应中供热管网的合理布置、热水站的工艺流程,决定着热水供应系统的使用效果.分析确定了金龙镇热水供应改造工程中卫生器具给水当量、管道热损失等关键参数,合理选择热水站设备.工程改造后运行使用情况良好,为今后区域热水供应系统的设计运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利用热泵加热生活热水的系统中,选择空气源热泵还是能源塔热泵与地域位置相关.通过地处夏热冬冷气候带某高校学生生活区热水系统的节能改造,在不同的季节分别对同一个热水管网运行2种热泵热水系统,通过实测数据比较,分析得出不同热泵热水系统在特定条件下的优势和缺陷,同时对运行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太阳能集中热水系统受到天气的影响难以全天候运行,需要设置辅助加热装置.结合工程实例,对空气源热泵辅助加热太阳能集中热水系统的特点、适用范围、运行工况以及系统设计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葛琳 《给水排水》2012,38(5):58-61
介绍了利比亚Omar Al-Mukhtar大学食堂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对热水系统的形式选择、太阳能集热板面积和储热水箱容积的计算以及系统控制进行阐述,分析了日均用水定额的取值和定时供应热水系统的储热时间对系统设计的影响.对系统进行合理取值,实现太阳能热水系统安全、可靠、节能运行.  相似文献   

7.
生活热水和空调系统综合设计的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设计时综合考虑生活热水和空调系统的需求,模拟分析生活热水和空调系统的运行能耗,计算确定冷凝热回收机组和蓄热水箱的容量,并与传统的生活热水和空调系统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探讨空调冷凝热回收技术在生活热水系统中的设计应用.  相似文献   

8.
居住类建筑采用太阳能、水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热水系统时,常常采用开式生活热水管网系统,开式系统与闭式系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大型开式热水管网的回水设计对供水泵能耗影响较大,回水系统宜采取稳定流量的技术措施;热水室内、外管网的散热量较大,是集中热水系统运行费用较高的主要原因.为控制集中热水系统的经济合理性,提出户均热水管网能耗指标的概念.结合广州亚运城集中热水工程实际特点,详细分析了管网能耗的影响因素及采用的合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实际太阳能热水系统中,由于不同工程采用不同运行模式,导致日得热量和单位能耗集热量各有不同。主要对广州亚运城和北方某酒店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在不同运行模式下的运行工况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太阳能热水系统运行模式的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应用现状、供水系统、集热系统、传热系统、蓄热系统、辅助热源、集热器与建筑物的结合、运行控制、激励政策等多个方面,对国内外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应用情况作简要比较.指出国内太阳能热水系统应在集热、传热、蓄热、集热器与建筑物的结合、运行控制等领域作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土壤-植物-大气系统水热传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对水分循环的研究,倾向于将土壤-植物-大气视为物理上的连续体,称之为SPAC系统。本文应用土壤水动力学、微气象学和能量平衡原理,建立了作物生育期SPAC系统的水热迁移和转化模型,并采用全隐式有限差分法进行离散,通过自动调节计算步长和反复迭代等方法设计了数值模拟程序,对冬小麦返青至成熟期的水热状况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模型真实地反映了作物生长过程中土壤的水热状况和蒸散发动态过程,可用于田间墒情预报,并制定适宜的灌溉定额。  相似文献   

12.
为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冬季输水安全,利用建立的总干渠全线一维水温模型,针对 350、280、210 和 150?m3/s?这 4 种不同输水流量方案,模拟分析各方案在强冷冬、冷冬、平冬和暖冬等典型冬季气象条件下总干渠 冬季输水保温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总干渠冬季无冰盖大流量输水水温调控措施。结果表明:针对不同典型冬季 气象条件,在有限条件下采取无冰盖大流量输水调度运行方式,可不同程度缩短输水流动时长、减少沿程水体热 量损失,从而达到保温效果;在各典型冬季年份气象条件下,随着总干渠输水流量增大,沿程水温比降相应减缓, 明渠末端水温相应提升;在冬季气象条件适宜情况下,总干渠冬季采取无冰盖大流量输水水温调控措施,既有利 于减小水温降幅,同时也可有效解决冬季输水能力受限问题;建议根据总干渠中短期气温预报和水温预测情况, 在冷冬、平冬和暖冬等典型冬季气象条件下尽可能采取较大输水流量输水模式,在强冷冬气象条件下可分时段、 分渠段采用无冰盖大流量输水模式。  相似文献   

13.
针对广州亚运城采用的双水箱太阳能集热系统进行了运行监测,与传统单水箱太阳能集热系统比较,分析得出两种系统集热效率差异的原因;同时,利用实测数据优化双水箱太阳能集热系统的运行工况发现,通过提高集热水箱放水量与降低集热水箱定温放水控制温度可以进一步提升系统集热性能。  相似文献   

14.
西藏地区冬季混凝土施工利用太阳能供热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连才 《水力发电》2005,31(9):42-43
在西藏地区,冬季混凝土施工受恶劣的自然气候和能源供给困难等客观条件的制约,致使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西藏地区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太阳能和热利用技术研究,为西藏地区冬季混凝土施工供热从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对西藏地区有很重要的意义,不仅可行,而且暂无其他更好的替代能源。  相似文献   

15.
根据《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测评导则》,在亚运会期间对亚运城水源热泵系统实际运行工况进行了实时监测,对水源热泵系统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制冷/热性能、综合能耗比、节能标准等进行了综合研究.分析了亚运城水源热泵系统的综合能效状况,以进一步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南水北调总干渠四季输水的要求和弧门冬季运行的设计工况,采用了以超导液为传热介质、以电加热管和电加热器为加热源的新型电加热融冰装置。从融冰设备的工作原理、融冰设备的结构与布置、组装与试验及融冰设备的保温等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为有冬季运行需要融冰的工程提供了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17.
根据地下水动力学原理、热传递数值模拟技术和热泵系统场地地下水环境的实测数据,推导热泵系统运行过程中抽灌井群引起的地下水动力场范围,定量计算热泵运行起始期、建筑物年内冷热负荷失衡等情况的地温场变化,分析热泵系统运行对地下水水质、细菌的影响。结果表明:年内冷热负荷平衡有利于热泵系统的长期运行;当冷负荷大于热负荷时,热泵起始期应在冬季,反之,起始期应选在夏季;热泵系统运行过程中,对地下水水质影响不大,温度变化会抑制细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小型湖泊应用于地表水源热泵时的两种热承载能力计算方法——水面温度法和均匀混合法,并采用这两种方法计算了杭州小型湖泊应用于地表水源热泵时的热承载能力。计算结果表明:水面温度法较客观地反映了实际的排水混合及水温恢复过程,可信度更高。用水面温度法对7个代表性城市小型湖泊热承载能力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夏季热承载能力在23.4~29.5 W/m2之间,冬季热承载能力在31.6~45.7W/m2之间;在设计这类系统时关键在于满足夏季热承载能力的约束。  相似文献   

19.
蒸汽凝结水中含有大量的热量,如果予以回收利用,不仅节约能源,还可降低热水供应系统的运行费用。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介绍了凝结水的热回收原理,并根据暖通专业提供的蒸汽凝结水量,与1天内不同时段生活热水的消耗量进行比对,最终确定了生活热水的加热模式;同时介绍了该项目的热水系统流程及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水源热泵项目,介绍了某水源热泵项目概况及取退水方案,计算了夏季工况、冬季正常工况及冬季极端工况的取水量;建立了取退水部分三维模型图,采用CFX软件对3个工况下取退水对河流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分析了水源热泵项目的节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3个工况下退水水流均不会对河流A上游取水口周边温度场产生影响;河流B汇入河流A之前平均水温与河流A基础温度相比较,温升(降)低于1℃,退水不会对河流A产生影响;项目节能效果显著。通过研究水源热泵取退水对河流温度场的影响以及项目的节能效果,对水源热泵项目的设计与优化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