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并行时间交替采样是提高采样率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并行通道间的失配将使拼接后的信号成为非均匀采样,严重降低了整个A/D采集系统的性能.在对非均匀周期采样信号的数字谱进行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各通道时间延迟值的测量方法,及复原待测信号的方法.结合实例,在MATLAB环境下的仿真实验证实了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文中利用STM32微处理器,提出了A/D采样的定时器控制法,采用系统定时器的PWM输出模式作为A/D采样的触发源,并运用DMA技术进行采样值输送,形成了以定时器控制A/D采样、DMA数据输送、窗口函数处理、FFT算法分析的数字频谱分析系统,实现了系统采样频率与窗长调节,最后在TFT屏上获得信号频谱。  相似文献   

3.
采样定理的拓展--一种新的非均匀采样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采样定量用来指导采样时段内信号的均匀采样(或重采样),但在实际中需要进行磋均匀采样,因此提出了一种新的非均匀采样规则,即让短时采样频率大于等于2倍的信号短时最大频率,以指导非均匀采样(或重采样)。经用两个仿真信号验证说明,非均匀采样的数据用样条插值恢复只有很小的数值误差,说明该规则是可行的,并将它与传统的非均匀采样定理做了比较,指出了它面向时变信号采样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采用880nm的近红外透射法检测水样浊度,对硬件电路中前置采样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单片机电路和数据传输电路进行设计.对信号进行采集和分析,并对设计方案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5.
近十几年来由于微处理机技术的日益发展与快速A/D转换器准确度的不断提高,采样原理的仪表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对该原理许多专家、学者都在理论上不断研究,已经成功地解决了截断误差的数学估计,同步误差消除等问题。最近A/D——D/A混合乘法器技术的应用,使采样原理仪表准确度从原来0.5~0.3%提高到0.05%以上。由于获得0.05%的准确度仅需12BitA/D与D/A,即:仪表的准确度已达到或小于A/D和D/A线性误差和量化误差的数量级,因而研究A/D转换器误差函数特性,找出量化误差的概率分布特征,对采样原理仪表的误差分析与准确度提高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重点阐述了实现汽车拉索效率测试装置的硬件组成,包括信号调理电路、A/D采样电路、键盘输入电路、液晶显示电路和隰离驱动电路,同时也介绍了软件流程结构、测试参数等等.通过实践应用证明:该控制单元原型能够满足汽车拉索效率测试机的工作要求,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科学和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数据采集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国防,科研等各个领域。由于实时采样技术对信号的捕捉要受采样速率的限制,必须采用高速A/D转换器以及高精度,高性能的硬件支持才能完成。而随机采样技术弥补了这一限制。本文主要介绍基于随机采样数据采集系统的开发流程,并详述随机采样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欧阳名三 《仪器仪表学报》2006,27(Z2):1408-1409
在ADC结果代码中复合噪声源逼近白噪声,过采样和求均值将改善信噪比(SNR)和提高信号测量的有效位数.本文介绍了过采样技术,提出了在核子秤的数据采集中,利用过采样和求均值的方法.结果将原来嵌入式12位A/D的精度提高到14位,使系统的性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9.
一种并行系统时基误差自适应估计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并行采集系统中,通道间时基延迟的不一致性严重降低了系统性能.针对时间延迟估计算法多基于时域实现,需进行复杂的插值运算以获取采样间隔非整数倍时基延迟的问题,本文基于时基误差的频域模型,将通道间的误差信号建模为自适应滤波器,提出了一种无需插值的估计算法.计算机仿真及实际应用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动态跟踪时基延迟变化,有效地估计通道时延,具有迭代次数少、运算量小、实时性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采样信号的非均匀性对于有效值测量的影响,推导了非均匀采样信号在时域与频域上的能量对应关系,得出了利用非均匀采样序列计算信号的有效值收敛于真值的条件,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