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5 毫秒
1.
本文根据广州地铁三号线客村站建设的施工实践,对地铁深基坑施工过程中三个主要技术问题基坑支撑工程、基坑土石方开挖工程、基坑降水工程三大技术重点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2.
地铁车站基坑在建设和运营期会产生渗漏现象,防水是保证地铁车站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某地铁基坑工程实例,通过采用地铁车站自防水施工技术,实现了地铁车站基坑防水的优化。该防水优化施工工程管理模式具有普适性,实现工程各个环节的经济、效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董龙  席永慧  朱毅敏 《建筑施工》2014,(11):1202-1204
随着城市地铁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基坑工程在地铁结构上方(或邻近)进行施工,由此也造成了对地铁隧道安全的影响。以上海大中里46#地块基坑工程为例,对地铁上方基坑的施工方法、支护形式、分块开挖技术、基坑(地铁)变形监测进行研究及分析。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对基坑施工过程中地铁的安全性进行考证,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可为今后类似基坑工程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4.
上海地铁明珠线二期西藏南路站基坑施工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上海地铁明珠线二期地铁西藏南路站基坑工程,介绍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深基坑开挖与围护结构施工技术、信息化施工监测体系和环境保护措施。解决了复杂地质条件下大型基坑开挖中的基坑稳定性、分层分块开挖、地下水控制、支撑结构施工、周边环境保护等关键施工技术问题,可为国内同类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天津和黄·地铁广场工程深基坑逆作法施工技术,系统介绍了基坑围护、基坑内降水、基坑开挖、基坑支撑、基坑监测和基坑堵漏等方面的施工技术并对该类基坑的设计与施工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上海世纪大道SN1地块浦东金融广场工程为例,讨论了在邻近地铁的超大超深基坑施工过程中,采用合理的分坑施工技术,并对近地铁侧采用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来确保地铁运营及基坑施工安全,其成功经验可为类似基坑工程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型工程项目的基坑施工阶段是影响工程各项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而跨越地铁的超大型基坑的土方开挖更是需要考虑众多的影响因素。基于苏州中心广场跨越地铁的基坑施工,针对项目工期紧、基坑面积大、跨地铁等特点,采取了开挖逻辑关系优化、开挖施工技术完善等有效措施,达到了缩短工期、保护地铁、绿色建造的目的,可为后续类似基坑施工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坑施工一直作为地铁工程项目的重难点内容,其风险系数和困难程度相对较高,由此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也相对较高。因此,在地铁工程具体施工中,施工人员应有效把握施工技术要点,找准施工风险源,对工程情况进行整体把握,"对症下药",从而有效降低施工风险。基于此,文章着眼于地铁工程基坑施工技术要点及风险源,并对如何有限控制风险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以期推动地铁工程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在开展地铁施工过程中,因为基坑通常较深,所以钢支撑施工技术的应用成了保证地铁施工安全的主要手段。运用钢支撑施工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基坑稳定性,确保地铁深基坑开挖工程的顺利开展。因此,研究对钢支撑施工技术在地铁深基坑开挖施工中的运用至关重要。文章主要针对陕西省某地铁站深基坑施工过程中钢支撑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并围绕钢支撑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深入探析。  相似文献   

10.
赵鹤泉  杨科 《建筑施工》2022,(3):464-467
结合上海徐家汇核心区地铁区间隧道正上方的基坑施工实例,介绍了浅埋段地铁隧道正上方基坑施工的微扰动施工关键技术与现场实施控制要点,总结了3项关键施工准备技术及3项关键控制技术,真正做到"微扰动"基坑施工,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大连地铁2号线车站主体底板、侧墙、顶板的防水施工技术,对施工缝、穿墙管、变形缝等部位的防水措施进行了重点阐述。该工程针对不同的防水部位,设计采用了自粘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钢板橡胶止水带、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等防水材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依托深圳地铁10号线福田口岸站~福民站区间隧道下穿4号线福田口岸站施工工程,针对该段下穿时隧道下半部分遇到中风化花岗岩,导致施工难度加大的的工况,提出了"在标准段进行上台阶开挖,下台阶盾构掘进;二衬段进行台阶法开挖并配合破除地连墙截桩"的新型施工技术.该施工技术不仅降低了施工难度,且缩短了工期,并且有效控制了沉降.  相似文献   

13.
北京地铁5号线及奥运线路的车站设计,让大家眼前一亮。而最近我国政府又提出了大力发展各城市地铁及轻轨的建设。地铁站及城铁站的设计将成新的关注点。为此我对柏林的地铁站、城铁站甚至主火车站进行了一些调研,希望对国内的同行有所帮  相似文献   

14.
地铁运输比路面交通方式更具可持续性,通风系统作为地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人员应了解环境对其建设,维护和运营的影响,应将通风系统设计与系统整体热工性能相结合,从而实现更高效、持续的通风功能。本文通过仿真计算地铁通风系统设计前期的各个参数影响,明确各参数各自的最佳工作数值范围,并在设计阶段将各参数最优值进行优化结合,从而最大程度实现既经济又可持续的工程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申樟虹  翁红 《中国电梯》2009,20(14):38-40
北京城市规划发展迅速,人口密度逐年增加,给交通带来的压力逐渐上升。为缓解日益拥挤的地面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城市的主要公共交通设施,并作为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经济的发展使人们乘坐飞机出行的几率更加频繁,为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节约出行时间,北京市轨道交通首都机场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6.
地铁建设的快速发展往往为满足建设工期,使得建筑师在满足地铁车站基本的交通功能时,忽略了地铁空间作为交通空间和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应体现为人服务的人性化设计,造成车站空间呆板,千篇一律,设计细节处理不够、地面建筑缺乏特色等问题。因此,本论文将人性化设计作为地铁车站空间设计的切入点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7.
广州地铁二号线于1999年由国家计委批准兴建,并于2000年列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由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2003年6月28日,广州地铁二号线工程琶洲至三元里段开通试运营。该段全长18.28公里(全部为地下线路),共设16座地下站、两座主变电站、一座车辆段  相似文献   

18.
地铁的整合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地铁整合建设的概念及其理论依据,提出了地铁整合建设的方式,并对地铁整合建设中与城市发展的整合、与其他交通工具的整合、地铁车站的整合、信息整合、资费整合、机构整合以及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整合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对我国的地铁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火灾发生后,一系列及时正确的应急措施可以有效的控制火势和减少伤亡。通过对两起非常相似但造成的伤亡损失结果完全不同的地铁纵火案例进行对比,分析了所采取的不同应急响应措施。针对我国普遍的地铁运营系统,提出了合理的地铁火灾现场应急处置模式。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空间可达性不能反映不同OD间可达程度的差异,为此,研究提出了在地铁出行模式下的城市时空可达性表达模型.该模型以地铁站点的服务范围作为研究的基本单元,各服务范围包含了不同种类与数量的兴趣点,模型以兴趣点的可自由活动时间作为时间约束,以可达范围作为空间约束,研究地铁两站点在时间和空间的共同约束下相对于整个区域的时空可达情况.通过对广州市地铁网的实例研究与分析,证明了该模型可以实现面向个人的可达性表达,提高了时空可达性研究的实用价值与应用水平,丰富了城市交通规划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