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我国的高层建筑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高层民用建筑,指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另一类是高层公共建筑,指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谈及高层建筑的灭火作战,笔者以为有必要先对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概况进行一个简单回顾。改革开放前,我国各地映入眼帘的皆是平房或三、五层的低矮楼房,属于高层的建筑极少。显而易见,那个时代建筑物发生火灾,消防人员进行灭火作战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逐步增多,火灾荷载和不安全因素也随之增加。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要求消防指战员必须迅速到达起火部位,并尽快组织扑救。普通电梯因电源没有保障,且又不防火,不防烟,故只能依靠疏散楼梯进行攀登,利用疏散楼梯攀登楼层,不仅体力消耗很大,而且还会受到避难人流的阻挡,难以组织有效的灭火战斗,故在高层建筑中设置消防电梯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消防电梯的设置 (一)设置范围 下列高层建筑应设置消防电梯:一类公共建筑;高度超高32m的其它二类公共建筑;塔式住宅;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或…  相似文献   

3.
曾兴明 《电梯工业》2004,5(6):19-20
我国高层建筑防火规范规定:高度超过32米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及12层以上的居住建筑都应设置消防电梯。那么在火灾情况下,现在的消防电梯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其安全性、可靠性也不是很高。困扰消防电梯可靠使用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高层建筑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以上海为例.目前已建成的高层建筑就达2000多幢.其中,20层以上的高层民用建筑占了绝大多数。根据《建筑设计防人规范》(GBJ16一87)及《高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B5O045-95)的规定.九层(含九层)以下的住宅(包括底层已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或建筑高度不超过24米的其它非单)会民用建筑皆属于多层民用建筑;十层(含十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包括底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或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其它民用建筑(单层主体建筑周度超过24一米的公共建筑除外)均属高层民用…  相似文献   

5.
《电梯工业》2005,6(2):41-42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乘消防电梯登高灭火不但节省到达火灾层的时间,而且减少消防队员的体力消耗,在灭火战斗中,还能够及时向火灾现场输送灭火器材。因此,消防电梯在扑救火灾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进一步发展,各种类型的高层建筑不断增多,按建设部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的划分,住宅建筑7~9层为中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m者为高层。(不包括高度超过24m的单层主体建筑)建筑物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是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建设部系统从  相似文献   

7.
按国家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确定,高层建筑是指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和建筑高度超过24m且为两层以上的公共建筑和高度超过24m的两层及两层以上的厂房、库房.  相似文献   

8.
胡玉银 《建筑施工》2007,29(2):146-148
超高层建筑仍属于高层建筑的范畴。而高层建筑的划分标准则因国家和地理环境而异。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37—87)将住宅建筑层数划分为: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m为高层;凡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均为超高层。  相似文献   

9.
《中国消防》2010,(22):48-48
<正>所谓"高层建筑",是指十层以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以及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高层建筑火灾具有火势蔓延快、人员疏散困难、火灾扑救难度大等特点,其扑救战术主要体现为"以固为主,以移为辅",强调利用建筑内部消防设施扑灭初起火灾。通常楼层越高,各项消防设施配备越多,就是为了确保能将火灾消灭在初起阶段。一旦火势无法控制,消防部队赶到现场后将面临以下几大难题:  相似文献   

10.
取消高层民用建筑技术层的思考与实践高层民用建筑是指十层及十层以上的住宅和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其它民用建筑。高层建筑中通常将高度较低的小型设备和管道用房组织在同一层,称为技术层。根据国家有关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对于层高在22m及以下的技术层不计算建筑...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12)
<正>高层建筑内不得设置托儿所、幼儿园;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2013年8月15日,省政府第十一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河南省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河南省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作出细化规定。据悉,这是继江苏、浙江、重庆之后,全国第四个省份出台此类政府规章。高层建筑是指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和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建筑高  相似文献   

12.
庄跃章 《福建建筑》2014,(2):110-111,94
高层建筑是指十层以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以及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鳞次栉比的高层建筑成了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之一。然而,高层建筑由于楼层高、体积大、人员多、功能繁杂,火灾危险性比普通建筑大得多。近年来,高层建筑火灾频发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在此,笔者结合多年从事防火监督工作的历练,借鉴大城市在高层建筑防控体系建设上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深入分析现代社会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对高层建筑的防控工作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日益增多。据不完全统计,青岛市已建成的高层建筑有3190多幢(注:按照消防技术标准,高层建筑系指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二层以上的公共建筑),百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60多幢。高层建筑一般布局较复杂,人员物资高度集中,一旦发生火灾,蔓延途径多、速度快,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在家庭中储备必要的应急安防器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员伤亡数量和财产损失,因此青岛市选定青岛亿和海丽安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丽公司)作为调研对象,重点调研家庭安防器材的普及工作。调研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高层建筑是指建筑高度大于27米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其具有体量庞大、功能复杂、人员密集、危险源多、火灾荷载大等特点,特别是早期建设的一些高层建筑,规划布局不合理、防火标准低、消防设施陈旧老化,消防安全问题十分突出。而新建的一些高层大型城市综合体,经营业态多、人员高度密集,火灾防范和扑救难度也极大。  相似文献   

15.
避难层是超高层建筑中专供发生火灾时人员临时避难用的楼层。如果作为避难使用的只有几个房间,这几个房间则称之为避难问。避难层(间)是保障高层建筑内人员在发生火灾时安全脱险的一项有效措施。国内外已经建成的许多高层建筑,都设有避难层或避难间。一般是与设备展,消防给水分区系统和排烟系统有机结合,十分有利。一、设置避难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高层建筑疏散困难,容易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就高层公共建筑来说,人员众多,紧急疏散是个大问题。以100米高层为例,每层平均高度为3.0~32米,每层平均人数按120人计。一幢…  相似文献   

16.
高层建筑消防电梯排水实例上海航天建筑设计院高级工程师赵基兴众所周知,高层建筑消防电梯专供输送消防队员救火用,因此其井底坑不得积水,但是救火时还有相当部分灭火回水量流入井底,当无条件重力自流排走时,必须用潜水泵及时排走,否则将影响消防队员的生命安全以及...  相似文献   

17.
吴志林 《今日消防》2020,5(3):115-116
随着我国建筑水平的日益提升,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逐渐增加,现有的土地面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因此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高层建筑指的就是十层以上或建筑高度超过二十四米的公共建筑,一般来说,因为高层建筑的海拔较高,一旦出现火灾,常用的消防天梯高度不够,往往无法及时完成救援。因此,高层建筑消防工程设计及施工成为了重中之重。本文针对高层建筑消防工程设计的具体措施以及消防工程施工要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住宅建筑规范》规定:"七层及七层以上的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地面的高度超过16米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北京市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的相关指导意见也正在制定中。无疑,电梯在建筑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由于每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 高层建筑作为现代化城市的象征,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据统计,截至2000年12月,我省已投入使用和基本建成的各类高层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其它建筑)达528幢,其中超高层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建筑)1幢、高度大于50米的各类高层民用  相似文献   

20.
1 设置消防电梯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层建设愈来愈多,火灾荷载和不安全因素也随之增加。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要求消防员必须迅速到达起火部位,并尽快扑救灭火。普通电梯因电源没有保障,且又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