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吸波材料特性的测试及其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军标中角锥形吸波材料吸波性能测量的研究,我们得到在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对吸波材料进行吸波性能测量时,要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时域门截取高于背景的能量,再反变换回频域,通过比较金属板和吸波材料的测量值得到结果.而本文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测量方法.通过计算标准球和金属平板的RCS理论值,我们得到二者的差值ΔRCS.利用标准球和金属平板的真实值、测量值和背景的关系,巧妙的运用测试过程中环境不变的特性,得到金属板的真实值.再利用公式较准确的求出吸波材料的反射率.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层吸波材料的反射率等效电路理论计算模型,采用MathCAD对嵌入频率选择表面(FSS)前后的双层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进行了计算模拟,并与实际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吸波材料中嵌入频率选择表面后,吸收频带得以增宽,吸波性能得以改善;利用MathCAD进行计算模拟可以简化编程,并能有效预估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从而提高设计制备吸波材料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吸波材料是指能够吸收衰减入射的电磁波,并将其电磁能转换成热能而耗散掉或使电磁波因干涉而消失的一类功能材料,磁性吸波材料是目前研究和应用最多的一类。在磁性吸波材料中掺入微量稀土元素能很好地提高材料的吸波特性。本文综述了稀土磁性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阐述了稀土磁性吸波材料的吸波机理和制备方法,提出了稀土磁性吸波材料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以传统Salisbury屏电磁吸波结构为基础,引入阻抗型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s)对其进行了改进设计,采用等效电路模型法和电磁全波仿真对吸波结构的吸波性能进行计算和优化,改善吸波结构的吸收性能。用电子束蒸发镀膜法制备了基于铁/二氧化硅多层薄膜的频率选择表面结构,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新的吸波结构,平板反射率测量结果与仿真相吻合,显示引入频率选择表面能够有效减小吸波结构厚度,并能够拓展工作频带、提升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5.
单层吸波材料的逆向优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单层吸波材料的吸收机理,提出了吸波材料电磁参数的逆向优化方法,并用该方法对单层吸波材料进行了分析设计,得到了电磁参数的最佳配合下吸波材料反射率的幅频特性,分析讨论了电磁参数的频散效应及厚度对吸波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太赫兹波在绝缘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折射率相关,在材料折射率已知的情况下,通过太赫兹波的时延特性可实现材料的厚度测量。电网设备中的许多绝缘部件由于结构不规则、不能破坏,其厚度难以用常规方法直接测量,而太赫兹波的特性使其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文中结合传播模型分析了太赫兹波传播过程中多次反射波的叠加效应,测试了不同厚度的硅橡胶、环氧玻纤平板材料的透射波与反射波特性,分析了太赫兹时域波形在介质中传播的时延、衰减与介质厚度的关系,提出了在透射和反射两种模式下绝缘材料厚度测量的方法。研究表明,太赫兹透波在绝缘材料的厚度测量中有较高的精度,可应用在材料测厚、护套均匀性测试等场合。  相似文献   

7.
吸波材料电参数改变对暗室静区性能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面积铺设吸波材料是射频仿真暗室内实现反射能量衰减的主要手段,也是实现静区性能的重要措施。文章针对某暗室中铺设的吸波材料,从吸波机理出发,结合有关资料的数据分析结果,研究了吸波材料填充介质脱落后的电参数变化规律;以测试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由此引起的吸波材料阻抗匹配特性和反射率的改变情况;结合暗室的结构特点,仿真计算了电参数改变对暗室静区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多晶铁纤维微波吸收剂的分级改性及其应用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导了一种多晶铁纤维的分级改性结果,这种多晶铁纤维的分级是在自行设计改造的分级机上进行的.分析了这种多晶铁纤维吸收剂的电磁特性,并对利用这种多晶铁纤维吸收剂的吸波涂层材料作了初步研究,同时对多晶铁纤维吸波材料吸波机理进行了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吸波材料耗损建模与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波暗室多功能应用时,常常需要挪动某些区域的吸波材料,但往往在搬挪过程中未按操作规程进行,致使吸波材料中的浸碳逐步散落,导致吸波材料的电性能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微波暗室的性能。在对角锥型吸波材料吸波机理、性能等介绍的基础上,建立了吸波材料反射率的FDTD方法计算模型以及吸波材料碳粉含量的损耗计算模型,并通过实例仿真分析,阐述了微波暗室多功能应用时吸波材料使用寿命的分析方法,为微波暗室设计及科学使用吸波材料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矢量网络分析的材料反射率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波材料在雷达隐身技术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为了评估吸波材料的反射率性能,利用现代矢量网络分析仪搭建测试系统,通过测量和比较材料样板与标准金属板的反射波差值,计算出吸波材料反射率。分析仪的强大校准功能使得测量非常精确,同时利用分析仪的时域门功能,能有效滤除背景干扰,从而提高材料样板反射率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1.
导电高分子吸波材料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新型的多功能材料,导电高分子吸波材料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重点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导电高分子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纳米管、纳米线高分子吸波材料的模板法、电纺丝技术法等以及复合型导电高分子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展望了导电高分子吸波材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双复纤维作为吸收剂,在基体环氧树脂中平行、垂直、正交排列,制备出了吸波复合材料。分别研究了平行、垂直和正交排布双复纤维的微波吸收特性,并对双复纤维的吸波机理和吸波性能的影响因素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双复纤维的吸波性能不仅与碳纤维含量有关,还与双复纤维在基体中的排列方式有关,当双复纤维平行排布、含量为0.5%(质量分数)时,复合吸波材料最大反射衰减为-27.3dB,低于-5dB的有效带宽为3.2GHz;当双复纤维垂直排布时其吸波性能不明显;当双复纤维正交排布、含量为1%(质量分数)时,吸波复合材料最大反射衰减为-29.3dB,低于-5dB的有效带宽为3.6GHz。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采用弓形测试法,搭建了对频率选择表面(FSS)微波吸收材料的反射率测量系统.整个测量过程在微波暗室中进行.系统主要通过LabVIEW设计的程序由VISA接口控制矢量网络分析仪HP8720ES,实现对测试FSS样品反射参数的数据采集,并由角锥吸波材料反射参数进行参数修正后计算得出测试样品的反射率.本系统的测试结果与NRL测量系统测量结果相比较,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表明本测量系统具有典型可靠性,其对FSS微波吸收材料的测量结果能够真实反映材料的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14.
磁性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磁性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总结了铁氧体磁性吸波材料、金属微粉磁性吸波材料、多晶金属纤维磁性吸波材料和纳米磁性吸波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对比发现,磁性吸波材料研究的主要趋势为尺度纳米化、结构复合化以及形貌纤维化。不同损耗机制的复合化将是目前磁性吸波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吸波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吸波材料的种类、性能特点、合成方法,并指出了吸波材料研究中的问题及未来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采用机械球磨法使羰基铁粉片状化,以正硅酸乙脂(TEOS)为硅源,通过St?ber法制备二氧化硅(Si O_2)包覆的片状羰基铁粉。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手段研究了Si O_2包覆的羰基铁粉的结构特性,并讨论了Si O_2包覆对其热性能、电磁和微波吸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 O_2包覆羰基铁粉的抗氧化性能显著提高。与未包覆羰基铁相比,包覆后羰基铁粉的介电常数急剧下降,在1~6GHz波段内具有较好的吸波效果。当厚度为3.4 mm时,在2 GHz处的最小反射损耗可以达到-25.6 d B。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电加热和化学气相沉淀(CVD)法合成双复纤维材料,研究了双复纤维含量一定的条件下长径比对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复纤维长径比的增大导致复磁导率和复介电常数都有所增大,其中复介电常数的实部显著增大,而且双复纤维长径比为15∶1左右时,吸波效果较好,吸收峰为-19.1dB,11.2~1 8GHz范围反射率低于-5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