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姚远  杨华  谢晓  高雅  曹亮 《压电与声光》2017,39(3):324-326
该文实现了一个高可靠性、小体积的多路腔体滤波器组,包括四路对一致性要求较高的带通滤波器通道,以及一路由直通线缆和防雷电路板构成的校准通道。通过HFSS进行全腔仿真保证了仿真精度,并在Matlab中编程实现滤波器耦合系数的提取。利用Matlab和HFSS联合仿真的方式缩短了腔体滤波器仿真和调试的时间。设计不规则形状谐振腔,采用多通道滤波器形成整体组件结构的形式实现了系统小型化。通过算法、结构设计、调试技术等共同保证相位一致。利用各种浪涌抑制器件的特点设计三级防雷电路,实现了高可靠性系统保护。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微波腔体滤波器的设计效率,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端口参数提取和空间映射法的滤波器快速设计 方法。通过添加额外内部端口提取腔体滤波器电磁模型的Y 参数,从而计算出耦合矩阵,再结合空间映射法将求解滤 波器理想尺寸问题转换为逼近理想耦合矩阵问题。最后设计并加工了一款四阶同轴腔体滤波器,在初值偏差很大的情 况下,经过四次迭代即可得到满足指标的滤波器物理尺寸,实物调试结果和仿真结果一致性良好,从而证明了文中方法 的快捷有效。  相似文献   

3.
针对软件优化法设计交叉耦合波导滤波器的耗时性,利用矩形波导设计了Ku波段折叠型交叉耦合滤波器。采用S参数的多项式综合和矩阵消零的方法提取耦合矩阵,设计过程将全波建模和电路模型分析相结合,利用微波CAD软件HFSS分步骤对每个谐振单元及耦合结构进行仿真,以确定其尺寸,避免了对滤波器的软件优化,所得仿真结果与理论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满足卫星用滤波器研制周期短、可靠性高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快速设计经典同轴腔体滤波器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原型滤波器查表可以计算滤波器节数、耦合常数、群时延、单腔谐振频率、单腔Q值等初始值;通过使用三维电磁(EM)仿真软件得到单腔调谐钉长度和加载电容值的对应关系、两个腔体间耦合系数及端口抽头高度等模型SnP参数;通过电路仿真软件使用集总元件对电容加载的量值进行优化,极大地提高了仿真的速度.最后使用该协同仿真方法设计一同轴腔体滤波器,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同轴腔带通滤波器的一种设计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负阻线子网络…构造了多腔耦合的同轴带通滤波器电路模型,应用电路分析软件对滤波器进行了分析优化,得到腔体之间耦合系数和接入点位置。应用三维全波分析软件,分析了腔体结构参数与耦合系数和耦合窗的关系。以这种路和场的仿真、优化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了滤波器的耦合和输入输出结构参数。运用该方法设计的中心频率2.4GHz,通带100MHz的六腔滤波器的实际测试结果与仿真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无线通信系统需要高性能的交叉耦合滤波器.交叉耦合滤波器的综合从给定的传输零点和回波损耗出发,直到得到各腔体之间的耦合系数.该文介绍在同一电路拓扑结构下提取耦合矩阵的统一理论,可同时实现带通和带阻滤波器的综合方法.  相似文献   

7.
应用HFSS设计40MHz腔体滤波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HFSS仿真软件设计了40MHz的腔体滤波器,由腔间耦合系数和外界Q值的理论值,应用HFSS软件进行电磁仿真,得到腔体和耦合结构的实际结构初值,然后进行整体仿真和优化,完成整个设计。由于应用了仿真软件,使得设计简单,提高了成功率,解决了腔体滤波器在VHF频段频率低、功率大的设计难题。这种软件设计方法具有很强的通用性,结构形式也可灵活多样,如采用了特殊的"伞状"层加载结构,大大缩小了滤波器的体积。  相似文献   

8.
张维昊  张春荣  李良  刘海强 《电子科技》2013,26(10):117-120
阐述了平行耦合微带线滤波器的原理,利用Matlab编程计算,结合ADS2009的原理图与Momentum进行联合优化仿真,同时给出了中心频率在16.1 GHz、宽带为1.6 GHz的滤波器设计实例与步骤。仿真结果显示,该设计满足工程需求,并计划投入生产。  相似文献   

9.
李刚  胡旭 《电子科技》2016,29(11):25
传统基于优化理论的耦合系数提取方法依赖于繁琐的优化程序,耗时长且收敛效果无法保证。对此,提出一种快速的耦合系数提取方法。该方法从单端输入阻抗的零极点角度进行分析,推导出滤波器的特征多项式与谐振频率与零极点的函数关系,并采用Matlab语言编程实现了耦合系数提取算法。应用该算法对4阶切比雪夫滤波器的耦合系数进行了提取分析,提取结果与理论结果吻合良好,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该文基于频率变换的方法设计了两种结构的双通带的腔体滤波器,一种是通过谐振器之间直接耦合实现的;另一种是在谐振器之间引入交叉耦合实现的,从而达到产生传输零点的目的。首先根据设计指标,采用频率变换的方法,计算得到谐振器间的耦合系数和外部Q值,然后利用Ansoft HFSS建立同轴腔体滤波器的模型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与ADS中等效电路得到的理论结果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正确性。最后通过对级联型结构与交叉耦合型结构双通带腔体滤波器的比较,得出后者比前者具有更好的带外抑制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