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三峡库区巴东油库场地边坡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巴东油库场地边坡地质地形条件进行了边坡稳定分析计算,提出了几组边坡治理与油罐基础布置方案,综合比较分析了各组方案边坡稳定性、技术经济等方面因素,确定了治理边坡治理和油库布置位置最合理方案。  相似文献   

2.
详细阐述了湖北省寺坪水电站导流隧洞进口洞脸边坡变形破坏的地质条件、特征及成因。从地质角度对预应力锚索加固与削坡减载两种治理方案进行比较后,认为对该边坡进行治理适宜采用削坡减载方案,而不宜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方案;并从实践中验证了采用削坡减载方案进行治理是成功的。该边坡为志留系页岩组成的隧洞洞脸边坡,位于特殊的地质环境及特殊的工程场所,其治理方案的地质论证对其它边坡的治理工程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水利》2017,(Z1):111-113
为满足水电站主体工程施工安全和运行安全要求,需对主体工程上部自然边坡进行系统治理。依托乌东德水电工程600 m级自然边坡治理施工进行相关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蜘蛛人"勘察技术、施工人行通道、材料运输手段、岩壁上操作平台、个性化施工方案等,综合性地解决了自然边坡治理施工难题,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施工工期和成本。该水电工程作为自然边坡系统治理的代表,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4.
以某变形体边坡治理工程为例,对边坡失稳的风险分析、风险控制等进行了研究,并据此确定了该水库边坡的治理方案,节省了工程工期和投资,为后续类似工程的治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边坡稳定性分析和评价直接影响到工程治理方案决策。柳洪水电站库区左岸堆积体边坡在施工期曾发生过明显变形,在运行期仍表现出缓慢变形,是否对其进行再处理需进行决策。本文通过分析该边坡地形地质条件、变形特点及监测数据,以刚体极限平衡稳定分析成果为基础,辅以可靠度分析和变形预测进行综合评价,为工程决策提供了更为全面和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公路边坡的地形、地质条件和发生滑坡后的基本情况。通过分析边坡产生滑坡的原因,推定滑动面的形态,按边坡滑坡处于近临界滑动状态的条件,反算边坡岩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对边坡滑坡的稳定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并对拟定的治理工程方案进行稳定性检算。经实践证明,治理方案实施后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不同类型边坡水土流失防治方案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边坡的分类,结合粤东公路工程建设实例,对边坡相应坡面防护方案进行探讨,提出公路边坡治理的三原则,为防治边坡水土流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工程渠道边坡为典型案例,通过对边坡破坏机理的分析,确定了其破坏原因和破坏类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边坡处理方案,为其他段工程边坡的治理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
李家峡水电站高边坡加固实施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君弼  黄福德 《水力发电》1995,(5):24-27,38
李家峡水电站地质条件复杂,边坡稳定问题突出,边坡稳定核算及治理设计一直在本工程重要技术问题之一,坝址区开挖边坡中,以双曲拱坝在拱端下游坝肩边坡的稳定尤为突出,是边坡稳定核算和治理的重点区域,在该区域边坡治理实施过程中通过预测资料分析和复核计算,不断地完善,及时修正设计和施工方案,有效地控制了施工期的边坡稳定。  相似文献   

10.
阿白冲水库输水隧洞进水口边坡陡峻,岩石破碎,边坡易失稳。经对该边坡进行地质条件及稳定性分析计算,提出了三种边坡治理方案。通过比较分析,选择锚索框格梁结合整坡锚喷的治理措施。治理后边坡稳定,至今已安全运行3年多时间,其成功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余丹丹  严筱 《人民长江》2019,50(5):145-150
在边坡工程安全评估研究中,目前大多是对拟建新边坡和已出现问题的边坡进行研究,而对既有建筑边坡工程(运行中的边坡)进行安全评估的研究较少,特别是评估方法还有待完善。为此,以模糊推理方法为基础,提出了基于模糊Petri网的既有建筑边坡安全评估方法。该方法引入了既有建筑边坡安全评估因素的可信度与变迁置信度,利用主观和客观综合赋值法求解评估指标权重;利用该方法不仅可以得到既有建筑边坡安全评估结果,还能计算出对既有建筑边坡安全影响最大的一级风险指标以及可变因素对既有建筑边坡安全稳定性附加影响的大小。将该方法应用于某厂房后山体既有建筑边坡安全评估,并与传统模糊理论二级综合评判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评估结果更合理。研究成果可为既有建筑边坡工程的鉴定与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根据大庆市的气候和环境条件,结合当地草本护坡植物的资源现状及应用特点,建立了草本护坡植物的外观、生态、使用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应用该评价方法对大庆市安肇新河防洪排水渠道护坡段的草本护坡植物进行了评价.实例证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适应性,评价结果客观实际,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模糊物元模型在岩土边坡稳定性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模糊物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欧氏贴近度的概念,应用基于欧氏贴近度的模糊物元分析方法对岩土边坡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将各边坡的稳定性作为物元的事物,以它们的各项评价指标及其相应的模糊量值构造复合模糊物元,通过计算与标准模糊物元之间的欧氏贴近度,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实现对岩土边坡稳定性的综合评价与排序.通过对实际边坡稳定性的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岩质高边坡的稳定问题,提出了基于变温相似材料的降强法与倾斜抬升超载法相结合的综合法模型试验方法,建立了边坡稳定综合法试验安全评价方法,并针对白鹤滩电站左岸强卸荷区高边坡的稳定问题开展试验研究。通过典型剖面及卸荷区边坡的2个模型试验,获得了边坡在底滑面降强后的变形特性和破坏机理,揭示了缓倾结构面是影响白鹤滩边坡稳定的控制性因素,其失稳模式为滑移—拉裂的块体滑动破坏。试验结果表明,在底滑面前缘区域布置混凝土置换洞,可有效增强底滑面抗剪能力、减小边坡变形、阻止滑块形成,加固后的边坡稳定安全系数为KSC=1.42~1.58。研究成果为白鹤滩边坡工程的安全评价和加固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类似边坡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3类常规评价体系对卸荷岩体质量进行分析评价,并求解原态和卸荷态岩体力学参数,分析常规评价体系在评价卸荷岩体质量中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适用于卸荷岩体的质量评价体系USMR法。该法不仅考虑了岩块条件、结构面条件和间距、地下水等RMR法包含的岩体基本性质,还考虑了坡面倾角与结构面倾角、坡面倾向与结构面倾向的关系,另外对开挖方法、卸荷损伤、边坡形态等使岩体质量劣化的因子进行了分析评价。基于USMR法所得的cm值小于常规方法,符合实际情况。所得结论对高边坡开挖工程中岩体稳定分析有一定指导意义。   相似文献   

16.
基于组合赋权模糊云理论的高边坡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高边坡稳定性评价中指标赋权及其模糊隶属度等不确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赋权模糊云理论的高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通过构建多因素协同驱动的高边坡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等级划分标准,综合利用梯层指标的主客观组合赋权方法,并考虑到评价中的模糊性和随机性特点,引入模糊熵和云理论,建立了适应于高边坡稳定性多维评价梯级云模型。最后应用于锦屏Ⅰ级水电站左岸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对比分析了不同评价方法的计算结果,从而佐证了文中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边坡稳定性研究内容具有非线性,复杂性,影响因素繁杂等特点,为了寻求对于边坡稳定性更加准确的评价,提出基于K-means聚类及神经网络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模型,并发现K-means神经网络运用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具有可行的预测性及良好的精确度。针对K-means聚类对数据内在结构高效分层归并能力及神经网络自学习能力的优缺点,选定45组实验数据,并选择其中容重、内摩擦角、黏聚力、坡角、坡高、孔隙水压力比6个影响因素,通过改进的K-means聚类方法进行分析并筛选出有效数据,再通过神经网络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大量训练不断调整权值,输出稳定性评价安全系数。预测结果显示,此模型对边坡稳定性评价预测能力高于同类型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土质边坡失稳的微观机理和宏观位移之间的关系,应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了失稳过程中土质边坡土体单元应力状态和整体稳定性的联系,定义了边坡渐进破坏时潜在滑动面上土体单元的应力差;分别采用塑性应变区贯通、特征点位移突变、应力差等不同失稳判据对均质土坡的稳定性进行判断分析,验证了不同边坡失稳判据间的一致性与统一性。通过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分析了边坡几何参数(坡高、坡比)与物理力学参数(弹性模量、重度、黏聚力、内摩擦角和泊松比等)对极限状态下边坡坡顶水平位移的影响;结合归一化变量的变异系数法,构建了以变形量为基础,同时考虑几何因素与物理因素的土质边坡归一化失稳判据,提出了边坡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量化评估作业疲劳风险,提高施工作业安全水平,提出基于云模型改进的水电工程施工疲劳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评价过程中,利用云模型的3个数字特征Ex(期望)、En(熵),He(超熵)表征常规模糊综合评判法中的综合评判矩阵和权重矩阵;运用正态云模型代替模糊隶属度函数,计算疲劳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等级;综合运用正向云及逆向云,可视化评价研究结果。用所建立的方法对某水电工程高边坡作业疲劳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水电工程的疲劳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为5.419,处于“一般”等级,但明显偏向于风险“较大”等级。该评价方法综合考虑风险评估的随机性、模糊性及评价主体的主观性,为客观测量和及时预防水电施工作业疲劳风险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复杂性、随机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建立了基于可变模糊识别边坡稳定性评价模型。首先应用主观权重对客观权重进行修正得到模型的动态权重,然后确定评价单元指标的级别特征值及指标最优隶属度,最终得到各评价样本的边坡稳定性等级。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