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内蒙古包脑根布墩一带出露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酸性火山岩,根据岩性特征可划分为爆发相、溢流相和火山沉积相,矿化蚀变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和碳酸盐化,局部地段见黄铁矿化和钼矿化。火山岩出露区及其周围圈定了一处以Mo、Ag元素为主的1∶5万化探综合异常,异常强度高且规模大;通过异常查证,Mo元素峰值达433.4μg/g,Ag元素峰值达3.09μg/g。火山岩岩石和土壤样品中Mo、Ag元素明显富集,并且具强分异特征;主量元素中Si O2含量为72.30%~74.26%,总体表现出高硅、过铝质、分异程度高、高钾钙碱性系列的特征;稀土元素总量(ΣREE)较高,平均为173.38×10-6,中等负铕异常,轻重稀土分馏明显,轻稀土富集。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具有形成与中生代酸性火山岩及后期脉岩有关的钼银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张文龙  郑涛 《甘肃冶金》2017,39(2):36-42
三七林场一带中生代火山岩中,满克头鄂博期岩石组合为粗面岩、粗面英安岩-流纹岩组合,玛尼吐期岩石组合为玄武安山岩-粗面岩、粗面英安岩组合,白音高老期岩石组合为流纹质岩石组合。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火山岩应属亚碱性系列之钙碱性亚系普通型火山岩,并有向碱性系列演化之趋势。稀土配分形式均为轻稀土富集型,具明显的负Eu异常、弱负Eu异常均存在,稀土总含量随时代的变新有增加的趋势。根据主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该区火山岩继承了古生代基底和洋壳俯冲的一些地球化学特征,火山岩源区为受早期俯冲流体交代了的岩石圈地幔;在岩石圈伸展减薄背景下,源区发生减压融熔形成了岩浆,岩浆具有同源岩浆演化特征,形成原因应为古亚洲洋或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造山后的伸展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3.
对西藏那曲南措金铜矿区内与成矿关系密切的花岗闪长岩和花岗闪长斑岩运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与岩石地球化学的分析方法确定其形成时代、岩浆源区性质及成岩构造背景。结果显示,岩石样品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59.2 Ma±0.69 Ma和161.5 Ma±1.5 Ma,形成于中—晚侏罗世。地球化学方面,岩石属于钙碱性系列,A/CNK介于0.83~0.98,Mg#值为53~59,具有高Sr(525×10~(-6)~901×10~(-6))、低Y(12.05×10~(-6)~13.72×10~(-6))、Yb(1.16×10~(-6)~1.44×10~(-6))、富Na(Na2O/K2O值为2.07~2.43)的特征,LREE富集,Eu弱正异常,判定岩石属于O型埃达克岩类。岩石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总体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Ba)和轻稀土元素(Sr、Zr、Hf),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Ti);无明显的Eu负异常,显示了与火山弧岩浆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性质的亲缘性。岩石的Nb/Ta值为10.45~18.79,Zr/Hf值为32.76~36.90,判定岩浆起源于洋壳部分熔融并有少量地幔物质混入。结合前人研究结果认为,岩石形成于班公湖—怒江洋盆板片向北俯冲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查干诺尔地区石炭系本巴图组地层的火山岩,SiO2含量集中分布在48.20%~51.11%和64.66%~65.42%两个区间,分别属于玄武岩和英安岩,构成一套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其中基性火山岩具有枕状和块状构造,属于碱性玄武岩系列;英安岩的碱含量较高,属于钙碱性系列.基性火山岩中,枕状玄武岩轻稀土略亏损而重稀土略富集,具有轻微Eu的正异常,富集Hf,Zr,Th等高场强元素,亏损Ba,Nb等元素;块状玄武岩富集Rb,Tb,zr,Hf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Ta,Nb亏损.酸性火山岩的轻重稀土分馏较明显,Eu负异常明显,富集Rb,Th,Pb,Hf,Z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亏损Eu,Sr,Nb,Ta等元素.根据Rb-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和SHRIMP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数据,结合古生物资料分析,查干诺尔双峰式火山岩形成于晚石炭世,介于313~308 Ma之间.岩石地球化学及其区域地质综合特征表明,查于诺尔双峰式火山岩可能形成于碰撞后的伸展环境.由此推断索伦缝合带在晚石炭纪之前就曾经闭合过.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承德千层背地区金属矿体中正长斑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的研究,首次探讨了金属矿体中正长斑岩体的形成年代及成因。结果显示,正长斑岩体主量元素显示高硅、富碱的特征,属于准铝质—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体;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具明显的负铕异常,岩体相对富集Rb、Th、La、Nd、Zr、Hf和LREE,相对亏损Ba、Nb、Sr、P、Ti。综合认为正长斑岩具有I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该区正长斑岩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岩体形成于134.30Ma±0.86Ma,为早白垩世产物。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值介于-8.95471~15.7947之间,TDM2介于1749.925Ma~2182.814 Ma之间。表明金属矿体来源于2.0Ga左右的古老下地壳,形成于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6.
沙溪斑岩铜矿是我国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一个典型的陆内斑岩型矿床,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矿区岩石地球化学、矿体微量元素等进行了进一步测试分析,研究表明:石英闪长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如下:w(SiO_2)为56.44%~62.69%,w(Al_2O_3)为13.98%~17.29%.岩石样品在K_2O-SiO_2图中落于钙碱性系列及高钾钙碱性系列范围内.样品A/CNK值为0.82~0.99,A/NK值为1.37~1.69,在A/CNK-A/NK图解中属于准铝质范围.沙溪斑岩Sr含量介于242×10~(-6)~1305×10~(-6),Y含量介于4.4×10~(-6)~27.8×10~(-6),Sr/Y比值为10.9~159.1.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沙溪斑岩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Sr表现出明显富集,高场强元素Zr,Ta,Nb、Ti亏损程度明显.稀土分配曲线显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稀土总量为31.2×10~(-6)~284.94×10~(-6),δEu=0.7~1.04,Eu弱异常.根据上述岩石地球化学初步认为,沙溪斑岩矿床属于壳幔型陆内斑岩矿床.石英闪长斑岩的形成与岩浆底侵作用和镁铁质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有关.  相似文献   

7.
东昆仑西段拖拖拉林一带首次发现早三叠世花岗岩(体),其岩石组合为黑云母花岗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具有高硅、富钾、贫钙的特征,属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类(KCG),为弱过铝质花岗岩,稀土和微量元素含量变化范围大,LREE富集,轻重稀土分馏明显,负Eu异常明显,稀土配分模式显向右倾斜的"V"字形,明显富集Rb、K、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Zr、Hf等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Sr、P、Ti等。采用LA-MC-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获得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206Pb/2 38U年龄为248.7±1.6Ma(NSWD=2.9),属早三叠世。结合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构造特征和区域地质背景认为,该套花岗岩体其物源为壳幔混合源,为洋-陆俯冲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张家川地区的片麻状花岗闪长岩及花岗片麻岩进行了地球化学分析,研究显示,片麻状花岗闪长岩具有的较高Al_2O_3含量,里特曼指数σ在1.41~1.78; SiO_2与P_2O_5为负相关关系,具有高Sr低Yb的特点,显示I型准铝质钙碱性花岗岩的特征。经分析,样品具有岛弧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判别其是在早古生代时期商丹洋壳向华北板块俯冲时形成。花岗片麻岩样品SiO_2含量主要在71.88%~73.81%,富集K、Al_2O_3,里特曼指数σ在0.65~2.00,亏损高场强元素而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P_2O_5与SiO_2呈正相关关系,显示S型高钾钙碱性、过铝质花岗岩的特征。结合前人所做研究,判别其是在陆-陆碰撞条件下形成。  相似文献   

9.
郭旻 《黄金》2020,41(1):11-18,23
踏王山金矿床位于海南省西南部戈枕韧性剪切带东南部,矿区出露的花岗岩主要为印支期似斑状花岗岩和燕山期黑云母花岗岩,矿体主要与似斑状花岗岩有关。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特征结果显示:w(K2O)> w(Na2O),里特曼指数为0. 49~2. 39,矿区花岗岩属于钙性-高钾钙碱性岩石,似斑状花岗岩属于S型花岗岩,而黑云母花岗岩属于I型花岗岩。稀土元素质量分数偏低,轻稀土元素分馏程度明显大于重稀土元素,具有铕负异常,且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似斑状花岗岩形成于大陆碰撞的动力学环境,源区岩石类型为含水富黏土泥质岩;黑云母花岗岩形成于火山弧环境,源区岩石类型为变杂砂岩、砂质碎屑岩。  相似文献   

10.
伊犁盆地位于新疆西天山伊犁盆地及周缘,晚古生代火山岩再该区非常发育,主要为晚泥盆至早二叠世形成,晚古生代的火山岩活动与属古亚洲洋的南、北天山洋盆演化有关。分析古生代晚泥盆-早石炭世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为天山南北洋盆大洋板块俯冲而成的钙碱性火山岩,晚石炭世伊什基里克组火山岩为挤压环境向拉张环境过渡的钙碱性火山岩和碱性火山岩,早二叠世乌郎组火山岩为后造山具裂谷特征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西天山主要火山岩型矿产与其关系密切,尤其是石炭纪火山岩。文中笔者主要对伊犁地区晚古生代火山岩地质特征与构造意义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研究区内分布一套奥陶系吾力沟群,根据其岩石组合特征分为上、下两个岩段;地球化学数据结果表明,岩石里特曼指数σ>1.8,属于钙碱性系列过铝质岩石;岩石分异程度较高,岩浆结晶分异作用明显;岩性由酸性到基性依次呈亚碱性到碱性系列过渡,且依次呈高钾→低钾、低钠→高钠的演化;轻重稀土比值(∑LREE/∑HREE)位于5.46~5.49之间,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微量元素Ta、Sr、P、Ti相对亏损,Ba、Pb、Nd相对富集;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数据特征表明吾力沟群火山岩属于经典岛弧拉斑玄武岩,构造环境为造山带大陆边缘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12.
胜利沟地区位于赛什腾山构造-岩浆岩带南西侧,区内主要出露有上奥陶统滩间山群变质火山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火山岩为超基性-基性-中性系列,主要为准铝-低铝质岩类。碱度指数ALK(Na2O+K2O)为2.70%~10.73%。岩石分异指数(DI)普遍较低,稀土总量变化大,ΣREE为25.35×10-6~446.11×10-6,δEu为0.72~1.08,呈弱负铕异常至正异常,显示出火山弧玄武岩或过渡型洋脊玄武岩的特点。火山岩总体上显示偏钠质特点。在区域上偏钠质火山熔岩及其对应的火山碎屑岩为金矿最好的赋矿层位,显示了本区火山岩地层巨大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13.
江西赣县大埠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钨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埠岩体位于武夷隆起西侧、罗霄褶皱带中部的于山多金属成矿带,与钨、锡、钼、稀土、铌钽等多矿种成矿关系密切。文章对赣县大埠岩体进行了期次划分,对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与岩体有关的长坑钨矿进行了Re-Os同位素测年,探讨了岩体与成矿的关系。岩体主要岩性为粗中粒斑状-中细粒含斑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属高硅、富钾、贫钙的酸性S型花岗岩类;稀土元素特征属钙碱性、轻-中稀土富集型,铕元素强度亏损-中度亏损;成矿元素含量是维氏值的数倍至百倍。岩体晚侏罗世花岗岩W的浓集系数高达133.33,且U-Pb同位素年龄(161.3±0.6)Ma与长坑钨矿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158.1±1.2)Ma大致相当,与钨矿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库德尔特金矿床是东昆仑祁漫塔格新发现的一处中型金矿床,金矿赋存于花岗闪长岩中。通过对花岗闪长岩开展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研究,探讨该矿床成岩时代、成因类型和构造环境。研究结果显示:花岗闪长岩为一套准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呈现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分配模式,具有较明显的负Eu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活泼不相容元素(Th、U)和LREE元素,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P)、HREE元素和Sr元素,成岩年龄为(242.9±1.3)Ma。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库德尔特花岗闪长岩是在中三叠世大洋板块俯冲与碰撞转换环境中形成的I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15.
稀土(La,Ce,Pr,Nd等)通常可以作为催化剂载体、助剂或与其它元素形成固溶体,成为催化剂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系统地介绍了稀土在甲烷部分氧化(CPOM)制取合成气中的相关应用,重点分析了稀土作为催化剂载体、助剂、固溶体等在催化部分氧化制取合成气中的应用,并对其在CPOM中未来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6.
伟晶岩型矿床是稀有金属矿产的主要来源之一,我国西部地区的稀有金属矿床也以伟晶岩型为典型。柴达木盆地北缘乌兰茶卡北山地区岩浆活动频繁,伟晶岩体发育,具有形成稀有金属矿床的良好条件。为了进一步了解伟晶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加深对区域构造演化以及稀有金属成矿和控矿条件的认识,选择该地区含矿伟晶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岩石矿物组合、岩相学特征、主微量及稀土元素组成,解释了侵入古元古界达肯大坂岩群中的伟晶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样品全碱含量较高,这与形成于大陆弧或板块碰撞环境下的成岩特征相似。稀土配分曲线为右倾型,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具有Eu中等负异常,推测含矿伟晶岩源区不仅与地壳有关,而且还具有幔源镁铁质岩浆参与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含矿伟晶岩属于亚碱性岩石类型,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分馏程度较高,反映出在岩浆演化及伟晶岩成岩过程中幔源物质可能参与了稀有稀土金属的成矿作用。研究认为伟晶岩的物质来源不仅与地壳有关,而且还有幔源物质的参与,推断含矿伟晶岩的地质构造环境可能为后碰撞或碰撞后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17.
李小莉  张勤 《冶金分析》2013,33(7):35-40
采用粉末样品压片制样,使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土壤、水系沉积物和岩石样品中15个稀土元素(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Y)进行测定。重点探讨了15个稀土元素的测量条件,如分析线、分析晶体,基体效应和谱线重叠干扰校正。使用60余个土壤、水系沉积物和岩石标样建立校准曲线,采用经验系数法和散射线内标法校正基体效应,并用多元回归准确扣除稀土元素谱线重叠干扰。重稀土元素的检出限多在0.2 μg/g以下。对土壤标准样品进行精密度考察,15个稀土元素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0)为0.74%~17%。对土壤、水系沉积物和岩石标准样品进行分析,测定值和认定值一致。  相似文献   

18.
Ion adsorption type rare earth ores (IATREOs) are a valuable strategic mineral resource in China, which feature a complete composition of fifteen rare earth elements and are rich in medium and heavy rare earth (RE) elements. In the leaching process for recovering rare earth elements from IATREOs, many impurities will be leached together with rare earth elements and enter the leaching liquor. An impurity removal-precipitation enrichment technique is currently applied to selectively recovery rare earth elements from the leaching liquor with the high content of impurities and low concentration of rare earth elements by using ammonium bicarbonate in the industry. However, a high loss of rare earth elements and severe ammonia nitrogen pollution are caused by this process. Therefore, more beneficial impurities removal technologies, mainly for aluminum, and green enrichment technologies with lower pollution are now urgently needed. For this purpose, this paper analyzed two aspects of research progress in recent decades: the green separation of rare earth elements and aluminum from leaching liquor and the green and efficient enrichment of rare earth elements. Finally, an approach for the high-efficiency and green enrichment of rare earth elements from leaching liquor of the IATREOs is proposed in several aspects, including impurity inhibition leaching, neutralization and impurity removal, alkaline calcium and magnesium salt precipitation enrichment, and centrifugal extraction enrich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