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小试对比研究了活性无烟煤和石英砂两种滤料对水中高浓度氨氮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活性无烟煤对浊度的去除效果与石英砂相当,滤后水浊度能达标;滤柱进水氨氮为4.00~7.35mg/L,采用纯氧曝气时,活性无烟煤过滤对氨氮的去除率可达95%,明显强于石英砂过滤,且无亚硝酸盐氮的积累。中试研究结果表明活性无烟煤能在传统的处理工艺中代替石英砂滤料,在纯氧曝气的条件下,活性无烟煤滤料能使传统的过滤工艺具备深度处理功能,适合处理受高浓度氨氮污染的原水。这对于水厂的传统工艺改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采用中试规模设备研究纯氧预曝气和生物过滤组合工艺对微污染水源水中多种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在沉淀池末端进行纯氧预曝气,能够提高溶解氧浓度至9.43~13.05mg/L,比较了活性无烟煤和活性炭两种滤料生物过滤工艺。原水氨氮为3mg/L时,出水氨氮平均值为0.07mg/L,且无亚硝态氮积累,CODMn平均去除率为71.72%,出水CODMn浓度均值为0.94mg/L,铁离子平均去除率为98.29%,出水铁离子浓度均值为0.011 mg/L,对典型臭味物质二甲硫醚的去除率为95.24%。结果表明活性无烟煤和活性炭两种滤料的性能类似。纯氧预曝气-生物过滤组合工艺适用于水厂常规处理工艺改造,对传统水厂技术升级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珠江下游普遍存在的水源季节性氨氮和有机物污染问题,采用原水生物预处理和强化常规处理工艺技术路线,开发了三种主要的集成工艺技术,包括高速生物过滤强化常规工艺、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纯氧曝气及活性无烟煤联合强化常规工艺、以平板陶瓷膜为主的集成工艺等,建立了中试基地和示范工程,有效处理氨氮浓度为3~5 mg/L的原水,出水水质达到GB 5749-2006标准,经济有效,稳定可靠,为常规工艺升级改造提供了多样化技术选择.  相似文献   

4.
饮用水处理中不同滤料除氨氮效果及需氧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研究了活性无烟煤、活性炭、石英砂以及无烟煤4种滤料过滤去除饮用水中氨氮的效果及其与需氧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当氨氮低于2 mg/L时,4种滤料过滤都能够有效去除氨氮,水中溶解氧逐渐耗尽;当氨氮浓度高于2 mg/L时,4种滤料的去除率均有所下降,但相比石英砂和无烟煤而言,活性无烟煤和活性炭过滤能够更有效地去除氨氮。纯氧曝气能够将溶解氧浓度提高到25 mg/L,从而大幅度改善4种滤料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活性无烟煤和活性炭过滤可将大部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但石英砂和无烟煤过滤则会发生亚硝酸盐积累现象。在活性无烟煤和活性炭过滤去除氨氮过程中,氨氮去除量与溶解氧的平均比例为1∶4.25,略低于理论值。这种定量关系对于生物过滤去除氨氮工艺的设计和运行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高铁锰氨氮伴生的地下水采用传统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时,水厂滤池出水锰严重超标,经模拟滤柱试验发现,滤层结构和溶解氧不足是高浓度Fe~(2+)、Mn~(2+)、NH_3—N同池生物净化失败的原因。根据滤柱试验结果,提出了强化曝气溶氧,无烟煤锰砂双层滤料一级生物过滤的工艺流程,实现了寒区高铁锰氨氮伴生的潜流地下水的同池深度净化。并用研究成果改造了哈尔滨市松北区前进水厂一期净水系统。出厂水总铁小于0.2 mg/L,锰小于0.05 mg/L,氨氮小于0.2 mg/L,满足国标要求,且长期高效、稳定运行,由此,创建了寒区高铁锰氨氮伴生地下水生物深度净化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6.
空气曝气与纯氧曝气生物滤池应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两种不同气源的曝气生物滤池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空气曝气和纯氧曝气生物滤池对COD_(Mn)的去除率相近,分别为30.5%和30.9%;以纯氧为气源的生物滤池硝化能力远强于空气曝气生物滤池,氨氮总去除率77.4%,出水氨氮为2.1~6.3 mg/L;纯氧曝气提高了滤池上部氨氮去除效果,维持滤池内溶解氧在6 mg/L以上,沿水流方向使pH逐渐下降.纯氧曝气生物滤池是污水深度处理中去除氨氮的有效工艺.  相似文献   

7.
高藻引黄水库水常规工艺强化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黄河下游地区引黄水库水夏季高藻高臭味、冬季低温低浊、小分子有机物含量高等水质特征,采用强化常规处理工艺的技术路线,研发了曝气生物流化池预处理—强化混凝工艺、基于藻及藻毒素同时去除的强化混凝—浮沉池—活性过滤组合工艺、水厂气浮藻渣无害化处置与再利用等关键技术,经过中试验证及优化集成,研究成果用于两座引黄水厂的示范建设,可有效解决引黄水库原水中的藻及二甲基异莰醇等问题,工艺运行稳定可靠,出水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为黄河下游地区常规工艺水厂提标改造提供了可借鉴的工程范例.  相似文献   

8.
针对排涝期水中高氨氮和有机物污染问题,研究了示范工程滤池联用曝气系统对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氮、CODMn和UV254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高压增氧曝气对增加滤池水中的溶解氧含量最有效,活性无烟煤和活性炭滤池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显著优于砂滤池,高压增氧曝气与活性无烟煤滤池联用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好,对氨氮、亚硝酸盐氮、CODMn和UV25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3.57%、87.93%、42.65%和37.21%。  相似文献   

9.
曝气生物滤池去除水中氨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江原水的氨氮平均浓度为3 mg/L,对其进行常规处理以及曝气生物滤池 常规工艺处理中试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常规工艺对氨氮的去除率较低,平均为48.45%;而曝气生物滤池预处理工艺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可达81.2%,其出水氨氮平均浓度降为0.52 mg/L,大大减轻了后续工艺的处理负荷.再经常规工艺处理后,出水氨氮平均浓度为0.09 mg/L,满足《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 206-2005)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通过运行炭层空气曝气活性炭-石英砂双层滤池(简称曝气炭砂滤池)生产性示范工程,并与无曝气炭砂滤池及砂滤池进行对比,研究了曝气炭砂滤池作为快滤池时对水中氨氮及亚硝酸盐氮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曝气炭砂滤池可将氨氮浓度低于2.5mg/L的进水处理至0.5mg/L以下,且进水氨氮低于1.5mg/L时不需曝气,其去除效果显著优于普通炭砂滤池和石英砂滤池;曝气炭砂滤池亦可有效去除亚硝酸盐氮。用曝气炭砂滤池替代石英砂滤池是水厂提升氨氮去除能力的一种可行的滤池改造方式。  相似文献   

11.
W市D水厂于2011年和2012年完成了深度处理和预处理改造,形成了预臭氧-曝气氧化-沉淀-砂滤-后臭氧-活性炭-消毒工艺,运用了多点加氯技术.通过跟踪调研改造前后D水厂太湖水净化过程中臭氧消毒副产物和液氯消毒副产物情况,发现改造后D水厂出厂水中臭氧消毒副产物溴酸盐检出率为1.18%,达标率为100%,出水甲醛无检出;...  相似文献   

12.
冯硕  张晓健  陈超  杨至瑜  汪隽 《给水排水》2012,38(11):41-45
针对炭砂滤池仅靠进水中的溶解氧不能满足高氨氮硝化耗氧要求的难题,开发了在炭砂滤池的滤层中间敷设曝气头的曝气炭砂滤池工艺,气源为空气。曝气头上方的滤层主要用于氨氮的去除,曝气头下方的滤层主要用于浊度的去除,因此该工艺可以在保证对浊度去除的基础上,明显提高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曝气炭砂滤池工艺适用于水源水季节性高氨氮污染的净水厂。  相似文献   

13.
代荣 《给水排水》2012,48(3):11-17
对清泰水厂改造工程中采用的炭砂滤池吸附净水工艺进行水质分析和生产运行研究,积累运行管理经验。混凝—沉淀—炭砂过滤—消毒工艺出水水质能满足国标水质要求,特别是对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效果优于常规工艺,但在浊度控制上与发达国家水质要求和集团内控指标要求尚有一定差距,需设置后续工艺进一步处理。炭砂滤池宜设计成完全避光型式,宜控制炭砂滤池进水浊度在1~2NTU,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炭砂滤池以确保正常运行。在受潮汐影响河流取水的水厂采用预臭氧工艺时,宜保留预氯化投加点,在沙蚕繁殖季节需少量持续加氯进行杀灭处理。  相似文献   

14.
原水预处理对净水厂矾耗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洁  胡侃  吕锡武 《给水排水》2012,38(6):27-30
自2010年12月底,南泉水源厂预处理工艺投入运行以来,以南泉水源厂出厂水为原水的中桥水厂和雪浪水厂在大多数月份矾耗明显下降。其中,中桥水厂平均矾耗降低了19.3%,雪浪水厂降低了7.6%。经分析,对净水厂矾耗的影响因素可能是:①原水经预处理后,改善了净水厂进水水质,减少了污染物对混凝的干扰作用;②臭氧预处理工艺可破坏有机物的结构,从而破坏胶体表面的有机层,使胶体颗粒在混凝过程中更易凝聚而被去除;③净水厂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也能去除部分有机物和氨氮,提高出水水质,理论上也可降低矾耗。矾耗的降低,不仅节约了制水成本,还提高了出厂水pH,对提高管网水质和确保管网安全运行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常规饮用水过滤工艺中,石英砂滤料吸附水体中有机物质能力较弱、反冲洗周期较短的弊端,研究了利用新型滤料———活性无烟煤,原位替代石英砂过滤的整改措施。并以深圳市大冲水厂、东湖水厂沉淀池后出水为研究对象,开展小试、中试过滤试验,对比分析活性无烟煤过滤性能。实验室小试对活性无烟煤的表面物理孔隙与化学物性做了检测分析,利用扫描电镜对其表面结构物性做了观测。结果表明,活性无烟煤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能力为112mg/g,高于试验所用的活性炭,说明其比表面积大于活性炭。表面有约为1·1mmol/g的含氧官能团,其表面等电点为10mV左右…  相似文献   

16.
ABR—好氧组合工艺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分别与跌水曝气和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对农村生活污水中COD_(Cr)和氨氮的去除效果,并对两种组合工艺去除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ABR—好氧组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COD_(Cr)的平均去除率基本上稳定在84.2%左右,这说明生活污水经过ABR厌氧反应器和好氧处理后,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在后续好氧段,采用跌水曝气作为后处理,COD_(Cr)去除率比单独采用ABR提高了9.5%,采用曝气生物滤池作为后处理,COD_(Cr)去除率提高了24.9%,与ABR—跌水曝气相比,采用ABR—曝气生物滤池去除COD_(Cr)的效果较好;ABR—好氧组合工艺对氨氮的去除效果较差,达不到理想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7.
关永年  颜辉 《给水排水》2022,48(2):45-50
某餐厨厂因生产工艺调整,废水处理站实际接纳的水量和水质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原设计的工艺无法满足出水氨氮、总氮稳定达标的要求.针对废水处理站接纳废水的水质特性和处理要求,对其进行技术改造:采用氨氮吹脱预处理降低生化池的进水氨氮浓度;对生化池进行改造,将原AO工艺改造成串联运行的两级AO工艺,避免了原设计短流现象的发生,同...  相似文献   

18.
超滤膜在饮用水厂升级改造过程中的应用日益增多,超滤膜与常规饮用水净化工艺的适配方式成为设计人员面临的首要问题。总结国内饮用水厂升级改造过程中的超滤膜组合工艺,分析预氧化、混凝、沉淀、过滤等预处理单元对超滤膜的影响,并基于超滤膜组合工艺的膜污染减缓机制对不同组合工艺进行了适配性评价,旨在为水厂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张勇 《给水排水》2012,(Z2):141-143
在我国南方地区,在微污染水源处理工程中采用给水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应用较多,以广东某水厂微污染处理工程的成功实践,介绍了一种新型生物滤池的设计参数以及运行情况,运行数据证明,该种生物滤池对氨氮的去除效率高,且运行成本低,工艺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平湖市古横桥水厂设计介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平湖地区地表水源受有机污染严重,原水中CODMn有时月均超过10mg/L,氨氮月均1~4.5mg/L,最高可达7mg/L。为保证供水水质,平湖市古横桥水厂采用生物预处理—常规处理—深度处理工艺,其中生物预处理采用悬浮填料接触氧化池,深度处理采用两级臭氧活性炭工艺。对该厂主要构筑物的设计特点、工程概算和运行成本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