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提高工业机器人在纺织服装行业的使用率,拓展静电吸附式末端执行器的使用范围,提升服装加工过程中面料自动抓取和转移自动化程度, 以纬编针织物为例,首先分析纬编针织物的结构特性和纤维成分对静电吸附力大小的影响,分别建立了织物单元的三维结构仿真模型和织物相对介电常数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纬编针织物的静电吸附力模型;然后通过仿真软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可计算出静电极板对纬编针织物的吸附力大小。该研究结果为实现面料的自动抓取和转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服装面料自动抓取及转移是服装行业自动化生产的关键。为提高服装生产中的加工效率,针对当前服装面料抓取方式存在的表面划痕和吸附力不足等问题,研究了柯恩达效应式非接触夹持器对抓取服装面料的影响。首先分析了柯恩达效应式非接触夹持器的结构及工作机制;其次对不同织物参数的服装面料进行吸附性能测量实验;最后对不同织物参数服装面料的吸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柯恩达效应式非接触夹持器可实现无接触抓取多种服装面料,解决了服装面料在生产程中接触划痕和吸附力不足的问题。此研究可有效减少细菌及病毒在服装面料抓取转移中的传播,并为实现服装面料的自动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织物和静电极板参数对静电吸附力的影响规律,为服装软面料的静电吸附式抓取提供理论支撑,文章开展织物参数和静电极板参数对静电吸附力影响规律的系统性研究。首先建立纬编织物结构模型及静电吸附力理论模型,通过理论分析结果和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仿真方法的有效性;接着基于Maxwell张量法推导了五层二维静电吸附力理论模型,分析静电吸附力模型结构参数对静电吸附力的影响规律,并得出结论:1)静电吸附力和电极上施加电压的平方成正比;2)织物密度越大,产生的静电吸附力越大;3)绝缘层介电常数越大,静电吸附力越大;绝缘层厚度越大,静电吸附力越小;4)随着极板占空比及电极间距的增大,静电吸附力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沈青青  张晋  李根 《轻工机械》2014,32(5):17-21
针对爬壁机器人磁吸附单元磁能利用率低的问题,通过对Halbach永磁阵列结构参数的研究分析,建立了磁吸附单元的优化设计目标(最大吸附力与吸附单元质量比)和约束条件。基于实验数据验证了有限元模型和方法,结合Isight软件和仿真分析进行了磁吸附单元的优化。结果表明,Halbach永磁阵列中,水平磁化永磁体主要起引导磁力线的作用,垂直磁化永磁体产生通过壁面的垂直磁力线,形成磁吸附力;磁吸附单元优化后的最大吸附力与吸附单元重量比可达1 156,磁能利用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机械手更好地对混纺平纹织物进行抓取,课题组研究了静电吸附式抓取技术。首先,通过分析混纺平纹织物结构特性,建立混纺平纹织物三维模型与等效介电常数计算模型,并对织物在电场中受力情况进行研究;其次,结合Maxwell应力张量计算方法,建立二维静电吸附力模型,研究不同配置类型的静电极板产生的吸附力大小,用于指导静电极板的配置结构设计。结果表明:织物的等效介电常数与各纤维的体积分数和分布形态有关;织物所受到的静电吸附力随极板所施电压的增加而增大,并与其平方成正比,验证了使用静电吸附式抓取织物的有效性;通过对不同配置类型极板的吸附效果的对比,确定了最优的极板结构。该研究为静电吸附式技术在服装面料抓取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多梳拉舍尔花边在服装中的应用已经从最初的服装辅料成为服装的主体--服装面料.之前的多梳拉舍尔花边主要点缀于领口、袖口、裤角、门襟、袖山、袖克夫及裙子的边饰上,在服装中起装饰作用,现多梳拉舍尔花边作为服装面料大面积使用在服装中已成为一种潮流.多梳拉舍尔服装面料的形式多种多样.文章从花型设计、布局设计、色彩设计、规格设计以及在服装中的应用方式等方面,深入研究了多梳拉舍尔花边面料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7.
论文针对服装企业中常用的服装面料,进行分类,并使用KES织物风格测试仪对其进行织物风格力学性能测试,以及测量织物厚度、克重、厚度与克重比值和经纬密度等结构参数,从而利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获得服装面料结构参数与力学性能参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及线性回归方程,为服装面料力学性能预测提供了客观参考。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基于电极阵列优化的类真空静电吸附技术:基于库伦作用、J-R效应和静电吸附机理,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构建了三极性电极吸附力输出模型,用于指导电极阵列的优化设计;采用电流变胶技术,设计不同吸槽深度和占空比的多组类真空静电吸盘,以进一步提升吸附力。将该类真空静电吸附技术应用于手持无线控制电控吸附攀爬机器人的设计,机器人的运行效果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高电压下气体放电特性与电场分布特性有关,电极板的形状影响电场分布。在ANSYS软件中,建立电极板的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法计算电场,分析对比不同形状的电极板的电场分布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圆弧半径为25mm的电极板电场分布较为均匀,可以替代圆形电极板进行尖-板气隙气体放电实验,为高压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结构动力学优化设计是提高机床加工精度的有效途径,而机床大件的动态特性是影响机床动态特性的关键因素。本文分析了基于APDL机床大件筋板结构尺寸优化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然后采用APDL语言对XH786主轴箱筋板参数化建模,并用2种不同方案,对其尺寸参数优化。结果表明:对筋板数目、间距、高度和厚度尺寸进行参数优化,才是最佳的尺寸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1.
赵敏  吴志明 《上海纺织科技》2012,40(2):52-54,57
通过对经编无缝服装面料的拉伸性能测试和经编无缝服装的服装压测试,探讨了面料拉伸性能与经编无缝服装压的关系,研究表明,服装压与弹性回复率、断裂强力和弹性模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塑性变形率呈负相关关系;在原料、织物密度不变情况下,组织结构是影响面料拉伸性能的主要因素。研究成果对经编无缝服装设计和生产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无缝针织产品常用经验法设计,具有盲目试探性,费时费力的问题,通过对无缝针织物的密度和面密度等结构参数和成品服装尺寸的测试,分析影响织物结构和成衣尺寸的主要因素,包括原料种类、成品面密度、组织结构和织机型号.发现在相同的织物组织和加工工艺下,原料的下机回缩率和成品面密度决定了无缝针织产品织物的紧密度,成衣尺寸则由织物的组织结构、紧密度和织机型号决定。同时研究了结构参数与成衣尺寸之间的定量对应关系,实现了基于原料种类、织物面密度、组织结构和织机型号的无缝针织服装面料结构参数与成品尺寸的预测。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樱花落”系列针织服装的设计与制作过程。阐述了服装设计的灵感来源、面料选择、颜色搭配、款式设计、制版与缝制工艺,展示了此系列服装的成衣效果及服装特点。  相似文献   

14.
弹性针织面料的紧身女装纸样处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弹性针织面料在设计时,存在运用弹性量的问题,因此比例分配法、原型法不再适用。文章通过对原型省量处理和松度调整,建立了贴体女装基本纸样,提出了弹性针织面料紧身女装的纸样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5.
This work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fibre, yarn and fabric parameters on the UV protection of fabrics. It proposed a model for UV interaction based on a theoretical hypothesis, targeted experimentatio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Undyed and untreated wool-knitted fabrics with varying mean fibre diameter, yarn linear density, yarn twist, fabric cover factor and fabric structure were examined. A statistical model was presented to repor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bre/yarn/fabric parameters and fabric UPF values. An optical model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UV light and a single jersey fabric was constructed to understand the penetration of UV light. The models were verified by the UV transmittance results of knitted wool fabrics.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statistical and optical models were used to propose a set of optimized parameters for lightweight summer/spring UV-protective knitted fabrics. Testing confirmed that these fabric parameters provided both high UV protection and good tactile comfort.  相似文献   

16.
光纤布拉格光栅脉搏传感织物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新宇  杨昆  张诚 《纺织学报》2016,37(10):38-41
为在服装中实现人体脉搏监测的功能,提出了将光纤布拉格光栅作为脉搏传感器的方法,并以针织复合组织为基础,采用空气层与其他组织相结合的织物结构,制作脉搏传感织物。该织物采用棉纱在Stoll CMS-320型电脑横机上进行编织,并利用针织物延伸性好以及回弹性好的优点,将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植入到织物的空气层中。为验证脉搏传感织物的检测效果,使用红外脉搏传感器与该脉搏传感织物同时进行脉搏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脉搏传感织物可以低失真度的检测到脉搏波,可以实现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的封装,同时也可以更换传感器,满足服装洗涤要求,且不影响穿着舒适性。  相似文献   

17.
可加热纬编针织物的电热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莉  刘皓 《纺织学报》2015,36(4):50-0
为开发可加热纬编针织服装,采用衬纬方式将导电丝织入针织物中,并对其电热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分别将单根、2根、3根镀银长丝和单根不锈钢长丝衬入到针织物中,测试导电纱线的最大负载电流、织物的热稳定性、织物的电热升温特性和表面温度的均匀性。结果显示:不锈钢长丝的最大负载电流最大,其次是3根镀银长丝的;通电后,衬入镀银长丝织物的电阻变化率较小;衬入3根镀银长丝的织物通电后温度升高的速度较快,且达到稳定工作的温度较高;测试范围内,织物的稳定温升与输入电压成正比;织物表面温度均匀性较好。认为可选择衬入3根镀银长丝的纬编织物制作可加热针织服装。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发热纤维的特点及性能,制定了发热纤维针织保暖面料的开发工艺,其中包括设备参数、原料、织针排列、三角排列、穿纱方式、线圈长度、面料参数等;并对有关针织保暖面料的热舒适性能,如透气性、保温性及透湿性等进行测试,从而为保暖面料的生产与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两款利用水溶性纤维的特性和纬平针的卷边性能开发的特色纬编花式面料,包括1种大网眼针织物和1种纬编针织荷叶花边布。阐述了各款面料的外观效果、编织工艺及其成形原理。详细介绍了编织工艺中设备参数、纱线配置方法、织针排列、三角排列以及面料规格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