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采用外循环人工快渗系统(ECCRI)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结果表明,水力负荷对COD和NH3-N去除率的影响较大,增大湿干时间比会提高NH3-N去除率,但对TN影响较小,出水循环能显著提高TN的去除率。在优化条件下,当水力负荷率为0.9 m3/(m2.d),湿干时间比为1/2及循环体积比为0.2时,ECCRI对COD和NH3-N、TN的平均去除率为77%,60.9%及54.9%,出水平均COD和NH3-N、TN分别为65 mg/L和12.8、24.4 mg/L。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的研究,开发了好氧/厌氧/好氧/缺氧(O1/A1/O2/A2)生物脱氮新工艺并用于焦化废水的处理。考察了NH4+-N、COD、TN对反应器运行效果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COD平均为3 012.9 mg/L,NH4+-N、TN、挥发酚、总氰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590.5、608.4、361.8、34.5 mg/L;出水COD平均为81.7 mg/L,出水NH4+-N、TN、挥发酚、总氰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1、9.9、0.1、0.1 mg/L,出水指标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A/O工艺处理这种焦化废水TN偏高,而用O1/A1/O2/A2工艺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实现了TN脱除。考察了温度、DO、pH对短程硝化影响。结果表明,在DO质量浓度为1.0~1.5 mg/L、温度在30~35℃、pH 7.5~8.0,系统能够进行稳定短程硝化反硝化。  相似文献   

3.
针对规模化猪场粪污特点,进行了"厌氧+A2/O+UF+光催化组合工艺处理废水"工艺参数的设计、调试。通过小试确定工艺运行参数为:厌氧HRT为72h、缺氧池+好氧池HRT选择为36h。工程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在该工艺对废水中COD、BOD5、TP和NH3-N去除率分别达98.75%、98.34%、96.67%和95.21%,出水能够稳定在COD为63.2~82.32 mg/L、BOD5为31.2~43.2 mg/L,TP、NH3-N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5~2.5、11.2~18.4 mg/L,水质达GB 5084-2005要求,可全部用于厂区农业灌溉。  相似文献   

4.
在旋转填充床(RPB)中,研究了O3/Fenton工艺处理模拟焦化废水的效果。考察了Fe2+浓度、旋转床转速、液体流量、气体流量及初始p H值对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及溶液中苯酚、苯胺、喹啉和NH3-N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 H值为6,温度25℃,液体流量20 L/h,气体流量5 L/h,转速1 000 r/min,H2O2的浓度为6.5 mmol/L,Fe2+浓度为0.4 mmol/L的条件下,模拟焦化废水的COD的去除率达到43.57%,废水中苯酚的去除率达81.56%,苯胺为100%,喹啉为81.17%,NH3-N为100%。  相似文献   

5.
采用A/O(内循环)生物脱氮技术处理焦化废水的实践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山西灵石天星焦化集团焦化废水处理工程为例,介绍了采用A/O生物脱氮技术处理焦化废水的实践与体会。长期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COD、酚、SCN-、NH3-N的去除率达到95.1%,99.97%,99.23%,99.05%以上,是一种稳妥、经济、节能、方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复合水解酸化+催化铁+CAST工艺处理混合化工废水,探讨了该工艺对COD、NH3-N、TP、TN的去除效果以及CAST不同的运行模式对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COD、NH3-N、TP、TN的平均去除率为75.0%96.9%、47.0%、31.6%;而CAST工艺段设置为进水-搅拌-曝气-沉淀-滗水运行模式更有利于TN和TP的去除.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采用A2/O生化法+物化法工艺的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主要构筑物参数,对COD、TP、TN、NH3-N等测定数据进行分析,评价污水处理厂运行效果。结果表明,污水经过处理后,COD、TP、TN、NH3-N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8.9%、89.0%、49.7%、98.4%,出水COD为17 mg/L,TP、TN、NH3-N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145、9.15、0.23 mg/L,满足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要求。在进水COD低于设计条件的情况下,出水污染物含量不易受进水量增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杨天旺  吴洪英  林齐枢 《煤化工》2002,30(3):52-58,62
本文介绍了用 A1 - A2 / O工艺结合流化床技术对攀钢高浓度焦化废水进行 NH3 - N、COD降解的中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当进水 NH3 - N<5 0 0 mg/ L、COD<2 0 0 0 m g/ L 时 ,该工艺可以实现 NH3 - N去除率 97%以上 ,COD去除率 85 %以上 ,酚去除率 99.9%。药剂及动力费用为 6 .6元 / t水 ,停留时间 5 0 h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解酸化—A2/O—MBR中试工艺处理某城市混合污水,当进水COD、NH3-N、TN、TP分别为394~894、33.5~133.5、48.6~145.4、4.9~15.4 mg/L时,该工艺对COD、NH3-N、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81.9%、96.9%、30.9%、49.6%。其中,TN去除率随着碳氮比的增大而增大,表明可生化碳源不足影响了TN和TP的去除效果。工艺运行期间,MBR膜低压运行可有效减缓膜污染。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A2/O工艺难以实现对生活污水高效脱氮除磷的问题,在传统的A2/O工艺的基础上,增加膜生物反应器,构建多级多段A/O-MBR工艺中试实验设备,考察该系统的反应级数和进水分配方式对生活污水脱氮除磷的影响。该系统分别以厌氧区单点进水的三级A/O工艺、以50%、22.70%、18.30%和9%比例进水的四级A/O工艺和以55%、30%和15%比例进水的三级A/O工艺三种工艺运行,实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TN、NH3-N和TP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58.31、27.50、17.20、2.77 mg/L时,以55%、30%和15%比例进水的三级A/O工艺系统的水处理效果最好,其出水COD、NH3-N、TN和TP平均质量浓度是21.20、0.48、4.11、0.51 mg/L,平均去除率为90.26%、96.88%、81.88%和76.45%,出水COD和NH3-N质量浓度均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Ⅳ类水体标准,出水TN浓度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9-2002)一级A标准,出水TP中有64.29%达到一级A标准,各功能单元COD、NH3-N、TN和TP负荷分配合理,合理利用碳源。该多点进水三级A/O-MBR工艺实现了污水中碳源的有效利用和较低水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11.
包胜  张光海  蔡建安 《安徽化工》2010,36(6):58-60,63
采用AAO泥水回流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研究了进水碳氮比(C/N)对COD、氨氮及TN去除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进水碳氮比(C/N)在12—25范围内,厌氧滤池COD去除率和氨化率分别达到37%和30%;缺氧进水碳氮比(C/N)控制在5.3-11.9范围内,MO泥水回流系统去除COD与氨氮效果的影响不明显,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9.6%和95.2%;缺氧进水碳氮比(C/N)控制在7.5~8.6范围内,系统具有较好的TN去除率,平均值为72.2%。出水COD和NH3-N均能够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2.
采用连续式超临界水氧化小试装置,在实验室以配制的模拟焦化废水进行试验研究。以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研究了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的温度、压力、氧化剂比例K、反应物初始浓度等参数对废水中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同时以贵州省某焦化厂的实际焦化废水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450℃、压力为25MPa、K为1.3、模拟废水原始COD。浓度为3706.5mg/L时,出水COD。为53.9mg/L,COD去除率达98.55%;当温度为500℃、压力为25MPa、K为2.0时,实际焦化废水硫化物、COD、氨氮去除率分别为99.54%、94.69%、48.16%,氨氮去除率相对较低,其试验参数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3.
考察了厌氧/好氧/缺氧(A/O/A)工艺处理焦化废水对COD和NH3-N的去除效果。连续试验表明,焦化废水进水CODCr、NH3-N平均浓度分别为2 450 mg/L、121 mg/L,在经过系统稳定运行处理后出水浓度分别为115 mg/L、10.6 mg/L,去除率分别为95.3%、91.2%,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二级标准。将厌氧池和缺氧池内的出气作为气源放回曝气池中,在缺氧环境下形成气升循环。好氧池为气提升三相循环流化床结构,不设沉淀池,MLSS高达10~12 g/L。  相似文献   

14.
采用连续流A2/O工艺对模拟生活废水进行了长期连续实验,考察了低污泥浓度[MLSS=(1500±200) mg/L]下进水负荷与回流比对脱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节进水流量改变进水负荷,当进水负荷从5.03 gCOD/(gMLSS·d)逐渐提高至10.05 gCOD/(gMLSS·d)时,COD去除率≥95%,氨氮去除率由69.59%升高为95%,总氮去除率由53.53%升高到80%;当进水负荷由10.05 gCOD/(gMLSS·d) 提高至20.31 gCOD/(gMLSS·d)时,氨氮去除率下降为50%,总氮去除率下降为40%。通过调节进水COD改变进水负荷,当进水负荷从10.05 gCOD/(gMLSS·d) 逐渐提高到124.11 gCOD/(gMLSS·d) 时,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均>90%,总氮去除率从70%逐渐增加到85%。在混合液回流比分别为300%、200%和100%的条件下,回流比对COD和氨氮去除效果影响较小,COD去除率≥90%,氨氮去除率≥95%;回流比对总氮去除效果影响较大,随回流比的增大总氮去除率减小。当内回流比为100%时,总氮去除率最高,达到79.76%。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A/O/A和BAF+A工艺结合优势微生物对印染废水脱氮处理的效果,试验以广东某纺织有限公司废水站为例,采用优势微生物结合升级的系统对该废水进行脱氮处理的小试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接种优势微生物后,ρ(NH3-N)从19.5mg/L降至3.17mg/L,ρ(TN)从35.66mg/L降至8.93mg/L,去除率分别达到83.7%和75.0%。硝化作用良好的BAF池出水进入反硝化池,并用水解酸化池出水提供碳源,有效去除总氮,ρ(TN)从10.9mg/L降至6.2mg/L,ρ(TN)去除效率达到43.1%。系统出水ρ(COD)≤60.0mg/L,ρ(氨氮)≤5.0mg/L,ρ(总氮)≤15.0mg/L。  相似文献   

16.
采用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O-MBR)工艺处理油页岩干馏废水,考察了启动期反应器中COD和NH4+-N的去除情况,探讨稳定期污泥混合液回流比、碳氮比和进水方式对COD、NH4+-N、TN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液回流比为300%~700%,TN去除率由87.67%提高至95.99%,但混合液回流比提高至900%时,其对废水处理效果影响不大。废水COD和TN的去除率随进水碳氮比的升高而提高,碳氮比由3提高至8,COD和TN的去除率分别由91.39%、82.81%提高至96.33%、92.21%。进水碳氮比为3,采用分段进水,废水TN去除率为90.05%,可提高废水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谭江月 《水处理技术》2012,38(1):122-125,136
采用单频超声辐照、双频超声辐照处理焦化废水,考察了换能器、废水初始pH、超声波功率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双频超声辐照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单频超声。COD为2 820 mg.L-1,NH3-N质量浓度为310 mg.L-1的焦化废水,经双频超声辐照处理4 h后,其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4.8%和87.8%(剩余COD为146.7 mg.L-1,氨氮质量浓度37.8 mg.L-1),极大减轻了后续生化过程的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