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9 毫秒
1.
2.
马言春  彭志平 《微机发展》2012,(3):214-216,221
云计算以其几乎无限的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和带宽,成为很多企业和组织研究和使用的最佳选择。为了实现云服务的商业化,云市场的出现是必要的。由于云市场中出现的服务类型和数量日益增加,如何帮助用户选择合适的提供商是个很大的挑战。文中提出一个以云市场为基础的机制,并给出一个推荐系统来管理云服务。该管理机制一定程度上节省了用户和供应商选择交易对象的时间,并且能够很好地满足用户的服务要求和预算成本,提高了整个云市场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随着云计算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使用云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服务,而云联网作为云计算研究的新领域,可以实现跨云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当单个云服务提供商无法满足用户的服务需求时,云服务提供商之间以合作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服务,以便更好地满足用户的服务需求。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面向云联网的云服务协商机制,该机制利用云联网和改进的经典合同网模型来实现云服务提供商的交互协商。为了有效地选出合作伙伴以提高合作效率,还为每一个云服务提供商建立了一个熟人集。实验表明,本文设计的机制可以有效地提高云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合作效率,并且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4.
服务与云计算范型的融合有助于大规模分布式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同时也为面向服务的软件工程带来了新的挑战。云计算的最大挑战是缺少事实上的标准或单一的体系结构方法,以满足企业将关键产品作为Internet上的云服务发布的应用需求。首先,针对企业云计算的业务特点,提出了一种企业云服务体系结构(Enterprise Cloud Service Architecture,ECSA)风格的通用和抽象参考模型,分析了该模型中的云服务、服务模式、服务消费者、管理、流程、质量属性、服务构件模型、服务匹配和交互模式匹配9个组件及其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它们中的角色。然后,提出了一个四阶段的ECSA迭代改进过程,该过程把云服务视为首要的类建模元素,通过解除云服务模型和来自目标构件配置之间的耦合,可实现相同云服务集的多种不同体系结构。最后,给出了一种基于该模型的期货程序化交易的私有云服务应用实例,用以展示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云计算环境下的信息资源云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秀珍  郝鹏 《计算机科学》2012,(Z2):110-114
云计算技术为进一步提升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创建了全新的理念。在深入探讨云计算技术及其应用特征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信息资源即服务(Information Resource As A Service,IRaaS)的云服务体系架构,探讨了信息资源即服务的云服务模式。信息资源云服务模式研究扩展了云服务研究范围及其应用领域,为深入开展云服务相关研究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并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6.
定价机制是影响云计算用户利益和云服务提供商收益的关键因素。本文以IaaS云服务定价机制为研究对象,首先将IaaS云服务定价机制分为固定定价和动态定价2大类,其中固定定价细分为即用即付费和预订定价2种,从理论上分析2类定价机制对IaaS云服务提供商收益的影响;然后,分别建立即用即付费和预订定价机制下IaaS云服务提供商的收益模型,并用启发式算法构建动态定价机制下IaaS云服务提供商的收益模型;最后,基于Repast Simphony建立多主体仿真模型,比较分析3种不同定价机制下IaaS云服务提供商的收益。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服务时长和顾客数量的增加,动态定价机制更能为IaaS云服务提供商带来更多收益,同时IaaS云服务提供商可以通过改变服务等级和资源价格等相关参数,改变顾客行为,使顾客数量增加,从而提高收益。  相似文献   

7.
随着云计算理论和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云服务得到了蓬勃发展,如何建立高质量的云服务成为了云计算研究领域的一个关键难题。服务质量QoS排序为用户从一系列功能相似的云服务候选者中挑选最优云服务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为了获得云服务的QoS值,就需要调用真实的候选云服务。为了避免时间消耗和昂贵的资源浪费,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感知排序的云服务QoS预测方法。不同于传统的QoS值预测,基于QoS排序相似度的预测考虑为特定用户检测服务的排序。分时段按权计算出排序相似度,结合时间偏好合成相似度的前k位用户,用来提供信息支持QoS的缺失预测。在WS Dream真实数据集进行的实验研究表明,基于时间感知排序的云服务QoS预测方法有更好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8.
李丽娟 《软件》2014,(3):174-175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也在极大程度上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进步。在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不断创新,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云服务模式,其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广泛应用对于更好的满足图书馆资源需求起到了较大的帮助作用。本文通过对云计算环境下的图书馆云服务模式进行分析,以期更好的推动图书馆持续创新服务。  相似文献   

9.
云计算可以提供云服务,对于用户来说如何选择可靠、安全的云服务非常关键。针对上述问题,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引入主观信任机制量化云服务的主观安全性,根据用户不同偏好设置对应的属性权重,计算综合云与标准云的相似度,以确定该实体的主观信任等级和主观信任值。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在云计算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将服务向云上迁移,从而实现敏捷、灵活管理,降低IT成本,以提高企业在新时代下发展动力和竞争力。本文提出基于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S)的云服务环境的构建方法。通过云服务器的简单高效、安全可靠、处理能力可弹性伸缩等特性,并结合HTTPS的加密优势,从而达到为企业和个人不同的路径上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并提供完备的解决方案,从而帮助企业和用户快速地搭建云服务环境。  相似文献   

11.
With pay-per-use pricing models, elastic scaling of resources, and the use of shared virtualized infrastructures, cloud computing offers more efficient use of capital and agility. To leverage the advantages of cloud computing, organizations have to introduce cloud-specific chargeback practices. Organizations have to allocate IT service costs to business users in a way that reflects service consumption. To help organizations become effective users of cloud services,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chargeback in the cloud services. This is an initial work that determine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hargeback in the cloud services.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facilitate organizations to realize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cloud for their chargeback.  相似文献   

12.
当前,云计算的研究和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广阔的云计算平台能够为用户提供从基础设施到平台再到软件的一系列服务,云计算正逐步进入商业化阶段,因此基于云计算环境下的服务计费管理成为服务提供商的迫切需要。文章提出了一种针对云计算服务的计费方法,该方法兼顾了用户和服务提供商的权益,对云计算服务商用和市场化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江国忠 《物联网技术》2013,(12):50-51,55
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该模式能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以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而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云计算的到来,意味着用户将不再被地理位置所限制,而且不再被所使用的设备所限制。文章中对云计算技术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4.
As a new computing paradigm, cloud computing has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from research and economics fields in recent years. Cloud resources can be priced according to several pricing options in cloud markets. Usage-based and reserved pricing schemes are commonly adopted by leading cloud service providers (CSPs) such as Amazon and Google. With more and more CSPs entering cloud computing markets, the pricing of cloud resources is an important issue that they need to consider. In this paper, we study how to segment cloud resources using hybrid pricing schemes in order to obtain the maximum revenue by means of optimal pricing schemes in what is a largely monopolized cloud market. We first study how the revenue of a cloud provider can be maximised using an on-demand pricing scheme. We then turn to the study of revenue maximization with a reserved pricing scheme and, finally, we compare the revenues obtained from the two pricing schemes.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规模分布式云计算系统中的服务可信度辨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凸函数证据理论的关联感知云服务信任模型。对云计算系统中云服务提供商、服务和用户之间的信任关系进行形式化描述,充分挖掘了同一服务商中的不同云服务之间的关联性,利用凸函数证据理论对有序命题的处理能力,构建了云计算系统中的可信服务推荐方法,根据用户需求为其提供合理可靠的云服务。与经典证据理论方法的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凸函数证据理论的关联感知云服务信任模型在保证有效性和健壮性的同时,充分利用了云计算系统中云服务之间的关联信息,能够根据用户的请求提供合理的云服务。  相似文献   

16.
17.
Cloud computing is an innovative computing paradigm designed to provide a flexible and low-cost way to deliv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s on demand over the Internet. Proper scheduling and load balancing of the resources are required for the efficient operations in the distributed cloud environment. Since cloud computing is growing rapidly and customers are demanding better performance and more services, scheduling and load balancing of the cloud resources have become very interesting and important area of research. As more and more consumers assign their tasks to cloud, service-level agreements (SLAs) between consumers and providers are emerging as an important aspect. The proposed prediction model is based on the past usage pattern and aims to provide optimal resource management without the violations of the agreed service-level conditions in cloud data centers. It considers SLA in both the initial scheduling stage and in the load balancing stage, and it looks into different objectives to achieve the minimum makespan, the minimum degree of imbalance, and the minimum number of SLA violation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system compared with other state-of-the-art algorith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