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压边力控制技术研究现状及伺服数控压边方法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压边力控制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现有的压边方法多数采用弹性介质传递力和运动。在拉深过程中,压料板和被压板坯的相对位移很小,压边所需能耗很小。实际压边过程中的大部分功耗都转变为弹性介质的势能或动能。采用数控伺服驱动方式压边,更符合拉深过程中的压边力、瞬时功耗、速度等要求。利用伺服电机良好的速度可控性,可以通过压边力调节装置调整作用在板坯上的压边力的大小,更容易实施变压边力控制。给出了最大设计压边力与压边装置结构参数、伺服电机参数的匹配关系,探讨了数控压边的软硬件系统的实现方法。可以以数控压边为手段对拉深过程中的成形极限、理想压边力行程曲线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数控压边对改善生产环境、节约能耗以及完善和改进冲压成形的实验技术等方面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还将对冲压成形的自动化、柔性化和智能化等相关技术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压边力在板料冲压成型中的控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压边力的控制研究是板料冲压成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对压边力的研究现状。然后提出了压边力曲线的预测和压边力的优化控制是压边力研究的两个主要方面,最后提出了采用模糊控制理论对压边力大小和板料的起皱进行跟踪控制,并给出了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3.
方盒形件分区压边方式拉深压边力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料拉深成形是冲压生产中的一种少、无切削的先进加工方法,拉深成形的重要工艺参数之一是压边力,是保证零件成形质量的关键.根据方盒形件的拉深成形特点,将压边圈设计为直边区域、法兰转角区域及直边与转角交界区域的十六块分区压边方式,并对分区压边圈在不同压边力加载模式下进行了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方盒形件的拉深,将压边圈设计为适当的分区结构、各分区压边圈采取合理的变压边力加载模式可以充分改善板料的成形性能、达到抑制板料起皱和延缓破裂以及提高板料拉深成形质量.  相似文献   

4.
用RG2000型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对镀镍钢带进行冲压试验,研究了镀镍钢带在不同压边力下的成型性能。并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FLSD判据对此过程进行模拟验证。结果表明:该镀镍钢带较合理的压边力范围是1 200 N~1 300 N,当压边力为1 100 N时,容易产生起皱的缺陷,相反,当压边力达到1 400N时,镀镍钢带板很容易产生开裂的失效。  相似文献   

5.
镀镍钢带的冲压成型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RG2000型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对镀镍钢带进行冲压成型试验,研究了镀镍钢带在不同压边力作用下的成型性能,对比了镀镍钢带与未镀镍钢带在冲压成型中所需的冲头载荷,对不同冲压深度杯形件侧壁内表面形貌变化做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压边力作用下镀镍钢带具有不同的成型特性;与未镀镍钢带相比,镀镍钢带的冲压成型需要更大的冲头载荷;杯形件侧壁内表面的裂纹在冲压深度为12 mm时形成,其数量随着冲压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镍镀层比低碳钢基体更容易出现裂纹。  相似文献   

6.
马怀波  陈建桥  王书恒 《润滑与密封》2006,(11):123-126,129
建立了汽车横梁拉深的有限元三维模型,对其拉深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说明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摩擦润滑条件、压边力和凸模的虚拟冲压速度对板料拉深过程的影响。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方法得到最佳压边力数值,然后通过综合分析数值模拟结果和拉深实验结果确定了实际拉深过程中的最佳压边力。结果表明,在实际拉深过程中要尽量减小模具和板料的摩擦;在模拟拉深成形时,当虚拟冲压速度大于一定值时,会使模拟结果严重失真,因此,汽车横梁拉深数值模拟时最大虚拟冲压速度不要大于2000mm/s。  相似文献   

7.
在电筒零件拉深工艺中采用合理的气动压边装置替代简单的弹簧压边机构,从而保证了拉深件的表面质量,大大地减少机床及模具的磨损,减少噪音,收到了满意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起皱是拉深工艺中最主要质量问题 ,从拉深机理出发 ,分别介绍了使用恒力压边装置、适力压边装置、无压力浮动压边装置及用液压机顶出缸进行压边等方法 ,从而使压边力的变化符合拉深工艺的要求 ,对指导实际生产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仿真的研究及其工程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拉延是板料冲压成NAFORM建立有限元冲压仿真系统,对板料拉延成形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坯料形状、压边力大小和拉延筋布置是影响板料拉延成形的关键因素;典型仿真范例验证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并从成形极限图(FLD)上进行了工艺方案的改进.  相似文献   

10.
丛锡堂 《机械制造》1990,(12):32-33
在压力机上利用凸模、凹模压制各种形状复杂的薄片零件时,为了保证零件表面质量,须设置压边圈。施加在压边圈上的压力对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零件要有一个定值。否则,若压力过大易压裂;压力过小易起皱。过去通常采用螺丝压边、偏心压边、弹簧压边及橡胶压边等。不过,这些压边形式产生的压边力,一方面压力大小无法调节和控制,另一方面也形成不了定值。而且只适合压制成型深度较小的简单形状零件。近几年来液压压边装置得到了应用,通过溢流阀可调节压边力的大小,适合于压制形状复杂、成型深度较大的零件。但这种装置往往要一套复杂的液压系统。需有电机、油泵、溢流阀、单向阀、调速阀及换向阀等。这种装置不但结构复杂,而且操纵控制麻烦。现介绍一种新型液压随动压边机构。该机构是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