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差分GPS在城市交通流诱导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交通流诱导是智能运输系统(ITS)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是用于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车辆的运输效率,减少交通拥挤和交通事故的新方法。本文在介绍GPS全球定位系统和差分GPS定位原理的基础上,提出只有将差分GPS导航定位与交通流诱导相结合才能够有效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相似文献   

2.
实时位置差分GPS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实时位置差分GPS的设计和实现方法.该系统采用基准台广播位置修正量,用户进行实时数据处理的差分GPS方案,其主要优点是定位精度高,修正速度快,系统完善性好,设备简单,使用方便.该系统的基准台可以手控删除不健康卫星,用户能自动选择与基准台相同的卫星,这不仅能保证差分定位精度,还能改进系统的完善性.文章分析了位置差分GPS的定位误差,给出了测量结果.理论分析和测试结果都表明,该系统的差分定位精度比GPS直接定位高一个数量级,静态定位误差(2—5)m,动态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3.
提出GPS测量误差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第一次给出了伪距差分GPS的RMS误差表达式。这个误差表达式提示了影响伪距差分GPS定位精度的误差源及其影响大小。分析表明不同于GPS直接定位,伪躇测量随机误差已是为伪距差分GPS的主要误差源之一。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使用GPS接收机定位相对测量方法,并作了精度分析。在无基准站而无法采用差分GPS定位的情况下,这是一种测量精度高、使用方法简单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差分GPS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差分GPS就是利用差分技术消除GPS测量误差中的公共误差,使用户的导航定位精度得以提高。本文研究差分GPS的模拟仿真,采用24颗GPS工作卫星的新布局,就卫星的运行轨迹、基准台接收机的伪距、用户接收机的伪距、可见星的选择、最佳四颗导航星的选择以及伪距差分信号的产生和用户伪距差分修正这几个方面分别进行了仿真研究。此仿真系统可代替实际系统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差分GPS技术方面的各种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声纳测深在海洋探测中的应用原理与方法,分析影响测深精度的因素及处理方法;并提出用差分GPS配合声纳测深进行动态连续定位,从而建立海底地形模型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无人驾驶飞机GPS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目前无人驾驶飞机(无人机)的几种定位和导航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无人机导航系统:GPS导航系统;论述了该系统的总体方案,分析了其关键技术;设计并实现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给出了试验结果。该系统可自主导航,也可用遥控系统辅助导航。它可用遥测系统监测飞行,在屏幕地图上显示预定航线和飞行航迹。它可用单个GPS接收机导航,也可利用遥控信道进行GPS差分。这是一种应用前景很好的无人机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8.
差分 GPS 基准站坐标系统转换误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差分GPS基准站设计中的坐标变换,推导了坐标变换误差的计算式,分析了它们对DGPS精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坐标变换对DGPS的影响主要来自参考椭球中心平移量误差,提高参考椭球中心平移量的精度是消除坐标变换误差对DGPS精度影响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随着GPS定位技术的发展,GPS定位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国内外早已将GPS定位技术用于大范围,长距离的板块监测和地壳形变监测活动。但将GPS技术用于短距离精密定位,例如形变监测,边坡滑移等方面还较少。文章讨论了GPS技术用于短距离形变监测的有关问题,特别对在现有精度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提高监测精度这一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差分GPS基准站设计中的坐标变换,推导了坐标变换误差的计算式,分析了它们对DGPS精度的影响。计算会标变换对DGPS的影响主要来自参考椭圆中心移量误差,提高参考椭球中心平移量的精度是消除坐标变换误差对DGPS精度影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GPS差分协议RTCM电文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RTCM电文内容的分析,就应用中RTCM电文的编码方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根据DGPS所需要达到的区域范围、环境状况以及经济承受力,选择DGPS差分电文RTCM的发送方式;采用奇偶校验码进行校验,以确保所接收电文的正确性;进行字节滚动,以保持RTCM电文的逻辑序列。  相似文献   

12.
DGPS和全站仪在水下地形测量中应用已十分广泛,但对其定位精度的探讨分析不足,通过实验为DGPS、全站仪在水下地形测量的定位精度提供了可信的理论依据,对拓展DGPS使用范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ARM和DSP的嵌入式导航计算机方案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微小型组合导航、制导与控制系统对其导航计算机处理能力、体积、功耗及适用性等方面的要求,设计一种嵌入式高性能导航计算机系统.采用ARM芯片AT91RM9200和DSP芯片ADSP21364双组合处理器方案,进行外围电路的扩展,能够高效的完成信息采集、实时导航解算、卡尔曼滤波及发送控制指令任务.设计注重了导航计算机系统的可扩展性,可应用于多种微小型GPS/SINS,DGPS/SINS/MC等组合导航、制导与控制系统.较之传统的导航计算机,突出了体积小,功耗低及适用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针对微小型组合导航、制导与控制系统对其导航计算机处理能力、体积、功耗及适用性等方面的要求,设计一种嵌入式高性能导航计算机系统.采用ARM芯片AT91RM9200和DSP芯片ADSP21364双组合处理器方案,进行外围电路的扩展,能够高效的完成信息采集、实时导航解算、卡尔曼滤波及发送控制指令任务.设计注重了导航计算机系统的可扩展性,可应用于多种微小型GPS/SINS,DGPS/SINS/MC等组合导航、制导与控制系统.较之传统的导航计算机,突出了体积小,功耗低及适用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导航设备的可用性,保证用户即使在类似峡谷的地带也可以接收到GPS信号,研究了一个低成本集成导航测量组件(IMU)、单频DGPS(SFDGPS)和速度传感器的载体跟踪和导航系统.通过对扩展Kalman滤波系统动态、残差和测量模型的演化,详细地阐述了系统集成的算法.并且对系统动态以及测量模型的运行进行了分析.该系统可以达到分米级的位置误差,厘米级的速度误差,0.2度的姿态角度误差,以及高于100Hz的输出更新频率.系统高精度、低成本,适用于任何状态的导航以及高频率的输出,可以用于诸如载体跟踪、航空、自动采矿以及精细农业等广泛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6.
求解移动基准站GPS整周模糊度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基准站GPS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的关键是如何实现可变基线条件下整周模糊度的快速解算。讨论了在基准站和流动站各安装两台GPS接收机或天线,形成动态四边形,利用此条件和已知基线长条件作约束以达到快速确定整周模糊度的目的,设计了检验该技术精度的试验方案,通过自行开发的软件处理了移动基准站GPS载波相位测量数据。结果表明:该技术获得了厘米级的相对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7.
Sun  Zhi-yuan  Lu  Hua-pu  Qu  Wen-cong 《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2016,23(9):2443-2452
In order to balance the temporal-spatial distribution of urban traffic flow, a model is established for combined urban traffic signal control and traffic flow guidance.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wide use of fixed signal control at intersections, traffic assignment under traffic flow guidance,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traffic management, a tri-level programming model is presented. To reflect the impact of intersection delay on traffic assignment, the lower level model is set as a modified user equilibrium model. The middle level model, which contains several definitional constraints for different phase modes, is built for the traffic signal control optimiza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ide lane management, the upper level model is built up based on nonlinear 0-1 integer programming. A heuristic iterative optimization algorithm(HIOA) is set up to solve the tri-level programming model. The lower level model is solved by method of successive averages(MSA), the middle level model is solved by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II(NSGA II), and the upper level model is solved by genetic algorithm(GA). A case study is raised to show the efficiency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odelling and computing method.  相似文献   

18.
交通流诱导与控制协同优化模型的遗传算法求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路段和交叉口的加权拥挤程度最小为目标,建立诱导和控制的协同优化交通流分配模型,并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求解。采用动态滚动式计算模型算法得出的均衡流量调整为诱导信息的发布提供定量依据,能够将诱导和控制协同起来均衡路网流量,避开拥挤。小路网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算法实时、有效,便于实施。  相似文献   

19.
手机信令与出租车GPS数据融合车源定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居民出行行为与城市交通拥堵的内在关联,并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供技术支持,利用高覆盖率、低精度的手机数据和低覆盖率、高精度的出租车GPS数据,构建了数据驱动的车源定位方法.利用手机数据获取出行需求信息,利用出租车GPS数据获取交通状态信息;提出基于数据融合的出行OD估计方法,进行交通流分配,对城市道路车流来源及城市拥堵源进行动态定位.结果表明:道路车流主要来自于少量车源小区,且拥堵状态下这些小区更加集中;同时受居民通勤行为的影响,城市全局拥堵源在早晚高峰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利用数据融合的车源定位可以用于揭示拥堵形成的内在机理及演化规律,辅助制定有针对性的拥堵缓解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相邻检测器截面间交通流的高度非线性和时空耦合性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市某一快速路段环型线圈检测器数据和浮动车GPS数据,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提取检测器截面间的交通流时空数据.运用多项式分对数模型对所提取的时空数据进行统计分类分析,依托特征参数建立交通状态多项K-Logit指数模型.结合快速路匝道控制措施,采用VISSIM COM与VC++6.0为仿真平台,对实验数据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分对数模型对交通状态的预测精度能达到93.65%,行程时间平均缩减了17.1%,车辆延误降低了11.9%,行车速度提高了1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