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测向机广泛应用于民用和军用无线电监测和定位领域的无线电发射机的位置确定,各国为了确保总的无线电传输质量,都根据相应标准对无线电频谱进行规范和监测,以免传输质量不良甚至产生严重事故.ITU针对民用无线电监测发布了多个建议,在技术上提供了通用的质量标准,这些建议汇总于《频谱监测手册》.  相似文献   

2.
R&S公司的移动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是基于R&S公司的成功经验,并为满足客户特定要求而设计的专业系统。R&S公司提供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可实现无线电监测测向的所有任务:无线电监测、频谱管理、信号分析、测向和定位。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证无线频谱资源能够正常使用,空中无线电测向定位技术需要在信号侦查和抗干扰等方面不断进行改进。本文从无线电监测多站测向定位的角度出发,对空中无线电测向定位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对空中无线电监测多站测向定位系统进行分析,以求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无线电》2015,(2):74-76
如今,无线通信市场得到了最为快速的增长,但作为一种有限的自然资源,无线电频谱资源日益紧缺,各类无线电干扰日益增多。行之有效的无线电频谱管理是确保各种无线电业务共存而不互相干扰的关键因素。罗德与施瓦茨结合了世界各地管理部门及其业务和工作流程的广泛知识与经验,为用户提供了一套集成的移动监测系统(MMS)解决方案。1概览罗德与施瓦茨将多种设备及模块集成于车辆中,实现了高度的模块化。●20MHz到3GHz频率范围的测向;  相似文献   

5.
《无线电工程》2006,36(2):F0003-F0003
无线电监测能够用于信号监视、截获、识别、测向定位以及对民用非法通信信号实施电子压制。其产品有:无线电监测与频谱管理系统、卫星通信监测系统、广播电视信号遥控监测系统、多用途便携式监测设备等。工作频率覆盖短波、超短波、微波全部通信频段。  相似文献   

6.
《中国无线电》2004,(6):J001-J001
随着无线电事业的飞速发展,依靠传统仪器设备组成的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已不能满足当前和未来对各种新型、密集的无线电信号监测和测向的要求,多信道监测和测向势必成为未来的发展潮流,而VX1总线结构的模块化设备是现阶段实现高性能多信道监测和测向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无线电通信和无线电频谱利用率大发展的今天,无线电频谱管理和无线电监测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切磋技术,交流体会,提高工作能力,改进工作方法,讲究工作时效,既是现实的工作要求,也是许多同仁的共同追求。心得体会有了,还需要有共同语言,有了共同语言更有利于交流与沟通。这是编写"无线电监测测向名词术语"的初衷。这就像在电子电路图中,人所共知的那样,两条平行短粗线代表电容器,小矩形代表电阻,大三角形代表集成运放电路。一张电路图的信息胜过了千、万文字的叙述。同样,一条概念清晰明确的名词术语,可以省去许多文字赘述。无线电监测测向领域经过了长期发展,名词术语繁多,内容丰富,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新的名词术语还会不断出现。此次攥写的无线电监测测向名词术语,意在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同行的讨论,并取得共识。  相似文献   

8.
CX-805双极化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是一种采用先进的数字式相关干涉仪体制,兼有水平极化波和垂直极化波监测测向功能的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该系统可作为固定站、移动站,或可搬移站进行使用,完成无线电监测测向、监听录音、录像等功能.垂直极化波的监测与测向,主要是针对无线寻呼、通信信号、导航信号等垂直极化的无线电信号进行监测测向、交绘定位和干扰查处等;水平极化波的监测与测向,主要是针对广播、电视信号进行监测、测向、监听及电视图像的录像,能满足对广播、电视信号指标测试和对非法台站的侦察、定位等工作需求.  相似文献   

9.
不明信号是指通过一定时间的监测监听和科学分析后,经过与无线电管理机构频率台站数据库的反复对比,确认无记录的无线电信号。如何运用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准确地标注不明信号并迅速及时地进行排查,是无线电监测人员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近两年来,我们经过对江苏省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川新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V3.0版)的应用,结合日常监测工作的开展,得到了一些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无线电监测、测向技术的发展,多任务无线电监测、测向体系日益重要.介绍了多任务体系在无线电管理中的应用,以及系统构成优缺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无线电》2007,(11):F0003-F0003
745系统是TCI 700系列频谱监测系统的最新产品,频率范围是20-3000MHz,可扩展频率范围为9KHz-50GHz。系统符合ITU所建议的占用带宽、调制、频率、场强以及测向系统的测量要求。745系统特有的双模式带宽(20/2MHz)、多信道结构,提高了在繁忙复杂的信号环境下测量的速度及精度,该系统可与嵘兴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5.1结合,使系统的内容表现形式更加专业化、更具针对性、软件操作界面更为人性化。  相似文献   

12.
在建设无线电监测和测向系统时,选括合适的站点位置是保障系统性能的先决条件之一。而测向机的选择对于在不同的地貌环境中建设监测测向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和无线电技术飞速发展,各类无线电业务对无线电频谱资源的使用和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使得现有无线电监测网的局限性越发明显。特别是面对航空无线电干扰日趋复杂多变的情形,现有无线电监测网的监测和处理能力严重不足、效率不高。因此,本文提出监测网初级网格化的基本理念,基于移动监测车测向功能,创建航空无线电干扰三级网格定位法。常见的航空无线电干扰主要包括:广播和电视广播对航  相似文献   

14.
祁瀚 《电子世界》2014,(1):88-89
本文着重对长江甚高频无线电监测系统的功能、原理进行详述,将空间谱估计测向技术与传统测向技术进行比较,阐述其优势,并结合实践总结该系统需改进之处,希望大家通过本文对长江甚高频无线电监测系统有广泛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传统无线电监测对象通常是以通信信号为主的连续信号,而对短时猝发的雷达脉冲信号监测能力有限。本文阐述了一种对脉冲信号的快速测频测向方法,该方法提升了无线电监测设备的电磁环境感知及对象认知能力,可满足现代电磁频谱精细化监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薛会军 《中国无线电》2007,(7):45-47,57
0前言2007年,无线电频谱监测及月报工作已在全国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陆续展开。自2006年以来,我市的无线电监测工作就已全面启动,全面、系统的无线电监测对于了解和掌握本市的无线电频谱资源的使用情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无线电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对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技术和性能方面的要求.世界上少数发达国家抓住时机,正不断研制和推出新的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其目的不仅在于满足本国无线电监测和国防等领域的需求,还企图在技术上和市场上对其他国家形成长期的垄断之势并不断谋取高额利润.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不可能在这个涉及到国家安全和有较大利润空间的高科技领域长期受制于人,而应该与时俱进,从我国现有的电子工业基础和实际出发,走一条有中国自己特色的、跨越式的发展无线电监测产业的道路.本文从VXI总线结构下的多信道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的应用入手,希望对我国无线电监测产业如何与时俱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0引方   随着各级无线电管理部门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无线电监测网的建设,全国无线电监测网的格局正逐步形成.如何合理地配备先进的无线电监测系统和正确选择监测、测向系统的技术体制,降低建设成本,加快建设周期,提高监测效率,已经成为无线电监测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无线电工程》2006,36(1):F0003-F0003
无线电监测能够用于信号监视、截获、识别、测向定位以及对民用非法通信信号实施电子压制。其产品有:无线电监测与频谱管理系统、卫星通信监测系统、广播电视信号遥控监测系统、多用途便携式监测设备等。工作频率覆盖短波、超短波、微波全部通信频段。具有固定、移动、搬移、便携、机载多种系列装备方式。  相似文献   

20.
对无线电干扰种类和特征做了一些介绍和分析,并对德国R/S公司的EB100/HE100无线电测向系统的特征及其在无线电测向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