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指出了氦质谱检漏仪在溴化锂制冷行业中应用的重要性.进一步介绍了氦质谱检漏仪的基本原理,结构,以及对溴化锂制冷机组进行氦质谱检漏时的检漏程序、检漏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对HL环流器系列装置,开发了蒽-丙酮荧光液渗透检漏用于真空内衬的零部件检漏,灵敏度可以达到10-9Pa.m 3.s-1,示漏位置分辨小于0.5mm;对大容器真空检漏,采用四极质谱计和氦质谱检漏仪相配合的检漏法;对压力容器检漏,开发了真空罩吸枪-氦质谱检漏系统,还研制了适于抽除大量水汽的检漏真空机组。对氘氚放电的JET,使用普通的氦质谱检漏仪(扇形磁体型)受到真空室壁释放所吸留的氢同位素的、尤其是氘的严重干扰,因为示漏气体氦(4H e,4.0026u)与氘(D2,4.0282u)的质量数十分相近。在氦质谱检漏仪入口处串接选择性抽气泵——用液氮冷阱来抽除可凝气体、用分子筛泵或10K低温泵来抑制氢同位素本底,并前置一个涡轮分子泵来压缩加强采样气流等。这种加强组合能使原先的氦质谱检漏系统灵敏度提高3个量级以上。  相似文献   

3.
关奎之 《真空》1997,(6):42-46
第七讲:真空检漏关奎之(东北大学)二、检漏仪器(接1997年第5期第44页)用于检漏的仪器有氦质谱检漏仪、卤素检漏仪、高频火花检漏器、气敏半导体检漏仪及用于质谱分析的各种质谱计。这里主要介绍氦质谱检漏仪、卤素检漏仪、高频火花检漏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国...  相似文献   

4.
目前,用户采用单只标准漏孔对氦质谱检漏仪进行校准,由于受检漏仪线性范围的影响限制,不能对其全量程范围进行校准。为了满足对氦质谱检漏仪全量程范围内的现场校准,将一系列不同量级漏率的薄膜渗氦型标准漏孔分别接入氦质谱检漏仪,得到一组标准漏孔检漏仪示值,通过对标准漏孔漏率值与检漏仪示值的关系曲线进行数学拟合,得到氦质谱检漏仪全量程测量范围示值与漏率值之间的拟合公式。其校准过程简单,能够提高氦质谱检漏质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L200+型检漏仪检漏数据无法自动存储、无法显示数据变化趋势等不足,在面向对象的开发环境利用MSComm控件实现计算机和检漏仪的串口通讯.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完成了L200+型氦质谱检漏仪数据监测系统软件的设计和编写,实现了L200+型氦质谱检漏仪检漏数据的自动存储、处理及显示,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各种型号的卫星、宇宙飞船、导弹和运载火箭相继研制成功。但是 ,由于各种泄漏也造成多起质量事故。目前 ,泄漏已成为我国航天器发射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 ,航天产品密封检查尤为重要。氦质谱检漏仪是一种非常灵敏、使用广泛的检漏设备。在航天领域 ,承担着各种密封零部件、密封系统、整星和电子原器件的检漏任务。氦质谱检漏仪是一种比对仪器 ,在检测产品前要与一个已知漏率的标准漏孔进行漏率值的比对 ,即用标准漏孔对氦质谱检漏仪或整个检漏系统进行校准。只有经过校准的氦质谱检漏仪或检漏系统才能准确地测…  相似文献   

7.
郑奎之 《真空》1998,(2):46-48
第七讲:真空检漏关奎之(东北大学)2.氦质谱检漏仪法(接1998年第1期第50页)利用氦质谱检漏仪进行检漏的方法有:喷吹法、氦罩法、检漏盒法、吸枪法、充压法、背压法、累积法、选择性抽气法、检漏台法、逆流检漏法和标准漏孔比较法。各种方法的设备、步骤及漏...  相似文献   

8.
航天器推进系统的单机产品的漏率测试往往采用氦质谱真空室检漏法,研究该方法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首先对真空室检漏法的原理进行了分析探讨,并从不确定的基础理论出发系统地研究了氦质谱真空室检漏法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并结合工作的具体案例给出了评价的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顺流式氦质谱检漏仪和逆流式氦质谱检漏仪真空系统的结构配置特点,分别推导出这两类检漏灵敏度、最高入口工作压强、抽气时间、最小可检漏率、最大可检漏率、响应时间和清除时间等特性的普适性计算公式。这些公式能够解释有关的实验结果,有助于分子泵逆流检漏仪的研制开发。  相似文献   

10.
一、逆流检漏方法的特点在通常的氦质谱检漏法中,被检件接在检漏仪的高真空侧,被检件通过节流阀与检漏仪的质谱室相连,如图1所示。氦气通过漏孔进入被检件并被抽入质谱室,其中一部分被主泵抽走,另一部分在氦质谱室中建立起氦分压,由此形成了  相似文献   

11.
大气温室气体探测激光雷达是温室气体远程探测的重要手段,其探测技术和标定方法成为了各国温室气体探测的研究重点。综述了大气温室气体探测激光雷达技术及其标定方法的发展及应用,并对未来大气探测激光雷达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碰撞检测(Collision Detection)及优化是视景仿真技术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文中通过对碰撞检测理论的论述,概要介绍了碰撞检测算法关于时间域与空间域的不同分类方法,并讨论如何优化碰撞检测的方法,以减少运算时间与复杂度。通过视景仿真中桥梁碰撞检测的实例对碰撞检测理论及优化算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基于单一类型信息源的生命探测技术因自身缺陷无法完全满足震后救援的需要。该文在介绍音频、视频和雷达生命探测技术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分析它们各自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给出异类多传感器协同探测的优势与现状,设计红外与声波协同生命探测平台,给出平台的结构模型、传感器的选择策略以及相应的性能指标。主要实现红外图像与声波信息的同步采集、分析与处理,兼具音频生命探测和视频生命探测的功能,弥补单一传感器生命探测仪的不足,能得到更全面、更准确的生命体及救援现场信息,更适用于震后复杂的救援环境。  相似文献   

14.
基于结构振动损伤识别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11  
王术新  姜哲 《振动与冲击》2004,23(4):99-102
对目前关于结构振动损伤识别技术的基本方法、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对基于结构振动响应和系统动态特性参数进行损伤识别方法的特点进行了简单的评述,介绍了智能诊断方法在损伤识别中的应用,并提出了结构损伤识别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基于D-S证据理论的结构多精度损伤识别结果融合方法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在结构的损伤检测中,由于传感器数目、测试噪声等因素,限制了结构损伤检测与识别的能力。不同的损伤识别方法在检测过程中识别的精度不同,使用单一的损伤检测识别方法所获得的信息是不全面的。将Dempster-Sharer证据理论应用于结构的损伤识别中,将各种识别不同精度的检测方法融合,使最终识别的结果更为可靠、精确。通过对钢梁结构损伤识别的模拟计算,验证了D—S证据理论在融合多种不同精度损伤识别方法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非高斯水声瞬态信号双通道Power-Law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邢军  刘忠 《声学技术》2008,27(1):126-130
根据水声瞬态信号的特点,在分析能量检测和高阶谱检测的特性基础上,研究了基于能量检测和基于高阶谱的Power-Law检测方法,将上述两种检测器联合构成一种双通道Power-Law检测器,更好地利用了水声瞬态信号中的统计信息。通过计算机仿真试验,证明了该检测器的有效性,它能在更大程度上适应复杂水声环境变化的要求,改善和提高水声瞬态信号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7.
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是制动器试验台检测系统的关键,是制动器性能试验和质量检测的基础.根据某起重机制动器试验台的特点及检测项目需求,本文设计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起重机制动器试验台检测系统,详细阐述了该系统软件部分的结构、功能及其实现,并对其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18.
Toxic gas detection is a common issue of interest in domestic as well as industrial environments. There are, in fact, accurate methods to measure gas concentrations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gas chromatographs, or mass spectrometers) but they are too expensive and require skilled operators. Therefore, these complex detection systems are not useful for many applications, such as hazardous gas level detection in domestic appliances. In this paper, investigations lead to the fabrication of a micromachined tin oxide device for carbon monoxide detection in domestic environments. Relevant parameters that influence gas detection are analyzed and thus the device fabrication process defined by means of microtechnologies. Throughout the material optimization for CO detection, three different additive adding methods by dc sputtering PVD technique are studied and compared for two additives: Pt and Pd.  相似文献   

19.
魏锋  段鹏  巩琦 《工程图学学报》2010,31(3):172-175
干涉检验及装配顺序规划为虚拟装配中的关键技术和重要研究内容。干涉检验的一般算法是用离散运动轨迹求得动态干涉,但其运动步长很难掌握。提出一种基于边界拉伸的干涉检验方法,将离散干涉检验转化为连续干涉检验,减少了运算量,提高了效率。并在此干涉检验算法基础上,进一步对装配顺序进行规划。实践表明,方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20.
祁浩  刘珏  滕月慧  刘平香 《声学技术》2023,42(3):386-390
对于空投浮标、鱼雷等反潜武器的入水瞬态信号进行检测一直是水声对抗领域的一项关键技术。本文针对入水瞬态信号介绍了4种常用的统计量检测方法,并通过蒙特卡洛仿真和湖试数据处理比较了4种检测方法的检测效果,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对水声瞬态信号检测具体工程应用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