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建筑、环境,是建筑发展永恒的主题,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生态问题日趋严重,直接影响到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等诸多方面,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生存方式。面向可持发展的时代,发展生态建筑,探索生态建筑之路,已为当今关心人与自然的建筑师们所共识,从早期的生态建筑仅停留在对气候、生物反应的关注上,到今天运用替代能源、生态技术的更深层次的生态理论研究,来实现建筑的生态化,使建筑师们的生态建筑意识有了更新的认识和加强。近几年,我国的建筑师都在潜心研究  相似文献   

2.
寻找交接点--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发展已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模式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社会的变革将导致建筑思维的改变、新的建筑形式出现。可持续发展强调了人与自然环境共存发展的思维,对生态建筑及技术的探索已成为关心人与自然问题的建筑师的共识。  相似文献   

3.
寻找交接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京 《新建筑》1999,(2):18-20
人类的发展已从单纯退求增长的模式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社会的变革将导致建筑思维的改变,新的建筑形式出现,可持续发展强调了人与自然环境共存发展的思维,对生态建筑及技术的探索已成为关心人与自然的问题的建筑师的共识。  相似文献   

4.
《新建筑》2020,(3)
生态建筑设计的精髓是将建筑视为特定环境中的生态系统,通过组织其内外空间中的物质、能量、信息等在系统内部有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与自然和谐的建筑环境。1970年代以来,各种复杂系统理论研究深入发展,并与数字技术紧密融合,从不同层面渗透到生态建筑设计中,形成了当前多种生态建筑设计模式。通过分析梳理国内外生态建筑设计案例,归纳出以系统原理、评价标准及能值分析为导向的三种生态建筑设计模式,并深入解析了三种设计模式下生态建筑设计所采用的具体方法。这将有助于深化对生态建筑系统本质的理解,也有助于建筑师从整体上把握主要设计模式及其主导下的具体设计方法,从而有益于当前生态建筑的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类生活与自然矛盾的日益突出,地球生态平衡遭到的破坏愈演愈重,资源的日益枯竭、人们居住环境的日益恶化等等均遭到了巨大的挑战。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状况,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与建筑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认识到只有与环境和平相处共融的生态建筑才是未来城市生态建筑的发展方向。因此对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需求越来越迫切。本文从当前社会建筑的发展状况出发,通过生态建筑存在的必要性和环境、建筑之间制约平衡关系的论述,应用建筑的生态气候设计策略与生态建筑理论发展的研究,分析国内外生态建筑的实践,从而从建筑设计与环境原则不同层面上论证我国城市生态建筑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6.
董婉君 《山西建筑》2012,38(24):35-36
结合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目的及意义,从影响人类居住的各类因素入手,探讨了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生态技术改善建筑状况,缓解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指出建筑师设计时不仅应考虑建筑的功能和美观,还应注重环保和节能。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态建筑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建筑师设计生态建筑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生态建筑的实质在于它的运行系统,我们需要把它放到一个更大的体系中去看待,而不单单是一个独立的建筑。本文从生态建筑的特点和生态技术的角度探析生态建筑。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民居中的生态建筑经验刍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生态与绿色建筑研究的兴起,使得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生态建筑理念和技术经验,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从可持续角度出发.在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生态特性分析基础上,对传统民居中的生态建筑经验进行了初步的总结。  相似文献   

9.
漆志明  雷平 《门窗》2012,(11):240+24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建筑是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的主要趋势,人们越来越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筑在经历了从注重实用功能到注重技术及注重形式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后,现已提出从全面系统的角度出发与环境协调发展。这是人类在面临生态危机的情况下作出的一种反映和探索。因此,在建筑设计中也要体现生态环保的理念。本文以生态建筑为中心简要探讨,以对自然环境的关心为出发点提出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以供同仁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3)
随着生态建筑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建筑师设计生态建筑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生态建筑的实质在于它的运行系统,我们需要把它放到一个更大的体系中去看待,而不单单是一个独立的建筑。本文从生态建筑的特点和生态技术的角度探析生态建筑。  相似文献   

11.
常维先  高菁  辛瑾 《城市住宅》2021,28(6):199-200
陕南地区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该地区发展建设将紧紧围绕"生态"二字展开.生态建筑技术是一种秉持绿色生态健康发展理念、实现自然资源有效利用的建筑技术.将生态建筑技术引入乡村振兴中的陕南乡村发展建设过程中,以生态建筑技术助力当地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提升.通过分析陕南代表性区域——商洛市的生态资源、发展现状及生态建筑技术在商洛乡村发展中的应用现状,结合生态建筑技术的应用特征,分析生态建筑技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陕南乡村发展建设中的相关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2.
曹伟 《华中建筑》2006,24(8):4-7
建筑与城市的出现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再仅仅是单方面依存的关系,而是对和谐与生态最好的注脚。部建筑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建筑、城市以及环境关系的演进历程。生态视野下建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从原生态或者说自发生态建筑到生态可特续发展的时代建筑,则意味着人类进入了生态文明的时代。但在这之前,人们对建筑的生态视野也是一个渐入佳境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从环境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地坑院窑洞的选址思略、构造和营建过程,以及布局形式,解析窑院建筑蕴含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生态观,并通过分析地坑院窑洞建筑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生态营造思想与当代建筑技术结合的窑洞建筑改进和优化措施,以促进保护和延续特殊生土建筑,改善现有居民生活环境,为当下的生态建筑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4.
浅谈当代生态建筑研究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肖丽娟 《山西建筑》2005,31(23):26-27
从建筑师不同的生态价值观出发,介绍了重高技术的低能耗建筑设计思想和重地域文化的原生生态设计思想两大倾向。生态建筑是一个系统的“可行性”建筑理论及实践体系,生态建筑设计应是节能技术、覆土建筑与地域文化等各种成分的合成。  相似文献   

15.
1国外绿色建筑情况1.1国外绿色建筑的演进 1969年,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里首次提出“生态建筑”理念。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斯德哥尔摩宣言》,提出了人与自然,人工环境,自然环境保持协调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生态住宅必将是21世纪最具有代表性、时代感的建筑形式之一。旨在通过对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住宅设计的的生态策略进行分析归纳,探讨在“生态”时代,建筑师们如何创造与自然、人、社会融为一体的居住空间,如何实现生态建筑技术与本土建筑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胡京 《华中建筑》1998,16(1):46-48
阐述了建筑在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建设新型的建筑是面向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一环。文章认为生态建筑强调了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对生态建筑的探索目前主要集中在生态原形及新型生态技术两个方面。作者提出对生态建筑及技术的研究与评价应本着“人道主义”的观点。建筑的本质是为人服务的。走向人道主义的生态建筑学时代将是新建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关于生态建筑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葛盛 《山西建筑》2007,33(5):52-53
介绍了生态建筑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及重要性,讲述了生态建筑的由来,阐述了生态建筑的设计准则及其道德基础,呼吁与环境共呼吸的建筑生态设计观,提倡各种建筑生态技术的应用,以发展生态建筑。  相似文献   

19.
生态建筑设计和技术教学新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筑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方面来自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成果日愈渗透到建筑设计的立意、构成之中 ,形成生态建筑的导向 ;一方面是人居环境的恶化趋向 ,使建筑生态及其对设计的影响引起广泛的关注。建筑生态和技术是研究人居环境设计中有关与人体舒适紧密相连的建筑环境控制技术及与构成建筑物相关的理性科学 ,是建筑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步入 2 1世纪的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已发展到崭新的水平 ,技术不再是简单的工具 ,而成为建筑师发掘创作构思的摇篮 ,是生态建筑成功的强有力的保证 ,并且 ,新建筑学的理念在不断强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生态建筑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华  赵文学 《山西建筑》2010,36(10):16-17
指出生态建筑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建筑,是21世纪建筑的必然趋势,在生态建筑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生态建筑的特征,并提出了生态建筑设计的技术策略,以发展生态建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