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
湖北作为南方汕气较紧缺的省份之一,煤炭及煤层气资源有一定的远景,若煤层气资源被开发利用,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油气资源的不足。湖北主要发育三套煤系,即二叠系下统梁山煤系,二叠系上统龙潭煤系,三叠系上统至侏罗系下统香溪煤系。黄石一七约山、蒲圻、建始三大矿区煤层气资源一旦开发利用,即可建成一批中小型气田。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阳新统中天然气的硫化氢含量特征;阳新统地层压力低于龙潭组;东吴运动的古岩溶作用使阳新统溶洞、溶斗、溶孔等发育,致使该地层受到强烈割切,从而大大降低了其原可生油一些层段的实际生油能力,反而为上覆龙潭煤系的煤成气提供了良好的运移与聚集空间;和龙潭煤系中形成和存在大量煤成气等事实,说明阳新统气藏的气源主要来自龙潭煤系。  相似文献   

3.
位于湖南中部的连源盆地,发育一系列北东-北北东向的短轴向斜,面积近600km^2,盆地内有下石炭统侧水组和上二叠统龙潭组两套煤系,煤层主要分布于向斜中。两套煤系的煤层均为腐殖煤,有机质属Ⅲ型干酪根,具较强的生气能力。煤炭中原生小气孔占90%以上,也有次生气孔和内生、次生裂隙、这就决定了煤层气的赋存以吸附状态为主,游离状态为辅。煤层气的组分主要为甲烷,含微量重量烃气及非烃气。煤层的渗透率总体较低,但  相似文献   

4.
位于湖南中部的涟源盆地,发育一系列北东—北北东向的短轴向斜,面积近6000km2。盆地内有下石炭统侧水组和上二叠统龙潭组两套煤系,煤层主要分布于向斜中。两套煤系的煤层均为腐殖煤,有机质属Ⅲ型干酪根,具较强的生气能力。煤岩中原生小气孔占90%以上,也有次生气孔和内生、次生裂隙,这就决定了煤层气的赋存以吸附状态为主,游离状态为辅。煤层气的组分主要为甲烷,含微量重烃气及非烃气。煤层的渗透率总体较低,但通过解放储层开采的措施,可显著提高渗透性以利于煤层气的抽放。根据煤层气资源评价结果,可在盆地内划分出3个高、中富气区,而两煤系煤层气的开发远景区均在靠近盆地南缘龙山东西向隆起带的各含煤向斜西南仰起端及其附近。  相似文献   

5.
准噶尔盆地煤层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新疆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埋深小于2000m的资源量达5412×10~8t,居全国之首.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及吐哈盆地不但是主要的产煤区,也是煤层气的主要产区.中、下侏罗统煤系地层是形成烃类气体和石油的重要源岩.准噶尔盆地南缘的第一排构造和乌鲁木齐附近以及准东地区煤层发育,是寻找煤层气的有利地区;南缘山前坳陷带的外带,由于煤系地层埋藏太深,应以寻找裂解气和由煤成气向上运移形成的次生气藏为主.  相似文献   

6.
湖南煤层气地质特征及远景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湖南主要含煤地层为下石炭统测水组和上二叠统龙潭组,含煤面积约5.5×104km2.区内煤系发育,煤的演化程度处于成熟-过成熟阶段,生气能力和吸附能力均较强。煤层含气量主要受控于含煤岩系的沉积环境、煤演化程度、埋藏深度、水文条件与构造条件;煤层的孔渗性主要受控于煤岩类型、煤化程度及地应力。水力压裂和洞穴完井是改善煤层低孔渗性的较有效方法。湘中洪山殿贫煤试验区和斗笠山焦煤试验区为煤层气开发最有利地区,目的层是上二叠统龙潭组煤层。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煤成气形成的机理,针对贵州上二叠统煤系,在分析沉积环境、煤系展布、煤炭储量、煤种分布等的基础上,探讨其煤成气的勘探前景。并指出北盘江和黔西两构造盆地,在中、下三叠统中有良好的圈闭构造和储、盖组合,是煤成气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8.
豫西地区中、下二叠统太原组、山西组、上石盒子组及下石盒子组煤成气资源丰富,但成煤环境纵向发育与横向变化较大,规律难于把握。因此,开展煤成气源岩沉积环境研究有利于该区煤成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及合理的利用。通过露头、钻井、地震资料及分析、测试资料的综合研究认为:本区中、下二叠统主要沉积了一套浅海碳酸盐岩,海湾-泻湖、潮坪、沼泽、障壁岛(砂质滩、坝)及三角洲相陆源碎屑岩和煤层。从总的沉积特征来看,下二叠统太原组、山西组基本上发育滨、浅海相碳酸盐岩、陆源碎屑岩和煤的混合沉积。上二叠统上、下石盒子组则以海陆交互相陆源碎屑沉积为主,三角洲及三角洲平原沼泽十分发育;沉积环境具有自下而上,自南东向北西方向由海相逐步过渡为陆相的基本特点。其煤成气源岩沉积环境以早二叠世山西期潮坪、泻湖过渡带之滨岸沼泽环境为最佳,其次为中二叠世下石盒子期三角洲平原沉积之平原沼泽环境。  相似文献   

9.
卧龙河气田天然气成因及成藏主要控制因素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卧龙河气田3套主要产层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中石炭统黄龙组和下二叠统的天然气组分及同位素组成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烃源岩分布规律,确定了各层系天然气成因及主力气源。其中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天然气主要以上二叠统龙潭组腐殖型烃源岩生成的煤成气为主,以志留系腐泥型源岩生成的油型气为辅;中石炭统黄龙组天然气主要由志留系烃源岩生成的不同期次的油型气混合而成;下二叠统天然气除了志留系源岩生成的油型气外,还有少量下二叠统碳酸盐岩生成的油型气。另外,卧龙河气田还存在大量原油裂解气。卧龙河气田的形成与该区多套优质烃源岩发育、处于生气中心及其周缘、优质储层发育、古隆起构造背景和晚期成藏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煤层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与煤矿资源密不可分,煤层气是煤层本身自生自储式非常规天然气。中国南方共发育9 套煤系地层,煤层气勘探开发主要层系为上二叠统龙潭组和上三叠统安源组。通过对南方25 个形成煤层气条件较好区块进行远景评价,其中Ⅰ类有7 块,Ⅰ至Ⅱ类有1 块,Ⅱ类有6 块,Ⅱ至Ⅲ类有3 块,Ⅲ类有8 块。它们形成了淮南、徐淮、六盘水、织纳、黔北、富源恩洪、贵阳等7 个大型聚煤层气区块。  相似文献   

11.
我国已将煤层气正式列为鼓励开发的新矿种,近几年的勘探和生产实践也昭示了中国煤层气资源的良好开发潜势,许多煤层气田的煤层气勘探已经进入了申报储量阶段。因此,亟待建立诸如规范煤层气资源评价、科学地计算和管理煤层气储量等的管理体系。分析了煤层气作为独立新矿种的特殊性及其对储量管理的客观要求,分析了美国煤层气储量管理的经验,探讨了我国煤层气储量管理的最终目标与现实储量实施之间的距离。结果认为,规范我国煤层气储量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健全储量管理体系。提出了建立我国煤层气储量管理规范的技术思路和储量分类分级体系。  相似文献   

12.
ú�������̾������о���ʵ��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我国的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但开发利用刚刚起步,煤层与一般的油气层相比,埋藏浅,微孔隙和裂继发育,煤层的机械强度和孔隙度低,易 坍塌、易污染。文章根据煤层气井的特点,介绍了一般油气井固井与煤层气井固井的区别、煤层气固井的特点及难点,总结了目前煤层气井固井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煤储层的特点,提出了固井技术对策及外加剂的选择。应用上述技术后,在山西JC地区共固井3口,固井质量全优,基本解决了该地区存在固井质量差的问题,并探讨了当前煤层气固井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煤层气储层具有独特性,由于成煤期后构造破坏强烈,构造煤发育,所以具有煤层气储层低含气饱和度、低渗透率以及低压力的“三低”特性;煤层气储层的原地应力比较大;目前的煤层气开发以中、高阶煤为主;中、高阶煤具有非常强烈的非均质性。针对中国煤层气储层的基本特性,文章提出了煤层气的开发技术,主要包括“动中之静”概念在煤层气选区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了煤层气储层封盖条件,主要包括煤层气储层的区域盖层研究和地下水动力学研究;煤层气储层保护研究,主要是指在煤层气钻井和完井工程作业过程中对煤层气储层所造成的伤害进行预防并使伤害程度最小化;煤层气储层增产措施研究,指建立有效的原地应力释放区、井间干扰效果明显、提高储层的导流能力以及有效压差;加快煤层气解吸速率和提高解吸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ҹ�ú������Դ����ǰ�����Բ�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煤层气藏主要出现在晚古生代以来的几个成煤期,分布在大陆板块相对稳定区带的沉积构造盆地。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方式与石油、常规天然气及煤炭虽有相近之处,但各成体系各有其法,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已经形成以地面垂向钻井开采为特征的现代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体系。我国煤层气产业刚刚崛起,已经实现了勘探试验的突破,开始进入区域勘探阶段。我国煤层气资源极为丰富,开发前景极为广阔,应当制定二十一世纪煤层气工业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合理布局整体部署,制定鼓励煤层气工业发展的政策,加大对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投入,同时还应当积极对外合作,坚持科技进步,坚持依法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15.
豫西石炭二叠系煤层气资源前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丰富的资料对豫西地区石炭-二叠系煤层的沉积特征、含气性和储集层的渗透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该区具有煤层气生成的物质基础和赋存的地质条件。以影响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地质因素为重点,详细论述了煤层含气性和储集层渗透性,认为导致煤层含气性变化较大的主要地质因素是煤的演化变质程度、上覆有效地层厚度和上覆盖层条件,煤储集层渗透性主要受煤体结构类型、割理发育性和滑动构造改造程度的控制。豫西地区石炭-二叠系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关键地质因素不是煤层气资源的丰度和资源量,而是煤层的储集层条件。综合煤储集层渗透性特征及煤层气赋存地质条件,认为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前景有利区为平顶山、宝丰和临汝含煤区,较有利区为禹县南部、新安和陕渑含煤区,不利区为偃龙—荥巩、登封—新密和禹县北部含煤区。平顶山含煤区应作为煤层气勘探开发试验部署的首选区。图2表3参3(宁正伟摘)  相似文献   

16.
淮南煤田西部煤层甲烷资源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安徽淮南煤田西部二叠纪含煤地层中, 煤层甲烷含量具有如下规律性变化:纵向上为中、下部高于上部, 横向上则为中部高, 东、西部低。本区煤的变质程度仅达气煤阶段, 甲烷含量与煤层埋深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约在地表下垂深1 200 m 以浅反映得比较明显,尽管煤层甲烷的封闭条件比较好,但受构造的影响,局部降低了围岩的气密性,并形成了贫、富甲烷区段。根据对煤层甲烷资源的了解程度,选择了煤炭储量的类别、煤层甲烷含量的有效测点密度和评价验证钻孔中参数的获取情况这三项指标,将甲烷资源量划分为实证、控制、概略、远景和潜在5 个级别。本区三层主要煤层的甲烷资源量累计为200 .69 ×10 8 m 3 。总体来看, 本区煤层甲烷资源地面开发的前景不容过分乐观,但小范围开发可能取得一定的成效。开发试验区以张集井田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17.
塔西南胜利探区和参1井天然气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和参1井天然气进行轻烃分析,并与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得出和参1井天然气为成熟阶段产物。该气体具有海相和陆相煤成气的过渡性特征,将其归之为海相偏腐植型天然气,主要来源于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即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海相泥质碳酸盐岩是本区的一套重要气源岩。研究结果表明,和田南带确实存在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过程,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几个主要煤层气试验区山西柳林、河北大城和安徽淮南等地的煤层气产率、含气量、煤层气地质特征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讨论了影响煤层气富集的因素。结果认为,满足以下条件的地区有利于煤层气富集与保存:①含煤岩系发育,构造简单,保存完整;②煤层厚度大;③煤岩类型为光亮、半亮煤;④煤层割理间距小、密度大;⑤变质程度达气肥煤、焦煤;⑥盖层条件好。  相似文献   

19.
中国煤层气资源潜力及其勘探方向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煤层气是赋存于煤层中的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层气资源也十分丰富。通过对煤层的吨煤含气量、含气饱和度、含气质量(甲烷浓度)、含气强度(资源丰度)这4项含气性参数的研究,查明了我国华北、华南、西北和东北聚气大区煤层的含气性差异及控制因素;并依据新的评价原则,分三个级别(评价区块、聚气带和聚气大区)对我国煤层气资源量进行了新一轮评价,预测深度浅于2000m的煤层气总资源量为22.5×10  相似文献   

20.
中国煤层气聚集区带划分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1995 ~1998 年间,中国煤田地质总局进行了新的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工作。结合该次研究评价结果,综合考虑构造、聚煤期、煤层含气性及地域分布等四方面因素,将中国煤层气聚集区带划分为聚气区、聚气带、目标区三级,共包括5 个聚气区、30 个聚气带和115 个目标区;同时,采用评价面积和资源丰度两个指标,对聚气带和目标区的类型进行了研究,将聚气带划分为3 类8 型,目标区归纳为3 类9 型。研究表明:中国煤层气的有利聚气带和目标区主要分布在华北聚气区和华南聚气区;华北聚气区以大、中型含气目标区为主,富气目标区的数量也较多;东北聚气区以中—小型含气和富气目标区为主,有大型含气区分布;西北聚气区全由小型目标区构成,但富气目标区相对较多;华南聚气区内目标区类型构成较为均衡,主要为中—小型目标区,低气目标区数量极多,大型目标区全部位于其西部的川南—黔北和滇东—黔西聚气带,而大型富气区仅在滇东—黔西聚气带有所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