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7 毫秒
1.
针对电压暂降下设备停机的不确定性,提出计及负载随机性的不同电压暂降下的设备停机概率评估方法。利用电压耐受曲线分析不同电压暂降下设备停机的不确定性,并对残余电压和持续时间表示的二维空间进行区域划分,获得不同区域内的设备停机不确定性特点;根据不同区域内影响设备停机的因素和设备负载率概率密度函数,建立设备停机的概率评估模型,给出概率评估方法的应用流程。以工业中常用的变频调速系统为评估对象,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该方法有效计及负载随机性和不同负载率下的电压暂降耐受能力,能更准确地反映电压暂降下设备停机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各种敏感性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大量投入使用,电压跌落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影响设备正常工作的电能质量问题。配电系统电压跌落时,动态电压调节器可以维持敏感性设备的电压稳定。给出了动态电压调节器的电路结构以及其改善电压跌落的基本工作原理,论述了动态电压调节器的动态特性,并结合这些特性对其可靠性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电压是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一切用电设备都是按照在电力网额定电压下运行而设计制造的,这些在设备铭牌上都已注明。电力系统运行电压的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系统运行特性及其用电设备产生影响。本文就系统运行电压变动对用电设备及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进行初步分  相似文献   

4.
陈韶勇 《供用电》1997,14(3):40-41
目前低压台区负荷增长较快,如供电设备的增容改造不能及时跟上,将导致台区电压质量下降。本文提出了一些方法,在现有的低压台区设备条件下,加强运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电压质量,提高电压合格率。  相似文献   

5.
电压暂降敏感设备的电压暂降耐受能力是制定电压暂降治理方案、确定设备购置型号等的重要信息。通常通过设备电压耐受能力测试实验,获得敏感设备的电压耐受曲线(VTC)。传统测试方法存在自动化程度低、工作强度大、测试效率低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敏感设备电压暂降耐受能力自动测试方法,集成处理电压暂降发生器和受测设备的电压、电流和开关数据等,提出开关类和非开关类受测设备的电压暂降后果判据及越限阈值,实现源、荷数据同步和VTC绘制的自动化。其次,提出一种改进二分法测试方法,可应用于矩形类和非矩形类VTC的敏感设备。最后,通过搭建自动测试仿真系统及实际物理测试平台,对所提自动测试方法及改进二分测试法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自动测试方法能够实现多维电压暂降特征下敏感设备电压暂降耐受能力自动测试。仿真与实测结果证明了所提改进二分法测试方法具有较高准确率和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6.
线路和设备的欠电压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线路和设备在欠电压(电压不足)情况下运行的危害和电动机在临界电压下产生的疲倒、堵转,同时介绍了欠电压保护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动作值和动作时间的选择等。  相似文献   

7.
周碎云 《大众用电》2007,(12):30-31
0引言随着电网的发展,高压、特高压的出现,为了测量高电压,就必须将高电压变换成低电压,并配备适当的表计,利用电压互感器的变比关系来进行测量,同时电压互感器也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同期、自动装置等方面不可缺少的设备。为了使电力系统更加健康地运行,在电压回路通压时就要把握好每  相似文献   

8.
电压暂降的计算及故障点电压暂降系数确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妍  段余平  邱军  熊信银  尹项根 《高电压技术》2006,32(7):113-115,124
由于电力系统中新型电力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电压暂降已逐渐成为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主要电能质量问题之一,为避免电压暂降对设备正常运行造成危害,电压暂降计算已成为电力系统运行分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采用故障定位法,设计了电力系统电压暂降计算软件,从而实现查找、统计、分析、预估等功能,实现电力系统的电压暂降计算,并提出一种故障点电压暂降系数(FPSC)的量化指标,对电力系统不同的故障点进行了FPSC的计算,根据FPSC的数值确定对全网电压暂降影响严重的故障区域;并利用电压暂降分析程序的输出结果对欲购进新设备的电压敏感性进行了评价;以某实际工业配网为算例,利用所设计计算软件对该本地配网进行了电压暂降的分析计算,所做工作可以为用户采取电压暂降抑制措施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异物是引发GIS设备内部击穿故障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运行电压下GIS设备内部异物受电场力作用发生随机运动,现场检测难以确定内部异物的特征。本文针对GIS设备内部异物开展力学特性分析,建立126 k V GIS等效模型,并仿真比对交流电压及脉冲电压作用下GIS内部异物的动态轨迹。研究结果表明交流电压下GIS设备内部异物颗粒的跳动轨迹呈现无规律特征,施加特定脉冲电压条件作用时,GIS内部异物跳动规律可控,其跳动高度及时间间隔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偏高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500kV变电站由于电容元件绝缘缺陷导致元件击穿引起500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以下简称CVT)出现二次电压偏高问题,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和设备解体检查,找出故障点,并进行了设备更换。更换后二次电压值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1.
针对部分地方电站小容量锅炉经济性偏低问题,依据多年从事电站锅炉运行及检修经验,从设备运行及管理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锅炉尾部烟道加装蒸汽吹灰器、加强漏风治理及采用科学的配煤技术等合理措施,可供锅炉节能降耗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电力变压器非电量保护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瓦斯保护装置、压力释放阀保护装置和速动油压继电器保护装置3种非电量保护装置的保护原理及保护范围,3种非电量保护装置相互配合可将变压器故障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有效保护变压器,避免故障扩大,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P2P环境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带来的安全问题,提出一种新的信任模型来处理P2P环境中实体之间的信任关系,该模型对域内信任和域间信任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与以往的信任模型相比,该信任模型能更加精确地评估实体之间的信任关系,能更加有效的解决P2P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4.
詹成国  钟昀  徐敏 《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31(10):131-133,152
Linux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不断增加,不少控制系统和装置开始采用Linux及嵌入式Linux.为了方便开发人员协助现场工程人员对现场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定位,提出了一种基于P2P的远程维护工具的实现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OpenSSH软件在现场维护终端创建一个TCP服务器端,远程维护终端连接到现场维护终端时,...  相似文献   

15.
在PSASP仿真环境下,开发了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的光伏电池、MPPT控制器、蓄电池组、逆变器及DC-DC升压器的机电暂态模型,研究了光伏并网保护系统中的过/欠电压保护、过/欠频保护、过电流及短路电流保护、电压不平衡保护模型,应用这些模型建立了可用于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的光伏电站仿真模型。最后,以接入光伏电站的某西部孤立电网为例,研究了光伏电源不同容量、不同功率因数接入方式对电网潮流的影响,以及故障扰动下的暂态稳定影响,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以华能大连电厂4号机组的空气预热器为例,从降低预热器整体运行阻力的角度,提出了通过重新布局换热元件,降低空气预热器漏风率进而提升锅炉热效率的优化改造方案。实践证明,优化改造效果明显,可供类似机组空气预热器的优化改造参考。  相似文献   

17.
潮流计算的对等式计算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当前串行和并行计算的不足,在阐述P2P的网络计算模式的优点,分析网络计算环境下潮流计算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此计算模式的对等式管理调度、动态交互特点及调度算法,以实现应用基于P2P的网络计算模式于潮流计算。此计算模式采取静态和动态调度相结合,可灵活根据计算任务的具体情况调整计算资源拓扑结构,使负载平衡实现更容易。算例计算结果表明了此计算模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从燃煤电厂设计和运行两方面分析了电厂用水情况,提出了燃煤电厂节水优化技术路线,力争以较低的投资情况或项目改造获得显著的节水效果,从系统用水的必要性、科学性及运行管理、检修维护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为燃煤电厂节约用水、"废水零排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端到端通信中TCP穿越NAT的解决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地址翻译(NAT)设备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但同时也给很多端到端通信带来了障碍。目前,对于UDP穿越NAT已经有了一些标准的、有效的解决方法,但对于TCP通信,NAT穿越技术还在研究之中。文章给出了一种较为简单有效的TCP穿越NAT的方法,并对其实现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20.
薛颖  王玲  冷华 《低压电器》2007,(8):16-18
视频点播作为实现小区增值服务功能的一大关键技术,越来越受到商家的重视。然而,采用传统的基于服务器/客户机模式的视频点播系统,服务器成为了点播服务的一大瓶颈。将对等(P2P)技术引入视频点播系统,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从而改善了视频点播的服务质量。P2P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