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柴达木盆地南八仙地区自发现油藏以来,先后发现了浅、中、深三套油气藏组合,特别是中浅层(N_1、N_2)油藏、E_3~1深层气藏都获得了较好的开发效益。目前,南八仙气田已经钻井40余口,对3套油气藏均进行了开发利用。但由于该油气藏属于复杂断块油气藏,构造十分复杂,导致对油气田气水关系分布规律认识不清,油田增储上产、扩边挖潜均十分困难。仙12井和仙15井在E_3~2地层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证实E_3~2油气藏的存在。本文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对南八仙E_3~2油气藏地层沉积、储层特征和含油气性等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2.
南八仙油田是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断块带,大红沟隆起亚区马海一南八仙背斜带上的一个三级构造。从1999年开始进行试采评价、滚动开发,经多年的试采开发证实,该油田是复杂断块油气藏,由于南八仙油田N1-N2^2储层沉积环境为前三角洲一滨浅湖沉积相,水体升降频繁,储层横向非均质性强、相变快,导致标志层特征不明显;因断层、岩性影响,流体平面分布复杂化,地震资料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品质较差,横向追踪困难,导致地层对比难度大。构造精细认识不足,油气砂体分布规律不清楚,制约南八仙稳产、上产方案的制定。本文综合应用层序地层学、沉积旋回、典型特征曲线法等地层对比方法,结合地震、试采动态资料,以仙8区块为例,进行地层对比,油藏地质研究,取得较好的效果。对指导南八仙油田地层的对比、油气藏地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南八仙构造是一个被断层复杂化的背斜构造,由于受早期基岩隆升和晚期冲断冲断褶皱双重作用其构造比较复杂,尤其是浅层构造受仙北断层控制,表现为背斜构造形态框架下形成复杂断块油气藏,认识中浅油气藏构造特征及储层分布规律对该油气藏今后的滚动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产能是制定油田合理开发方案的重要参数,准确地分析油藏产能数值,将能提高认识油藏的精度,指导油田的开发工作。本文全面地分析了南八仙油气田油藏的产能,同时分析了影响产能的主要因素,这对今后合理高效地开发南八仙油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南八仙油气田是个极复杂小断块油气田,油气藏类型复杂,准确判断其油气藏类型,对于油气田科学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采用多种方法对南八仙油气田油气藏类型进行了综合判别,并结合凝析气藏油环专项判别方法对该油气田的油气藏类型进行系统评价。分析认为南八仙油气田中浅层油气藏主要气藏类型为贫凝析气藏,主要油藏类型为未饱和轻质油藏,另外兼有少量干气气藏,井深1400m以上可能存在少量少油环凝析气藏或气顶油藏。南八仙油气田深层E3^1油气藏仙6井区主要气藏类型为贫凝析气藏,仙7井区可能存在带有较大油环的凝析气藏。  相似文献   

6.
梁家楼油田沙二段油气成藏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家楼油田是以开发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沙三段为主要目的层的油田,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发现了沙二段油层在不同区域零星分布。结合区域资料研究了梁家楼地区沙二段油气地质特征和油藏特征,指出本区沙二段为典型的小型隐蔽性油藏,主要油藏类型为反向屋脊断块遮挡油气藏和断层-岩性复合油藏,总结了油气成藏规律,提出“小构造,小断层控油”和油气分布“南多北少,南浅北深”的观点,对指导本区及相邻地区沙二段的油气勘探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柴达木盆地南八仙构造是一复杂断块、带油环的凝析油气田,具有多套水动力系统,油气藏类型复杂多样,油气层的识别难度大。经多年试采开发,发现该油田存在一定规模的低阻油层。本文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南八仙油田的地质特征,分析了低阻油层的成因主要有沉积环境、高束缚地层水、导电矿物、构造位置、钻井泥浆等因素,同时总结出在南八仙油田识别低阻油层的主要方法有多参数判别、视电阻增大率、测井相判别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优选措施层位,经现场生产实施,取得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8.
南海东部H油田是南海东部地区首个已开发的以构造-岩性油藏为主的中型油田,其中主力油藏L层是典型的构造-岩性油藏。在地震分辨率限制下,常规阻抗反演、地震属性无法落实L层1~3米薄层砂体分布规律,为了解决该问题,引入了相控波形指示反演技术预测薄砂体展布。波形指示反演是在充分利用地震反射波横向波形变化与沉积相相关的特点,比常规随机反演和传统阻抗反演得到的结果更具确定性。波形指示反演在H油田薄层砂岩油藏滚动扩边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柴达木盆地南八仙油气田油气相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盆地南八仙油气田发育两套含油气层系:深层的E31油气藏和浅层的N22-N1油气藏。7个样品的油、气高压物性实验结果揭示了凝析油气藏的相态特征和相态分布规律。浅层油气藏属于饱和烃类体系,油气藏类型包括油藏、油环凝析气藏、凝析气顶油藏和凝析气藏;深层油气藏属于未饱和烃类体系,油气藏类型包括湿气藏、凝析气藏和油藏。研究表明,由于深、浅气藏流体组分及温度、压力条件不同,烃类相态也就不同。深入了解地下流体相态特征并确定油气藏类型对于高效合理地开发油气藏、提高油、气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柴达木盆地北缘块断带是柴达木盆地一个一级构造单元,至今共发现了6个油气田,分别是冷湖三号油田、冷湖四号油田、冷湖五号油田、鱼卡油田、南八仙油气田和马海气田。根据它们的特征可以划分为背斜油气藏和断块油气藏2大类,其中背斜油气藏又可分为同褶皱作用有关的背斜油气囊和同基底活动有关的背斜油气藏2个亚类。它们的形成受烃源岩展布、烃源岩的生油生气性、断层活动和圈闭发育的有效性等向个因素的控制。建议今后的勘探活动对冷湖-南八仙构造带以南和以北地区应有所侧重,南侧以找气为主,北侧以找油为主,并把重点放在寻找形成时间早、同基底活动有关的圈闭构造上。  相似文献   

11.
盆1井西凹陷东环带包括莫北凸起、莫索湾凸起西斜坡和石西凸起南斜坡,长期位于油气运移的指向区,构造位置极为有利,自北向南已发现了石西油田、莫北油气田和莫索湾油气田等17个油气藏,是准噶尔盆地腹部油气最为富集的构造带之一;油气藏沿凸起边部呈弧形串珠状分布,受控于断裂、构造及沉积储层特征等多种因素,油气分布虽然复杂,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规律性。通过剖析和总结该区的油气成藏规律,对指导下步勘探具有重要启发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阿里斯库姆油田是一个具大气顶、薄油环、边底水的复杂油气藏。通过调研国内外同类油气藏的开发方式,确定该油藏合理开发方式,采用气顶注气及屏障注水,避免气窜和水侵;采用水平井开发薄油环,北部和南部采用完善井网滚动扩边开发。实施后,气顶气窜得到了有效控制,油藏地层压力保持程度稳步回升,油田产量逐年增加。因此,所采用开发方式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3.
结合准噶尔盆地小拐油田、五区南油田、车排子油田电子压力计探边测试的典型资料,介绍了探边测试资料在该地区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情况。利用电子压力计探边测试资料可以了解油气藏的分布范围和边界形状、储集层类型以及断裂对油气藏的影响程度。而且求出的参数准确可靠,为再布探井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桥东油田进行了石油地质综合研究,明确了该油田的油气成藏条件、油藏类型、油气分布规律及其主控因素。桥东油田具有有利的油源条件、储盖组合和圈闭条件,油藏类型为构造油藏和复合油藏,纵向上分布于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上亚段和沙四上亚段,平面上富集于有利的正向构造带;断层控制油气的运移与成藏,构造背景控制油气的平面分布,储盖组合条件制约油气藏的发育;取得的认识对油田下一步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90断块区经过十二年的注水开发,已进入高含水期,开发效益下滑。在认真分析油藏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相关技术,开展油藏精细研究,重新落实构造,弄清储层分布规律。对该块实施滚动扩边,部署的新井高产高效,改善了区块的开发效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在明确束鹿凹陷构造背景和沉积体系展布的基础上,通过梳理西斜坡的油气成藏条件、油藏类型及分布规律,明确了不同类型油藏的成藏模式。结果表明:从南北向看,束鹿西斜坡油藏分布主要集中在北部南小陈构造带、中南部西曹固–台家庄构造带以及南部的雷家庄构造带,其中,西曹固–台家庄构造带邻近中部洼槽,油气供给充足,具有连片成藏的优势条件;从东西向看,油藏主要分布在西斜坡内带,西斜坡外带油藏规模较小。束鹿凹陷西斜坡带主要发育岩性油气藏、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以及复合油气藏等四种油气藏类型,斜坡带不同部位发育的油气藏类型及成藏模式不尽相同,斜坡内带主要发育构造油气藏,斜坡外带以地层油气藏为主;西斜坡南部主要以地层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为主,中部以构造油气藏、岩性油气藏和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为主,北部则以构造油气藏和古潜山油气藏为主。  相似文献   

17.
油藏地质特征认识与研究是油藏开发的基础,是静态资料与开发动态相互验证的过程,贯穿于整个油藏开发的始终。本文结合耿155区动静态资料及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该区地质特征及油藏分布规律做了较全面的分析认识,为下步该区综合治理、老油田扩边、井网调整等措施提供充分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8.
根据连通砂体、断层和不整合面特征,建立了马海―南八仙构造带输导体系类型,并系统总结其成藏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马海―南八仙地区主要发育连通砂体、断层及不整合3种油气运移通道,形成了断层单一型、断层―砂体复合型和断层―不整合复合型输导体系,这些输导体系控制了油气成藏类型、成藏期次、油气运移距离和油气空间分布规律、生储盖组合形式,并决定了马海―南八仙构造带具有"油气多层系分布,油气藏类型多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海6-38井区位于辽河坳陷海外河油田海1块东部,东三段1油层组5砂岩组1小层(d3Ⅰ51)发育构造-岩性油气藏。利用地震属性进行沉积微相研究在海6-38井区东三段油藏的水平井开发部署和扩边勘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92南块油藏数值模拟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文东油田文92南块断块小、构造复杂等地质条件和高含水的开发现状,依据油藏类型和渗透机理建立了数值模型,应用美国GCC公司先进的第三代油藏数值模拟软件SURE5.2对该区块进行了油藏数值模拟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通过油藏地质储量和生产历史拟合,预测了模拟层剩余可采储量与剩余油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