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月30日上午,长长的汽笛声响彻缅甸皎漂湾马德岛海域。体长330米,宽60米,运载能力30万吨的马德岛港的第一艘远洋油轮—"新润洋"号油轮,停靠在马德岛港原油卸载码头静候卸载。中缅原油管道工程的管道起点—马德岛泵站控制室前,彩绸、礼花、欢呼,伴着缅甸的传统音乐,身着传统服装的民众满含喜悦,翩翩起舞,为中缅原油管道试投产、马德岛港正式开港仪式增添了和谐友谊氛围。马德岛泵站控制室前,缅甸能源部部长吴泽亚昂、  相似文献   

2.
1月30日上午,长长的汽笛声响彻缅甸皎漂湾马德岛海域. 体长330米,宽60米,运载能力30万吨的马德岛港的第一艘远洋油轮——“新润洋”号油轮,停靠在马德岛港原油卸载码头静候卸载. 中缅原油管道工程的管道起点——马德岛泵站控制室前,彩绸、礼花、欢呼,伴着缅甸的传统音乐,身着传统服装的民众满含喜悦,翩翩起舞,为中缅原油管道试投产、马德岛港正式开港仪式增添了和谐友谊氛围.  相似文献   

3.
正截至缅甸时间2018年7月17日,中缅原油管道自2017年5月19日原油抵达国门至今,累计接卸油轮47艘,卸载原油1 098×104 t,向中国输送原油超过1 000×104 t。中缅原油管道一期设计输量1 300×104 t/a。管道的全面贯通成功开辟了我国印度洋能源进口通道,源自国际市场的优质原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实际工况的一万立方米原油储罐为对象,使用3D全罐模型分析了储罐在原油静压、自重、风载、温差分别作用和联合作用下的应力强度并核算了原油静压下的储罐应力强度,探索了几种载荷对储罐失效的影响程度。通过对大脚焊缝模型的有限元分析,找出了最大应力和次最大应力失效部位,再现了实际工况中的大脚翘曲现象。通过建立变厚度罐壁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在材料一定时最大应力降低约5%,保证了储罐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针对3万m^3原油储罐罐底发生漏水现象,初步分析为罐底泄漏,进而对该原油储罐开罐作全面检测,找出泄漏部位并对发生泄漏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修复对策,及时对储罐进行了大修,确保了大型原油储罐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6.
炼油厂有许多大小不同的金属油罐.小型储罐对地基的压力一般为10t/m~2以上,而大型储罐的压力达20~t/m~2以上,因此储罐对地基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由于罐基长期处于荷载状态,同时罐壁有许多管线同管架、管沟内管线相连,因此在使用过程中罐基不允许有下沉、倾斜或裂缝变形情况出现.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不按操作程序及质量标准施工,将会出现质量事故. 1980~1988年,克拉玛依炼油厂已建成罐基80余座,一般都是当年建基当年建罐当年投产,经多年使用,未出现开裂和大的沉降现象.现将该厂大型储罐基础的一般施工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原油混输调度是炼油厂调度的源头,对生产起重要作用。针对由油轮、泊位、码头罐、管线、厂区罐和蒸馏装置组成的原油混输系统,考虑码头罐单储、蒸馏装置进料质量要求等实际操作因素,建立基于异步时间段表征的原油混输调度模型。以国内某典型沿海炼油厂为例,对模型求解方案的可行性和求解效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虽然模型规模较大,但模型能在较短求解时间内获得全局最优解,相应调度方案中码头罐和厂区罐收付油操作合理,充分缩短了滞船期和卸油时间,可保证蒸馏装置平稳运行,实现卡边操作。所建原油混输模型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原油混输调度是炼油厂调度的源头,对生产起重要作用。研究由油轮、泊位、码头罐、管线、厂区罐和蒸馏装置组成的原油混输系统,考虑码头罐单储、蒸馏装置进料质量要求等实际操作因素,建立基于异步时间段表征的原油混输调度模型。以国内某典型沿海炼油厂为例,对模型求解方案的可行性和求解效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虽然模型规模较大,但模型能在较短求解时间内获得全局最优解,相应调度方案中码头罐和厂区罐收付油操作合理,充分缩短了滞船期和卸油时间,可保证蒸馏装置平稳运行,实现卡边操作。事实证明,所建原油混输模型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石油西北石油勘探局南疆轮台亚柯拉油田的不断开发和进口原油(哈萨克斯坦原油)量的增加,某炼油厂炼制的原油中硫含量也随之增加,使设备的腐蚀日趋严重。文章对原油储罐的腐蚀现状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腐蚀的原因是罐底部存有水、碱和硫等。采取的安装牺牲阳极措施对原油储罐底板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防腐蚀效果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0.
搁置在钢筋混凝土环梁基础上的大型储罐,当承受液体静压时,罐底板与最底层罐壁板联结处的应力状态十分复杂.用有限元方法对某石油储备基地的100 dam3原油储罐水压试验条件下的应力和变形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罐壁和底板的整体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1.
搁置在钢筋混凝土环梁基础上的大型储罐,当承受液体静压时,罐底板与最底层罐壁板联结处的应力状态十分复杂。用有限元方法对某石油储备基地的100dam^3原油储罐水压试验条件下的应力和变形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罐壁和底板的整体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2.
原油储罐主要采用开罐方式进行检修以明确储罐底板的腐蚀状况,开罐检修需要停产、倒罐、清罐、置换,不仅影响正常生产,费时费力,还存在污染环境的可能性,因此,开展在线检测意义重大。采用在线声发射检测评价原油储罐底板的腐蚀状况,并结合开罐漏磁结果进行验证,研究声发射技术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储罐底板局部腐蚀程度与声发射检测的事件定位统计相关程度较高,与撞击统计相关程度较低;储罐底板实际腐蚀情况较声发射在线检测评价结果严重,建议对含油泥原油储罐评价结果应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4月,原本宁静的青岛港突然热闹起来,一艘艘满载原油的沉重油轮鱼贯而入,导致码头泊位爆棚,港内出现罕见的油驳压港现象。前来接货的货主主要来自山东地方民营炼厂,他们每天都伫立在码头上焦急等待,由于油轮暴增,接驳管道不够,卸货时间延迟一个月。对于港内油轮滞留现象,青岛海关解释,主要是因为"三权"(原油进口权和使用权、成品油出口  相似文献   

14.
原油储罐底板的腐蚀与阴极保护防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原油储罐的构造和运行特点,分析罐底板腐蚀的主要原因是罐底沉积水和地下水。阐述罐底板采用阴极保护技术的可行性,并以1万m3原油储罐底板阴极保护试验结果,说明防护效果完全达到GBJ74-84《石油库设计规范》的有关要求。  相似文献   

15.
12.5万m3外浮顶原油储罐主要结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国内最大的12 5万m3外浮顶原油储罐主要结构的设计,提出了利用宽板建造罐壁的观点,介绍了浮顶结构、罐底结构、排污及脱水结构以及对基础不均匀沉降的限制要求等,使储罐结构的合理性、安全性及实用性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石油迄今为止最大的国际总承包项目,阿布扎比原油管线项目对中国石油进一步参与中东地区高端石油市场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对倒装法安装固定拱顶储罐施工方案的制定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总结,对电动倒链倒装施工方法及要领进行了详细介绍。在国际工程标准要求下,该储罐的施工组织和技术要求对类似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原油储罐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大小呼吸的原因及原油储罐罐顶安装呼吸阀解决大小呼吸时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大气污染等缺点,提出了利用天然气气封系统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当储罐气体压力高于气封压力时,储罐内气体通过泄压阀自动排入火炬水封罐内;当储罐内气体冷凝或收缩导致储罐内压力下降并低于系统设定值时,通过补气系统中的旋风分离器分离出的天然气对储罐进行补气封,以阻止外界气体进入。该系统已在中石化加蓬AKONDO油田储罐中成功应用,有效解决了传统罐顶安装呼吸阀导致的排气对周围空气的污染和吸气造成罐内空气和油蒸气混合的情况,避免了储罐的胀罐和瘪罐的发生,为储罐吸气、排气现象引起的安全和环保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8.
某海上生产平台处理油田生产出来的原油并储存至合格油罐,通过外输油轮靠泊外输方式外输原油。随着油田大泵提液及油井含水的上升,生产处理平台生产流程出现瓶颈,其中进入原油储罐的原油温度大大提升,长期高于设计的入罐操作温度,加大了平台原油储罐的运行风险。为降低原油入罐温度,平台对入罐温度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处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储罐罐底外壁阴极保护技术是保证储罐安全运行的一项重要技术,对大型储罐罐底外壁阴极保护系统中辅助阳极布置与电位分布的关系展开研究,可为设计技术方案的制定及阴极保护系统的施工、运行、检测和维护提供依据。通过研究国内外现有科研文献资料,结合某石化原油储罐的运行工况,经过现场测试、数据整理和结果分析,网状阳极、盘旋式线性阳极和回形针式线性阳极三种布置方式均能满足阴极保护准则的要求。在本研究的条件下,网状阳极电位分布更加均匀;选用盘旋式线性阳极布置方式时,应尽量使边缘部位的电位调至更负,以确保中心部位电位达到阴极保护准则的要求;选用回形针式线性阳极布置方式时,应尽量使阳极起始部位的电位调至更负,以确保阳极末端乃至整个罐底电位达到阴极保护准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高飞  张敏 《国外油田工程》2010,26(10):60-62
通过构建的二维Plaxis储罐基础沉降模型,对阿布扎比原油管线项目位于沙漠地区的两座容积16×104m3的浮顶钢结构原油储罐基础的沉降进行模拟计算,得出罐底部沉降曲线,制定了采用预压法和强夯法相结合的罐基础施工方案,并通过现场试夯确定强夯参数。对施工程序的详细介绍和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改进方法、注意事项进行的总结,对类似工程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