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随着烟气脱硫和脱硝技术的发展,各国都开展了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介绍了目前国内外不同炭基材料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的原理及研究进展,并对其在烟气同时脱硫脱硝中的发展趋势做出了评述。  相似文献   

2.
冯威 《广州化工》2013,41(8):50-51,93
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作为火电厂烟气处理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简要介绍了几种典型的联合脱硫脱硝技术和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的工艺流程、特点和应用前景,并对我国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对实际应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将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分为吸附法、等离子体法、氧化法3类,分别从技术原理、工艺、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3类技术的优缺点进行比较。结合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今后燃煤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基于近些年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对于焦炉烟气的排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对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分别从大气污染源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危害、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工艺概述、联合脱硫脱硝技术、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四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提升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5.
对干法和湿法烟气脱硝技术的原理、效率、应用现状和优缺点进行了评述,简要介绍了几种新型的烟气脱硝技术和国内外先进的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并对我国烟气脱硝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应用化工》2022,(8):2297-2302
主要针对工业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进行了系统论述,主要从脱硫技术、脱硝技术、一体化脱硫脱硝技术等三个方面进行概述和总结,比较了3种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分析了当今工业烟气脱硫脱硝及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结合本课题组所做工作对未来工业烟气脱硫脱硝及一体化新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火电厂锅炉烟气脱硫脱硝协同控制技术研究进展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开发火电厂锅炉烟气脱硫脱硝协同控制技术的必要性,介绍了多种国内外正在应用和尚在研究开发的烟气脱硫脱硝协同控制技术,最后本文指出当前烟气脱硫脱硝协同控制技术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大部分技术还不成熟,建议我国应该尽大力开发和推广烟气脱硫脱硝协同控制技术,对已开发出来的技术和设备要进一步完善使之更适合我国国情。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现状,通过检索、统计、分析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专利申请文献,对烟气脱硫脱硝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和专利技术状况进行了梳理,从中获取了国内外申请量趋势、专利分布情况和重要申请人信息,并对其进行了全面分析,为国内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现状,从干法和湿法两方面介绍了脱硫脱硝领域的各项技术,对技术脉络进行了梳理,总结和分析了各项技术的优缺点和适应性,并对我国脱硫脱硝技术发展方向和前景进行了展望,为国内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按机理的不同,将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分为两大类.较全面的介绍了目前有代表性的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的机理和特点.认为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相比于单独脱硫脱硝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灵活的技术选择性.  相似文献   

11.
燃煤烟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危害已众所周知,其中SO2的控制采用了湿式石灰石-石膏法、烟气循环流化床法、海水脱硫等技术,以湿式石灰石-石膏法为主。对于氮氧化物控制,一般采用的较成熟工艺是在脱硫装置后面加装一套脱硝装置如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或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以选择性催化还原(SCR)为主,从而实现联合脱硫脱氮,这是分级治理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投资和运行费用高,为了降低烟气净化的费用,开发同时脱硫脱硝新技术、新设备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周卫琴 《广东化工》2012,39(9):10-11
燃煤锅炉烟道气产生的烟尘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主要成份是有害的SO2和NOX。但是脱硫脱硝两个催化过程相互影响,所以烟道气治理的发展方向是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按机理的不同,将烟道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分为两类:联合脱硫脱硝技术和同时脱硫脱硝技术,文章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开发的各种一体化工艺。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分析了钢铁企业焦化和烧结两个重点工序中烟气污染物排放现状和钢铁行业当前的环保政策。对焦化及烧结烟气污染物的排放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比燃煤电厂烟气特点,提出可以综合电厂烟气治理模式和自身特点改进的技术路线。结合某大型国有钢铁企业的脱硫脱硝装备对其环保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焦化和烧结工序的典型污染物硫、硝、尘现有的源头减排、过程控制及末端处理技术,分析其优缺点。进而提出了3条可实现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的技术路线,即半干法脱硫耦合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半干法/湿法耦合臭氧氧化脱硝、活性焦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重点介绍了这些技术在某大型钢铁企业的应用实践及应用效果。并基于全过程耦合技术,分别在焦化和烧结工序中提出了多污染物协同去除技术及应用,即焦炉低氮燃烧技术耦合末端活性焦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烧结烟气循环技术耦合末端活性焦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最后结合几种技术路线的应用实践,对未来钢铁产业的烧结及焦化工序超低排放技术的选择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是燃煤电厂烟气污染物控制的主流技术,其中生物质活性炭烟气脱硫脱硝以其新颖、高效、经济、资源化的特点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生物质活性炭烟气脱硫技术以吸附脱硫为主;生物质活性炭烟气脱硝技术根据烟气温度窗口划分为低温吸附脱硝(包括NO吸附与NO氧化吸附)、中温NH3-SCR脱硝技术及高温异相还原脱硝技术。综述了孔隙结构、表面化学性质、表面改性等因素对生物质活性炭脱硫脱硝性能的影响,总结了提高生物质活性炭脱硫脱硝性能的途径与方法。最后指出,生物质活性炭异相还原脱硝反应建立更为通用的动力学模型、NH3-SCR脱硝技术中生物质活性炭催化剂效率的进一步提升、生物质活性炭脱硫脱硝制备生物缓释肥、生物质活性炭改性与担载催化剂实现多污染物一体化脱除等方向可做深入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王立坤 《当代化工》2014,(3):423-425
煤的燃烧会释放大量的SO2和NOx,它们是导致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等污染现象的主要污染物。燃煤电厂是我国煤消耗的主要场所,因此,控制硫、氮的排放应从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的研究开始。对目前存在的几种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工艺进行了简要概述,主要包括等离子体法、氧化法、吸收及吸附法三类,并为脱硫脱硝工艺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氨吸收法同时脱硫脱硝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学友  贾勇  钟秦 《化工进展》2012,31(1):213-216
在自行设计的吸收塔反应器中,以氨水作为吸收剂,研究其对SO2和NOx的脱除效果,在氨法脱硫的工艺条件下对SO2的脱除率为100%,NOx脱除率可达72%。对SO2和NOx的吸收条件进行了研究,发现吸收液中SO32-浓度是影响脱硫脱硝率的重要因素。提出了选择性催化氧化(SCO)和氨法烟气脱硫相结合的氨吸收法同时脱硫脱硝技术,此法可用于改造现有氨法烟气脱硫设备,达到SO2和NOx同时脱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琳  王海芳 《广州化工》2012,40(12):55-57
二氧化硫的污染情况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通过对几种主要湿式脱硫工艺的对比研究,从半胱氨酸亚铁溶液同时脱硫脱氮工艺技术中归纳出一种湿法烟气脱硫技术———胱氨酸脱硫技术,阐述了胱氨酸脱硫技术的反应机理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总结出此方法的优缺点,是一种很有潜力的脱硫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可直接作为燃料燃烧。随着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占比逐年增加,环境保护要求逐年提高,生物质电厂烟气排放控制更加严格。生物质锅炉初始氮氧化物排放波动大,烟气中飞灰碱金属含量高,湿度大,生物质锅炉脱硝技术面临重大挑战。本文在对比分析生物质燃料燃烧和烟气排放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广泛应用的传统脱硝技术以及正在不断完善的新型脱硝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各自优缺点。传统脱硝技术包括低氮燃烧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新型脱硝技术包括等离子脱硝技术、臭氧氧化脱硝技术、生物质活性炭脱硫脱硝技术、ZYY干法脱硫脱硝技术、低温氧化吸收协同半干法脱硝技术、液态生物钙脱硝技术和固态高分子脱硝技术等。同时对生物质锅炉脱硝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成本问题和运行周期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面向21世纪的烟气脱硫脱氮一体化工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平  卢冠忠  肖文德 《化学世界》2000,41(7):343-347,355
简单而系统地介绍了燃煤烟气中 SO2 和 NOx 的分别脱除技术 ,着重讨论近年来蓬勃发展的烟气脱硫脱氮一体化工艺 ,分析和比较几种一体化工艺的特点 ,并结合我国国情 ,阐述对我国选择烟气脱硫脱氮一体化工艺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