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远安南漳龙(新种)具有南漳龙属的特征,其与南漳湖北鳄的最主要区别是新种的前肢(鳍足)有七指,而不是一般属种的五指.这是由鱼类的胸鳍演化到爬行类的前肢(鳍足)的一个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2.
远安南漳龙(新种)具有南漳龙属的特征,其与南漳湖北鳄的最主要区别是新种的前肢(鳍足)有七指,而不是一般属种的五指.这是由鱼类的胸鳍演化到爬行类的前肢(鳍足)的一个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3.
鹰子山远安龙(新属、新种)的外形酷似南漳龙(湖北鳄),两属之根本区别是远安龙(新属)具有两个背鳍,这一特征将决定它们在分类位置上的截然不同,远安龙(新属、是由肉鳍鱼类演化到爬行动物演化中的一个典型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4.
目:鳍龙目:Sauropterygia Owen亚目:南漳龙亚目Nanchangosauroidea nov.(新亚目)科:南漳龙科Nanchangosauridae nov.(新科)属:南漳龙属Nanchangosaurus nov.(新属)孙氏南漳龙Nanchangosaurus suni gen.et spec.nov.Wang(新属龙种)标本地质部地质博物馆V646号。产地本标本,在地层、古生物学、古地理学以及在找矿方向上均有意义。系中国最早发现的水产爬行动物,由湖北省的地质队交来,它是产于湖北省南漳县巡检区凉水泉乡古井阴坡。是乡民陶仲英在附近挖石修房时获得的。1956年,湖北省地质局派队到区内工作,才交与该队,由地质部地质研究所孙云铸副所长带回所内,转交地质部博物馆。  相似文献   

5.
本文所描述的材料,系1962年广东省地质局某队同志在粤西合浦县公馆圩附近采集的。经笔者鉴定共有五属、九种,其中有六个新种。种属名称列述如次:Hexagonaria breviseptata(Yoh)H.yohi Liao(新种)H.amylovesiculosa Liao(新种)H.asymmetrica Liao(新种)H.involuta Liao(新种)Donia sinensis Liao(新种)Spongophyllum diphyphylloidea Liao(新种)Peneckiella sp.[aff.P.jevlanensis(Bulv.in Coll.)]Campophyllum litvinovitshae Soshkina上述珊瑚化石产于一套灰黑色不纯的石灰岩和泥灰岩中,共生的还有腕足类:Cyrtospirifer of.chaoi Grabau,C.sp.,Tenticospirifer tenticulum(Verneuil),T.cf.supervilis(Tien),T.sp.,头足类:Pseudorthoceras sp.,Hiparinoceras sp.,和一些保存不很好的腹足类化石。  相似文献   

6.
1954年9—11月间,笔者随同卢衍豪、穆恩之到内蒙古伊克昭盟鄂托克旗棹子山一带详测寒武纪及奥陶纪地层剖面,并系统地采集了一些化石标本,其中有三叶虫、笔石、头足类、腕足类,腹足类和介形类等。头足类化石,经笔者初步研究,共得11个属,23个种,其中包括一个新属、6个新种,兹列其名单如下:Polydesmia zuezshanensis Chang (新种)(CD74)Polydesmia yilehetoensis Chang (新种)(CD74)Polydesmia sp.A (CD74)Polydesmia sp.B (CD73a)Ormoceras sp.A (CD74)Ormoceras sp.B (CD74d)Ormoceras(?)sp. (CD74c)Endoceras sp. (CD74)  相似文献   

7.
最近笔者等整理浙江的笔石标本时,发现一些娇笔石科的笔石,这些笔石经鉴定有下列四种:1.中国双线笔石Dinemagraptus sinicus Mu et Qiao(新种)2.美丽娇笔石Abr(?)graptus f(?)rmosus Mu3.三枝拟娇笔石Parabrograptus tribrachiatus Mu et Qiao(新属、新种)4.分枝江山笔石Jiangshanites ramosus Mu et Qiao(新属、新种)这些笔石标本大部分是卢衍豪、穆恩之、侯祐堂、张日东、刘第墉等在浙江江山黄泥岗附近的中奥陶统胡乐页岩组中所采得的;小部分是葛梅钰、景延祥、张德明等在浙江龙游志棠附近的胡乐页岩组中采得的。娇笔石科系笔者之一(穆恩之)于1958年创立的。这一科的特征是,两枝的无轴笔石,除了胎管以外,其体壁均已退化,形成网线结构。在创立该科时包括两个属,即双  相似文献   

8.
以陆地四足动物-德国牧羊犬的前肢为研究对象,采用光学三维运动捕捉技术测试分析多种步态下犬足-地冲击过程中其前肢各关节的运动学特征,研究其前肢关节对地面冲击作用进行调整和适应的规律。关节运动时序、运动幅度及变化范围表明:牧羊犬通过前肢的多关节屈曲协调运动缓冲地面反力作用,相比掌-指关节,犬前肢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在触地缓冲阶段的作用较明显;犬前肢的缓冲是一种多关节的时空协调运动,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发挥屈曲缓冲作用的时刻不同,腕关节要早于肩关节,肩关节早于肘关节;同时发现,随着地面冲击作用力的增大,牧羊犬前肢指骨的初始触地角度也随之增长,这种适应性调整可能有利于延长足-地作用时间,进而减小地反力作用强度。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析鳍对吊舱推进器水动力性能的影响,用基于速度势的低阶面元法预报附鳍吊舱推进器的定常水动力性能.螺旋桨和吊舱及鳍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迭代计算来处理,螺旋桨的诱导速度及吊舱和鳍的诱导速度均进行周向平均.采用关于扰动速度势的基本积分微分方程,并采用双曲面形状的面元以消除面元间的缝隙.Newton-Raphson迭代过程被用来在桨叶随边满足压力Kutta条件.用柳泽(Yanagizawa)方法求得物体表面的速度分布.计算了无鳍、单鳍和双鳍拖式吊舱推进器的水动力性能.计算结果表明,鳍可以回收螺旋桨尾流的旋转能量,使附鳍吊舱推进器的水动力性能提高,双鳍时效率最高,单鳍次之,无鳍最低.  相似文献   

10.
1935年荷兰古生物学家孔尼华(G.H.R.von K(?)nigswald)在香港中药铺所购得的大量哺乳动物的牙齿化石中,发现了一个巨大的下右第三臼齿,认为是属于高等灵长类的一个新种新属,定名为步氏巨猿(Gigantopithecus blacki)。魏敦瑞最初(1937年)以为它是一种巨大的猩猩,但以后又根据孔尼华所购得的另外两个巨猿牙齿,进行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