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据新华社报道,2005年09月08日,国内最大的计算机反病毒厂商江民科技近日发布了其新品——目前唯一能够兼容32位操作系统的64位杀毒软件KV2006。在KV2005系统级杀毒、主动防御未知病毒以及诸多功能的基础上,KV2006新增了BOOTSCAN杀毒技术、64位智能杀毒、插入移动设备自动查毒、系统漏洞检查等10项强大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电子科技》2003,(15):37-37
近日,江民公司推出标志着反病毒软件二次革命(技术革命、销售模式革命)的新品江民杀毒软件KV2004。KV2004最大程度地体现了软件研发SAK标准,将简单化、自动化、超强杀毒力做到了极致。一键杀毒:与时下所有杀毒软件复杂的操作界面完全不同,KV2004简洁平台只有四个最基本的操作按钮,“查毒”、“杀毒”、“升级”、“帮助”,无论您懂不懂电脑,只要轻点一下鼠标,即可对电脑病毒实现全面、彻底干净的扫描或清除;一键升级:正版用户只需一键即可实现病毒库自动升级更新,无须输入序列号和ID号。从5岁的儿童到70岁的老人都能无障碍地使用KV200…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人们把杀毒软件作为最主要的反病毒工具,杀毒软件几乎成了所有反病毒产品的代名词,杀毒软件赖以生存的“特征值扫描技术”也几乎成了所有反病毒技术的代名词。正因为如此,杀毒软件对新病毒的防范始终滞后于病毒出现的重大缺陷,似乎成为既合情又合理的反病毒逻辑,导致人们普遍认为反病毒产品不可能主动防御新病毒,甚至有些人认为,想研制一种主动防御的反病毒产品,就如同要为一种未知的疾病制作特效药一样异想天开。反病毒思想和反病毒技术的当前思维模式究竟能否实现突破,病毒主动防御之路是否能走得通?“国家八六三计划反计算机入…  相似文献   

4.
辞旧岁,迎新年,这样的日子在历史长河中本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对于奔波于其中的凡夫俗子如我辈者,新旧交替总会让人心生别样的感慨,也总会把一些新旧交替时发生的事情存放于心,以示纪念。 这个月当俺刚采访完反病毒专家王江民,不料后院失火,编辑部遭受了一次严重的“病毒”袭击。不过对于这种“病毒”,反病毒专家王江民可能也会束手无策,因为这是一场感冒病毒。始作俑者李丽同学在声嘶力竭了两天之后,杂志社的其他人等就开始大把大把往嘴里倒各类感冒药,  相似文献   

5.
2006年11月14日2006年国内反病毒厂商集体宣战恶意软件随着国内恶意软件标准的逐步出台,瑞星、金山、江民等国内安全厂商也先后推出反恶意软件。瑞星公司在北京正式推出免费的反恶意软件"瑞星卡卡上网安全助手3.0"它大小仅1.36M,由此前的瑞星卡卡上网助手升级而来,添加了反恶意软件功能。金山也推出了恶意专杀工具"金山毒霸系统清理专家"。此前在9月21日,江民推出江民杀毒软件KV2007,增加恶意软件清除功能,正式向恶意软件宣战。业内人士表示,互联网协会主推的恶意软件官方定义,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国内三大杀毒软件厂商推反恶意软件技术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最近反病毒领域又刮起了一股“免费”飓风,然而这股飓风与以往仅是在反病毒厂商间对“免费的争论”不同,可谓动了“真刀真枪”。与以往的“口水战”也截然不同的是,众多国内外知名的反病毒厂商都坐不住了,并引发了反病毒领域一系列动作,种种迹象表明这次的“免费”之风来势迅猛,甚至被业内渠道商称为“杀毒软件市场景混乱、最黑暗的时刻。”  相似文献   

7.
很多管理员都对现有的杀毒软件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不满,都希望更换一款称心如意的杀毒软件,以便对网络安全维护起到较大的帮助。其实,很多反病毒产品都非常不错,之所以没有达到预期的反病毒效果,主要是因为杀毒软件设置不当给病毒提供了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8.
免费还是收费亟待找出清晰答案 据透漏,2010年将有多家国外的反病毒厂商加入中国市场,而无论是已经进入中国市场还是没有进入中国市场的反病毒厂商,以及国内的反病毒厂商,都在面临并思考一个问题一杀毒软件应该实施免费、收费、还是部分免费的形式?  相似文献   

9.
杀毒软件是一个崇尚技术的领域,每年年末的新品,是它们的技术盛宴。然而眼下的问题是,这个行业的厂商们,不仅作为同领域的“同志”,而且产品和技术也日益“同质”,让人不得不但心起来。杀毒软件是病毒与反病毒的魔兽争  相似文献   

10.
KV3000系列在2001年《电脑报》“佳能杯”读者有奖调查中一举夺得杀毒软件中的两项大奖,即“国产杀毒软件市场占有率第一品牌”和“读者杀毒软件首选品牌”。 江民公司将会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加强服务。目  相似文献   

11.
有数据分析显示,国内手机用户已超过3亿户,比个人电脑用户多出四倍以上,而且每季度新增智能手机均超过10%,全年新增用户500万人以上。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国内却并没有一款专门针对手机安全的产品,尤其是反病毒的软件。金山公司作为著名的反病毒厂商,适时地推出了针对手机安全的杀毒产品,金山毒霸手机版是中国首款运行在智能手机上的杀毒软件,不仅仅可以查、杀流行的手机病毒,对于运行在手机上的宏病毒也能彻底清除。作为杀毒软件,金山毒霸手机版(Kingsoft Mobile Security)具备运行在PC上的杀毒软件所有的功能,同时非常简小易用,总文件尺…  相似文献   

12.
论文通过对病毒及反病毒技术的发展分析,总结了现有一些较优秀的杀毒软件的优缺点,提出了基于新理念的攻防查杀型杀毒软件的实现模型。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1月28日,第10届亚洲反病毒研究者协会(AVAR)国际会议在韩国首都首尔举行。 此次大会的参与者包括来自全球的著名杀毒软件厂商的技术领导者,来自卡巴斯基杀毒软件的尤金·卡巴斯基,以及来自赛门铁克、AVG、ESET、微软、趋势科技等着名厂商的技术代表,还包括世界知名的杀毒软件评测机构——西海岸实验室(WCL)等。金山是此次大会上唯一代表国内信息安全厂商做技术报告的。  相似文献   

14.
最近,金山软件高调推出了金山毒霸极速版,目标锁定上网本用户。据记者了解,还有不少杀毒软件厂商也在虎视眈眈地盯着上网本反病毒软件这块蛋糕,会陆续有很多优秀的同类产品推出。  相似文献   

15.
引言2002年无疑是中国杀毒软件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一年,国内厂商先在单机版“斗法”,年底又不约而同地杀入国外厂商看好的企业版,中外对决一触即发。笔者花费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遍访我国和国外驻中国的反病毒公司的总经理们,分国内、国外两篇对轰轰烈烈的“反病毒经济”进行了深入剖析。本文是国内篇,演绎国内厂商在纷争中进取的心路历程。国外篇将在下期发表。  相似文献   

16.
王奕钧 《电信科学》2016,32(10):165-174
指令虚拟机技术是当今反病毒领域采用的核心技术之一,绝大多数杀毒软件的扫描引擎均采用指令虚拟技术来分析文件,以还原这个程序的行为是否会威胁到系统安全,根据这个进程的行为特征判断它是否是病毒或木马。针对杀毒软件中指令虚拟机的特点,研究虚拟环境与真实环境的差异,在深入分析指令虚拟机和计算机病毒木马本质特征的基础上,理论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给出目前杀毒软件中指令虚拟机的脆弱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近日瑞星全球反病毒监测网截获一网络病毒,经瑞星反病毒专家分析,该病毒为12月发作的“阿芙伦”病毒的变种:Worm.Avron.b/c。该病毒于每月的7、11、24日爆发。 瑞星杀毒软件在1月10下午进行了紧急升级,升级后的版本号是15 17.01,请广大用户登陆瑞星网站查询相关信息。 对于没有使用网络版杀毒软件的局域网用户来说,使用单机版杀毒软件无法在整个网络中彻底查杀该病毒,瑞星公司近日免费派送瑞星杀毒软件网络版(全功能限时版),请相关用户登陆瑞星网站填写相关表格领取软件。  相似文献   

18.
近日同事的电脑遭到病毒袭击,请笔者帮忙清除病毒。笔者查看了该机后,发现其安装的是卡巴斯基反病毒软件,但病毒已经对该杀毒软件进行了破坏,卡巴斯基根本无法启动。既然如此,笔者就打算安装Nod32、金山毒霸等其它杀毒软件来应对,但是这些杀毒软件无法正常安装。很明显,病毒是有备而来的,早已经将这些杀毒软件列了禁用的黑名单。笔者还发现任务管理器已经被病毒封锁,根本无法棋中查找疬蔺瞪移陧信息。  相似文献   

19.
2010年11月30日,360公司正式发布360杀毒2.0版,集成360安全研究院自主研发的QVM人工智能杀毒引擎,再加上原有的360云查杀引擎、Bitdefender反病毒引擎以及系统文件智能修复引擎,率先升级为模块化、可定制的“四核”杀毒软件。据悉,多引擎杀毒软件由于胜能强、成本高,在国外售价一般高达上百美元,而360杀毒升级成“四核”后仍然坚持永久免费。  相似文献   

20.
热点     
杀毒软件业:“价格战”从国内杀到国外近日,KV 江民杀毒王2003低调下线。在北京海龙大厦,该产品的柜台价为199元,而在2002年价格战中,同类产品只卖49元。2002年9月11日由金山率先发起的杀毒软件价格战行动,已持续了两个多月,时至今日,从厂商到渠道商都没能摆脱“战争”的阴影,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仍在“淌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