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采矿技术也日益成熟。采矿方法的选择是需要结合矿山本身的生产规模、采矿的损失、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来进行考量的,其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矿山采矿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成本。诸多矿脉赋存条件复杂,开采难度较大,开采过程中矿岩的稳固性对矿石的回采率影响较大,会造成矿石资源的损失和贫化,所以需要选择合理的采矿方案。调研资料显示,矿岩的稳固性对于地下金矿石的开采效率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应当预先对矿岩稳固性进行评价,从而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从当前地下金矿开采过程中矿岩稳固性的角度展开了分析,探讨了岩体地质情况与采矿活动的关系,以期安全有效的开展采矿工程。  相似文献   

2.
溜井是利用矿岩自重从上往下溜放矿岩的巷道,是地下矿山生产转运矿石的咽喉工程,一旦发生堵塞,将会影响整个矿山生产的正常进行。根据某铁矿溜井堵塞情况及疏通难题,尝试性地应用扩壶爆破技术处理溜井堵塞,取得了快速、经济、安全及爆破效率高的理想疏通效果。  相似文献   

3.
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在我国地下矿山中应用占有很大比重,在41座黑、有色大中型崩落法的矿山中约占66%。矿岩不稳固矿山占40%左右,这些矿山矿石损失较严重。如玉石洼铁矿据1978~1985年统计几乎是采一半丢一半;金山店铁矿回采损失率一直在50%以上;丰山铜矿损失率和贫化率在40%以上;小官庄铁矿也在50%左右。造成这些矿石损失原因,有正常的矿石损失: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露天矿山采剥计划年矿岩总量和矿石量,以某露天金属矿为研究背景,依据锥体排除法生成最优地质开采体,运用动态规划理论对最优开采体进行经济评价,以3Dmine为载体建立采剥计划模型对矿山生产进行数值模拟,并与矿山6年的实际生产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模拟结果与矿山的实际生产数据基本吻合,运用该模型为矿山预测未来5年的采剥计划。模型得到的采剥计划对该矿山的生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对其他矿山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主要论述以矿石金属量平衡为基础,根据矿石出矿计划指标的要求,利用计算机来规划生产工区出矿量,实现最优配矿、均衡出矿,从而保证矿石出矿品位持续稳定,实现矿山的最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王利  姚香 《黄金》1992,13(6):24-28
二道沟金矿在极薄矿脉探矿时,采用矿岩分凿、分爆、分出办法,提高了副产矿石品位,为企业多创经济效益。据此推导出一个岩金矿山普遍适用的矿岩分掘公式,很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前言矿石回收率是评价矿山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采矿方法成功与否等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矿石损失意味着国家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不能被充分回收利用,对矿山来讲,则意味着采矿成本费用增加,收益减少,矿山的服务年限缩短等负面影响。过大的矿石损失还会导致矿山采掘比例失调,影响矿山正常生产。因此,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降低矿山现有矿石损失,是挖掘现有矿山企业潜力,保护矿产资源和提高其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镜铁山矿是目前酒钢的主要铁矿石原料基地,主要使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该矿设备先进、产量大,年设计生产能力为500…  相似文献   

8.
对鲁中冶金矿山公司小官庄铁矿放矿截止品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当次放出矿石收支平衡方法,利用小官庄矿2002年经济指标,从立足于小官庄矿和矿山公司两个角度。分别计算了小官庄矿经济合理的放矿截止品位。据此计算了截止放矿时的矿岩比。为小官庄矿放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姚秀华  沈占功 《黄金》2013,(10):42-46
根据白云鄂博铁矿生产现状,按优化开拓运输系统布置原则,对白云鄂博铁矿主矿和东矿开拓运输系统进行设计优化,提出矿山深部开采选用破碎胶带运输系统。详述了东矿矿石运输系统、主矿矿岩运输系统布置方案和工程及设备配置,并进行技术经济方案论证和比较,从中得出了最优开拓运输系统。  相似文献   

10.
李小文 《黄金》2006,27(4):29-31
溜井作为运输矿石途径之一。具有依靠自重溜放经济性的一面,在矿山生产中被广泛采用。文中针对紫金山露天采场溜井及溜井管理状况,分析了溜井跑矿原因,通过对溜井的跑矿危害提出防治措施,意在实际生产中能够预防跑矿事故发生,利于矿山生产,并对相应矿山生产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矿山企业普遍存在的配矿手工计算精度低、入选矿石品位波动大、矿量不均衡和生产数据管理碎片化的问题,基于大均化联合配矿技术理论和蚁群—蚁周算法模型,建立了大均化配矿数学模型;基于大均化联合配矿技术路线及矿山现场情况,提出了生产数据集成共享一体化管理方法。通过对配矿模型的解算生成符合生产实际的大均化配矿自动指令单,并以ASP.NET低代码开发平台、B/S框架和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引入大数据图表结合分析技术和集成数据接口技术开发了大均化联合配矿及生产数据集成共享系统。以大宝山多金属矿的应用情况为例,结果表明:系统投入使用后,矿山配矿生产的全流程实现了系统化流水作业,与原配矿方式相比,矿石品位稳定均衡,提高了综合回收率,控制了入选矿石品位波动范围,提高了矿山管理水平和矿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2.
在对化念铁矿的矿岩进行放矿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化念铁矿矿岩放矿的流动规律,确定了影响矿石损失和贫化的因素,为采场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柴胡栏子金矿上部矿床采用浅孔留矿采矿法开采过程中存在的大量间柱和顶底柱残矿,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为了进一步提高残矿资源利用率,结合矿山开采技术条件,提出4种残矿资源整体开采技术方案,并基于ABAQUS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对应的数值模拟模型,其尺寸走向方向420 m,竖直方向616 m,高160 m;围岩宽50 m,得到不同方案的矿柱回收率、位移场和地表沉降规律。通过对比分析,最终确定最优回采技术方案为横竖条状均匀支撑矿柱回采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际生产中,采用该方案回收非胶结废岩充填体下残矿资源可以在安全开采的情况下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留矿采矿法在岩金矿山极薄矿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善荣  蔡兴义 《黄金》1999,20(9):14-19
综述了留矿采矿法在岩金矿山极薄矿脉开采中的应用情况,介绍了庐要矿方法的构成要素、采准切割和回采工作现状,指出了其应用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途径和多种采矿方法的变型方案,以达到减少矿石损失、贫化,改善采矿作业条件、提高采矿强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何标庆 《黄金》2005,26(6):25-28
对于应用平硐溜井开拓运输系统的露天开采矿山来说,溜井是其咽喉,溜井正常与否对矿山生产影响极大。溜井故障主要有堵塞、跑矿和井壁损坏3类,溜井堵塞是紫金山金矿溜井故障的主要问题。文中根据溜井堵塞机理,从矿石物理力学性质、溜井结构、溜井生产管理等几个方面。深入分析了紫金山金矿溜井堵塞原因,并提出预防办法。  相似文献   

16.
进路分层分条回采分层崩落法在云南镇沅金矿的试验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维滨 《云南冶金》2010,39(1):14-18,22,77
云南黄金有限责任公司镇沅分公司是一座露天与井下联合开采的岩金矿山,井下生产规模300 t/d,产品为浮选金精矿。矿山采用平硐-溜井开拓方式,中段高度40 m,井下主要集中在对冬瓜林矿段的SⅡ2矿体进行回采。该矿体为占冬瓜林矿段总储量的60%以上,但其开采技术条件复杂、矿岩非常破碎,属难采矿体。试验前采用常规的分层崩落法回采,造成了采矿能力低、采矿损失贫化大和生产成本高等突出问题。近年来,进行了进路分层分条回采分层崩落法的试验研究及生产应用。在此期间,采场共采出矿量11 729 t,出矿品位5.45 g/t,采矿损失率5.01%,矿石贫化率7.89%,获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7.
章林  王山林 《黄金》1994,15(8):17-21
本文较系统地分析了银洞坡金矿矿石损失贫化过高的原因,针对这一构造复杂矿床的开采,在大量的工业试验基础上,从矿山开采程序,矿岩接触带控制爆破,分采工艺技术等方面,提出了降低矿石损失贫化综合开采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岩金矿山开采特点的基础上,把矿山开采划分为开拓、采准、备采和存窿放矿4个阶段,相应的形成开拓矿量、采准矿量、备采矿量和存窿矿量.各阶段所投入的费用和劳动消耗逐级累积增加,而相应的各阶段则逐级减少.相应各阶段生产矿量的最低工业品位要求逐级降低.所需求的最低工业品位只担负偿还该阶段及以后为开采它所需的费用和劳动消耗.提出建立岩金矿山生产矿量级差品位指标系列和计算公式,来不断研究、分析、衡量开采矿块(块段)所处的生产阶段,确定它的经济价值和资源利用程度,指导矿山采准、采矿、出矿、配矿的生产,达到提高矿山企业经济效益,充分利用资源,延长矿山服务年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周铭 《云南冶金》2014,(1):9-12,40
以铜街-曼家寨矿段边坡稳定性研究为基础,露天境界不同区段采用不同帮坡角,结合露天采场内矿岩赋存特点,按标高把露天境界分为以剥离为主和以采矿为主的不同区域,对应调整台阶参数及配置铲装、运输设备,既保证了露天采场帮坡安全,又便于矿山生产管理,提高设备效率及矿石资源回采率,降低了能耗及矿石贫化率。  相似文献   

20.
溜井内壁岩体在长期放矿过程中容易出现局部井壁变形、围岩垮落现象,进而造成溜井的堵塞,影响矿山的正常生产。以大红山铜矿180 m中段溜井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开展了溜井的精细探测并构建了三维实体模型,评估了井筒内壁的破损情况;基于溜井的破损特征建立了溜井放矿过程中矿石的运动学模型,并利用改进Hertz接触理论计算出了矿石的冲击力,最后利用FLAC3D耦合方法进行溜井在矿石冲击碰撞作用下的稳定性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大红山铜矿180 m中段溜井在矿石冲击作用下总体稳定性较好,未出现大范围破损现象。研究结果为地下金属矿山溜井稳定性评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