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唐兵  牟红  惠红 《资源与产业》2010,12(5):153-158
生命周期是旅游地发展演进过程的基本问题。运用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框架分析各种不同类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特点及其规律,透析这些特点及其规律的内在形成机理,可以有效指导旅游地的规划、开发和管理,以延长旅游地生命周期,确保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青城山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化过程以及动力机制进行初步研究。研究表明,青城山目前处于生命周期中的巩固阶段。在影响其生命周期的因素中,供给因素和环境因素起着主导作用,尤其是其中的产品开发设计与旅游地空间竞争对其发展具有较大的制约作用。在此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延长其生命周期的调控措施,提出了实施文化兴旅战略,深度挖掘道教文化;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加强行业区域合作,实施旅游整合营销;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4项对策。  相似文献   

2.
辽宁本溪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类型齐全、典型,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文化悠久,民族风情独特,基础建设扎实,区位条件优越。本文阐述了本溪国家地质公园的城市旅游资源网络体系建设,对资源整合程度作了定量评价,初步分析了地质公园建成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对本溪市旅游业现存的管理机构、引资渠道、宣传力度、资源整合、人才培养及生态保护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措施,建议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分阶段制定多方引资规划,加大地学特色资源的宣传力度,建立旅游产业体系,引进并培养地质旅游专业人才,协调保护与开发策略。为我国资源型城市向旅游型城市的转型提出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分析及尝试。  相似文献   

3.
根据地质旅游资源的性质和成因特点对地质旅游资源的分类进行了尝试,对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进行了探讨,论述地质旅游具有扶贫、延长矿区寿命、和谐社区、普及地学知识的功能,提出了关于地质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地质旅游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辽宁本溪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类型齐全、典型,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文化悠久,民族风情独特,基础建设扎实,区位条件优越。本文阐述了本溪国家地质公园的城市旅游资源网络体系建设,对资源整合程度作了定量评价,初步分析了地质公园建成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对本溪市旅游业现存的管理机构、引资渠道、宣传力度、资源整合、人才培养及生态保护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措施,建议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分阶段制定多方引资规划,加大地学特色资源的宣传力度,建立旅游产业体系,引进并培养地质旅游专业人才,协调保护与开发策略。为我国资源型城市向旅游型城市的转型提出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分析及尝试。  相似文献   

5.
全州县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丰富、类型多样、特色鲜明,对于全州县开展地质旅游脱贫攻坚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全州县区域地质背景,在详细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划分出全州县典型地质遗迹景观类型,系统分析典型地质遗迹景观特征,从地质旅游开发利用的角度,探讨了全州县地质遗迹景观的地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全州县典型地质遗迹景观主要发育于泥盆系、石炭系碳酸盐岩及加里东期酸性花岗岩中;(2)全州县大地格架从志留纪开始主要经历了花岗岩体形成、大地格架形成、断陷盆地形成、现代地貌形成四个时期;(3)全州县有30处典型地质遗迹景观,依照有关技术要求可划分为两个大类、四个类、七个亚类;(4)全州县地质遗景观中构造遗迹、矿业遗迹、水体遗迹及地貌遗迹特征突出;(5)全州县地质遗迹景观在构造学、地貌学、旅游学、环境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旅游地学研究意义。本文研究结果为认识全州县典型地质遗迹景观状况和科学合理开展地质旅游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旅游地学资源丰富,属优势旅游资源,在当前国家倡导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旅行的利好政策环境下,适时打造地学类研学旅行产品。研究总结湖北旅游地学资源的基本特征和"研学旅行"的基本涵义后,对打造湖北省地学类研学旅行产品的各方面影响因素展开分析,认为开发工作具备广阔的前景,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北山国家地质公园具有重要地学研究价值,是保护母亲河行动生态教育基地之一。应用SWOT分析方法对公园开发、保护过程中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四方面进行动态分析,为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提供科学参考。公园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为旅游开发、科普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开发过程中旅游资源整合不够、地质公园遗迹保护缺失、地学文化挖掘力度不够等问题日益凸显。在当前旅游发展新形势下,旅游行业进入新时代、地学旅游得到新倡导、乡村振兴提出新思路,迎来新的机遇,也面临地质公园保护与开发矛盾、旅游市场的更新迭代、地质公园的受众群体多元化影响的新挑战。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在保证可持续发展前提下,建立健全基础服务设施与管理制度、规范地质公园建设、健全旅游配套设施和景区服务、开发精品地质科普旅游路线、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助力北山国家地质公园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黄冈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拥有4大类12亚类53处地质遗迹资源,为中国自太古代以来的中央造山带形成演化的天然实验室,大别山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游客量和旅游收入逐年稳步增加,但公园旅游客源地空间的集中程度高,以湖北省武汉市游客为主,外省游客以周边地区居多。游客出游距离以短程为主。旅游业向着多元化和融合创新的全域旅游发展,而地学旅游资源产品单一化对于大众游客缺乏吸引力,以地学旅游为核心的旅游形式和内容需要再进一步开发。通过昂普分析,提出了具体的地学旅游资源开发对策与措施,旅游产业融合产业创新,提高公园旅游一体化服务水平,打造地质与人文一体旅游,发展以世界级地质公园地学旅游为主的多元化旅游活动和旅游产品,打造有效的地学旅游宣传推广体系。公园作为地学和文化综合旅游目的地,应加强区域间旅游合作建设,拓宽公园旅游市场。  相似文献   

9.
《煤》2016,(5):6-9
在倡导生态旅游的今天,如何在保护地质遗迹的基础上进行旅游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以青海湖国家地质公园沙岛园区为研究对象,从公园整体开发思路、园区边界勘定、旅游功能区划分、园区道路交通规划、形象宣传等五个方面,分析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的关系,探讨沙岛园区的旅游开发与园区规划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旨在探索一种有利于地质遗迹保护的地质公园旅游开发模式,为高原地区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保护和旅游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沈敏  周永博 《资源与产业》2011,13(6):162-167
可进入性是旅游地开发的决定因素之一,对旅游地的开发适宜性和市场竞争力有重要影响。长期以来,旅游地与外界联系的交通便捷程度是旅游地可进入性研究的主要方面,旅游地可达性成为衡量旅游地可进入性的重要指标。结合无锡案例,采用ARCGIS 9.2和SPSS 16.0,对城市交通可达性的空间数据和城市旅游市场调研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在计算城市旅游客源地可达性水平的基础上,分析处于不同可达性区域的客源市场特征,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城市旅游市场营销措施。  相似文献   

11.
凤阳山地质公园及其周边附近拥有丰富的地质遗迹,具有珍贵的科研和科普价值,为了进一步挖掘凤阳山地质公园的开发利用潜力,在此根据该地质公园及其周边的地质背景条件和人文历史深入讨论其旅游地学意义。认为该地质公园特有的岩溶洞穴遗迹、岩溶地貌遗迹、地层古生物遗迹、水文地质遗迹和火山遗迹等类型特色鲜明、实属华东地区少见,同时,该地是研究我国前寒武纪和解决我国南、北方新元古代地层衔接及对比问题的重要地区之一。最后,为凤阳山地质公园的今后发展提出了规划建议,为人们今后更好地了解地球、认识自然提供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在对常宁市庙前区域地质旅游资源综合考察和研究的基础上,论证了常宁申报国家地质公园的可行性,探讨了解决地质旅游资源保护和申报庙前国家地质公园的对策和措施。认为建立国家地质公园有助于推动庙前省级地质公园的规划和建设,有助于庙前地质旅游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也为拓宽衡阳旅游空间、提高衡阳旅游科学品位、打造衡阳旅游南北呼应新格局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具备丰富的各种级别、各种类型的地质公园资源条件,但地质公园开发与建设还相对落后,地质公园的科技旅游收入效益很差。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旅游逐渐成为国内外旅游市场开发的重要热点之一。湖北省地质公园的科技旅游开发建设显得十分紧迫。分析湖北省地质公园科技旅游开发的现状,提出湖北省地质公园科技旅游开发要合理地营销地质公园,充分发挥载体的科普功能;挖潜地质公园的科学内涵;科学地规划和建设地质公园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地质旅游是一种新兴的高端旅游产品,但近些年各地掀起的申报地质公园热使地质公园旅游开发进入了盲目无序状态并相继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2006年9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王屋山-黛眉山成为世界地质公园,但2010年7月世界地质公园中评估评审被要求黄牌整改,由此引发的地质公园开发建设问题受到了高度关注。从河南地质公园与地质旅游开发现状着手,选取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为典型案例,分析其地质旅游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探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科普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示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文明程度的重要窗口。地质公园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具有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蕴含着巨大的科普旅游发展潜力。本文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探讨开发差异性产品、创建立体营销模式等适合该公园科普旅游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详细介绍了沂蒙山地质公园的地学旅游资源——典型的地质遗迹、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具特色的人文资源,其中发育鬣刺结构的科马提岩、太古宙至古元古代多期次的侵入岩、蒙阴常马庄金刚石矿和岱崮地貌为世界级地质遗迹。依据《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标准》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理念,提出构建沂蒙山地质公园地学旅游体系框架,包括健全科普解说系统、开展科普活动、开发特色地学旅游产品、提高地质公园显示度。最后提出开展沂蒙山地质公园地学旅游建议,以期为公园的合理开发和地质遗迹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龙门山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自然景观、山地气候、山地生物、地震遗迹、乡村形态、山地文化多样性明显。"5·12"大地震后,龙门山地区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开发集自然观光、休闲度假、地质科考、宗教体验、乡村度假于一体的山地旅游潜力巨大。结合龙门山地区旅游开发环境与资源特色,提出基于"主题旅游、城乡统筹、点—轴理论、多位一体"理念的山地旅游开发战略,旨在为龙门山地区灾后重建、建设中国山地旅游示范区提供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旅游产业发展到现阶段已经摆脱了统一设计和粗放开发的传统模式。资源、市场、产品这3个基础元素对于主导旅游产业设计及开发方向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运用昂谱分析技术有针对性地对城市旅游产业进行分析并设计,以此带动该旅游城市整体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成为城市规划的新热点。本文以昂谱(RMP)分析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石家庄市旅游资源构成情况和开发现状以及目前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详细分析旅游资源、旅游市场以及旅游产品,从而准确定位石家庄市旅游客源市场,突出省会旅游城市的地位,建设精品和特色旅游产品,把石家庄市打造成优秀旅游城市,并将其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带向科学正规的轨道。  相似文献   

19.
云台山地质公园旅游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以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著称于世,除了地质地貌景观外,丰富的生物景观和众多的人文景观也是该地质公园重要的旅游资源。本文对云台山地质公园的旅游资源进行了简要的介绍,重点分析了目前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业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沙漠资源的旅游开发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沙漠在地球上分布广泛,全球陆地有1/5的面积是沙漠。沙漠的广泛分布,一方面为治理沙漠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却也为开展沙漠旅游提供了条件。如果能将沙漠治理与沙漠的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能够提供防沙和治沙的新途径,而且能挖掘沙漠的价值,变害为利,让沙漠创造出效益来。本文首先介绍了沙漠的分布及其特征,之后阐述了沙漠的开发前哥,最后从旅游角度对目前已开发的旅游景区、景观的开发模式进行了总结,提出促进沙漠旅游开发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