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简述在我国和国外的汽轮机制造业中,叉型叶根由于其极高的可靠性而在长叶片的设计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透平功率的增加,叶片的长度和重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因而使得所采用的叉型叶根的叉齿数也增加了。目前已采用的叉型叶根有:单叉、双叉、三叉、四叉、五叉及  相似文献   

2.
大型汽轮机床末级长叶根为一般为七叉型叶根,为保证其严格的型线与尺寸精度要求,叶根槽铣刀一般要采用8片组合式正前角尖齿成型铣刀。但刀具用钝以后必须使用专用装置或设备修磨后刀面,由此带来了重磨和检测的难度。本文结合一些同行的经验对叉型叶根槽铣刀的重磨与检测装置的原理、刃磨方法、检测手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汽轮机转子叶根槽传热系数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汽轮机转子叶根槽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采用单层圆筒壁、多层圆筒壁与多层平壁模型计算叶根的传热热阻,采用串联热阻叠加原则计算叶根热传递过程的总热阻,并依据叶根的总热阻和叶根槽承力齿的面积计算叶根槽的传热系数.介绍了倒T型叶根槽、双倒T型叶根槽、叉型叶根槽和纵树型叶根槽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600 MW超临界汽轮机高压转子叶根槽传热系数的定量计算结果.在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汽轮机转子温度场和热应力场的有限元计算中,该计算方法为确定转子叶根槽的传热边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谢浩  李锋  孟庆集 《汽轮机技术》2003,45(6):343-346
为提高汽轮机叶根结构的安全性,提出采用弹塑性接触有限元方法对叶根轮缘进行精细的应力分析。文中以一菌型叶根为对象,分析了界面摩擦系数和初始间隙对接触力分布、载荷分配及最大应力的影响。另外,对叉型叶根,文中提出了一种简化的接触模型,并根据计算结果给出更合理的销钉孔载荷分布拟合公式。  相似文献   

5.
谢永慧  马丹丹  张荻  丰镇平 《热力透平》2012,41(2):116-121,159
叶片是汽轮机中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整个机组的安全运行。因此,通过改进叶片结构来弥补材料强度方面的不足,减少叶片事故,进而提高整个机组的安全性是非常必要的。对汽轮机叶片枞树型叶根轮缘完成了多变量优化分析工作,基于APDL编程语言对枞树型叶根轮缘进行了多参数建模,通过求解7个特征变量的优化值,以达到叶根轮缘最大、等效应力最小的目的;并对具体的叶片分别采用零阶算法结合一阶算法、智能优化算法(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模拟退火算法)及模式搜索等方法进行了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综合考虑精度及优化时间的情况下,模式搜索算法是解决本问题的最佳方法。研究结果可以为汽轮机叶片叶根轮缘部分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透平机组的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一、绪言六十年代初期由上海汽轮机厂设计,并由上海汽轮机厂、北京重型电机厂、武汉汽轮发电机厂等制造厂、长春等电修造厂生产的31—25—7(N25—35)型汽轮机,是一种效率高的中压机组。据不完全统计,截自1984年底已运行的有101台,大部份分布在华北、西北、西南、中南等中小型火电厂发电用,少部分做为拖动用。该型机组是上海汽轮机厂新设计,末三级采用叉型叶根的自由叶片。尽管自由叶片效率高、加工简单,设计计算也较准确等优点,因设计制造缺少经验,试验研究工作落  相似文献   

7.
嵇安森 《热力透平》2003,32(2):121-123
为保证汽轮机松装叶片现场测频数据的准确性,须排除制造厂防锈剂的影响,使得电厂汽轮机蒸汽品质良好,叶片表面、叶根及叶根中间体内基本无垢物,叶片测频前注胶工艺恰当。本文以作者的实践经验叙述了松装叶根汽轮机叶片的测频体会。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 1971年哈尔滨汽轮机厂接受制造某汽轮机组的任务,该汽轮机组末级叶片提出一系列较高的要求:末级叶片工作部分长630mm,设计要求叶根室温屈服强度σ_(0.2)≥75Kg/mm~2;为了防止水刷,进汽边钎焊司太立合金片,要求回火温度不低于680℃;叶片在湿蒸汽区工作,需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叶片的工作状态要求材料有较好的振动衰减性能,较高的疲劳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地叙述了防止工业汽轮机枞树型叶根动叶片振动渗入叶根的一种有效措施——在相邻叶片型底台基间嵌入一梯形销。  相似文献   

10.
一米长叶片为东汽厂30万千瓦汽轮机的关键零件。其叶根型式采用直线枞树型,是一种新设计的叶根。为此,对其作了不少的试验研究工作,如有限元计算、光弹性试验、金属模型试验等。为了更进一步确保其安全性,确认其最终的极限承载能力,最后还进行了全尺寸的实物叶根试验。但本文只介绍  相似文献   

11.
汽轮机叶片的三维几何造型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毅  章泳健 《汽轮机技术》2004,46(3):161-163
通过对汽轮机叶片汽道型面及叶根、叶冠部分几何造型特点的分析,介绍了应用CAD/CAM软件对汽轮机叶片进行三维几何造型的一般方法并指出了在叶片设计及制造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张明辉  张荻  谢永慧 《动力工程》2012,(7):501-507,516
在考虑高温热变形影响的前提下,对汽轮机调节级叶片枞树型叶根轮缘结构进行了优化研究.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的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建立了枞树型叶根轮缘的参数化模型,以叶根轮缘的8个关键尺寸作为设计变量,以叶根轮缘处最大等效应力达到最小为目标函数,应用模式搜索算法进行优化控制,对叶根轮缘结构进行多变量的优化分析,获得了使叶根轮缘处最大等效应力大幅减小的枞树型叶根轮缘优化型线.结果表明:相对于原始结构,优化后,叶根和轮缘处的最大等效应力分别降低了19.84%和6.48%,提高了汽轮机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KBE叶片快速设计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海鸣  郭连水  吴波 《汽轮机技术》2007,49(2):106-108,89
复杂产品设计过程是不断迭代反复的过程。为解决汽轮机叶片设计效率低,从汽轮机叶片结构及设计过程出发,定义叶片设计过程向导;提供自动处理叶片型线方法,实现叶身的快速设计;根据叶片结构特点,采用特征设计技术,快速定义叶根、拉筋、围带;基于动静叶片依赖关系,实现动静叶片之间、叶身、叶根、中间体之间的相关性设计;按照叶片设计中气动、强度要求,实现叶片设计与分析的自动优化。以汽轮机某型号叶片为例,在自行开发的叶片快速设计系统上验证本文提出的方法,结果表明,叶片设计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提出的叶片快速设计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摩擦学的一些基本原理,以部分汽轮机叶片根部断裂现象为研究对象,简述了汽轮机叶片根部(T型叶根)与轮缘接触处存在微动失效的条件以及微动失效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汽轮机末几级长叶片的叶根轮槽强度,对于汽轮机运行的安全性而言至关重要。对现有的三齿枞树型叶根轮槽型线进行了优化,并对优化后叶根轮槽的应力分布进行分析,对比了叶根的应力集中因数,评估了叶根轮槽相对滑移量以及叶片振动频率的变化,分析了叶根与轮槽的配合间隙,绘制出了优化后的叶根轮槽型线图。结果表明,优化后叶根的峰值应力与优化前相当,内弧侧与背弧侧的应力水平趋于一致,轮槽的峰值应力明显下降,叶根的应力集中因数均布情况有所改善,优化方案对叶片的振动频率影响较小。优化方案能够明显改善叶根轮槽的强度,并已成功用于已投运的实际工程项目。研究成果可为高转速汽轮机末几级长叶片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哈尔滨汽轮机厂的69~#机组的710mm叶片的叶根的光弹性实验应力分析,确定了国内首次采用的这种五叉等强度叶根的应力状态;确定了应力集中的部位和最大应力值;给出了应力集中系数;找出了上、下铆钉的承载分配比;文章最后对于该叶根的强度问题予以了评价。本文对于等强度叉型叶根的设计、计算,对于出口机组的安全可靠的运行都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1 概述在汽轮发电机组运行中,因汽轮机叶片枞树型叶根受力不理想而导致叶片或叶根断裂的事故已屡见不鲜。这是因为,迄今为止,对叶根受力尚不能完全依靠计算方法获得准确的数据,因而往往要借助实验手段才能反映叶根真实的受力状况。为确保机组的安全运行,避免叶片(叶根)的断裂事故,用有效的实验方法获得叶片(叶根)的真实受力状况是很有必要的。国外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在开发设计一种新型叶根后均进行实物叶根的拉断破坏试验,其目的就是为了考核叶根的强度储备是否满足要求。国内以前由于受到拉力试验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用激光全息时间平均法证实大刚度的调节级叶片的叶根参与振动的现象,较详细地分析研究了具有菌型叶根的调节级叶片振动初始截面与装配质量、工作状态以及振型的关系。分析指出,对于此类叶片,叶根参与振动的现象是严重的。不同的振型其叶根参与振动的程度也不同。在某些装配条件下,叶片振动的初始截面可能延伸至最下面一对叶根齿。本试验研究结果用于化工部锦西化工机械厂改型设计的KT1501型工业汽轮机调节级叶片中,经该机组投产运行,证实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汽轮机低压转子末级叶片的裂纹和叶根销钉断裂失效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对损坏叶片和销钉的外观观察、微观结构分析、材料成分检测以及运行环境的综合评估,揭示了失效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叶片裂纹主要是由于长期受高温、湿度变化和蒸汽侵蚀导致的材料疲劳累积,以及叶片设计中的应力集中现象所致;叶根销钉的断裂失效主要与运行过程中周期性的抗拉应力过大以及振动疲劳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对汽轮机低压转子末级叶片裂纹和叶根销钉断裂失效机理的分析能够为汽轮机低压转子末级叶片和叶根销钉的设计、材料选择、加工制造和运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B1.5-24/3汽轮机第一列叶片的断裂事故分析,讨论了T型叶根短叶片的振动特性,并用静态和动态叶片测频试验证明,叶根的动态松动是造成该列叶片事故的确切原因。最后用有限元分析程序计算该列叶片的自振频率,并应用边界单元模拟叶根的夹紧力,从而求得频率-夹紧力曲线,其结果和试验曲线非常一致。这使我们在叶片设计阶段有可能预先估算叶根松动对T形叶根短叶片振动特性的影响,使之在运行时能避开危险的共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