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2 毫秒
1.
梁代宫体诗大昌,这与萧氏父子有着密切的关系。梁武帝萧衍统治时期,崇儒尚佛带来社会的安泰;思想兼容并包与“更造新声”又给当时文学创造了自由发展的空间,这为宫体诗的产生铺就了温床。萧统持“踵事增华”、赏玩娱乐的文学审美观,在审美机制上为宫体诗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萧纲、萧绎作为趋新派领袖提出了“文章且须放荡”的概念,为宫体诗的内容和形式建立起具有革新意义的理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狭义相对论的原理为依据,对时间的顺序及因果关系的问题作了较详细的论证,得出了时间顺序可以颠倒、因果关系不能颠倒的结论,同时对社会上流行的一些关于相对论趣谈中的父子因果关系的论述的不严密之处作了指正。  相似文献   

3.
现存的161种元杂剧中,有27种被研究者划分为家庭剧,但由于划分标准的不确定性,这27种家庭剧在概念界定上出现了矛盾,本文以夫妻、兄弟、父子亲属三伦为着眼点,对元杂剧的“家庭剧”这一概念进行考察和辨析。  相似文献   

4.
在《有了快感代就喊》中,"父子场景"、婚姻和事业构成卞容大成长自我的三个重要环节。"父子场景"中父亲血缘自然生命与权力文化象征意义在子身上的成长成为卞容大处理与婚姻、事业等社会关系的重要根源。卞容大在婚姻上以压抑弱者减轻主体内心痛苦的反压抑手段来维护男人的角色,但追求"事业成功"的失败让他的男子汉气概黯然失色,他却依然在妻子面前维护男人尊严的悖论产生了池莉女性情感体验下了解男性典型的范本。  相似文献   

5.
从“纠谬”与“补遗”两个方面,对张尚义生平、横滨开发、张尚叉子侄以及其他一些问题作了考证,认为张尚义到横滨开创西服业是不可能的;对张方广、张有松及其子孙对中国近现代服装业、对红帮群体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对横滨近现代服装业的发展作出的贡献予以肯定;对张方城父子创新中山装之说,作者表示存疑,尚待发掘确凿材料,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6.
选用《董贝父子》替代《董贝父女》来作为题目,这实在是狄更斯匠心独运的结果:它悖论式地突出了董贝父女关系的重要性,既彰显了和谐、正常的父女关系的缺席,又暗示了其中的原因,还召唤了这种关系的回归。小说的题目究竟是《董贝父子》,还是《董贝父女》,这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这两个题目都必然会揭示同一种社会现实,即“进步”潮流中成人和儿童之间关系的异化。  相似文献   

7.
韩刚 《饰》2010,(1)
本文认为中国绘画史上已成定论的"米点山水"(或"米氏云山")这一极为重要的观念是在时间之流中逐渐约定俗成的,其中包含有对宋代著名画家米芾、米友仁父子山水画笔法极大的误解.确切地说,"米氏云山"应当称为"小米云山".  相似文献   

8.
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是内地富豪榜上10年未下榜的“传奇人物”。在是非不断的中国民营企业及民营企业家群体中,东方希望和刘永行父子均是“罕见的例外”。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钣金零件几何信息描述模型和数据结构的分析,提出了利用参数化图形技术和按“父子”关系对零件各型面进行展开,解决了钣金冲压件CAPP系统中展开图自动生成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自从布拉格父子发现布拉格定律以来,X射线衍射技术在研究晶体物质的结构中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需要对催化剂、催化剂载体,表面吸附物以及高分子材料等物质的结构有精确的了解,由于这些物质一般都难以获得单晶,所以,利用X射线衍技术得到的结构信息是极其有限的。近年发展起来的新的结构测定  相似文献   

11.
李贺的“苏小小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贺是中唐时期优秀的诗人,他的诗以善写鬼、魂灵著称。作为有文学价值的妓女形象,苏小小对后世文人有很大影响,可以说有一个苏小小情结存在,李贺也不例外。苏小小在其诗中共出现两次,这种出现不是偶然,而是诗人找寻异代知己的认同感所致。  相似文献   

12.
丰富婉约的意象,含蓄蕴藉缠绵的意境;轻灵自由的表达无声写有声的技巧,建筑美和音乐美的形式,恰如宋词小令的风韵。  相似文献   

13.
试论南宋初期的爱国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宋初期大量爱国词章涌现的历史原因、词作反映的主要内容、风格以及在宋词发展史上的地位与影响等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明代"前七子"领袖李梦阳创作的大量绝句是在模仿李白、王昌龄等盛唐名家诗作的基础上完成的。本文试图从艺术手法方面考察盛唐时期绝句的风格与特点,探讨其对李梦阳绝句体裁诗歌创作的影响,并试图寻找李梦阳以盛唐诗歌作为模仿对象的动机。  相似文献   

15.
文人茶是中国茶文化体系中具有独立品格与内涵的茶文化模式,也代表着中国茶文化的最高层次。明代中期以后,文人们推崇饮茶“天趣悉备”的自然美,许多文人更是全身心投入到茶事活动中,将茶事品茗作为表达志向与修身养性的主要方式,茶诗创作成果丰硕。茶诗的创作是一种文学现象,极大地丰富了茶文化的表现形态与内涵。明代茶诗体现出明代文人茶虚静空灵、天人合一以及本真自然、闲适清逸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传世的唐代著名诗人张继的《会稽郡楼雪霁》等三首越地诗研究着手,发现诗中描述的"夏禹坛"与夏朝君王殡葬规格有关,从而推论目前在浙江绍兴禹陵附近的青、王坛地名是夏朝祭坛遗迹。史载的舜下葬地"零陵"应该就在禹陵附近目前叫作青、王坛地名的地方。这对于研究我国舜、禹上古时期历史和当地旅游经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宋代鄞史氏家族不仅权倾朝野,而且作家辈出,是罕见的一个文学世族,至少有22人将诗文结集问世.史氏家族创作蔚成风气,作品富有,发表过不少感慨时事、关心国是的诗词,尤其擅长于自我情怀的抒发,而且艺术上也有一定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唐代诗人李白与王昌龄均创作了大量的送别诗.这些送别诗的相同之处表现在数量多、类型丰富、感情真挚、体裁多样化.不同之处是选用的意象、表现的方法及语言的风格.李白的送别诗常采用酒意象与流水意象,常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表达感情,语言自然明快.王昌龄的送别诗常选用月意象和云意象,采用衬托和兴喻的手法传情达意,语言清婉含蓄.  相似文献   

19.
宁波的诗社     
诗社,是诗歌刨作高度繁荣之后出现的诗人创作组织。宁波的诗社是晚唐时国宁寺住持宗亮开创的。宁波的诗社至宋代进入第一高蜂期,名家章出,名作丰硕,流派纷呈,泽被深远。明清之际,宁波诗社开始进入鼎盛期。清初,宁波诗人结社之风特盛,形成宁波诗社的第二个高蜂,当时宁波的月湖,简直成了诗人之家,充满民族悲愤和个体幽恨的爱国诗篇大量涌现是这一时期宁波诗社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苏东坡“和陶诗”艺术成就颇高,它是“绚烂之极”后而造的“平淡”,蕴含着丰富的感情和色调:诗风平淡,感情真笃;超然淡泊,意与境合;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写景传神,时见佳句。研究苏东坡“和陶诗”的艺术风格,对于了解诗人晚年诗歌创作的全貌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