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花货是紫砂传统工艺中的重要源流。可谓纳自然万物于紫砂,惟妙惟肖,蔚为壮观。历史上的紫砂陶艺家,以他们的聪明才智从紫砂壶艺中别开生面,用五色斑斓的紫砂泥创作出来一个富有生机的自然神品世界,建树了"紫砂象生艺术"的新类型,为紫砂艺术开添了一个新门类,这就是"花货"。  相似文献   

2.
正发展至今,紫砂艺术早已成为宜兴的代名词,在世界舞台上闪耀着自己独特的光芒。得天独厚的紫砂泥,在紫砂匠人的手中不断变换,使之成为"世间茶具之首"。而其"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丰富造型更是将紫砂艺术的外在情趣表达得淋漓尽致,深受世人的追捧。当然,紫砂艺术的完美少不了其内含的人文气息及创作情感。纵观紫砂艺术的发展历史,紫砂匠人对于紫砂艺术所抒发的情感,使得紫砂艺术温润成独一无二的艺术佳品,观之  相似文献   

3.
<正>紫砂光器是紫砂陶艺中重要组成部分,以"简约"、"朴素"、"光润"著称,素来最考验紫砂艺人的创作功底。与紫砂花货相比,其造成简单,外形不着一物,素雅自然,可达到返璞归真的境界。纵观紫砂壶发展历史,很多紫砂大师均参与到紫砂光器创作中,且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点,如时大彬的拙朴、邵大亨的大度等,他们的紫砂作品可谓气度非凡,神韵气聚佳,完美展现出紫砂光器的素雅之美,诠释其内涵,成为后  相似文献   

4.
陈宏林 《山东陶瓷》2012,35(2):37-37
正人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此话对于宜兴紫砂艺人来说可谓千真万确。如果把已经载入史册的紫砂先辈们的丰硕艺术成果和当今紫砂艺人们的精品佳作视作为"炊"的话,那都得感谢上苍施给宜兴紫砂人的"阳羡溪头一丸土"的"米",追  相似文献   

5.
《江苏陶瓷》2013,(4):55
为纪念陈曼生绘壶式著作《陶冶性灵》传世200周年,演绎"茗壶二十品",追溯紫砂文脉,复原"曼生壶"经典,由宜兴市陶协、紫砂工艺厂主办,北京紫砂艺术馆、江苏紫泥公社承办的首届"荆溪杯"紫砂手工大赛于7月8日评比揭晓。在109件参赛作品中,共评出一等奖3件、二等奖6件、三等奖9件,另有19件作品获优秀奖。陈曼生是清代中期开文人直接参与紫砂创作风气的代表人物,留下了《陶冶性灵》专著中的"茗壶二十品"以及"曼生十八式"等经典图录以及实物,在紫砂发展史上起到了里程碑式的作用。"荆溪杯"紫砂手工大赛,作者均按照"茗壶二  相似文献   

6.
紫砂花货取自然之形,经过紫砂艺人的提炼构思,通过艺人对紫砂泥料的熟练应用,采用紫砂作品装饰的各种手艺技法,经过紫砂特有的制造工艺最终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紫砂花货造型,这些造型中又以植物为主。可以说植物类紫砂花货长久以来是数量最多、造型最为丰富的紫砂花货产品,通过分析作品"佛手壶"的设计到成型过程,探讨植物类花货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7.
范敏 《江苏陶瓷》2012,45(5):40-40
宜兴紫砂圆器造型为紫砂茗壶造型体系中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它与紫砂方器造型并存于世,相互映辉,不断演变、调整、发展、蕴育了漫长的紫砂发展史,创造了"方匪一式,圆不一相"、姿态万千的茗壶世界。紫砂圆器造型的艺术美,主要反映在圆器壶体造型的完美形式上。紫砂圆器茗壶的艺术美往往用"形、神、气、态"四大要素来衡量,其中"形"的好坏直  相似文献   

8.
壶韵语景     
正紫砂文化内涵的滋养造就了紫砂艺术的生命力,诠释了紫砂艺术乾坤,这就是紫砂的"语景"。紫砂艺术家注入壶中诸多审美元素的原创性成就了紫砂的艺术价值。这些原创性元素,如创新的思想观念、新颖的艺术理念、广阔的文化视野、精湛的塑造工艺、多彩的诗情禅趣、升华的艺术境界、高雅的审美气象等在具体创作中的运用,此乃紫砂艺术的"语景"。  相似文献   

9.
紫砂作品的艺术形式多种多样,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紫砂工艺的完善,逐渐衍生出紫砂花盆、紫砂雕塑、紫砂茶宠等一系列文房用品,极大地丰富了紫砂材质的使用度,它们不仅可实用,其质朴高雅的气质还增加了生活的情调,从各方面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也让紫砂器具上升为一种新的文化艺术形式.紫砂花插作品"和气四方"以刚柔并济的器型辅以色泽、刻...  相似文献   

10.
顾斌武 《江苏陶瓷》2011,44(1):48-48,50
"紫砂洋桶壶"是紫砂茗壶品种里较为常见的一种款式,亦是一种茶壶款式的专用名称。"紫砂洋桶壶"自清末民初创制以来,以其造型简练、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1.
在紫砂几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之中,历历代代的紫砂艺人都在努力地传承和创新着紫砂艺术,将紫砂的诸多无限可能都挖掘了出来,从而促使紫砂艺术走向了全新的天地,紫砂艺人在紫砂壶上融合了我国传统艺术之中各种各样的文化艺术形式,使得紫砂艺术得以呈现出完美的艺术魅力以及丰富的人文内涵,同时也使得专门生产紫砂壶的宜兴获得了"中国陶都,陶醉天下"的美名,不仅在我国之内,更是在全国乃至是世界各地都举世闻名。本文便主要以紫砂"方炉套组"为例,谈谈它的造型特征以及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12.
紫砂光器是紫砂艺术中最具有特色的艺术风格之一,其"简而化之、返璞归真"的境界堪称紫砂艺术最臻于完美的艺术。紫砂光器的上乘之作以"光润、玉韵、素雅"而见长,即壶艺的"精、气、神、韵"。光器貌似紫砂壶艺中最为简单的造型,却是"最难做"的。相比筋瓢器与花器,此二者可以凭借"后期"的装饰艺术来掩盖其"裸胎"的不足,使之臻于完美,而紫砂光器"塑像简单"的壶体  相似文献   

13.
宜兴紫砂以其独特的材质为人所熟知,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发展出紫砂壶、紫砂雕塑、紫砂花盆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紫砂艺术品,给人以朴实无华的艺术感受,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本文以紫砂雕塑作品"逍遥游"为例,浅谈其造型设计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紫砂泥料为宜兴独有,紫砂工艺也为宜兴独创,资源是紫砂行业发展的第一要素。要想可持续发展,有关政府部门要从源头上严格控制。既要有序开采,又要加以保护,更要杜绝"化工泥"的再次出现。这需要紫砂艺人共同努力打造一张新的城市名片,将宜兴紫砂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5.
潘明星 《江苏陶瓷》2012,45(2):63-63
宜兴紫砂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在历代艺人的辛勤耕耘、不断努力创新下,紫砂世界形成了花色品种繁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千奇万状的艺术珍品。其中,紫砂"花货"的创作更是紫砂艺术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所谓紫砂"花货"就是用提炼取舍的艺术手段,表现自然形态中富有美学价值的部分,并符合功能合理、视觉美观和使用安全的实用原则,或者在几何形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7月-9月,三杯茶携手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共同举办"陶都风西夏情百人百壶收藏展"的活动,届时馆内将同时举办"无锡博物院院藏紫砂精品展"。无锡博物院举行院藏精品紫砂展,展出精品包括陈鸣远、陈曼生、程寿珍等大师的作品。"三杯茶"从三月中旬即已向紫砂界征集参展作品,作品征集持续进行中。这是一次紫砂新势力与紫砂大师们的正面对话,是后辈对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向前辈的致敬,是紫砂新势力与大师们艺术创作火花的  相似文献   

17.
<正>紫砂艺术发展到今天,乱象环生,尤其在政府限制开采紫砂矿后,各类紫砂层出不穷,当下保护紫砂的纯正源流、矿脉材料刻不容缓。论及紫砂的纯正,也许只有宫廷紫砂无争议,是极为纯正的一脉。"宫廷紫砂"这个名词,最先由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学者耿宝昌先生提出,特指皇帝御用的高档而又精  相似文献   

18.
<正>紫砂文化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紫砂艺人对紫砂壶艺创作技艺、技法、文化、思想的传承与发展。紫砂文化发展的每个时期,紫砂艺人的价值观都会有不同的表现。正是如此,紫砂艺人的"价值观"对紫砂泥料配制、创作、器型、技艺、收藏、紫砂市场营销、网络时代线上线下的运营、新媒体等多元化的思想与技术领域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主观因素与客观表现。  相似文献   

19.
曹竞方 《江苏陶瓷》2020,53(2):37-38
宜兴紫砂自北宋萌芽到明代兴盛,延续发展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宜兴紫砂之所以成为茶具的首选,关键在于其得先天之厚爱,宜兴特有的地理人文优势及传统茶、陶文化背景,使宜兴紫砂陶器与茶的结缘更有优势。同时紫砂艺人总能把自己对自然的理解与情感追求融入作品中,尤其是文人雅士的参与,使紫砂成为实用意义上的茶之"器"的同时,也逐步具有文人传统的审美意象,紫砂成为了文化的载体,具有了"道"的境界。"诸事如意套壶"也是这样的一件作品,在保证实用功能的前提下,以独特的紫砂艺术语言赋予作品浓厚的人文寓意。  相似文献   

20.
历代的紫砂名家创作了不少紫砂壶的经典器型,是后代紫砂艺人学习的楷模。近代紫砂名家朱可心的紫砂"四方塔竹壶"不仅造型独特,而且陶刻部分古色古香,风格独特,值得后人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