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PVA-PVC共混纤维即阻燃性优良的维氯纶,本文介绍其制备过程的特点,包括对PVC乳液的要求、PVA与PVC的共混纺丝、共混纤维的超分子结构和形态结构等。最后,介绍维氯纶的2个主要特点-染色性和阻燃性的研究结果。这一研究结果指出,维氯纶的两组结构使其具有优良的染色性,维氯纶的LOI值可达36%。  相似文献   

2.
中壳纤维的制备及结构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用溶液湿法纺丝制得甲壳胺湿纤维,分别在不同温度以及不同伸缩比下干燥定型。通过测定纤维的取向度、结晶度、吸水率、密度以及纤维的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了纤维的定型条件及性能的关系,确定了纤维的最佳定佳条件。  相似文献   

3.
PVA-PVC共混纤维即阻燃性优良的维氯纶.本文介绍其制备过程的特点,包括对PVC乳液的要求、PVA与PVC的共混纺丝、共混纤维的超分子结构和形态结构等.最后,介绍了维氯纶的2个主要特点─—染色性和阻燃性的研究结果.这一研究结果指出,维氯给的两相结构使其具有优良的染色性,维氯给的LOI值可达36%.  相似文献   

4.
聚乙烯冻胶丝萃取超拉伸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研究聚乙烯烯冻胶线条在萃取超拉伸过程中的分子结构变化发现:超拉伸过程诱发和促进了大分子伸直链结构的形成。借助测定纤维热性能口赖曼光谱图等来探索和描术纤维在萃取超拉伸过程中的结构及性能的变化,由此提出聚乙烯冻胶纤维萃取超拉伸四阶段变化模型。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烧碱蒽醌法苇浆、碱性亚钠法苇浆、KP法针叶木浆在回用过程中纤维保水值、纤维聚戊糖含量以及成纸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纸浆在回用中打浆前后聚戊糖含量稍有下降,而保水值增加;随着回用次数的增加,聚戊糖含量变化不大,但保水值却大幅度下降;成纸性能在回用中逐渐下降,而光学性能则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甲壳胺纤维的活性染料染色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双活性基活性染料对甲壳胺纤维的染色性能,测定了甲壳胺/棉混纺织物的染色牢度.结果表明该种染料对甲壳胺纤维的上染率接近100%;织物的摩擦牢度、皂洗牢度和耐水浸牢度均与纯棉织物相当,且高于Oko-Tex标准100对纺织品染色牢度的规定极限值.  相似文献   

7.
分散染料与阳离子染料可染型聚丙烯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聚丙烯高度规整的超分子结构,导致聚丙烯纤维无法用常规方法进行染色加工。采用高聚物共混改性方法,成功地研制出可染型聚丙烯树脂。为使可染型聚丙烯树脂工业化生产纤维,对其热性能、流变性能、可纺性能及染色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可染型聚丙烯树脂具有良好的可纺性。  相似文献   

8.
芳香含氯聚砜酰胺纤维拉伸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湿纺成形过程中,拉伸工艺的选择直接影响纤维结构特征的变化。观察芳香含聚砜酰胺纤维结构性能对拉伸倍率和温度的依赖性、实验结果表明,随位伸倍率的增加,大分子链的取向和结晶呈线性增加。在拉伸过程中结构发生了变化,纤维的强度和分解温度亦相应地提高。拉伸温度对结构性能的影响却有不同的规律。随拉伸温度的升高,取向的变化呈双峰现象,这与在四个温度区域下的纤维超分子结构的变化和链松弛强度有关。纤维的强度、分解温  相似文献   

9.
选取八聚(γ-氨丙基)倍半硅氧烷盐酸盐作为抗紫外剂,用于PBO纤维浸轧-焙烘法抗紫外改性,通过改变多聚磷酸预处理和氨基POSS改性工艺条件,发现纤维表面引入笼型POSS后,可以显著提高纤维的抗紫外性能,得到理想改性条件为:POSS用量6 g/L,改性温度230℃,改性时间2 min,溶液酸碱值p H值为8。结合氨基POSS溶液对紫外光的选择性吸收特性,比较了纤维改性前后和紫外光照射前后的单纤强力、超分子结构、表面形态和阻燃等性能,证实了氨基POSS在紫外光照射过程中能够有效保护纤维的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10.
热处理对共聚酯复合纤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重讨论了热处理对共聚酯复合纤维性能的影响,同时还对它的超分子结构和纤维形态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共聚酯复合冷拉伸纤维较其热拉伸和聚酯纤维有高的热收缩率和潜在卷曲性,但强度略低,伸长稍大。经过热处理,共聚酯复合纤维及其加弹丝将呈现出极好的三维卷曲形态和卷曲性能,且热收缩率、卷曲度和卷曲弹性率均随热处理温度提高而增大,断裂强度下降,伸长变大,其强度下降程度和伸长增长率均比聚酯纤维大。  相似文献   

11.
以蟹壳甲壳质为原料,以不同配比的氯化锂(LiCl)和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以及三氯乙酸(TCA)和二氯甲烷(DCM)为复合溶剂制备了甲壳胺纤维的湿法纺丝原被(成纤高聚物的浓溶液),对原料溶解过程的预处理和纺丝原液的流变性能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在DMAC/LiCl体系中,LiCl含量为8%时和TCA/DCM(W/W)为60/40,甲壳胺的溶解性最佳,纺丝原液浓度在4~6%时,可纺性较好,而  相似文献   

12.
纤维素高压蒸气闪爆改性前后结构表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高压蒸气闪爆对原始精制棉和碱处理精制棉、木浆超分子结构的影响。方法 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研究了结构变化。结果与结论 虽然蒸气闪爆后纤维素的晶区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其表观结晶度增大了,同时游离羟基和对水的亲和力也增大了,纤维素形态和超分子结构的破坏导致了其溶解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新型天然纤维龙须草纤维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龙须草的基本性能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其在纺织上的应用。对龙须草纤维的细度、回潮率及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并与其他同类纤维进行了比较,通过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技术对龙须草纤维的表面形态及分子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龙须草纤维断裂强力可达到65.58cN,回潮率为6.99%,可以满足纺纱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制屏蔽电磁波纤维,讨论共混物的流动性及可纺性、纤维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形态结构以及纤维的屏蔽性能.研究表明,随着屏蔽剂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流动性变差;屏蔽荆的质量分数在50%以下,经过4倍拉伸后,纤维材料的断裂强度仍能达到2.34cN/dtex;随着屏蔽剂含量的增加,纤维的结晶度、熔融温度都发生变化,混合材料的相容性变差,屏蔽电磁波性能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5.
甲壳胺溶液流变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甲壳胺溶液中的醋酸和尿素含量的改变对溶液流变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各种组成的甲壳胺溶液的n均小于1,是切力变稀型流体,调节溶液配比,可改变溶液的流变性质,改善可纺性,并对不同温度和时间下溶液的降解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以煤油为溶剂,汽油为萃取剂,采用冻胶纺丝-超拉伸技术纺制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HMW-PEfiber).通过密度梯度、声速取向,DSC热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等研究了拉伸过程中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并讨论了拉伸工艺中拉伸倍率、拉伸形变速率、拉伸长度及拉伸温度对纤维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足够高的拉伸倍率下,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趋于饱和,纤维的大分子形态由折叠链充分发展为伸直链形成微纤结构,结晶形态为斜方晶系与六方晶系并存。从而赋予纤维优异的力学性能.此外,适当提高拉伸形变速率和拉伸温度亦有利于纤维结构的改善,而拉伸长度的增加,有利于拉伸过程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以及常规仪器分析的方法测试了四川优质麻-达县红皮小麻和大竹青白麻的形态结构,超分子结构和力学性能,并与棉纤维进行了对比.实验表明,精干麻表面光洁.有裂纹裂缝等结构不匀点,取向度高,结晶度高,断裂强度高,刚性和断裂比功大,而延伸小;纤维粗.在主要指标上,红皮小麻优于青白麻。  相似文献   

18.
羊毛在微生物作用下引起霉变、黄残,其鳞处结构局部受损,大部分保持完整。而鳞片表面细胞膜几乎全破损,纤维内部超分子结构和大分子受损,变得更易受热融解、分解。研究结果表明,羊毛受微生物作用时,羊毛内部比外层鳞片结构更易受损。  相似文献   

19.
竹原纤维的提取工艺及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竹纤维是一种很好的天然纤维,具有抗菌和穿着舒适的特点,文章重点研究了用纤维素酶提取竹原纤维的工艺,最佳工艺为:纤维素酶用量3((相对于纤维重量),pH值5,温度60℃,作用时间60 min,并且介绍了竹原纤维的横向和纵向的形态结构,物理性能等,并且与其他纤维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羊毛在微生物作用下引起霉变、黄残,其鳞处结构局部受损,大部分保持完整。而鳞片表面细胞膜几乎全部破损,纤维内部超分子结构和大分子链受损,变得更易受热融解、分解,研究结果表明,羊毛受微生物作用时,羊毛内部比外层鳞片结构更易受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