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丙烯酸酯共聚物(ACR)合成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如调节剂、引发剂、乳化剂等对共聚物的特性粘度,转化率以及共聚物流变性能的影响。同时也测试了ACR的流变剪切速率,力学性能,流变温度,玻璃化温度等性能及粒子结构  相似文献   

2.
红豆淀粉的性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红豆淀粉的颗粒形貌、X-光衍射图样、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及糊粘度等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并与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进行了比较,为红豆淀粉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丙烯酸类阻尼减震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丙烯酸类阻尼减震材料的原料的选择,配方设计,工艺制备的确定进行了研究;利用凝胶色谱法(GPC)测定了阻尼材料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分析了树旨的温度-粘度曲线和流变曲线之间的关系,讨论了阻尼材料组成中各单体用量对树脂粘度的影响,并测定了树脂的基本性能。  相似文献   

4.
以n-BuLi为引发剂、环己烷为溶剂,二乙二醇二甲醚为调节剂,二乙烯基苯为第二单体或偶联剂,由于二烯以阴离子均聚合或共聚合方法方法全成了支化型中乙烯基聚丁二烯,考察了基础分子量、DVB及2G的加入量,反应时间对聚合物的支化度,分子量分布指数,特性粘度以及屈服强度影响的规律性。结果表明:DVB的两种加入方式均能形成不同支化形式以及不同支化程度的中乙烯基聚丁二烯,使f、ID,以及Ty都得到相应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涂料用水溶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查了几种因素对丙烯酸树脂水溶性、树脂水溶液的粘度及粘度峰值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 :影响树脂水溶性的主要因素是 AA单体的用量和— COOH的中和程度 ;影响树脂水溶液粘度的主要因素是分子量调节剂和助溶剂的种类及用量 ;影响粘度峰值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A用量、—COOH的中和程度和助溶剂的种类  相似文献   

6.
在低浓度杂多酸催化条件下,利用环氧氯丙烷为促进剂、水为分子链调节剂对四氢呋喃进行开环聚合,得到了最终产物聚四氢呋喃.研究了四氢呋喃开环聚合的反应机制,并采用IR,GPC,DSC,TG及SEM等方法对聚合产物进行了表征.与国外进口的样品对比,聚合产物具有预期的分子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可控制在2 000左右且分布也较窄,还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及均一性.  相似文献   

7.
热压光对纸基芳纶纤维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热压光前后纸基芳纶纤维的内聚能密度、结晶度大小、粘度及粘均相对分子质量,研究了芳纶纸基纤维玻璃化温度与内聚能密度及结晶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热压光后芳纶纤维的内聚能密度、结晶度与玻璃化温度(Tg)提高,粘度及粘均相对分子质量下降;热压光后的芳纶纤维玻化温度随内聚能密度及结晶度的增大而提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新型垂直筛板液滴粒度分布及物性对液滴粒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液滴粒度可分布可用上限对数正态分布函数来描述;液体物性中粘度是影响液体分散程度的主要因素,在罩顶空间,液滴的Sauter平均粒径随占度的增加而减小,在罩间的结果则相反。  相似文献   

9.
针对流变性和粘弹性越来越复杂的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以牛顿流体为理论基础的毛细管粘度计测定特性粘数的方法误差越来越大。从分析胜利油田现场用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的流变性能入手,通过测定聚合物溶液的粘温曲线、流变曲线和固定剪切速率下的粘度,确定了流变仪法在低剪切速率、低浓度下测定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特性粘数的实验条件。结果表明,流变仪法测定的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的特性粘数值与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更加接近,ηsp/C~C和lnηr/C~C曲线线性好,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0.
用超滤法对马尾松木素磺酸钙进行分级处理,经纯化后,用化学法和波谱法分析各级分官能团含量、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布等,各级分在结构特性上相差不大,但高分子级分磺酸基含量较低,而甲氧基含量较高,酚羟基含量与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不大。用超滤法进行分级,产物的名义相对分子质量与真实值相差甚大。低分子木素磺酸盐级分的表面活性高于高分子级分,但各级分的活性均十分有限。若要充当表面活性剂使用,则需经复配或改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水驱后残余油膜的存在形式,厦油藏孔隙内聚合物溶液粘弹特性,选取具有相继收敛和扩张特性的波纹管模型和广泛用于数值计算粘弹性流体的上随体Maxwell本构方程,建立了由连续性方程、运动方程和上随体Maxwell本构方程、流函数、涡量函数及边界争件组成的较完整的数学模型。通过有效的数值求解,从力学的角度提出聚合物驱在理论上提高驱油效率的机理是:(1)粘弹性聚合物溶液产生的第一法向应力和剪切应力对油膜的携带作用大于相同粘度的牛顿流体产生的剪切应力时油膜的携带作用,从而可携带部分残余油膜流动;(2)粘弹性聚合物溶液与牛顿流体相比,相同流函数值的流线位置发生改变,其波及范围大于相同粘度的牛顿流体。  相似文献   

12.
采用第一性原理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二氯甲烷(DCM)对三乙胺盐酸盐三氯化铝([Et_3NH]Cl/AlCl_3)离子液体体系的微观结构及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影响.考察了体系的相互作用能、径向分布函数、配位数、空间分布函数以及密度、粘度、自扩散系数、电导率等的变化规律.所得密度、粘度和电导率与实验值符合较好.研究发现二氯甲烷DCM加入后倾向于在离子液体的阴阳离子之间并与阴阳离子形成氢键,进而减弱了阴阳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体系中离子扩散能力增强、体系的粘度降低和电导率增大.  相似文献   

13.
首次将前人研究配位键键能时提出的络合物稳定常数表达式与PET的特性粘度或相对分子质量关联,用于研究金属催化剂催化PET缩聚反应速度的规律,并通过试验进行验证;并对不同金属催化剂制得的PET热性能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4.
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 ,研究了丙烯腈与衣康酸在溶剂二甲基亚砜中的自由基溶液共聚合反应 .考察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分别用乌氏粘度计和玻璃粘度管测定了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粘度 .结果表明该反应符合自由基溶液共聚反应的一般规律 :随着引发剂浓度的增加 ,单体转化率增加 ,但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下降 ;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 ,聚合速率提高 ,而相对分子质量下降 .该反应的最佳条件是 :在 60℃ ,控制引发剂和单体的浓度分别为 1 %和 2 2 % ,反应时间为 8h.经理论计算 ,共聚单体衣康酸应连续补加入反应器中 ,以控制共聚物的序列分布  相似文献   

15.
基于Copula的资产组合选择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ARCH-GPD模型与Copula构建了联合分布函数,考察了边缘分布和Copula对资产组合选择绩效的影响,对欧元与英镑的资产组合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边缘分布和Copula选择对资产组合的绩效有重要影响。将Copula方法与GARCH-GPD模型结合起来是度量金融资产收益率的边缘分布和相关性的较好方法,可以构造出很多具有不同特性的联合分布函数,在金融定量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将回收聚酯类军装布料熔融挤出(MP)造粒,利用固相缩聚方式对切粒进行增黏改性.通过改变反应时间、缩聚真空度与循环次数等因素,对改性后聚酯的特性黏数、热性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官能团以及流变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固相缩聚反应时间延长和缩聚真空度提高,固相增黏产物的特性黏数增大、冷结晶温度升高、熔融表观黏度增加;随着熔融挤出造粒次数增加,MP切粒的特性黏数下降、相对分子质量减小、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增宽;随着固相缩聚增黏次数的增加,切粒的增黏效果下降;但对比流变性能,第2次固相缩聚增黏产物的表观黏度最高、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最窄.  相似文献   

17.
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烯醇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聚乙烯醇(PVA)是重要的水溶性聚合物.低相对分子质量的PVA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食品、医药和农业等领域.采用溶液聚合法,以醋酸乙烯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甲醇为溶剂.加入分子量调节剂,通过多次实验优化实验条件,合成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醋酸乙烯(PVAc),后者以NaOH为催化剂.经醇解得到了外观为白色粉末状、平均聚合度为600,醇解度为80%的低相对分子质量的PVA产品.  相似文献   

18.
氢气振荡操作生产双峰聚乙烯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单一工业气相流化床反应器内,提出以氢气振荡为操作手段制备双峰聚乙烯树脂的方法.研究了3种对氢敏感程度不同的茂金属催化剂Cp*2ZrCl2、(Ind)2ZrCl2和Cp(Ind)ZrCl2在反应器中的聚合动力学行为,以Flory分布函数描述单活性中心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模拟结果表明,在氢气的振荡操作下可获得相对分子质量呈双峰分布的聚乙烯树脂;振荡的可操作性与催化剂的氢转移速率常数ktrH和相对氢转移速率常数(氢转移速率常数ktrH和链增长速率常数kp之比)密切相关,ktrH/kp和ktrH越大,树脂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越容易通过改变氢气浓度来调节;氢气浓度切换所需时间越短,振荡操作生产双峰聚乙烯越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19.
高含水原油流变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含水原油的视粘度是温度、含水率以 及剪切速率的函数。从现场实际出发 全面研究高含水原油流变特性,即含水原油视粘度与含水率的关系,含水原油视粘度与剪切速率的关系,含水原油视粘度与油温的关系等。给出了测试的相应曲线并对曲 线进行了分析。该油田油水乳状液转 相点在含水65 .2 % 左右,在转相点以前是以油为外相,水为内相 W/ O 型乳状液,视粘度随含水量上 升而增加,且受温度影响较大,同时剪切速率影响也相当明 显。随着剪 切速率的增加,转相点的视 粘度明显下降。用曲面拟合方法回归出流变参数方程。通过现场取样和数据处理分析可知,含水原油其流变特性可由幂律本构方程表示。这一结论为准确计算高含水原油管道工艺参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影响原油粘度因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高温高压流变仪,对塔河油田原油进行了试验研究,测量了不同含水率、不同气油比下的原油粘度,探讨了原油及油气水混合物粘度与温度、压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油气水混合物的粘温特性近似符合指数规律,原油粘度与压力呈线形关系,且随气油比变化剧烈,含有溶解气的原油粘度随压力变化存在极小值(泡点压力),原油粘度与含水率存在极大值(非乳化拐点),研究结果可为油田开发方案设计及油气集输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