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6 毫秒
1.
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网技术(3G)、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和各种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GIS系统迅速向移动GIS系统发展.在分析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特点的基础上,讨论了基于3G网的GIS系统架构和相关关键技术,并重点介绍了移动台辅助定位、基于移动台的定位和独立定位这3种混合定位技术,最后以空间定位信息服务(LBS)为例,并结合工程实践,讨论了基于3G网的移动GIS技术的最新应用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基于3G网的移动GIS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网技术(3G)、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和各种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GIS系统迅速向移动GIS系统发展.在分析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特点的基础上,讨论了基于3G网的GIS系统架构和相关关键技术,并重点介绍了移动台辅助定位、基于移动台的定位和独立定位这3种混合定位技术,最后以空间定位信息服务(LBS)为例,并结合工程实践,讨论了基于3G网的移动GIS技术的最新应用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第四代移动通信IP网络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提出了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 G)的主要技术目标,并对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 G)采用的网络构架进行了介绍。通过对4 G网络中各层关键技术特点的分析,阐明了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讨论了3 G通信网络建设的必要性,并对4 G网络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移动通信定位技术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在移动通信中提供除语音通信外的新的服务功能成为增长热点,而定位服务是最重要的热点之一,其原因与E-911条例要求所有移动网络在运行时必须在一定的时限内提供定位服务有关,该文通过对国外大量文献的研究,详细介绍了现有的各种移动通信定位技术,通过对各种定位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和比较后,指出了它们的实现方法及各自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同时介绍了该技术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相应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无线定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几种常用的无线定位技术及其定位误差的主要来源。接着阐述了几种利用数据库进行定位的技术—基于接收信号指纹的定位技术 ,指出了这种技术的主要优点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前,网络在不断发展,流媒体应用也日益广泛。从宽带流媒体应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流媒体技术在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的应用,并说明了该系统的具体组成。  相似文献   

7.
无线定位技术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的重要技术之一,它不仅关系到用户的安全,同时对增加网络性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一些概念及与定位有关的技术进行简要介绍,另外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无线定位方法、结构及特点,最后对无线定位技术的应用做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8.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是我国通信系统中的新型通信方式,它将地面移动通信技术与卫星通信技术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而产生了具有系统容量大、覆盖范围广、通信距离远、且不受地形局限等优势的卫星移动通信技术,它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对我国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对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阐述,介绍现有的可运营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并对这些系统进行了对比与分析,阐释并分析了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方向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李波 《商品与质量》2012,(S6):181-183
本网络方案是按照中国电信《灵通无绳电话业务规范1.5》(暂行)的要求,结合中国固网和无线终端联盟《PHS家庭接入网关设备技术要求V1.0》、中国固网和无线终端联盟《无线市话(PHS)公用/专用系统双模终端设备技术要求V1.0》和中国电信《灵通无绳电话业务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0.
城市居民出行OD获取已成为智能交通建设重要基础数据之一。传统的出行调查方式主要依赖于人工操作的方式,因此在应用上存在较大局限。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基于移动定位技术的出行OD获取已成为智能交通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移动通信网络和定位技术的基础上,挖掘整理出行者的历史手机移动定位数据,对采样数据进行概率统计,提取不同概率的定位小区,并结合K-OPSA算法获取最优运动轨迹,以建立出行OD矩阵及获得出行者的出行起止点位置。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获取出行者的OD。  相似文献   

11.
为更好地规划和优化小灵通移动通信网,本文根据PHS网络无线规划的特点,从工程上和理论上探讨了小灵通移动通信网在无线网络中规划基站数量时的三个限制因素,即最大距离限制、控制信道同时隙干扰限制和业务信道同频干扰限制,解决了目前小灵通网络在无线资源受限情况下做无线规划和优化时,对基站进行调整缺少理论指导和依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针对周期性监控应用普遍存在因定位策略局限而导致移动终端耗电量大、精度低等诸多问题,从博弈论和计量经济学角度构建了高效的定位优化策略模型,根据用户使用场景,分析历史移动定位数据,充分考虑各种网络定位和终端定位的基础定位方式及其成功率,构建依次选用全球定位系统、基于位置业务开发的定位技术、无线宽带、基站等的动态移动定位策略.Matlab仿真结果表明,周期性移动定位策略能提高首次定位速度,并能快速精准地进行下一次移动定位,进而可降低通信网络和移动终端系统的压力.  相似文献   

13.
Aiming at the application of a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to locating miners in underground mine, we design a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location node system, considering the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and the intrinsic safety. The location node sys-tem consists of a mobile node, several fixed nodes, and a sink node, all of whose circuits were designed based on CC2430. A varis-tor and a RC circuit were used in the reset circuit of a sensor node to guarantee the intrinsic safety by reducing discharge energy,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discharge energy shows that the reset circuit is an intrinsic safety one. The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abou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ocation node system are discussed, such as network communication delay and packet loss rat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ighest network communication delay of the system is about 0.11 seconds, and the highest packet loss rate is about 0.13, which assures the location node system has a high reliability, and can locate miners in the underground mine,  相似文献   

14.
移动客户机位置管理是移动数据库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其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执行效率.本文从缩短通信的传输距离从而减少网络开销的角度入手,把Agent技术和前向指针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位置管理模型,本模型充分利用了这两项技术的优势,并通过性能分析与评价表明可提高系统的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网络的发展和面临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双重网络身份认证系统.运用奇异值分解水印技术把ID和指纹结合为一体,实现对指纹特征库ID的认证和指纹识别认证的双重认证,并使ID和指纹具有相对独立性,加强了ID的隐藏性和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有良好的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6.
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协同定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传统无线定位技术中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针对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提出利用移动台(MS)之间的协同通信对目标MS进行协同定位,并利用非线性最优化理论解决MS协同定位问题,将该问题转化为线性最小二乘问题,最终利用Gauss-Newton算法估计目标MS的位置.仿真结果表明,Gauss-Newton算法在解决协同定位问题时,几乎都能收敛,收敛速度快,平均迭代数为2~3次.当2个或2个以上的参考终端(RT)参与定位,且RT的测距标准差小于50 m时,协同定位均方根误差可控制在100 m内.  相似文献   

17.
基于数据提供者的移动节点在网络中的不同位置及不同移动速度,结合命名数据网络(NDN)请求者驱动的数据传输模式,提出了3类NDN移动支持策略的网络能耗解析表达式,为NDN移动网络的研究提供了形式化的建模方法.对这3类移动支持策略在不同场景下能耗的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数据流行度分布、移动节点所处位置及移动速度对策略的能耗影响不尽相同,为后续探求最优能效的移动支持策略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室外基站资源和配套设施,文章从WLAN和PHS共址的覆盖距离、网络容量、共址干扰、资源利用等分析共址的关键因素出发,提出了WLAN和PHS共址的建议,为WLAN网络的规划与建设提供一种借鉴方案.  相似文献   

19.
文章首先对应用于无线接入网中的PHS标准及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分析了农村、郊区和城市地区三种情况下的PHS标准的通信容量、话音质量和频谱利用率等性能,并给出性能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无线网络的匿名身份认证方案,利用双线性对、哈希函数和对称加密算法等内容实现移动用户的匿名身份认证问题,并从性能和安全性两个方面对方案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该方案安全有效,实现了移动用户的匿名身份认证,也实现了对象间的双向认证,因此该方案能满足无线网络通信环境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