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郑京香 《冶金自动化》2003,27(Z1):240-242
随着企业网络规模的扩大,难以避免产生广播风暴,造成网络的阻塞,甚至导致整个网络瘫痪。虚拟局域网技术可将一个网络划分为多个虚拟网络,从而避免由广播风暴引发的网络灾难。本文简要介绍了虚拟局域网技术的特点和划分方法,并通过在企业局域网中的具体应用实例,说明了虚拟局域网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医院总院与分院利用VPN技术实现异地网络互连的思路、方法和过程,巧妙地把虚拟专用网络(vpn)技术与oracle数据库的快照技术相结合,以达到异地局域网互连实用、可靠,而又能保持各自独立运行、对公网尤其是对带宽依赖程度较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交换技术、虚拟局域网、全双工通信等技术的发展,以太网已经成为一种确定性网络技术.HSE现场总线利用以太网技术与基金会低速现场总线实现了互操作,成为当前比较热门的一种工业以太网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HSE现场总线的模型结构、系统结构、通信栈模型、网络拓扑以及HSE控制系统的构成.  相似文献   

4.
文章讨论如何利用VMWARE软件中网络模式的特性,怎样进行选择和搭建出符合实验平台的虚拟局域网络,可以以非常低廉的价格来获得一个非常高效实用的网络实验测试平台。该虚拟局域网可以进行各种服务器环境的调试、入侵与防御技术、软件测试等,从而实现所要完成的实验测试目的。  相似文献   

5.
郑京香  朱金录 《冶金自动化》2004,28(Z1):448-450
随着企业网络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通信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迅驰移动技术的笔记本电脑的广泛应用,企业网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无线接入局域网的需求.本文简要介绍了无线局域网技术以及安全接入企业局域网的部署及管理.并通过在企业中的应用实例,进行具体的说明.  相似文献   

6.
虚拟专用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s,VPN)是解决公共网络中私有信息安全传输的重要技术。酒钢在2012年部署了VPN网关,为酒钢职工在酒钢内部局域网外的区域接入酒钢内网,实现远程办公的功能。本文重点介绍了酒钢VPN的精确安全控制技术的要点和新技术应用,对广大技术人员了解VPN发展前景、建设需求及正常使用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虚拟实验呼之欲出实训建设虚实互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时代,微电子、计算机、网络通信、测控技术等飞速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出现以及它与其他高科技的相互结合,为各项传统技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以Internet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仿真(Simulation)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臻完善,使数据传输突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和地域障碍.大量虚拟仪器、工程软件的涌现,为高职院校利用校园网开辟网上开放的虚拟实验(实训)室提供了可行性,而网上虚拟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又为高职教育中的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一条虚实互补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无线局域网(WLAN)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讯技术的结合产物。通过部署足够的接入点(AP)可以实现广泛的覆盖。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对Fit AP网络构架设计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企业级WLAN网络提出了建网建议。  相似文献   

9.
针对生产网和管理网之间传递数据的安全问题,采用虚拟局域网络技术(VLAN)结合基于白名单的防火墙技术,二者综合运用,在现有的网络环境下很好的解决了生产网络与管理网之间的数据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0.
VPN技术在企业网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颖燕 《包钢科技》2006,32(3):41-43
随着企业网络技术的普及,员工需要随时随地联入企业网.随着企业本身发展壮大与跨国化,企业分支机构遍布世界.企业与各战略伙伴也需要随时通信.这涉及到远程安全接入企业网络.为了保证数据在网络传输时的安全,通常需要为每个分部建立独立的专用链路,这样就会造成投资大、工程难以实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了虚拟专用网(VPN,vitual private network)技术,即利用公共服务网络(如因特网)实现企业数据的安全通信和加密.  相似文献   

11.
VLAN技术浅谈     
介绍了VLAN技术,以及VLAN技术在局域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面对各种各样的网络攻击,入侵检测系统是继防火墙后的第二道网络安全防线.就入侵检测的概念、分类及常用的入侵检测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杨柯  王玮 《宽厚板》2011,17(1):46-48
随着计算机科学和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应用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开发网络数据管理软件,用于力学设备数据的处理,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工作量,减少了人为出错率,提高了理化检验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实现了钢铁生产中检验数据的自动采集和传输及报告单等的数据统计和查询,最终实现理化检验数据的网络化管理和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4.
目前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它关系到国家安全、军事机密、社会稳定,关系到企业、商业、银行和科研等部门重要信息。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为攻击。本文对特钢企业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找到解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济钢120t转炉烟气除尘污水处理控制系统,应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满足了不同层次通信需求,完成了对整个除尘污水处理工艺设备的控制,实时数据的采集和传送,设备状态的监视,趋势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等。  相似文献   

16.
总结应用网络管理技术在实施柳钢4号高炉施工管理中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The history of the use of network analysis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reviewed.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 the diffusion process from country to country, from industry to industry, and from company to company are examined. Differences between industrializ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also considered. It is found that: (1)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ctivities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are inadequate whereas implementation problems in network applications require thorough investigation; (2) the diffusion of network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s taking place with a delay when compared to the diffusion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mainly because of the smaller sizes of companies and projects, limited resources, and because of the inherent higher uncertainty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3) most civil engineering curricula have recently been revised and incorporate new management topics; and (4) successful introduction of network planning into construction companies, and therefore the rate of diffusion, seem to be directly dependent on the reasons why they were introduced initially.  相似文献   

18.
张加云  张德江  冷波 《铁合金》2010,41(3):38-41
冶金企业能源消耗量是一个与多种因素有关的复杂非线性问题。鉴于传统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的缺陷,介绍了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算法的能耗预测模型及应用情况。该算法既具有BP网络的简洁性,又具有小波分析良好的时频局部性。通过实验将其与传统的BP神经网络进行比较,证明前者具有更优的网络结构,更快的学习速度和更高的逼近精度。  相似文献   

19.
Wireless technology offers a first efficient avenue to communicate data within a construction site in real time.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integrated wireless site (IWS) concept that is based on a meshed communication network that not only reaches almost every location of a site but is also connected to the World Wide Web. Lessons learned from installing and evaluating wireless mobile and fixed video devices during ongoing construction are shared. The relevance of this study to both practitioners and researchers are the experimental field data that assert technical feasibility as well as a series of benefits such as reduced non-value-added activities, quick response to safety hazards, and automatic as-it-was-built for documentation and training. Equally important was the finding that the success of this technology in the long run depends on trust, collaboration,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among participants. Expanding the IWS by incorporating a semantic network that integrates individual equipment, tools, specialty devices, and construction personnel promises to provide the necessary incentives for a revolutionary change in the way construction resources communicate.  相似文献   

20.
吴秋芹 《河南冶金》2006,14(5):51-53
介绍了一种基于PROFIBUS 现场总线的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系统,在监控计算机与前端测控模块之间的通信中,使用PROFIBUS现场总线网络技术.基于PC的控制系统是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一种新的实现方式.详细论述了建立一套以工业PC机及软逻辑(SOFTPLC)控制软件为控制器、以PROFIBUS-DP 现场总线为网络的分布式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