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聚醚多元醇分子量对环氧树脂增韧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罗炎  何朝霞  陈子方  李长元 《绝缘材料》2004,37(3):12-16,19
为了开发新型实用的环氧树脂增韧剂,合成了一种新型聚醚多元醇。试验结果表明,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羟值)对固化体系的初期粘度等性能没有影响,对固化体系的力学性能、断裂韧性和热性能等有较大影响。与未改性的环氧树脂相比,用FH聚醚多元醇改性环氧树脂的冲击强度增加124%,断裂韧性比增加89%,断裂能比增加260%。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氰酸酯树脂与环氧树脂的共固化反应;对氰酸酯树脂改性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评价其改性效果。结果表明:氰酸酯树脂改性环氧树脂的冲击强度、弯曲强度、拉伸剪切强度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脂环族环氧树脂改性双酚A环氧制得共混改性体系,采用TGA、DMA和SEM等手段对改性体系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电气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加入适当脂环族环氧树脂可以改善体系的弯曲性能、冲击性能、耐热性能、耐电弧和耐电痕化性能。当脂环族环氧树脂添加量为10份时,体系的力学性能最佳,弯曲强度提高了10%,拉伸强度提高了6.67%,冲击强度提高了4.35%。  相似文献   

4.
采用端羟基丁二烯液体橡胶(HTPB)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研究了改性环氧树脂的热稳定性、力学及电性能。结果表明:HTPB的羟基与环氧基团发生了化学反应;HTPB改性环氧树脂的热稳定性下降;低橡胶用量下环氧树脂的弯曲、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显著提高。HTPB橡胶颗粒均匀分布于环氧基体中并在固化时形成相分离。此外,改性环氧树脂的电绝缘性及介电性能均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端羧基丁腈橡胶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青  宫大军  魏伯荣  柳丛辉 《绝缘材料》2011,44(2):30-33,38
以2-乙基-4-甲基咪唑作为固化剂,运用红外光谱对端羧基丁腈橡胶(CTBN)增韧改性环氧树脂(EP)的预聚反应和固化反应进行分析.通过测试改性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拉伸剪切强度评价其增韧效果,探讨其增韧机理,并通过热失重(TG)分析固化物的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CTBN改性EP后,树脂的冲击强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余传柏  饶保林 《绝缘材料》2010,43(2):38-40,45
研究了新型超支化聚醚多元醇的用量对干式电抗器用环氧浸渍树脂的的性能影响。在前期研究确定聚醚多元醇的理论分子量后,通过胶化时间测定、冲击试验、弯曲试验、线膨胀测试、数字式高阻计等手段研究了新型超支化聚醚多元醇的添加量对环氧浸渍树脂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超支化聚醚多元醇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5%时环氧浸渍树脂的综合性能较好;与未改性的环氧树脂相比,改性后环氧树脂的冲击强度增加65%,常态和高温下弯曲强度变化不大,体积电阻率在高温时能满足绝缘材料要求。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一种聚氨酯型热致性液晶聚合物,采用液晶增韧改性环氧树脂,分析液晶的含量对环氧树脂力学性能和耐热性的影响。在环氧树脂中同时添加液晶和Al2O3制备了三元共混体系,并对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和电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液晶与环氧的质量比为3∶100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相对于纯环氧树脂体系提高了60%,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也分别提高了80%和87%,而且液晶的加入对环氧的耐热性基本没影响。在室温下,三元体系的介电常数是二元体系介电常数的1.5倍。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一类新型超支化聚醚多元醇,并应用于干式电抗器用环氧浸渍树脂的增韧研究.用FT-IR表征了增韧剂的结构,通过运动粘度测定、冲击试验、弯曲试验、线膨胀测试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研究了新型超支化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对环氧浸渍树脂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理论分子量约为500的BG633聚醚多元醇增韧环氧浸渍树脂的综合性能较好,与未改性的环氧树脂相比,用BG633聚醚多元醇改性环氧树脂的冲击强度增加47%,常态弯曲强度增加30%,运动粘度较适宜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双酚A环氧树脂(DGEBA)的综合性能,采用脂环族环氧树脂共混改性双酚A环氧树脂,并对共混体系的热、力学和电气性能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当脂环族环氧树脂2021P的质量分数为10%时,共混体系的热-力-电综合性能较好,相比于纯双酚A环氧树脂,此时共混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了3.18%,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  相似文献   

10.
可分散性纳米二氧化硅改性高压绝缘用环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CCl4作分散介质将DNS-2型可分散性SiO2纳米微粒充分分散在环氧树脂中改性环氧树脂,并与平高电气的具体生产工艺相结合制得具有高力学性能的高压绝缘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和耐压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利用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考察了SiO2纳米微粒在环氧树脂中的分散性和复合材料冲击断面形貌。结果表明,SiO2纳米微粒在环氧树脂里得到了较好的分散,在不影响绝缘复合材料电性能的前提下使冲击性能、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3240环氧酚醛玻璃布层压板浸水内电阻,本文在保持环氧酚醛树脂体系的基础上,通过适当改变酚醛树脂的配方和合成工艺,选用适当的固化促进剂以及采用偶联剂处理的玻璃布等方法,使制得的玻璃布层压板的浸水内电阻有明显提高,可达ISO标准.  相似文献   

12.
环氧树脂/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6篇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环氧树脂/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制备方法、反应机理以及研究进展介绍了近期出现的插层复合法、共混法及溶胶-凝胶法等研究方法,并指出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叙述了目前国内氧化铝(A1_2O_3)-环氧树脂浇注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影响因素及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电子包封料用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聚醚二元醇和2,4-甲苯二异氰酸酯合成了聚氨酯预聚体,并用自制的聚氨酯预聚体对环氧树脂进行了改性。采用红外光谱对所制备的改性环氧树脂进行了官能团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聚氨酯预聚体成功的连入环氧树脂侧链中。采用差示扫描热量法(DSC)研究了改性环氧树脂包封料的反应特性,获得了反应的起始固化温度、固化温度及后处理温度,建立了动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改性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耐燃烧性、耐潮性和韧性等,满足一般包封料的要求,可作电子元件包封料的基体树脂。  相似文献   

15.
本文系统地综述了环氧树脂在固化过程中介电性能(绝缘电阻、介电常数、介电损耗)与固化反应时间(或固化程度)之间的关系。讨论了对环氧树脂固化物的电击穿强度与环氧交联网结构的关系,并总结了它的击穿机理。最后对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界面的介电性能和其FRP的热老化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粗铜线绕制的线圈在制造过程中绝缘漆易滴落流失的问题,用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100份加入气相SiO24份、双氰胺7份、酚醛树脂2份和填料40份等,制成可涂刷的触变胶,解决了漆滴落流失的问题,该触变胶固化物具有良好的粘结强度,耐热性及绝缘性能。适用于湿绕线圈匝间粘结绝缘。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红外光谱及DSC等手段,进一步研究了环氧-桐油酸酐-双马来酰亚胺体系的固化反应中双来酰亚胺的作用,认为双马来酰亚胺并未与环氧共聚,而主要是自聚。此外双马来酰亚胺可与桐油酸酐中双键发生共聚,双马来酰亚胺中残留的未闭环的羧基也可能和环氧反应。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大量文献的调研,介绍了国内纳米粘土的分散方法及其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着重对影响纳米粘土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将支化环氧液晶接枝到氧化铝纳米颗粒表面,再将其加入到环氧树脂中制备成复合材料,并对环氧液晶接枝氧化铝/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热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加入环氧液晶接枝氧化铝纳米颗粒后,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从纯环氧树脂的0.16 W/(m·K)提高到BLCE-g-Al2O3含量为30%时的0.238 W/(m·K),增加了48.75%;复合材料的初始储能模量比纯环氧树脂的初始储能模量提高了181 MPa,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了24℃。随着Al2O3填充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20.
自动压力凝胶用环氧复合绝缘材料的组成对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自动压力凝胶用环氧复合绝缘材料的组成对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环氧树脂、固化剂、硅微粉的含量对环氧复合绝缘材料的凝胶时间、流动性和机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原料配比范围内,固化剂含量的增加,将使环氧复合绝缘材料的流动性增加,固化速度增大,弯曲强度增加,对材料的击穿强度影响较小,但使贮存(罐藏)寿命缩短;硅微粉的含量增加.将使环氧复合材料的贮存寿命、弯曲强度和电气强度增加,而流动性下降,固化速度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