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析了影响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的各项因素及静混器的特点。结合工厂设计了碳酸饮料的混气流程。实验表明,静混器与喷射混合器配合,可改善汽水混合效果,增加二氧化碳溶解量;在水温<10℃时,CO2的溶解量可达2.8倍以上(手动灌装),若与等压灌装相连,溶解量可达3.0倍以上。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了碳酸饮料生产线二次灌装改一次灌装的技术原理及改进后的工艺。用改进后的设备和工艺生产出的碳酸饮料完全符合GB10792—89(碳酸饮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正>一、概述 在含气饮料中,溶有一定量二氧化碳。当压力降低,或者温度升高时,二氧化碳极易从饮料中逸出。这不仅使饮料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影响其质量;而且由于二氧化碳的外逸,导致饮料冒沫,给灌装带来困难。为了保证饮料的二氧化碳含量,保证灌装的顺利进行,含气饮料普遍采用等压灌装。所谓等压灌装,就是首先通过灌装阀,向灌装容器内充气,待容器内气体的压力与灌装机贮液缸内气体的压力相等,或接近相等时,再  相似文献   

4.
含有二氧化碳的碳酸饮料,普遍采用机械阀低温等压灌装。该技术成熟,沿用多时。近年来适应卫生、节能、降低成本等趋势,含气灌装技术出现了气控阀代替机械阀,定量灌装代替定液面灌装等新的变革,中温灌装也越来越普遍。  相似文献   

5.
吹灌旋一体机技术日趋成熟,PET瓶碳酸饮料灌装也将朝此方向发展,且更有节能减排潜力可挖。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潜心探求可靠、高效、低耗的灌装技术。常温灌装无疑是一种最有效的灌装方式。碳酸饮料中含有CO2,其吹灌旋一体机设计与水机明显不同,灌装阀的研制更具有难度。  相似文献   

6.
胡晴纯 《食品科学》1988,9(7):35-36
正>苏打型果冻的制法,更详细地说,是用普通的果冻设备生产具有与碳酸饮料(含游离二氧化碳)相似的杀口感及清凉感的苏打型果冻的制法。通常所说的具有清凉感(注入了二氧化碳)的代表性食品均举碳酸饮料为例。这类碳酸饮料的制法有两种,一是采用碳酸化装置,将二氧化碳气压入水中,然后与糖浆混合装瓶的三段灌装法;二是将糖浆与水混  相似文献   

7.
一、概述加奶碳酸饮料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饮料,也是日本特有的饮料,该饮料外观白沙包,有发泡性,泡沫类似啤酒,稳定性能好,有爽快的风味。二、工艺流程和工艺要点1.工艺流程2工艺要点(1)加奶碳酸饮料的生产工艺与碳酸饮料大致相同,但在技术上要求较高,困难也较大,主要是奶类带来的风味和在碳酸性条件下乳蛋白质的稳定性问题,同时,由于部分乳蛋白质海化,灌装碳酸气后会大量发泡,给灌装工艺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要等待乳蛋白稳定后再灌装。(2)生产一般碳酸饮料是先制成浓缩原液,加3~4倍的水,灌装碳酸气后即成制品。但加奶…  相似文献   

8.
《中国食品工业》2002,(4):40-40
<正> 优秀的灌装机能实现既快速又柔和的灌装,而且液位高度精确。而酒厂期望灌装机具高度的灵活性,一方面能处理不同形状及大小的容器,另一方面可灌装其他碳酸及非碳酸饮料(热灌及冷灌)。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制造出来的产品必须符合极严格的微生物控制规定。  相似文献   

9.
《中国食品工业》1999,(2):38-40
<正> 对于采用PET瓶进行灌装来说,以往大多是应用于碳酸饮料中。随着无菌灌装技术的迅速发展,时至今日,已有厂家采用PET瓶对中性饮料及低酸性饮料进行无菌灌装。以咖啡及茶饮料为例,日本雀巢公司于1997年年初已引入一套无菌灌装设备生产4种900ml PET瓶装咖啡饮料,包括“Nescafe,Special  相似文献   

10.
霓德勋 《食品科学》1985,6(7):52-56
碳酸饮料是指在清凉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通常称为汽水。碳酸饮料的品种甚多,一般可分为:果味型碳酸饮料、果汁型碳酸饮料、可乐型碳酸饮料三大类型。果味型碳酸饮料以配制为主,果汁型碳酸饮料在饮料中应含有不少于2.5%固体含量的天然果汁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