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某水电站坝基岩体变形模量与波速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坝基岩体开挖过程中,需要快速简便的测试方法测得岩体的变形模量和波速,以满足建基岩体验收的需要。在构皮滩水电站坝基开挖工程中,开展了钻孔变形和声波测试,得到建基岩体的变形模量值和声波波速值,建立了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后者已全面应用于大坝建基岩体的验收工作,并证明是可行的有效方法。基岩固结灌浆后只需快速测得岩体的声波波速,就可根据钻孔变形模量与声波波速之间的相关关系,很方便地计算岩体变形模量,为坝基的快速验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岩体结构面网络三维模拟的工程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8,他引:9  
主要介绍了岩体结构面网络三维模拟技术及其工程方面的研究。利用结构面网络模拟可以建立岩体的结构模型,研究岩体的结构特征,用于岩体质量评价、隔了体搜索等,在岩体力学问题研究中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拱坝坝肩稳定性的地质力学模拟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了论证和评价澜沧江小湾水电站拱坝坝肩岩体的稳定性,特别是软弱面(带)对坝肩稳定性的影响,采用相似材料三维嵌合块体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对坝肩岩体在开挖、工程荷载和超载条件下的变形破坏特征以及破坏机制进行研究,并评价坝肩岩体的稳定安全度和超载能力。  相似文献   

4.
分形理论在岩体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简要地回顾了岩体质量评价体系,提出了一种利用分形分布与概率的联系来评价岩体质量的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岩体质量评价的标准。研究表明,分维数D能够弥补岩石质量指标RQD在评价岩体质量中的某些不足,可以作为评价岩体质量的一个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5.
特高拱坝的坝基条件大都比较复杂,基础岩体的破坏、加固与稳定评价出现一些关键新问题:坝基岩体力学参数合理取值;坝踵、坝趾基础开裂机制;坝肩非典型软弱蚀变带的处理;贴角区灌浆时机选择;坝趾锚固力损失评价以及大坝-基础非线性稳定分析等.传统的分析方法和加固处理措施日益受到挑战.结合实际工程,就如上问题涉及的研究方法、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光照重力坝坝基断层影响及处理的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m级光照重力坝坝踵和坝趾分别存在较大规模的断层,为了分析和评价断层对重力坝应力位移和坝基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建坝后由于围压变化导致的断层变形模量提高对坝体的影响,对重力坝典型坝段和坝基岩体的联合作用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对两条断层分别进行浮值分析,用强度储备系数法计算受断层影响的坝基安全稳定性,并分别模拟对两条断层进行的不同方式加固处理措施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位于坝趾的F2断层对坝体应力位移状态影响较大,也是坝基稳定性的控制性因素之一,在进行固结灌浆处理提高强度后,不仅可以提高坝基稳定性,而且可使坝体应力状态得到改善。位于坝踵的F1断层开挖并回填混凝土处理不宜过深。同时,建坝后围压变化导致断层变形模量的提高对于坝体应力控制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7.
关于基岩承载力取值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岩埋深浅的区域,当其作为建(构)筑物基础持力层时,岩石强度值及岩体完整性是岩体强度设计计算的重要参数,如何选取有代表性岩石试料和抗压强度试验是勘察工作中一个重点和难点,文章通过大量工程实例中对产生不确定性因素、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对岩体完整性进行定量计算、定性分级,较为准确反映岩体强度值。  相似文献   

8.
某水电站右岸坝肩岩体受断层切割,稳定性较差,成为工程安全的一大控制性因素。为研究其稳定性,对受断层切割的拱坝坝肩岩体进行了拱坝和坝肩岩体联合作用的三维非线性数值模拟。模型用点安全系数法和超水荷载法,研究坝肩岩体的稳定性,并对起控制性作用的断层进行了加固模拟,分析了加固措施对坝肩岩体安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断层采取工程加固措施后,稳定性有了明显提高,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松动岩体的工程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大柳树坝址位于规模巨大的活动断裂带内, 岩体发生了大范围松动, 表现为两岸岩体“风化”深度明显偏大,岩体质量指标偏低, 岩体完整程度差, 地下水位埋深大, 岩体透水性强, 岩体强度大幅度降低, 岩体质量差。这些工程特性与同样外动力条件、同时代、同岩性、相距仅48 km 的小观音坝址形成了巨大反差。由于区域断裂活动和松动岩体的双重制约, 使得大柳树坝址区工程地质问题复杂化, 不仅评价困难, 而且处理难度大。  相似文献   

10.
大岗山水电站位于大渡河中游,为混凝土双曲拱坝,坝高210m。由于河谷狭窄,谷坡高陡,地应力较高,坝基岩体开挖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卸荷松弛。本文基于现场地质环境调查、声波检测,结合声波孔波速值和声波衰减率,分析了开挖卸荷松弛的典型特征及其松弛机理,归纳了卸荷松弛类型。通过分析岩体质量与检测成果在时间、空间上的关系得出了坝基岩体开挖卸荷松弛的时间、空间效应,并对坝基岩体开挖卸荷松弛时空效应与其建造、蚀变及构造的关系进行了地质分析研究。深入研究高拱坝建基岩体开挖松弛工程特性,可为高坝建基面的合理选择、松弛岩体工程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大柳树坝址松动岩体波速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一般大型工程均首先考虑避开强震区,因而对强震区内岩体破坏的研究较少。大柳树坝址位于VⅢ级潜在震源区,岩体受到多次历史地震的破坏,其特征与一般岩体有明显区别,为松动岩体。岩体弹性波速度是组成岩体的岩石性质、岩体结构、赋存环境的综合反映。针对大柳树坝址进行了大量的现场波速测试,其中涮壁波速测试261段,洞间穿透波速65个扇面,CT穿透波速6个剖面。与其他坝址对比发现,大柳树坝址岩体波速明显偏低,整体上与其他坝址风化带或断层带波速相当,而且其洞壁波速、洞间岩体穿透波速、洞间岩体CT穿透波速均无明显差别,这是松动岩体波速特有的特征。通过岩体弹性波速与岩体基本质量评分BQ的比较发现,二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波速反映了测试范围内的岩体质量。  相似文献   

12.
灌浆的数值仿真分析模型探讨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在岩土工程中,就灌浆这一施工措施对岩土体力学特性的影响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灌浆对岩土体变形、强度、损伤及渗透等力学量的量化影响模型与分析计算方法。为进一步在岩土工程数值仿真分析中考虑灌浆的力学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锦屏I级水电站坝址微新大理岩岩体原位大剪试验结果为例,分析岩体质量指标与抗剪强度参数间的相关性。利用Copula理论可将边缘分布和相关结构分开研究的优点,建立小样本条件下各变量的边缘分布函数,并在分析岩体质量指标Q与抗剪强度参数f,c间相关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构造拟合Q-f,Q-c间关系的最优Copula函数。对于相同岩性的同类岩体,在已知Q条件下求条件概率便可得到抗剪强度参数估值的保证率,或可计算一定保证率下的抗剪参数估值。最后运用该函数分析常用的优定斜率法、最小二乘法的保证率,并与Hoek-Brown准则估值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岩体质量指标与抗剪断内摩擦因素f呈较高的正相关关系,与抗剪断黏结力c则呈较高的负相关关系,而具有对称结构的Nelsen NO 1和Nelsen NO 2则分别是拟合Q-f、Q-c间关系的最优Copula函数。常用的最优斜率法与最小二乘法由于忽略岩体质量指标与抗剪强度参数的相关性,因此造成较大的偏差,而具有保证率为0.8的抗剪强度估值与Hoek-Brown经验准则相比更接近实际值。该方法注重充分地利用现场有限的数据信息,可以得到具有一定保证率的抗剪强度参数估值,为岩体抗剪强度参数估值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根据建立的由岩体波速估算地质强度指标GSI和岩体扰动参数D的计算公式,引入Hoek-Brown准则,给出岩体波速预测岩体力学参数方法(简称岩体波速法)。以中缅油气管道(国内段)澜沧江跨域工程边坡岩体力学参数研究为例,并以室内岩石物理力学参数和场区声波测试数据为基础,采用岩体波速法和E. Hoek建议法预测场区的岩体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岩体波速法和E. Hoek建议法所得的结果平均相对误差均较小,两者基本等效,数值模拟结果更进一步验证了工程应用效果的合理性。该方法在试验资料不足的情况下,能为岩体力学参数的快速评价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岩石边坡支挡结构上岩石压力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山城建筑中,岩石边坡支挡结构上的岩石压力至今尚无法计算。当前设计中,一般引 用挡土墙上土压力计算公式,导致设计十分保守。为此,提出一种经验与理论结合的方法,先将 边坡岩体按稳定性分类,然后按岩体类别给出相应的岩石压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6.
国标《工程岩体分级标准》的应用与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依据已发表的与《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简称《国标》)相关的各类文献成果的整理与分析,对《国标》执行以来的工程应用实践效果、《国标》与RMR,Q系统及HC法等分级方法的相关性、在行业标准制订上的推动作用、以及基于《国标》的研究方法进展及相关完善建议等进行总结和综述。基于多个工程200余组实测数据的统计分析,给出《国标》BQ值与RMR分值间的综合统计回归公式,对《国标》BQ法与RMR法级别划分的对应性进行验证。研究表明,该分级方法体系严谨,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利用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减少分级的主观性,提高分级的精度,降低工作难度,方便不同设计阶段的工程应用。另一方面,在已有实践基础上,有必要对该分级方法作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水电站地下厂房层状围岩现场监测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复杂变化地质环境下的主厂房围岩进行各种因素作用下的综合稳定分析,并依据多种测试手段,对开挖后洞群交叉部位的围岩位移、松动范围等进行动态跟踪监测.研究开挖过程中主厂房顶拱围岩的变形规律、围岩松动范围,并利用有限差分法对地下洞群各开挖步序的围岩位移进行计算分析.实时监测数据和理论计算成果对比分析表明:计算结果与监测数据较好吻合.因此研究成果对同类型大型地下洞群层状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变形规律、力学行为、松动范围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对一些控制性指标的界定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同时对大型地下洞群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岩体轴向抗压强度与变形尺度效应的节理分布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相似模拟材料,用预置硫酸纸模拟试件节理,研究5种分形节理岩体的轴向抗压强度和变形的尺度效应,获得同一尺度下岩体强度和变形随节理分形维数变化的试验数据。在分析强度与变形受尺度和节理分布维数单因素影响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二维影响关系经验公式。试验结果表明,岩体强度和变形模量均随尺度和节理分形维数的增加而降低,泊松比则随尺度和分形维数增加而增加;试件破坏的总体规律是随尺度和节理分形维数增加,岩石的延性增加,但破坏过程与方式受节理分布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裂隙岩体的损伤断裂理论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将损伤力学和断裂力学结合起来,分析岩体中裂隙系统的损伤和断裂特性。定义了岩体宏观损伤张量和岩体损伤应变。建立了岩体的等效连续损伤断裂本构模型。讨论了在压应力作用下的裂隙闭合效应。提出了裂隙岩体损伤断裂复合强度理论。利用损伤断裂模型对一地下洞室的分步开挖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获得了与现场实测数据比较吻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研究   总被引:66,自引:10,他引:56  
 以某有色金属矿山巷道为例, 给出了高应力软岩的定义, 论述了高应力软岩的特征、形成条件以及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特征和类型, 分析了巷道开挖前后地应力状态的变化及其对围岩变形破坏的影响, 并从岩体和工程岩体围压状态变化和强度变化角度探讨高应力软岩围岩的变形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