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五氯酚在飞灰表面低温反应生成二口恶英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管式炉上研究了不同试验条件飞灰/五氯酚生成二口恶英的分布特性.采用色质联机(HRGC/LRMS)测定了PCP中以及生成产物中的二口恶英含量.结果表明,生成产物中的二口恶英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总的二口恶英中以PCDDs为主,比例高于97%,PCDDs中主要同系物是六至八氯代PCDDs.分析了飞灰含量以及氧含量对二口恶英生成的影响,二口恶英生成量随着飞灰中含碳量的增加而增大,氧含量是控制二口恶英生成的关键因素,氧含量在6.7%时生成的二口恶英总量及毒性当量值最小.对试验中产生的二口恶英进行了质量平衡,为进一步研究垃圾焚烧过程中二口恶英排放以及分布特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作为三氯新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副产物,二口恶英污染物在三氯新中的存在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采用高分辨气相色谱-质谱测定了三氯新样品中的二口恶英同类物,共检测到7种2,3,7,8位氯取代同类物,即2,3,7,8 TCDD(四氯代二苯并二口恶英)、1,2,3,7,8 PeCDD(五氯代二苯并二口恶英)、1,2,3,4,6,7,8 HpCDD(七氯代二苯并二口恶英)、2,3,7,8 TCDF(四氯代二苯并呋喃)、1,2,3,7,8 PeCDF(五氯代二苯并呋喃)、2,3,4,6,7,8 HxCDF(六氯代二苯并呋喃)、1,2,3,4,6,7,8 HpCDF(七氯代二苯并呋喃),其含量分别为0 25、0 44、2 65、0 88、2 15、1 02和4 21pg·g-1。四至八氯代二口恶英总量中,四氯代二苯并呋喃最多。在检测到的7种有毒二口恶英中,对毒性当量贡献较大的同类物有2,3,7,8 TCDD和1,2,3,7,8 PeCDD。三氯新样品中二口恶英同类物分布的指纹特征与环境样品差别较大,二口恶英类污染物的产生与三氯新的生产工艺有关。  相似文献   

3.
在管式炉上研究了不同试验条件飞灰/五氯酚生成二(口恶)英的分布特性.采用色质联机(HRGC/LRMS)测定了PCP中以及生成产物中的二(口恶)英含量.结果表明,生成产物中的二(口恶)英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总的二(口恶)英中以PCDDs为主,比例高于97%,PCDDs中主要同系物是六至八氯代PCDDs.分析了飞灰含量以及氧含量对二(口恶)英生成的影响,二(口恶)英生成量随着飞灰中含碳量的增加而增大,氧含量是控制二(口恶)英生成的关键因素,氧含量在6.7%时生成的二(口恶)英总量及毒性当量值最小.对试验中产生的二(口恶)英进行了质量平衡,为进一步研究垃圾焚烧过程中二(口恶)英排放以及分布特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城市垃圾焚烧过程中二(口恶)英的产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地介绍二(口恶)英的性质,着重分析了城市垃圾焚烧过程中二(口恶)英的来源及其在焚烧产物中的分配和含量,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垃圾焚烧产生二(口恶)英的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5.
基于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的实际工况,验证碳酸氢钠对约400℃的烟道气中二(口恶)英合成的抑制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循环流化床形式的垃圾焚烧炉烟道气中的二(口恶)英浓度变化较大;在烟道气流量约为25万m~3/h、温度约为400℃工况下,烟道内形成二(口恶)英的抑制率随着碳酸氢钠喷射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碳酸氢钠的喷射速率达到1. 1 t/h时,二(口恶)英的抑制率达到约90%;当碳酸氢钠连续喷射时间不低于2 h且喷射量不低于0. 7 t/h,烟道内二(口恶)英的抑制率高于60%。  相似文献   

6.
焚烧废物会产生二口恶口英。它们存在于焚烧灰烬中 ,可能会污染土壤。常规的把二口恶口英经 30 0~ 5 0 0℃温度分解除去的做法既费时又费钱。欧洲专利 0 914877报道 ,日本栗田工业公司的新工艺能在较低温度下迅速分解二口恶口英。。研究人员只把胺和铵化合物加入到灰烬或土壤中 ,当加热到 15 0~ 2 0 0℃时 ,这些胺和铵化合物气体与二口恶口英中的氯气反应产生无毒的产物。据称 ,如果反应 2 0~ 40min ,将获得足够高的分解新的二噁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环境中剧毒物二噁英的成因、危害及治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二口恶英的来源、成因和危害 ,讨论前人在治理二口恶英方面所采用的热技术和非热技术及其存在的局限性。二口恶英治理的热技术包括高温过燃烧技术、红外脱毒技术、等离子体高温分解技术、熔盐脱毒技术、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原位玻璃化技术等 ;非热技术包括化学脱氯技术、紫外光解技术、溶剂萃取技术、吸附技术、生物降解技术、化学降解技术、γ射线分解技术、光催化氧化技术等。文中还简要分析当前研究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1999年欧洲发生的二(口恶)(口英)污染食品事件,国内传媒也曾大量报道,事过之后,就不再提起.但我国的科技界应当对有关二(口恶)(口英)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防止发生类似事件.  相似文献   

9.
日本国际创造化学研究所用物理和化学方法相结合 ,开发出分解二口恶口英的新技术 ,可在常温下 1min内完全分解剧毒物质二口恶口英。该技术被命名为“混合SR法”(S和R分别代表 2名科研人员的名字 )。该技术还能分解多氯联苯、农药、氟树脂等有害物质 ,且不产生二氯化碳。日开发快速分解二噁技术  相似文献   

10.
二噁和纸     
或许是约定成俗,近来“二口恶口英”这个专门的化学名词被人们简化成“二恶英”连篇累牍地出现在报纸、电视上,引起了百姓的强烈关注。二口恶口英具有最强烈的致癌性,是比利时“毒鸡事件”的罪魁祸首,由此引发了继英国“疯牛病”之后的又一次“全球恐慌”。余震波及中...  相似文献   

11.
裴洋 《广州化工》2014,(19):64-66
低温热脱氯工艺是垃圾焚烧炉飞灰中二恶英分解的一种常见技术,一方面可以实现对大部分二恶英同系物地高效脱除,但是另一方面也容易产生额外的二恶英。为了克服该技术的不足,进一步提高降解效率,本文将低温热脱氯工艺与TiO2/MoS2复合催化剂光催化降解技术相结合,研究在两者共同作用下,飞灰粒径对二恶英降解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尿素对减少铁矿烧结过程二恶英排放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添加尿素抑制剂对钢铁厂烧结烟气二恶英减排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0.05%, 0.1%, 0.5%(w)尿素,二恶英的毒性当量排放浓度分别为0.287, 0.258, 0.217 ng-TEQ/m3,比未加尿素的排放浓度0.777 ng-TEQ/m3大幅度减少. 综合考虑二恶英的减排效果和是否产生二次污染,0.05%为尿素减排二恶英的适宜配比. 烧结过程中尿素抑制二恶英形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低温合成反应,既通过与Cu2+反应形成稳定的氮化物,削弱Cu2+的催化活性,又通过与HCl反应,减少了形成二恶英的氯源. 高温气相合成反应中,尿素并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反而因产生的HCl可能导致低温反应合成二恶英浓度增加.  相似文献   

13.
二英的致命毒性及其对人体可能产生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城市生活垃圾的焚烧是二英形成的主要途径之一 ,因此如何控制垃圾焚烧中二英的形成和排放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介绍了二英的性质以及各工艺参数 (燃烧温度、形成二英的母体物质、碳源和氯源、表面材料、反应时间、金属离子催化剂以及气体组成和水分等 )对二英生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二恶英类化合物的检测是垃圾焚烧废气检测中的重要项目,以HRGC-HRMS高分辨气质法为主的仪器分析方法的通量低且检测成本高,不利于对大量样品进行快速的检测。本文结合一套新型样品前处理柱,开发了EROD生物测试法用于垃圾焚烧炉烟道废气样品中二恶英类化合物的检测,该方法具有通量大、检测成本低等优点。在检测过程中,同时比对了EROD生物测试法和HRGC-HRMS法两种方法,发现两者具有强相关性(R2=0.95)。这一结果表明,结合新型前处理柱的EROD生物测试法能够得到与高分辨气质仪器分析方法具有相近TEQ值的检测结果,适合于垃圾焚烧废气样品中的二恶英类化合物的快速筛查检测。  相似文献   

15.
进行了垃圾作水泥生产原料或燃料的分类,着重分析了水泥窑煅烧垃圾生产水泥时,有害排放物CO2,CO,SO2,NOx,重金属,HCl,二恶英和氟的产生过程和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推荐了一种烟气净化工艺流程,即采用向急冷塔中高压喷射碱液,并辅以袋式除尘器的方法不仅能避免二恶英的后期合成,还可有效降低烟气中SO2,HCl,F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针对固体废弃物资源化过程中普遍关心的二噁英生成问题,利用自行设计建造的流化床气化综合实验平台对高含PVC模拟垃圾进行了流化床气化实验,讨论了PVC含量、空气计量系数对二噁英生成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对于PVC含量为20%的模拟垃圾,在空气计量系数由1.2降至0.4时,单位PVC的二噁英生成量和毒性当量分别由146.53 ng·g-1和20.71 ng I-TEQ·g-1降至2.07 ng·g-1和0.31 ng I-TEQ·g-1;在空气计量系数同为0.4时,随着PVC含量由20%降至1%,单位PVC的二噁英生成量及其毒性当量由23.54 ng·g-1和3.49 ng I-TEQ·g-1降至2.07 ng·g-1和0.31 ng I-TEQ·g-1。因此,在固废处理过程中,二噁英的生成风险随着PVC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气化和低空气计量系数有利于抑制二噁英的生成。  相似文献   

17.
钟英立 《广东化工》2014,(9):109-110
二噁英类化合物是一类强毒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但由于二噁英类化合物的检测分析属于超痕量多组分的定性定量分析,因此对它的分析是当代化学分析领域的一大难点。文章主要介绍二噁英类化合物的化学分析方法以及生物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二噁英类化合物的检测分析技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8.
二英的致命毒性及其对人类可能产生的长期影响已经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城市固体废物焚烧是二英的主要来源之一。简单地介绍了二英及其毒性、在焚烧过程中防止二英的生成和从焚烧烟气、飞灰中去除二英的技术。  相似文献   

19.
徐飞 《水泥工程》2022,35(4):30-32
本文介绍了一种工业废气多污染物协同处理系统,主要包括系统的工艺流程、平面布置和主要设备等内容。此外,本文还基于该系统在某水泥厂的运行试验数据,对其运行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试验工况条件下,该系统对SO2脱除率高于99%,NOx脱除率为58.91%;同时,在试验工况条件下,系统也能实现颗粒物、氯化氢、二恶英的超低排放。因此,该系统对多污染物中的SO2、颗粒物、氯化氢和二恶英均有较好的脱除效果,对NOx的脱除效果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20.
根据生活垃圾焚烧技术中二噁英的生成机理,余热锅炉的烟气在低温区急冷可以避免二噁英在低温区的再次合成,但是目前的余热锅炉烟气低温区急冷的不可行,提出从垃圾焚烧系统设计上进行烟气的急冷,抑制二噁英低温区二次生成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