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衡剖面技术是构造演化恢复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对平衡剖面技术原理和方法的研究讨论,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对乌南地区典型剖面回剥,分析了乌南地区的构造发育史,并总结了平衡剖面技术与实际应用的关系.研究表明:乌南地区可分为断陷、断拗、拗陷和萎缩拗陷四个构造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2.
埕岛油田是在潜山背景上发育的大型披覆构造,发育了潜山、构造、岩性、地层及岩性——构造等多种类型油气藏。针对该区地质背景复杂的特点,通过地震层位的标定和对比追踪,利用地震剖面资料进行构造解释,分析了该地区地质构造特征及演化,讨论了该地区在各个地质构造阶段的油气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家场构造地处四川盆地西南部边缘,名山、芦山、邛崃、大邑四县境内,位于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南段山前带上,属于川西中新坳陷低陡构造区的三和场构造群。该区内地腹褶皱强烈,断层极为发育,构造形态复杂。本次研究通过分析区域地质和地震剖面等资料,结合在野外地质调查中观察到的地质现象,对压扭构造样式进行了综合研究。应用平衡剖面恢复技术,建立构造地质模型;从而对高家场地区似花状构造的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归纳。通过对该地区似花状构造的分析研究,也加深我们对构造变形特征的理解,并为油气勘探提供了更多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平衡剖面技术为理论依据,利用Move软件对营尔凹陷地震剖面进行构造恢复,编制该区构造发育剖面,恢复其构造演化史。营尔凹陷是酒泉盆地东部早白垩世发育的一个次级断陷,目前其主要表现为早白垩世拉张和新生代挤压作用下形成的断坳叠置型结构。本次主要研究营尔凹陷白垩纪至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史,其经历三个主要演化阶段,分别是早白垩世拉张断陷期(K_1),晚白垩世至古新世挤压隆升期(K_2-E_1),新生代挤压坳陷期(E_2-Q)。本区构造演化控制其成为断陷与坳陷叠合型盆地,控制长沙岭构造转换带的形成,并控制油气在该构造转换带富集。  相似文献   

5.
三角带是前陆褶皱冲断带的一种构造样式,研究它的形成条件和发育规律一方面有助于解释褶皱冲断带向前陆扩展的运动学,另一方面能够为地震剖面的解释工作提供现实的范例,有助于促进油气勘探的成功率。本文主要以龙门山北段,米仓山,大巴山为例,介绍三角带在三山中的应用。我们结合地表剖面、地震剖面与前人资料的对比解释,对各地区三角带发育可能性进行了分析。龙门山地区在矿山梁发现有三角带发育;在米仓山山前带三角带很发育;大巴山地区没有解释出三角带构造,野外勘察中发现有Ⅰ型三角带。龙门山、大巴山山前冲断带主要属于薄皮构造,主要以滑脱层跃迁式推覆,米仓山属于厚皮基底卷入构造,这可能也是米仓山三角带构造特别发育的原因之一。此外,印支晚期三山反转造山运动形成的三角带构造也可能被后期的构造运动所破坏。  相似文献   

6.
本次研究通过精细地震解释,细致分析了钱官屯地区的圈闭类型及发育特征,并开展地层埋藏史细致研究,运用EnEn地震叠后处理模块中的层拉平功能和地层回剥法,结合区域构造发育史来分析钱官屯地区圈闭形成的时期。  相似文献   

7.
冷冬  崔式涛 《辽宁化工》2011,40(1):66-68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简称银额盆地)是我国西北部地区勘探开发程度较低的盆地之一。近几年,先后对该盆地进行了一系列测量工作,在系统收集和分析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相结合,多种物化探方法为手段,对盆地构造演化史,沉积特征及有利远景区有了更加系统准确的认识。额济纳旗区块位于盆地西北部,是最有利油气远景区之一,区内主要发育居延海凹陷。针对该区块,根据已获得的大地电磁剖面,以重磁资料和前人的地质资料为约束,对该区块油气资源潜力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何健  李运肖 《河北化工》2014,(8):127-129
在对地震地质条件、实地试验测试结果和邻近矿区施工经验的基础上,经多方论证,确定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方法查明某采区的构造发育情况。经过地震资料处理和资料解释,对勘探区内的断层、褶曲等构造的时间剖面表现特征和空间展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最终查明了勘探区内发育有断层11条、向斜构造1处,还圈定了两处采空区。  相似文献   

9.
库车坳陷位于塔里木板块和南天山造山带的过渡部位,内部构造较为复杂,中部普遍发育厚度及岩性变化较大、塑性较强的两套膏盐岩。针对库车地区多滑脱层发育的特点,在深化克拉苏构造带盐构造建模的同时,充分考虑煤系滑脱层的作用,提出克深构造带受膏盐岩和煤系地层共同控制的双滑脱层构造解释模式,建立了典型剖面的地质解释模型。这一举措改变了对中生界基底断层和构造样式的认识,由基底卷入构造转变为受侏罗系煤系地层控制的滑脱逆冲构造,研究人员对双滑脱构造发育特征进行进一步的具有针对性的研究,并得到了克深2区块三维地震资料的证实,从而进一步明确了该区中生界断裂发育及构造变形机制,构造模式及断裂系统认识更加合理,使得双滑脱构造建模技术渐趋完善。  相似文献   

10.
勘探区位于山东省郓城县城东南,地形平坦。在对地震地质条件、实地试验测试结果和邻近矿区施工经验的基础上,经多方论证,确定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方法查明勘探区的构造发育情况和岩浆岩侵入范围。经过地震数据处理和资料解释,对勘探区内的断层、褶曲、岩浆岩侵入等异常体的时间剖面表现特征和空间展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查明了勘探区内的构造发育特征,圈定了岩浆岩侵入范围,尤其是利用地震属性技术对岩浆岩侵入范围的解释,较大幅度的提高了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11.
该项研究以查干凹陷高精度三维资料覆盖区为例,从地震精细标定入手,以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精细构造解释为主,综合应用相干体地层切片、变速成图、平衡剖面、岩性圈闭预测等技术手段,很好地解决了该区复杂构造断裂系统分布和储层描述问题,取得了明显的勘探效果,对其他类似地质情况的地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应用极其普遍,尤其是在地下构造复杂的地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刻画和研究地下地质体的重要手段之一。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技术是一种面向三维数据体的解释方法及技术,它能够更真实、更准确、更清晰的反映地下地层的各种地质信息。针对三春集地区构造特征、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有针对性地对三春集构造开展新一轮精细构造解释,并在此基础上,落实和评价圈闭,同时结合生产动态,优选有利目标,为该区滚动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黄场斜坡带岩性油藏极其发育,通过开展构造精细解释、沉积微相以及砂体展布特征的研究,认为黄场斜坡带构造和砂体空间配置较好,极易形成上倾尖灭型岩性圈闭,并划分出该区岩性圈闭发育的范围;然后利用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和岩性圈闭识别方法,预测出该区的岩性圈闭;最后通过对这些岩性圈闭进行地质综合评价研究,对发现的岩性圈闭进行含油气性预测。预测与实钻结果吻合较好,钻探成功率高达60%。同时,总结出一套典型盐湖地区预测岩性油藏的系统研究方案,在同类盆地中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拉萨地区1:100万区域重力调查资料为依据,在对该资料进行处理与解释后,对该地区的重力异常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研究。拉萨地区重力异常特征总体走向为近东西向,南部高、北部低,南部表现为重力梯级带特征,北部表现为宽大的重力低异常;通过对重力资料处理和分析,结合地质资料和其它地球物理资料,及其断裂构造在重力场上表现出的特征进行断裂识别,共识别出断裂19条(一级断裂4条、二级断裂9条、三级断裂6条),其中的11条断裂是被首次发现,并对识别出的断裂中的几条主要断裂进行了综合解释;东西向断裂发育早、断距大、活动期长,将研究区划成了东西向的条带状结构,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一般发育晚、断距较小,将东西向断裂进行了后期改造,使区内重力场明显具有南北成带、东西成块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5.
在研究伸展盆地的构造演化中,常利用GeoSec软件的平衡剖面技术进行构造演化,该演化技术有"特定模式回剥"和"人机交互式回剥"两种方法,通过伸展盆地构造演化实例将两种方法所得的演化剖面进行对比研究,得到演化的最优方法,即人机结合的交互式回剥可获得良好的构造演化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研究伸展盆地的构造演化中,常利用GeoSec软件的平衡剖面技术进行构造演化,该演化技术有"特定模式回剥"和"人机交互式回剥"两种方法,通过伸展盆地构造演化实例将两种方法所得的演化剖面进行对比研究,得到演化的最优方法,即人机结合的交互式回剥可获得良好的构造演化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长垣西部地区扶余油层沉积体系、沉积特征研究入手,通过沉积(微)相精细研究,预测了砂岩发育有利区;结合构造发育史研究,论述了扶余油层成藏规律。其中古构造的发育对扶杨油层的诱导较为明显,但T2断裂是成藏的关键因素。在T2断裂集中的部位,是油气显示富集的部位,而断裂同时断穿扶杨油层与中部含油组合时,则青一段生成的油气优先向上聚集。另外储层的物性制约了局部油水分布。在此研究基础上对长垣西部地区扶余油层有利油气聚集区进行了整体预测。  相似文献   

18.
前锋-白马湖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层沉积过程中火成岩侵入,火成岩具有强反射界面,地震波场中多次波较发育。受多次波影响,主要目的层反射波干涉现象较严重,有效波难以识别,总体信噪比不高,给构造及岩性解释造成困难。对前锋-白马湖地震资料的处理研究,根据多次波的周期性和特点,采用radon变换的方法压制该区域多次波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从资料处理效果看,剖面质量明显得到改善,证明该去噪技术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在综合分析区域地质、构造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西北地区中生代构造背景的研究成果,证实了焉耆盆地早侏罗世处于弱伸展环境中,同时结合区内地震剖面特征以及热史的研究证实焉耆盆地侏罗系盆地原型为拉张背景下的断陷盆地。  相似文献   

20.
新疆某地区处于南天山山前斜坡带,受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其地表起伏剧烈、构造发育复杂,地下逆冲推覆、高陡构造发育,造成了地震资料品质差、波场复杂等问题,给地震成像带来很大困难。在项目中不断提高与解释人员进行交流,共同提高对整个区块的地质认识,通过针对性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技术攻关,新成果剖面波组特征清楚,反射层次齐全,接触关系、尖灭点清楚,反射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