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涛 《塑料科技》1992,(3):21-25
本文阐述了CPE/PVC共混体系的加工特性及应用范围,对CPE在PVC磁白片(不透明半硬片)中的应用做了重点讨论。介绍了利用CPE/PVC共混原理,试制复合地板块用磁白片的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2.
本文测试了CPE—g—VC接枝共聚树脂的基本性能,用与PVC共混的方法,研究了CPE—g—VC作为PVC改性剂的力学性能及加工条件的关系,考察了CPE—g—VC共混物的转矩流变行为、毛细管流变行为和可挤出性。结果表明:CPE—g—VC具有许多优良特性。在PVC共混物中,CPE—g—VC较CPE有更好的增韧效果,CPE—g—VC/PVC共混物具有较CPE/PVC共混物高3~4倍左右,较纯PVC高5~8倍左右的抗冲击强度。同CPE/PVC共混物相似,CPE—g—VC/PVC共混物加工区域较狭窄。  相似文献   

3.
CPE—g—VC接枝共聚树脂加工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与PVC共混的方法,研究了CPE—g—VC作为PVC改性剂的力学性能及加工条件的关系,考察了CPE—g—VC共混物的转矩流变行为、毛细管流变行为和可加工性。结果表明:CPE—g—VC树脂具有许多优良特性,例如具有较高抗冲击强度、良好耐低温性、耐老化性、热稳定性、耐燃性等。在PVC共混物中,CPE—g—VC较CPE有更好的增韧效果,CPE—g—VC/PVC共混物具有较CPE/PVC共混物高3~4倍左右,较纯PVC高5~8倍左右的抗冲击强度。同CPE/PVC共混物相似,CPE—g—VC/PVC共混物加工区域较狭窄。  相似文献   

4.
CPE-g-VC共聚树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悬浮溶胀接枝共聚方法合成不同CPE含量的CPE - g -VC共聚树脂 ,对其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并与PVC、PVC/CPE共混物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接枝共聚物的加工性能优于PVC和PVC/CPE共混物 ,且其加工性能随CPE含量增加而逐渐改善 ;在CPE含量相同时 ,CPE - g -VC共聚物的冲击强度大于PVC/CPE共混物 ,冲击强度随CPE含量的增加而增强 ;当CPE含量相同时 ,CPE -g -VC共聚物的冲击强度随接枝率增加而增强 ;相近CPE含量的接枝共聚物的屈服强度大于共混物。  相似文献   

5.
超细活性CaCO3填充PVC/CPE/PE共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唯 《塑料工业》1993,(3):57-60,64
本文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PVC/CPE/LDPE和超细活性CaCO_2填充PVC/CPE/LDPE/HDPE两种共混体系的综合力学性能和加工流动性能。结果表明,CPE对PVC/LDPE和PVC/HDPE具有明显增容作用,其中尤对PVC/HDPE为甚;超细活性CaCO_3除能降低共混物成本外,还能较明显提高填充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当共混比为PVC/CPE/LDPE/HDPE=80:10:10:10,超细活性CaCO_3为20PHR,共混温度175~185℃时,共混物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6.
采用氯化聚乙烯(CPE)作为聚氯乙烯(PVC)/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物的增容剂,用机械共混法制样,研究了共混条件及共混物组成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相态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在120℃下 LDPE 与 CPE 先预混5分钟,再于155℃下将 LDPE、CPE 与 PVC 共混15~20分钟所得到的共混物性能较好。PVC 为主的 PVC/LDPE 共混物中 CPE 较佳用量为5份(相对于100份 PVC)。DT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证实了 CPE 的增容作用。此外,熔融指数测定结果表明,共混物中 LDPE 含量增高,共混物的熔融指数增大。  相似文献   

7.
厦门大学化学系用差示扫描量热法(仍C)、透射电镜(**M)和扫描电镜(亚M)等技术研究了PVC/CPE共混物的加工温度、相容性与共混制品性能的关系。研究表明,CPE与PVC有部分相容性,使共混物中存在网状结构,从而提高制品的抗冲击强度。但当加工温度低于165C或高于195C时,CPE不能形成网状结构,因而抗冲击强度降低。PVC/CPE共混物的加工温度与性能关系  相似文献   

8.
采用机械共混的方法,将CPE、PVC与TPU熔融共混。研究了TPU/CPE及TPU/CPE/PVC共混体系。对其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及耐油性能进行了测试及分析。结果表明:CPE及CPE/PVC的加入可改善TPU的加工性能并降低其成本。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CPE在硬PVC异型材、管材中的应用,介绍了CPE的品种、性能、应用及其主要生产厂家;CPE/PVC的共混工艺,并推荐了CPE应用配方。  相似文献   

10.
刘媛  王卫卫  邱桂学 《弹性体》2008,18(2):57-61
利用DSC和SEM等方法研究了弹性体在汽车仪表板表皮材料用PVC/ABS软质合金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PVC/ABS共混体系中加入弹性体CPE、NBR后,有助于提高共混体系的相容性,从而使得PVC/ABS共混体系的机械强度和加工性能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1.
纳米CaCO3/PVC/CPE复合材料及其在门窗异型材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纳米CaCO3/PVC/CP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纳米CaCO3对PVC共混体系具有显著的增韧效果。同时,也研究了纳米CaCo3/PVC/CPE复合材料在PVC门窗异型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废旧塑料回收中的共混技术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废旧塑料回收方法的分析 ,提出了在物理回收中应用共混技术 ,可以提高产品性能和产品附加值 ,降低成本。并着重探讨了塑料回收中PVC/CPE、PS/SBS、PP/LDPE、PVC/PE/CPE等体系的共混方法。  相似文献   

13.
固相法氯化聚乙烯与聚氯乙烯共混物的形态与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聚氯乙烯(PVC)与固相法氯化聚乙烯(CPE)共混物的应力-应变行为和冲击强度对CPE用量和氯含量的依赖关系,考察了共混物形态与性能的关系。动态力学性能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研究结果表明,PVC/CPE为部分相容体系,两相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当CPE氯含量为36%~42%,用量为7~15份时,CPE在PVC/CPE共混物中形成比较完整的网络结构、共混物具有更好的抗冲击性能。Brabender流变仪研究表明,CPE能促进PVC的塑化,共混物的加工性优于纯PVC。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在加工过程中,某些芳族二胺类化合物对PVC/CPE共混物的化学改性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加有芳族二胺类化合物作为偶联剂的PVC/CPE共混体系中,可发生偶联反应。偶联剂的用量对共混物的多相结构和力学性能都有显著影响。借助于DSC和TMA,证实了偶联剂能改善PVC/CPE共混体系的两相相容性。  相似文献   

15.
活性高岭土和NBR复合增韧PVC/CPE体系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温煅烧和偶联剂改性方法获得活性高岭土 ,并将其与NBR、PVC、CPE进行共混实验。分别对不同配方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熔体粘度及加工塑化时间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适量的活性高岭土不仅具有填充性能 ,而且与NBR能复合增韧增强PVC/CPE体系 ,并改善加工性能 ,当活性高岭土 /NBR/CPE/PVC =16 /8/4/10 0左右 ,复合材料在成本、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方面表现出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不同熔融焓增韧改性剂CPE对PVC进行了改性,研究了 CPE对PVC/CPE共混料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熔融焓的增韧改性剂CPE对PVC/CPE共混料的流变性能、缺口冲击强度、拉伸冲击强度和焊接强度都有较大的影响;含氯质量分数为36%左右、熔融焓(DSC法)≤1.4 J/g的CPE比较适合作为PVC材料的冲击改性剂...  相似文献   

17.
用氯化聚乙烯改善聚氯乙烯的冲击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化聚乙烯(CPE)是聚氯乙烯(PVC)最常用的冲击改性剂之一,常用于PVC的增韧改性。本文从相容性、共混物形态与体系性能的关系,影响共混物形态及冲击强度的因素及共混体系的不可逆形变4个方面介绍了采用CPE改善PVC冲击性能,从而找出了提高PVC/CPE共混体系冲击强度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8.
《弹性体》2015,(6)
制备了一种由橡胶型氯化聚乙烯(CM)/树脂型氯化聚乙烯(CPE)/聚氯乙烯(PVC)三者组成的共混弹性体,并对其各项性能进行测试表征。考察了不同CM/CPE/PVC共混比、硫化剂用量及白炭黑用量对CM/CPE/PVC共混弹性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M/CPE/PVC共混质量比为50/20/30,DCP/TAIC用量分别为5份和4份,白炭黑用量为50份时即配方C1的综合性能最好,其中拉伸强度为13.6MPa,断裂伸长率为305%,100%定伸应力为5.5MPa,邵尔A硬度为80,其耐油性能、耐臭氧性能良好,且CM/CPE/PVC损耗模量随剪切速率增大而增大,随应变的增加而减小,随温度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9.
以氯化聚乙烯(CPE)、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MAPE)、聚丙烯酸酯(ACR)为改性剂,采用二辊开炼机制备PVC/PE共混体系及其木塑复合材料(WPC),并采用热压成型的方法制备材料试样.考察了改性剂和木粉对PVC/PE及其WPC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及动态热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CPE能够显著提高PVC/PE共混体系的机械性能,使材料加工性能下降,储能模量降低;MAPE则能使PVC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大幅提高;ACR则能够提高材料的加工性能,使材料储能模量增大;木粉的加入使复合材料加工性能大幅下降,材料储能模量提高,损耗因子下降.  相似文献   

20.
CPE对PVC/PP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单螺杆挤出机上用一次投料直接共混方法制样,通过差热分析(DSC),透射电镜(TEM),图象分析和力学性能试验等法研究表明,PVC 和 PP 不相容,CPE对 PVC/PP 共混体系具有较好的增容作用。5份 CPE 使得 PVC/PP 体系分散相(PP)粒径变小,粒径分布均匀性提高,并且使得 PVC 和 PP 两相界面变得比较模糊。在 PVC/PP 体系中加入 CPE 后,共混物的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都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