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针对智能电网(SG)中电力线通信(PLC)网络中负载均衡的问题,提出了一个自适应机会路由协议——负载均衡的机会路由协议(LBORP)。在LBORP中,所有收到数据包的候选转发节点都有机会参与到数据包的转发中,不再局限于一条路由路径,避免了流量仅从一条链路经过导致的负载不均衡现象;而且候选转发节点的转发优先级不仅考虑到转发节点到目的节点的距离,还考虑到了PLC链路的不稳定性以及流量的变化。除此之外,在LBORP中采用一种隐式确认方案,进一步减少协议的端到端时延。在仿真实验中,与基于有序树的PLC路由协议(PLC-TR)和PLC机会路由协议(PLC-OR)相比,LBORP在时延上分别降低了19.7%和45.8%,在丢包率上分别降低了23.4%和32.5%。实验结果表明,LBORP能够实现网络的负载均衡,提升网络的可靠性并减小端到端时延。  相似文献   

2.
针对优化链路状态路由协议(OLSR)在网络拓扑结构快速变化时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结合鱼眼状态路由和能量感知的自适应改进路由协议,命名为AFE-OLSR。该改进协议通过监听节点链路集和多点中继选择集的变化情况,自动调整HELLO和拓扑控制消息的发送频率,实现移动感知。同时,它借鉴鱼眼状态路由的思想,节点自动调整拓扑控制消息的转发次数。通过这些机制,该协议能够记录接收消息的能量大小实现能量感知,以及根据能量感知和移动感知的结果来帮助节点选择更稳定和更可靠的路由。仿真结果表明,AFE-OLSR在网络拓扑变化时端到端时延减少8%,分组到达率提高11%,建立全网路由时间减少12%;在网络拓扑静止时HELLO发送量减少19%,TC转发量减少15%。  相似文献   

3.
温怀玉  罗光春 《计算机应用》2010,30(10):2636-2640
在分析无线Mesh网路由协议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结合无线Mesh网络的性能要求,以优化链路状态路由(OLSR)协议为原型,采用跨层设计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状态良好程度的路由协议LR-OLSR。该协议引入了认知无线网络中的环境感知推理思想,通过对节点负载、链路投递率和链路可用性等信息进行感知,并以此为依据对链路质量进行推理,获得网络中源节点和目的节点对之间各路径状态良好程度的评价,将其作为路由选择的依据,实现对路由的优化选择,提高网络的吞吐量,达到负载均衡。通过与OLSR及其典型改进协议P-OLSR、SC-OLSR的对比仿真结果表明,LR-OLSR能够提高网络中分组的递交率,降低平均端到端时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负载均衡。  相似文献   

4.
车载网络(VANETs)属于移动无线网络的特例,具有鲜明的特性。传统无线网络的路由协议难以直接应用于VANETs。节点的高速移动,引起网络拓扑动态变化,导致VANETs的通信链路频繁断裂。高动态网络的链路可靠性问题引起广泛的关注。为此,针对高速公路VANETs的路由可靠性进行分析,对演化图论进行扩展,建立扩展后的演化图论模型(EEGM),并利用EEGM获取VANETs拓扑的动态信息,从而预先获取可靠路由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演化图论的可靠路由协议(EG-RAODV)。仿真结果表明,与同类的其他协议相比,提出的路由协议在分组传输率、端到端传输时延、路由请求消息率以及链路断裂数方面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5.
针对移动自组织网络(MANET)中优化链路状态路由(OLSR)协议路由稳定性差和端到端延时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OLSR路由协议。考虑MANET拓扑的移动性,通过优先选择平均相遇率较小、稳定性较高的中继节点构建移动拓扑,避免路由震荡。基于跨层技术,利用链路层共享的链路速率优化路由权值,从而提高路由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OLSR协议相比,改进协议在MANET网络中具有更好的网络稳定性及更低的端到端延时。  相似文献   

6.
宋蒙恩  贾宗璞  王磊 《测控技术》2017,36(11):102-105
针对移动Ad Hoc网络中节点链路断裂、路由需要不断进行维护的问题,在按需距离矢量路由(AODV)协议基础上结合链路质量指示器,添加对节点电池电量的监测功能,根据节点剩余能量进行路由预测及预修复,在对链路状况提前做出判断的基础上及时进行路由切换,避免路由频繁中断.仿真表明,改进协议提高了数据包投递率,降低了端到端延迟时间,使网络更加稳定高效.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无线Mesh网路由协议所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结合无线Mesh网络的性能要求,以OLSR协议为原 型,采用跨层设计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状态良好程度的路由协议工R-)工SR。该协议引入了认知无线网络中的 环境感知推理思想,通过对节点负载、链路投递率和链路可用性等信息进行感知,并以此为依据对链路质量进行推理, 将其作为路由选择的依据,实现对路由的优化选择,提高网络的吞吐量,达到负载均衡。仿真结果表明,工R-OI_SR能 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网络中分组的递交率,降低平均端到端时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负载均衡。  相似文献   

8.
蔡顺  张三峰  董永强  吴国新 《软件学报》2012,23(9):2401-2415
编码机会路由是有损无线Mesh网络中提供高吞吐量和高可靠性传输的理想方案.该路由机制建立在无线广播的多用户分集优势和随机网络编码的纠删特性之上,为广播MAC的设计引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基于最优停止理论,研究面向编码机会路由的机会广播信道接入问题,提出一种在接入延迟和信道交付能力之间加以折衷,以获得最优的平均有效速率的方法,并在IEEE 802.11 DCF协议基础上设计实现面向NCOR的广播MAC协议O-BCast.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显著提高了编码机会路由的端到端吞吐量,具有网络负载自适应的良好特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链路中断预测的AODV路由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移动自组网中,节点的移动导致拓扑动态变化,已经建立的路由时刻存在中断的可能,而传统的AODV路由协议中的路由修复方法开销大、时延长。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中断预测的改进路由算法。该算法在链路中断之前启用备用节点,尽量避免路由修复;在链路中断后,首先在本地进行链路修复,不成功再逐层由上游节点发起路由搜索。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AODV相比控制开销降低了40%,端到端时延减少了25%,提高了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10.
最小路径负载度路由协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DSR协议是Ad hoc网络中典型的路由协议,DSR协议中路由选择策略是基于最短路径的,并未考虑路径的通信量和节点负载等因素,网络中数据流易集中于某些链路,这些链路上的节点承担相对较大的通信量,从而形成热点区域。热点区域的形成会缩短网络的寿命,并且会增加数据包的平均端到端时延,甚至影响数据包的投递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路径负载度的动态源路由协议(LBDSR),在路由选择时综合考虑了路径长度和路径繁忙度两个因素,有效地解决了热点区域问题,并减小网络中数据包的平均端到端时延,可以有效提高网络的负载平衡性能,延长网络寿命。  相似文献   

11.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多跳视频传输实时性难以保证以及节点失效造成的传输中断问题,本文在比较分析了考虑时延的路由协议基础上,提出并设计了一种保证时延QoS要求可自我修复的路由协议(Self Repaired and Delay Guarantee Routing Protocol)。该协议选择时延最短的节点作为路由节点,缩短了多跳传输时间;在路由表中增加备选路由节点,当某个路由节点失效时,自动启用备选节点修复路由,节省了路由重新建立的时间,保证了视频传输持续性。仿真结果表明该路由协议能够较好地满足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多跳视频传输的时延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的通信链路质量,在TinyOS系统中实现了基于蚁群算法的路由协议,该协议采用多跳的通信方式,为应用程序提供较为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结合Zig Bee网络的体系结构,详述了该协议的实现流程。通过TOSSIM仿真平台对该协议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蚁群算法的路由协议能够在降低丢包率和传输延时的同时平衡节点的能量消耗,进而延长整个网络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3.
移动Ad hoc网络是由一组移动终端组成的无线多跳自治系统,具有无中心、自组织、多跳路由、动态拓扑结构等特点。尽管有带宽受限等缺点,但无线Ad hoc网络具备灵活机动、组网迅速的优势,在军事通信、民用通信和各种临时通信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来其路由技术、QoS、安全性问题,尤其是路由协议的安全成为研究的热点。介绍了针对其路由协议的攻击,重点分析比较了典型的移动Ad hoc网络安全路由协议,最后指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自组网环境下基于模糊控制的自适应动态源路由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组网是由一组带有无线收发装置的移动节点组成的一个能够支持多跳的临时性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大多数节点是由有限寿命的电池来提供的,因此能量保护策略成为设计该类网络路由协议的一个重要依据.同时,拓扑的动态变化是该类网络的另一主要特征,它将影响路由的稳定性.通过对节点当前剩余电池能量和邻居节点之间链路稳定性的观察,并使用模糊逻辑控制策略,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源路由的自适应路由协议,仿真表明该协议有效地延长了网络的生存时间,并提高了报文提交率.  相似文献   

15.
自组网环境下基于QoS的路由协议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英春  史美林 《计算机学报》2001,24(10):1026-1033
自组网是一组带有无线收发装置的移动节点组成的一个多跳的临时性的自治系统。在这种环境中,由于节点无线通信覆盖范围的有限性,需要借助其它中间节点进行分组转发到达信宿。常规路由协议在自组网环境无法有效地正常运行。文中首先描述了自组网的概念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组网环境下的基于QoS的路由协议。该路由协议的主要思想是根据无线链路两个重要指标:平均错误分组率和生存时间进行路由发现、选择和维护。相对于跳数而言,它们向用户提供了最有可能满足特定QoS需求的信息流的传输。  相似文献   

16.
自组网是由一组带有无线收发装置的移动节点组成的一个能够支持多跳的临时性的计算机通信网络.通过引入移动代理,结合本地移动和能量感知策略,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代理的AODV节能路由协议.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通过移动代理的漫游来更新途径节点路由表,大大减少路由请求报文发起数,降低了端到端的平均数据传输时延,并延长了网络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7.
MANET是一种由一系列可以自由移动的节点主机聚集而成的一个临时性动态网络。由于其拓扑的动态性,其路由协议与其它传统网络有着很大的区别。传统的MANET路由协议都在路由破裂后由源节点重新建路,存在较大建路延时,极大阻碍了信息的实时传送。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支持实时传送的路由协议,该协议通过在路由破裂处用最快方法重新建路来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模拟结果表明这种协议具有较好的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18.
简单地描述了自组网的特点,对相关工作进行了比较;说明了大多数预测方法不适合自组网应用;为了保持拓扑稳定,文中采取了一个模糊线性回归模型用于预测长寿命链路;提出了一个路径可靠性和路径寿命的分析建模架构.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长寿命路径选路的路由协议可靠性更好,寿命更长.仿真结果也表明,和AODV路由协议相比,该协议有高的分组递交率和低的控制开销.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presents a modeling framework for characterizing the feasibility and impacts of multi-hop packet routing in sensor networks with mobile sinks. Data collection in sensor networks using mobile sinks has recently been investigated to improve energy performance at the cost of collection delay. Although the data collection can be accomplished with varying degrees of multi-hop routing, for a given data generation rate, as the extent of multi-hop routing increases, the round traversal time of the sink decreases. At the same time, the interference experienced by the mobile sink-to-sensor links and the consequent upload time go up. This paper characterizes these competing effects and develops a methodology for determining the extent of multi-hop routing that is feasible for given network and application parameters such as sensor data generation rate, wireless link capacity between sensors and mobile sink, the speed of the mobile sink and node density.  相似文献   

20.
邓亚平  唐骏 《计算机应用》2013,33(1):108-111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多跳分簇协议中,Sink节点附近的簇头能量消耗过快,簇头分布不够均匀,多跳链路不够高效等关键问题,提出了基于控制的低能耗多跳分簇路由协议。通过控制成簇数量与大小、多跳链路能耗、轮数与每一轮中的数据传输量来解决以上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协议与低功耗自适应分簇(LEACH)协议和基于非均匀分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EEUC)相比,网络稳定期分别延长了138%和13%,网络生命期分别延长了13%和8%,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网络能耗,均衡网络负载,延长网络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