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氢装置新氢压缩机气量无级调节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炼油与化工行业中,往复压缩机进气阀原先一直采用仪表风卸荷器进行控制,最多只能实现0%、25%、50%、75%、100%五个档位的负荷调节。2009年9月增设一套HydroCOM气量无级调节系统,可实现了10%-100%的负荷任意调节,从而极大地节约电能。本文就其逻辑控制原理、节能效果和日常操作及维护注意事项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2.
余隙无级调节气量节能技术在新氢压缩机K2101B上的应用,实现了压缩机容积流量在60%~100%负荷范围内无级连续调节,关闭了旁路调节系统,改善了压缩机运行环境,压缩机输出气量稳定,优化了压缩机系统操作,降低了压缩机原有振动和噪音,减轻了压缩机往复件的摩擦,降低了压缩机系统的运行和维护费用,提高了压缩机系统的使用寿命,等。经实践应用和标定,该节能技术改造简单、操控方便、自身能耗低、运行和维护费用少、近于免维护,节能效果显著,每年可节约103. 13万元电费和25. 2万元循环冷却水运行费用,投资少回报高、投资回收期仅四个月。  相似文献   

3.
王领航 《中国化工》2008,(14):30-31
在石油化工企业的各类生产装置中,在加压或输送气体的场合,常常会使用离心式压缩机。而石油化工催化装置中的富气压缩机和加氢装置中的循环氢压缩机是采用离心压缩机的典型应用。离心压缩机的调节就是改变压缩机的运行工况,以适应工艺装置操作工况变化的要求,在控制方案上负荷调节通常采用的调节手段有:进口节流调节、变转速调节等。  相似文献   

4.
王健  曹蕊蕊 《广州化工》2011,39(18):124-126
介绍了HydroCOM气量无级调节系统的结构、原理和在重整氢气往复压缩机上的应用,使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对压缩机负荷调节可以实现精确控制,节能效果显著,并且对机组的平稳运行和调节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对往复式压缩机低负荷工况下调节方式进行研究,结合6MD32型二氧化碳压缩机自身的特点,探讨降转速调节、气缸余隙调节、全行程气量无级调节和入口节流降压调节等方式,从技术、投资、可靠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对比,最终选择进气减压调节方式,取得明显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6.
贵州开阳化工有限公司500 kt/a合成氨装置低温甲醇洗系统设置有2台往复式循环气压缩机(一开一备),由于其设计余量大,长期以来存在循环气压缩机电耗高以及低负荷下(气化炉单炉运行时)不能启动运行的问题。在对比分析旁路调节、部分行程压开进气阀调节、转速调节、余隙调节等四种改造方案的基础上,2022年4月对1台循环气压缩机实施了增设余隙调节系统的改造(另一台计划于2024年实施同样的技改)后,实现了循环气压缩机出口气的“零回流”,降低了电耗,且低负荷下循环气压缩机也能启动运行,增产了合成氨,减排了CO2,助力了合成氨装置的优质运行。  相似文献   

7.
大庆炼化公司60万吨,年柴油加氢改质装置,新氢压缩机为往复压缩机是柴油加氢反应的氢气供给设备,机组共有0、50%、100%三个负荷调节档,从生产工艺上机组50%负荷运行不能满足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8.
首先对洛阳分公司柴油加氢装置新氢压缩机的调节方式进行了分析,接着介绍了HydroCOM气量无级调节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特点,最后结合洛阳分公司260万吨/年柴油加氢精制装置实际操作工况,对所用新氢压缩机组的调节方式进行优化控制:一台采用气量无级调节系统,另一台采用负荷调节系统,确保新氢压缩机组的平稳可靠运行,同时对实施、运行情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介绍KMM调节器和DG505电子调节器组成的离心式压缩机负荷智能调节系统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0.
《小氮肥》2020,(3)
介绍了一种往复压缩机无级气量调节系统,采用电液分离设计方法,保证了系统的防爆性能并提升了产品的可维护性;同时,采用温度自动补偿方式,保证在进气温度波动的情况下实现压缩机运行负荷的自适应调整。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良好,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证明在空气往复压缩机上应用无级气量调节技术可有效实现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11.
离心压缩机作为MVR系统核心设备,需要稳定可靠运行。由喘振引起的噪声、振动,有可能造成叶片损伤、机组瘫痪。喘振是由于进气流量减小至喘振区引起的轴向振动,但伴有提前的由旋转分离引起的径向振动。控制喘振有多种机理、多种策略,常用的是旁路阀控制,但会降低效率。研究表明进气预调节可使压缩机在60%负荷下工作,不影响效率。  相似文献   

12.
依靠DCS程序和防喘振控制器,控制三K氯气压缩机进口可调导叶轮和自动调节系统,保持零极距电槽在不同负荷下氯气压力和氯气输送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邵卫增 《乙烯工业》1998,10(2):25-29
分析了丙烯制冷压缩机负荷的影响因素和运行负荷偏高的原因,提出了降低压缩机负荷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离心式天然气压缩机建设完成后,在投产时需先进行性能测试,为了掌握压缩机测试过程中对管道运行工况的影响,本文以川气东送管道利川压气站投产为例,选用SPS仿真软件对压缩机性能测试进行了仿真,模拟了在压缩机启动的同时,调节恩施清管站去下游阀门开度,利用利川-恩施管段建立背压,通过逐步提高压缩机的转速,进而提高压比和压缩机负荷。分析有助于指导管道生产运行部门调控和优化投产测试,及时对压缩机紧急停车等事故采取应急措施,保障压气站安全投运。  相似文献   

15.
冯东石 《天津化工》2023,(S1):182-184
本文介绍了贺尔碧格公司专门为往复式压缩机开发的液压式气量无级调节系统。它的主要工作原理是计算机即时处理压缩机运行过程中的状态数据,通过液压执行器来实时控制进气阀的开启与关闭时间,实现压缩机排气量0~100%全行程范围无级调节,从而最大限度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重整装置的关键设备往复式循环氢压缩机C-201A/B,采用余隙无级调节气量节能技术进行了节能改造,获得了较好的节能效果,在余隙负荷为65%的情况下,两机年节约用电成本104万元左右、两机年节能约折合507. 7 t标煤、二氧化碳减排量达1 340. 4 t。  相似文献   

17.
在Tod=-10℃工况下调节压缩机工作频率及补气压力,实验研究R410A单缸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系统的制热性能。试验测试系统采用双电子膨胀阀控制中间补气压力及压缩机吸气过热度。实验研究表明:随着补气压力的增加,中间补气系统的制热量逐渐增大,COPh呈现出先增加而后降低的趋势;而随着频率的增加,系统的制热量升高,系统COPh降低。相对于普通单级压缩系统,中间补气系统的制热量平均增长约26.1%,系统COPh在低频时最大提升幅度约为7.92%,在高频时其能效比相对较低。随着补气压力的增加,闪蒸器气液分离效率降低,部分液态冷媒经中间补气管道进入压缩机,中间补气系统性能降低且易产生湿压缩。因此在满足建筑物热负荷需求的同时,应合理控制中间补气压力及补气量。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洛阳分公司0.7Mt/a连续重整装置重整氢增压机改造前后的状况,针对原运行方式有大量的能耗浪费,现采用国产环瑞HRCS气量无级调节系统后节能效果明显。阐述了HRCS气量无级调节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它改变了传统的对压缩机气量调节的方法,并利用智能化液压调节机构,快速、准确地控制压缩机的压力和流量,实现气量0%~100%的连续调节,还可以实现压缩机的平稳启动、切换和停机。  相似文献   

19.
马永清 《山东化工》2023,(19):161-163
为了解决往复式压缩机在传统气量调节方法中存在的安全性差、经济性不佳、调节响应速度慢等问题,本研究采用了HydroCOM系统的无级调节技术作为改进方案,对往复式压缩机进行详细的改造和优化研究。通过安装传感器和控制器,实时采集压缩机运行过程中的状态数据,并利用液压执行器调节进气阀的开启和关闭时间,从而实现对排气量的连续调节和节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HydroCOM系统进行往复式压缩机改造实现了连续、经济、高效、快捷和精确的气量调节。改造后的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能耗节省达到了40%以上,同时还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本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为石化生产中压缩机的工作效率提升、运行成本降低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对往复式压缩机气量调节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实践,进一步推动了该领域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20.
李绵庆 《化肥设计》2011,49(2):15-18
论述了H223(B)165/314氮氢气压缩机气体压缩指示功率(负荷)的测算方法;在得到压缩机各级工艺负荷分布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级负荷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