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过对青海某地太阳房的测试分析研究,确定了冷风渗透量对太阳房集热量和室温影响的计算方法。并知该太阳房的供暖效果和节能效果较好,但其集热墙的玻璃幕墙和房间门窗的密闭性较差,导致该玻璃幕墙和房间冷风渗透量较大,影响了集热墙的集热量及集热效率和太阳房的供暖与节能效果。因此在太阳房建设的设计与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必须充分重视玻璃幕墙和房间门窗的密封性问题,以减少冷风渗透的能耗,提高太阳房的供暖效果和节能效率。  相似文献   

2.
新建被动式太阳房冬季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住新建成的被动式太阳房内,利用多通道计算机巡回检测系统,对室内外温度、太阳辐射强度、集热蓄热墙体温度以及通风口风速、温度进行了长期实测,研究含有Trombe墙体的新建被动式太阳房采暖季节的热性能,采暖季节的室内温度随室外气象条件以及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情况、室内温度在集热蓄热墙体作用下的波动情况以及住不同天气情况下Trombe墙对室内温度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被动式太阳房的室内平均温度晴天时有5个小时室内达到了16℃,空气热循环带入室内的热量相当于热负荷的9%。阴天被动式太阳房的室内平均温度基本达到10℃左右,连续阴天的情况下太阳房需要利用辅助热源进行采暖。通过对Ra数的计算发现,在不同的室外条件下室内空气流动状态有很大不同。另外,通过实验发现对新建被动式太阳房而言,由于墙体内含有大量的水分,会直接影响Trombe墙的集热蓄热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被动式太阳房集热墙风口平均风速的测定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室模拟风口实验,测量分析风口截面上不同风量下风口的平均风速,找出测点风速等于平均风速的分布区域,将一个风速传感器探头放在该区域测出的风速即可代表风口的平均风速。将实验结果在青藏铁路线上被动式太阳房现场进行了校核,从而实现了对被动式太阳房集热墙风口平均风速的自动监测。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集热蓄热墙式太阳房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墙集热模块中墙体的集热、蓄热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并对两种常见的外保温方式对墙体夜间放热性能的改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对集热蓄热墙式太阳房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墙集热模块中墙体的集热、蓄热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并对2种常见的外保温方式对墙体夜间放热性能的改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为了解决我国西北等地农牧区能源紧缺,改善居住条件,太阳能采暖房建筑逐步从试验阶段走向应用阶段。从采暖型式看,太阳房多数采用窗户集热式。如图一。无疑,它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从农牧区的建成情况看,由于农牧区受经济条件等的制约,采用窗户集热式的太阳房仍然很少。笔者针对西北地区(特别是青海农牧区)农房多为生土平屋顶的特点,如何从简单、实用、经济  相似文献   

7.
被动式太阳房是一种经济有效地利用太阳能采暖的建筑,银川地区太阳能热水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被动式太阳房的应用较少。本文对银川地区直接受益窗与集热蓄热墙的组合式太阳房的室内温度进行预测,分析其热舒适性,以便今后更近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被动式太阳房普遍存在的夏季室内过热现象,提出一种太阳能集热墙与地下室复合系统。对石河子地区带有该系统的被动式太阳房进行测试,分析了4种模式的降温效果和室内空气温度分布。结果表明有太阳能集热墙与地下室复合系统平均温度和温度波动情况均明显优于其他模式,平均温度降低了2.1℃,该系统利用室内、太阳能集热墙和地下室之间进行气流循环,有助于降低室内温度,是一种节能环保的自然通风降温技术。  相似文献   

9.
被动式太阳房主要依靠建筑热工措施来保证一定的室内温度条件,以满足冬季采暖要求.当室内空气温度低于基础温度时,就要投入辅助热源.本文对银川地区直接受益窗与集热蓄热墙的组合式太阳房的辅助热量和节能率进行计算,分析其节能效果,以便今后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太阳能作为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已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文章通过青岛海慈医院在门诊及住院部大楼改造中被动式太阳房、被动式集热墙、被动式集热窗、太阳能全息热水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等被动式和主动式太阳能技术的设计与运用,来进一步说明太阳能技术在医疗建筑和医院改造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北美目前最大的跨季太阳能储存项目——加拿大0kotoks小镇的太阳能小区建设,对其太阳能供热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利用土壤床作为储能体进行大规模跨季节太阳能储存的方法进行了分析。该项目根据不同季节可利用太阳能数量的不同,分别设置了短期(临时)太阳能储箱(STTS)及跨季节太阳能储存箱(BTES),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其中,BTES的效率可达50%以上。小区太阳能家用热水系统(DWH)可满足住户60%的热水需求,而太阳能采暖系统则可满足90%采暖要求;建成后每幢住宅每年可减排5t温室气体,整个小区可减排260t/年。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大部分农村和牧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为改善牧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在吸收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青海地区实际情况,提出了有效的太阳能应用方式--新型空气集热窗.针对设有新型空气集热窗的太阳房作了室内平均气温预测,并对节能率、节能量以及偿还年限进行了估算.分析了新型空气集热窗这一太阳能应用新方式在解决民居取暖方面的贡献,同时分析了新型空气集热窗作为一种新的集热构件进行规模化、系列化、规格化生产和推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The Saskatchewan Conservation House, a low-energy-consumption solar-heated residential structure, began operation in December 1977. Monitoring of the house began in January 1978. The house has been operated as a demonstration dwelling seven days a week, and consequently monitoring conditions have been less than ideal, with approximately 1,000 visitors per week passing through the house. Monitoring of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dwelling indicates that the design objective — a heat loss rate of 81 Watts per degree Celsius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outside and inside — has been met and improved upon. An average Regina house has a heat loss rate of approximately 250 Watts/°C. The system uses 17.8 m2 of vacuum tube collectors. As the system was not started until mid-December, 1977, it was not possible to provide 100% solar heating during this winter period. Approximately three Gigajoules of thermal energy can be stored in the 12,700-litre storage tank. Based on the measured performance of the house, a ‘space-heating requirement of 5.1 Gigajoules per year (4.8 million Btu) would be needed to heat the house under normal occupancy conditions. The system is designed to provide 100% of this space-heating requirement.  相似文献   

14.
浅谈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小燕 《山西建筑》2009,35(1):261-262
通过对建筑节能及可再生能源的综述,阐述了太阳能养护混凝土制品、被动式太阳房、地源热泵采暖、工业废渣、木材及农业废渣、建筑垃圾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以达到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和实现能源综合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升太阳能在建筑能源供给体系中的比重,形式多样的太阳能集热设备及其系统在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机理分析法,建立了具有单层玻璃盖板的管板式太阳能平板集热器的稳态传热模型。并且针对集热管间距、集热管内径、工质入口温度和工质质量流量等关键参数对集热器集热效率的影响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该稳态传热模型是可行的;此外,在其余参数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减小集热管间距或增加集热管内径均可使集热器瞬时效率增大;增大工质入口温度会导致集热器瞬时效率下降;而增大工质质量流量会提升集热器瞬时效率。这些结论对于太阳能平板集热器在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垚  丁勇  叶强 《重庆建筑》2014,(6):60-62
通过典型年太阳辐照量、太阳能实测对重庆地区太阳能资源进行分析评价;根据典型年太阳能资源数据对重庆地区太阳能热水应用效果进行理论分析,并采用实验测试的方式,从集热效率、得热量、太阳能保证率等方面对重庆地区太阳能热水适宜性进行实测研究。研究表明,重庆地区太阳能资源全年太阳能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分布特征,水平面上太阳辐照量最大;重庆地区太阳能热水系统集热效率、得热量、太阳能保证率等均具有阶段性特征,重庆地区太阳能热水宜阶段性使用。  相似文献   

17.
A heating system is described for a one-family house in Trento, Italy, using solar collectors with buried long-term storage water tanks, made of reinforced concrete and internally water-proofed, assisted by an electrical water—water type heat pump.

The following design parameters are described and evaluated:

a. the annual energy requirement for the house;

b. the solar energy available;

c. the average monthly efficiency of the collectors;

d. the storage tank—ground heat flows, taking storage insulation, water storage temperature and COP to be variable with time;

e. the overall energy balance of the system for the house in question.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proposed system can cover the annual energy required for this house with an electrical consumption equal to 20% of the total.  相似文献   

18.
被动式太阳房是降低建筑能耗的有效方法之一。针对带有阳光间的综合式太阳房在夏季用于辅助通风时的通风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对其阳光间建立传热模型,计算求解阳光间内空气的平均温度,从而求得太阳房辅助通风的通风量。结果表明,综合式太阳房的辅助通风性能可以满足一般住宅的新风要求,但对于有更高通风要求的建筑物则能力有限。文中的模拟计算,为今后对综合式太阳房进行深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太阳能烟囱自然通风的一维稳态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阳能烟囱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加热来强化自然通风的技术.在前人简化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玻璃盖板和集热墙的导热热阻的影响,建立了一个修正的太阳能烟囱自然通风的一维稳态数学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太阳能烟囱内的空气平均温度、集热墙温度、空气流量以及集热效率等进行了模拟计算和讨论.模型计算结果与相关实验数据及前人的简化模型进行了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