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辽河油田欢喜岭采油厂地区注水压力高、地层堵塞严重,常规土酸体系解堵效果差且有效期短等问题,用三氯化磷、有机酸和丙酮合成了一种酸化用无氟缓速酸。此缓速酸属有机磷酸类,单独使用不需复配其他HF酸或氟盐即可达到良好的降压增注效果。室内研究表明,60℃下反应48 h时,20%缓速酸溶液的溶蚀率为23.25%,缓速效果好于土酸和氟硼酸。酸液产生沉淀时的pH值为7~8,络合能力为500~600 g/L,可有效防止Fe(OH)3、Al(OH)3等二次沉淀的产生。天然岩心经20%缓速酸处理后的渗透率恢复值为173%,抗压强度损失为22.7%,是土酸处理的0.56倍。将缓速酸体系(20%缓速酸+3%黏土稳定剂BSA-101+0.1%缓蚀剂BSA-602+0.5%助排剂EL-11+0.1%破乳剂YBP-1)在辽河欢喜岭采油厂欢北区块现场应用两口井,注水压力降低5MPa以上,日注水量增加10m3以上。  相似文献   

2.
随着开发天然气的需求不断提高,需要对青二段气藏进行整体开发。由于前期对部分井青二段进行了水泥封堵,常规测试难以获得良好效果,为了解除水泥浆污染,针对水泥物对水泥污染层进行酸化解堵室内试验,优化了主体酸液配方,并对缓蚀剂、铁离子稳定剂、助排剂以及黏土稳定剂等主要添加剂进行了优选,形成了酸液体系配方为10.0%HCL+5.0%HF+2.0%TS04(缓蚀剂)+1.5%WD-8(铁离子稳定剂)+1.0%WD-12(助排剂)+1.0%WD-5(黏土稳定剂)。现场应用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十屋油田在注水开发过程中普遍出现的注水压力高、注水压力上升速度快、注水前沿推进速度慢、注水以及前期酸化效果不理想等诸多问题,优化了酸液配方。前置酸配方为8%~12%HCl+2%WD-11缓蚀剂+1.5%WD-8铁离子稳定剂+0.5%WD-12助排剂+0.5%WD-5黏土稳定剂+0.5%BM-B10+1.0%WD-6破乳剂,在前置酸中加入2%HF即得到主体酸。该酸液稳定性良好,前置酸和主体酸的表面张力分别为24.6和25.4 mN/m,腐蚀速度均小于5 g/m2.h,铁离子稳定能力大于2500 mg/L,均达到规定要求。对十屋油田4口井天然岩心的酸化效果实验表明,酸化后的岩心渗透率大幅提高,酸化效果良好。图4表5参2  相似文献   

4.
针对变质岩储层水平井酸化的特点,研制了2种具有多级电离特性的缓速酸体系。多元酸体系组成:8%多元酸DA+6%盐酸+1%缓蚀剂CT 1-2+2%铁稳剂PG-1+2%黏土稳定剂YBNW-3+0.2%破乳助排剂CF-5A;多氢酸体系组成:3%多氢酸MA+3%盐酸+3%助剂+1%缓蚀剂YBH-1+2%铁稳剂PG-1+2%黏土稳定剂YBNW-3+0.2%破乳助排剂CF-5A。研究结果表明,2种缓速酸体系具有良好的缓速及缓蚀性能,能达到深部酸化的效果,多元酸体系在大民屯凹陷静安堡油田安1-H 5井取得了良好的现场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长庆油田低渗油藏酸化液添加剂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长庆油田姬塬长2油藏具有低渗及粘土矿物中绿泥石含量较高等特点,在该油藏酸化液体系已确定的基础上,筛选了适合该油藏的酸化液添加剂,并评价了各添加剂在酸化过程中的作用。选择氯化铵为防膨剂,醋酸和柠檬为铁离子稳定剂,XP为缓蚀剂,CF-5B为助排剂,BE-2为破乳剂,试验结果表明,酸化液添加剂、酸化液体系及地层水具有良好的配伍性。本研究为同类低渗透油藏酸化液添加剂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郭建设  卢红杰  吴迪  刘平礼  梁栩 《特种油气藏》2012,19(2):101-103,140
为解决巴喀油田致密砂岩气藏酸化时的水锁等地层伤害问题,研制出一种混醇酸液体系,用于改善地层气相渗透率和酸化效果。通过室内实验筛选了醇、酸的类型和浓度,评价了混醇酸液体系的表面张力特性及与添加剂配伍性,并通过岩心流动实验对混醇酸液体系的酸化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醇具有良好的降低表面张力作用,甲醇与6%多氢酸混合形成多氢酸+醇酸液体系后对致密砂岩气藏岩心溶蚀率达到了14.08%~15.45%;6%多氢酸+甲醇/乙醇酸液体系和黏土稳定剂、缓蚀剂、助排剂等添加剂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并且其表面张力和残酸表面张力均低于25.8 mN/m;经多氢酸+醇体系酸化后岩心最终渗透率为基准渗透率的14.28~21.00倍,解堵效果明显,完全满足巴喀致密砂岩气藏酸化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7.
CO_2泡沫压裂液是一种新型压裂液体系,其滤失量低、返排能力强、与地层流体配伍性良好,能有效地降低压裂液对储层的伤害。通过对起泡剂、稳泡剂、助排剂、交联剂及黏土稳定剂等添加剂的筛选,研制了一种CO_2泡沫压裂液体系,配方为:0.5%QPJ-1起泡剂+0.5%羟丙基瓜尔胶+1.0%黏土稳定剂KCl+1.5%助排剂ZPJ-1+1.5%酸性交联剂JLJ+0.05%破胶剂PJJ-1。该压裂液泡沫质量高,破胶彻底,残渣较低,防膨效果显著,对储层伤害小,对现场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子长油田长2油层从1997年大规模开发以来,主要依靠自然能量开采,随着开采年限的增加,地层压力逐步下降,近井地带结垢严重,出现卡泵甚至停产,直接影响油井产量。在对该区储层矿物成分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对酸液体系进行筛选优化,采用10%盐酸+2%冰醋酸+3%氟硼酸+2%氢氟酸+1%缓蚀剂+1%活性剂+1%助排剂+2%黏土稳定剂+1%铁离子稳定剂+1.5%防膨剂+1%清蜡剂配方,试验效果较好。在子长油田余家坪等区块88口井的现场试验中,酸化解堵有效率在75%以上,平均单井增油39.6t,有效期半年左右。该措施工艺技术简单,成本低,见效快,成为近年来长2油层挖潜改造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针对海上油田油井常规酸化返排受限难题,螯合解堵体系对黏土类污染解除效果差的问题,采用弱酸弱碱盐缓冲溶液思路,通过正交实验,研究形成一种新型油井弱酸性解堵体系,体系主要包含多羧基弱酸(A)、多羧基弱酸盐(B)及含氟化合物(C、D)共计4种主剂,体系原液pH值大于等于4。体系性能评价实验表明,体系在弱酸性条件下仍能对现场岩屑及黏土发挥高效的溶蚀性能,具有良好的解堵增渗能力,同时具有优异的缓速及骨架保护性能;体系与岩屑反应残液pH值大于等于6,对平台破乳剂脱水效率无影响,且电导率大大降低,矿场实践表明,返排液直接进入生产流程后,未对平台破乳剂脱水性能及电脱装置造成影响。弱酸性解堵体系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解决了常规酸化返排液对平台生产流程影响严重问题,对于海上油田油井解堵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富县采油厂油层水平井常规加砂压裂过程中给储层和支撑裂缝带来的损害导致压裂效果有限甚至压裂无效的问题,达到提高储层改造效果的目的,针对富县采油厂储层孔喉半径小、排驱压力高、孔渗性差、填隙物含量高等特点,通过室内实验配制出适合富县采油厂主力层位长6和长8油层的前置酸酸液体系。酸液体系为:12%盐酸+3%氢氟酸+0.5%缓蚀剂+0.5%破乳助排剂+0.5%黏土稳定剂+0.1%柠檬酸。室内实验和现场应用表明:该前置酸酸液能够有效降低压裂过程对储层和支撑裂缝的伤害90%以上,对低产低效储层改造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TE34200611341长庆油田低渗油藏酸化液添加剂的筛选〔刊〕/闫健,张宁生…(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6,7(2).-23~25针对长庆油田姬塬长2油藏具低渗及粘土矿物中绿泥石含量较高等特点,在该油藏酸化液体系已确定的基础上,筛选了适合该油藏的酸化液添加剂,并评价了各添加剂在酸化过程中的作用。选择氯化铵为防膨剂,醋酸和柠檬为铁离子稳定剂,XP为缓蚀剂,CF-58为助排剂,BE-2为破乳剂,试验结果表明,酸化液添加剂、酯化液体系及地层水具有良好的配伍性。该研究对同类低渗透油藏酸化液添加剂的选择提供了参考。表7参2(…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酸化作业可能引起的地层伤害种类和一般防治措施.着重介绍了用于酸化作业的粘土及矿物微粒稳定剂、铁离子稳定剂、助排剂及防乳破乳剂等地层保护剂的种类,应用效果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碳酸盐岩储层酸化液添加剂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酸化作业中使用的一些主要添加剂如增稠剂、缓蚀剂、酸缓速剂、铁稳定剂、粘土稳定剂及降滤失剂、酸液助排剂等产品的种类、性能特点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向。指出许多酸化液添加剂都在朝着耐温、抗盐、无地层损害的方向发展,提高强化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刘先勇 《钻采工艺》2012,35(1):89-92,14
利津油田利912块白云岩储层属薄层裂缝型层状油藏,油藏埋藏深、压力高、非均质性强,针对这一特点,采用"稠化酸酸压+裂缝闭合酸化工艺"对其进行开发。通过盐酸酸化试验确定20%盐酸作为基础酸液,通过试验筛选1.5%的EL-10为缓蚀剂,2%的EL-4和KCY-03为黏土稳定剂,0.5%的EL-19为破乳剂,0.5%的EL-11为助排添加剂,5%的EL-22为稠化降阻剂。确定的降阻稠化酸和闭合酸在常温下和95℃下配伍性良好,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低、降阻性能良好、防膨效果明显,能够适应利912区块白云岩油藏的开发要求。  相似文献   

15.
陕甘宁盆地碳酸盐岩气藏酸化工作液及添加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建峰  管保山 《油田化学》1998,15(3):282-284,288
本文综述了长庆气田勘探开发中应用的三种深度酸化工作液(普通酸,稠化酸,降阻酸)及酸化前置液(压裂液)盐酸缓蚀剂,助排剂,稠化剂,降阻剂,泡沫排液剂,压裂液交联剂,液体胶塞,层内暂堵剂等酸液添加剂和处理剂。  相似文献   

16.
渤南油田酸化添加剂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渤南油田含油层系多、主力单层厚度大、平面上迭合连片、原油性质好、埋藏深,渗透性差、自然能量和吸水能力低等特点,评价了渤南油田酸化中铁离子二次沉淀、酸化淤渣产生量、防膨剂和助排剂的作用、酸液导致润湿反转的程度、酸液(乏酸)对原有的乳化作用等,在此基础上筛选了适合渤南油田的铁离子稳定剂、防酸化淤渣剂、粘土防膨剂、助排剂、润湿反转剂(互溶剂)和防乳破乳剂,并评价了各添加剂在酸化中的作用,为同类型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定边采油厂对新型稠化酸体系进行了评价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稠化酸体系具有降低腐蚀速率及溶蚀速率的特点,利于酸液进入离井筒更远的区域,破胶液黏度为1.8 mPa·s,接近于水,表面张力测试值为34.81 m N/m,界面张力为0.38 mN/m,均与水的性质相似,不会对油井注水造成影响,破胶液的防膨率为92.3%,远高于标准要求的75%,因此具有较好的防膨性能,该体系不需要加入缓蚀剂、助排剂和黏土稳定剂,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现场应用表明体系具有良好的性能,最高注水压力降低率达到了60.87%,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针对曙光油田超稠油的特点,在原有解堵工艺基础上改进油层解堵剂体系。通过室内实验确定了超稠油油层解堵处理剂的最佳配方:酸液为5%HF+10%HCI,添加5%的粘土稳定剂以及三元表面活性剂、助排剂、乳化剂、互溶剂和渗透剂,并对其进行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配方体系能够较好地解除油井的无机物堵塞、有机物堵塞以及稳定粘土矿物。现场应用表明,与未实施同类井对比,注汽压力平均降低1.4MPa,油汽比提高0.09,有效改善了油井的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19.
渤海主力油田储层层间渗透率级差大、非均质性强,酸化过程中酸液大量进入高渗层,引起渗透率级差进一步加剧,不能有效改善中低渗层,酸化解堵效果不理想。针对该问题,以新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ZX-1为稠化剂,优化形成了砂岩自转向酸体系,对该体系开展了流变性、配伍性、破胶性能、转向酸化效果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模拟鲜酸黏度6mPa·s,利于注入储层;模拟自转向酸变黏体系黏度60 mPa·s,耐剪切性强;模拟残酸黏度2 mPa·s,利于返排。自转向酸与缓蚀剂、铁离子稳定剂、防膨剂及助排剂配伍性良好,无沉淀、残渣产生;体系破胶容易,异丙醇、破乳剂、乙二醇丁醚及酸液消耗均能使自转向酸完全破胶,破胶后溶液黏度均低于10 mPa·s;体系具有自我清洁的作用,即使现场酸液未能完全破胶,经过一段时间能自动破胶,不会对储层造成永久性伤害。该自转向酸体系具有良好转向分流能力,随着初始渗透率级差从比2.00增大到10.70,酸化后低渗岩心渗透率改善倍数明显增大,高低渗岩心渗透率级差比减小,当渗透率级差达到10.7时,体系仍能实现有效分流酸化。ZX-1自转向酸现场应用效果明显,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结合冀东油田实际生产情况,采用"瓶试法"研究了酸化返排液对原油乳状液破乳脱水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一与混合酸化返排液都大大降低了原油脱水效率,同时筛选出满足外输要求的破乳剂;对单一酸化返排液筛选出破乳剂C-1(返排液G104-5P30,破乳剂选取C-2),原油破乳脱水率为92%~96%;对混合酸化解堵液筛选出破乳剂YJ-1和YJ-5,原油破乳脱水率为92%~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