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研究采煤塌陷裂缝对土壤水分的影响,选取了阜新塌陷区为研究区,应用系统聚类、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及多元线性回归等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了塌陷裂缝不同深度的土壤容重变化特征,分析了塌陷裂缝尺度、距裂缝距离和土壤含水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容重随着埋深线性增大,且容重的变化幅度具有明显的突变点,连通裂缝、隐伏裂缝和非塌陷区的突变点位置分别为50cm、70cm和150cm;同一尺度不同深度裂缝处,裂缝宽度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同裂缝同深度情况下,随着与裂缝距离的增加土壤含水率越高,至2m后影响不明显。裂缝尺度影响了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裂缝尺度的增大使得土壤含水率平均偏差增大。  相似文献   

2.
颉华 《山西水利》2013,(11):43-44
选择山西省汾河灌区有代表性的三种土壤,对其在自然条件下土壤含水率和土壤容重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土壤在一个灌水周期内不同质地土壤含水率具有基本相同的变化趋势,但其变化量存在明显区别;三种土壤的地表土壤容重的变化规律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可为合理确定地面灌溉灌水技术参数和制定节水灌溉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滴灌土壤湿润体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粘壤土点源在不同土壤容重条件、不同滴头、不同含水率以及交汇入渗形式等因素影响下流量渗透进地表土壤湿润体时在水平扩散区域与垂直深度深度两个方面的变化规律作出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据此论证了对滴灌土壤湿润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规律总结在推动滴灌技术运行乃至整个农业发展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4.
冻融作用可改变土壤容重、孔隙度、团聚体稳定性,及饱和导水率等物理性质。本文设置冻融强度-15~25℃和-5~25℃,冻融循环次数0、1、3、5次和初始低含水率Lw 6.5%,高含水率Hw 17%三个变量,旨在从机理上分析草甸土物理性质对冻融作用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除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外,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土壤饱和导水率均发生显著变化(P0.05)。冻融作用使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分别呈现出减小和增大的趋势,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容重和孔隙度变化幅度逐渐减小,最后基本趋于稳定;冻融作用降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15~25℃和-5~25℃条件下,分别在5次和3次达到稳定;冻融作用增加土壤饱和导水率,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土壤饱和导水率逐渐增加;相同条件下,冻融强度和含水率的增加均能使上述土壤物理性质指标变化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为了揭示黄土丘陵区不同林地土壤涵养水源功能的差异,指导水源涵养林建设和经营,对属黄土丘陵区的山西省中阳县车鸣峪林场进行实地踏勘与咨询,选取山杨、刺槐、油松3种典型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20 m×20 m标准样地,在每个标准样地内采集0~10、10~20、20~30 cm土层土壤样品,包括土壤环刀样品和土壤散样,通过室内试验分析,测定土壤机械组成、土壤团聚体、土壤含水率、土壤容重、土壤总孔隙度等物理性质指标,系统研究了3种典型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及土壤持水能力。结果表明:3种典型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存在差异:土壤含水率表现为油松刺槐山杨;土壤容重刺槐样地最大、山杨样地最小,样地之间差异显著;土壤总孔隙度表现为山杨油松刺槐;各样地湿筛的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均小于干筛的,0~30 cm土层干筛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总体表现为刺槐油松山杨,湿筛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最大为山杨、最小为刺槐,即刺槐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最差、山杨团聚体稳定性最强;不同样地土壤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凋萎系数、土壤有效水存在差异,但整体上油松样地的水分状况较好,不同样地田间持水量和土壤有效水表现为油松山杨刺槐,凋萎系数表现为山杨油松刺槐。  相似文献   

6.
土壤物理性质是影响土壤侵蚀过程的重要因素。研究了浙江省山核桃林地不同水土保持措施条件下土壤自然含水率、容重和总孔隙度的季节变化特征。研究表明,不同水土保持措施条件下的山核桃林地表层土壤物理性质随季节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土壤自然含水率随降雨量年度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峰值和谷值。土壤容重和总孔隙度随季节变化整体呈"波浪形"起伏变化。山核桃林地表层土壤物理性质季节变化主要受植被覆盖度、年度降雨分布情况和农事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中对膜孔灌溉方式下土壤下渗量及影响因子进行试验分析,并建立单元膜孔面积累积入渗量与湿润体积的经验模型。结果表明:土壤容重是膜孔灌溉方式下渗量影响主因;下渗水体湿润体积内含水率增量影响因子,相关度排序为:初始含水率土壤容重压力水头黏粒含量。经检验,构建的经验模型计算的含水率增量和试验值,总体误差小于20%。  相似文献   

8.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土壤水库营建措施下红壤果园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土壤团聚体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土壤水库营建措施果园土壤容重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小,其中以施用多量有机质肥的果园变化最为明显;对照总孔隙度与采取营建措施果园的无明显差异,但整个土壤剖面上其非毛管孔隙显著低小.(2)在干筛处理下土壤团聚体以>2mm粒径为主,总体呈现出随粒径的加大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而在湿筛处理下土壤团聚体以<0.25mm粒径为主,呈现出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减少的趋势.(3)不同土壤水库营建措施果园的土壤团聚体破坏率,总体上呈现多量有机质肥<少量有机质肥<稻草覆盖<清耕<对照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合同沟小流域耕地、草地、林地、林牧复合4种类型土地土壤的含水率、持水量、储水量、容重、孔隙度等指标的分析,研究不同类型土地土壤特征。  相似文献   

10.
《人民黄河》2017,(2):85-89
以不同树种和不同林龄固沙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典型抽样调查和室内分析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民勤绿洲区不同固沙林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固沙林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均显著大于裸沙地的,而40~60 cm土层土壤的含水量小于裸沙地的;0~60 cm土层的裸沙地土壤容重、pH值比林地大,而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比林地小;0~60 cm土层的不同树种固沙林土壤含水量、容重、pH值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不同林龄的固沙林树种中,梭梭林的土壤容重、pH值均随林龄的增长先减小后增大,而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则随林龄的增长先增大后减小。固沙林地的土壤理化性质比裸沙地有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11.
我国植被恢复对土壤性状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修复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对于土壤、水文、植被等多方面具有影响。介绍了植被恢复对土壤水分、土壤密度、土壤有机质、土壤氮等4个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植被恢复对土壤的影响有利有弊,大多数情况下植被恢复降低土壤水分,提高养分含量,降低土壤密度;②从不同的指标来看,植被恢复改善土壤性状所需时间不同,从3年至20年以上;有些立地条件下,人工造林土壤性状长期低于天然林;③对于改善土壤性状没有明显作用的植物种,在进行合理配置后,有可能产生很好的改良土壤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植被恢复需进一步明确的各类指标目标阈值及措施。  相似文献   

12.
非饱和击实膨胀土总应力强度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运用非饱和土的固结快剪,对不同起始密度、含水量的击实膨胀土进行了抗剪强度试验研究,探讨了非饱和膨胀土在总应力状态下的抗剪强度特性。认为总应力强度随干密度的增大和含水量的减小而变大;内摩擦角随含水量的变化较小,而凝聚力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3.
不同潜水埋深条件下的农田土壤水分动态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不同潜水埋深下玉米田土壤水分动态表现为:该区玉米田土壤水分的季节性变化可划分为3个阶段:春季缓慢失墒期(4~6月)、雨季干湿交替期(7~8月)、稳墒恢复期(9月)。地下水埋深愈浅,相同层次土壤含水率愈高。当地下水埋深较大时,0.6m以下土层含水率呈现明显的分层分布状态,表层受地下水补给的水量已大大减小,其降低的程度主要与各层次土壤的持水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滴灌湿润体内土壤墒情监测点位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快速精确地监测土壤水分,通过田间试验观测了滴灌带一个湿润体内不同位置的7个中子仪监测点0~120cm深度土壤剖面的水分分布,分析了膜下滴灌湿润体内土壤水分随监测点位置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的差异,只与监测点与滴灌带的距离有关,距滴头5 cm处的监测点与距滴灌带30 cm处的土壤含水率垂直分布无显著性差异,与距滴灌带55、70 cm处的土壤含水率垂直分布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墒情监测点应布置于距滴灌带0~30 cm范围内,不宜超过此范围。  相似文献   

15.
陕西王东沟小流域野外土壤入渗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野外土壤入渗试验为依据,利用时域反射仪进行了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观测,并分析了积水入渗过程中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规津及停渗后土壤水分再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野外土壤积水入渗过程中,土体内任—埋深处士壤含水率的变化一般经历稳定不变、缓慢上升、急剧上升和再稳定4个阶段,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每一阶段听经历的时间长短不同;积水深度越大,土壤剖面含水率、入渗量变化越明显,湿润锋的推移也越快;停渗后土壤水分再分布规律表现为表层0~10cm土壤含水率急剧减小,10~70cm土壤含水率开始呈增大趋势,然后再逐渐减小,70cm以下的土壤含水率略有变化。  相似文献   

16.
吕伯超  赵自建 《人民黄河》2012,34(7):101-102
为了提高土壤墒情监测的时效性,指导农业生产、合理调配水资源,利用TRIME-PICO64土壤水分速测仪与人工观测设备,在西黄庄水文试验站进行了10、20、40 cm三个土壤深度的土壤含水率监测对比试验,共取得数据93组。结果表明:TRIME-PICO64土壤水分速测仪监测的土壤含水率数据与人工监测值拟合效果很好,该速测仪测定数据快速、准确,且时效性强。  相似文献   

17.
以甘肃省兰州市孙家岔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1981-1983年、2011年的实测土壤水分资料,采用地质统计法分析了该流域土壤水分的垂向变异特征.结果表明,球状模型对丰水年和平水年不同土地利用(梯田和荒坡)土壤水分垂向分布的变异函数拟合,经F值检验后为显著水平.在枯水年,球状模型对梯田的实验变异函数依旧拟合较好,而荒坡在枯水年二次线性模型对土壤水分垂向分布拟合较好,对枯水年雨季分析,发现土壤水分的时空间自相关也很弱.半干旱黄土区土壤水分垂向变异性的研究,可对该区不同土地利用的蓄水特征和土地规划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宽级配砾质土的渗透特性,对不同砾石含量的宽级配砾质土进行了一系列的三轴渗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砾石含量的增加,宽级配砾质土的结构分别为悬浮-密实、密实-骨架、骨架-空隙3种形式;随砾石含量的增大,渗透系数呈现出先略微减小然后逐渐增大、最后迅速增大的变化规律;含水率、干密度均对宽级配砾质土的渗透系数有较大的影响;在最优含水率左右,渗透系数有明显的差异,施工中应注意对含水率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