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UH模型在双层地基受力变形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姚仰平等提出的 UH 模型,将土层的初始超固结比 OCR 引入到 UH 模型的有限元程序中,通过设置不同土层的 OCR 来控制土层的软硬程度,采用 UH 模型的有限元程序对上硬下软双层地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首先将 UH 模型与简化双层地基应力系数法、 Boussinesq 弹性理论计算的附加应力进行了比较,从而证明 UH 模型在分析上硬下软双层地基应力特性方面的优越性,它能够反映上硬下软地基的应力扩散现象;然后用 UH 模型有限元程序计算了土层为不同 OCR 的上硬下软双层地基的附加应力,研究了土层 OCR 对双层地基应力状态的影响;最后对上硬下软双层地基的固结沉降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地基沉降、土体应力应变特性和孔压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应力劳台角对孔隙压力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中密承德砂在π平面上应力劳台角按不同规律变化的真三轴试验,研究了在不同应力条件下应力劳台角对孔压发展的影响规律。试验研究表明,在较低应力比(不发生剪胀)下,应力劳台角旋转360°产生的孔压累积值可达到平均主应力p的15%~25%,在较高应力比(出现剪胀)下,应力劳台角旋转360°产生的孔压累积值可达到平均主应力p的30%。不同应力路径也会对孔压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二维应力作用下岩石单裂隙渗流规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1  
在对人工充填砂裂进行剪切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剪应力和法向有效应力作用下裂隙岩石的渗流特性,并提出了二维应力作用下裂隙岩石渗流模型,即剪应力和法向有效应力耦合作用下的渗流公式。  相似文献   

4.
岩体裂隙渗流与法向应力耦合机理是裂隙岩体水力耦合分析的重要基础。岩体裂隙法向应力与渗透性曲线呈现出的非线性变化特征随法向应力增加往往有显著差别:低应力条件下裂隙渗透性急剧下降,而高应力条件下裂隙渗透性减少较为缓慢。目前,传统数学模型难以描述低应力和高应力条件下裂隙渗透性变化的差异性。因此,基于双弹簧Hooke模型(two-part Hooke’s model,简称TPHM),将裂隙开度分为硬体开度和软体开度2个部分,分别考虑低应力和高应力条件下软体开度与硬体开度对岩体裂隙变形与渗流特性的影响,建立岩体裂隙渗流与法向应力耦合数学方程。采用3组加载条件下的花岗岩裂隙水力耦合试验数据验证理论模型,结果表明理论模型与实验数据基本一致,且优于负指数模型、幂函数模型以及对数模型,指出了软体和硬体开度定量描述岩体裂隙非线性水力耦合特性的有效性,揭示了低应力状态下软体开度对岩体裂隙渗透性变化的主要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硫酸盐-干湿循环与冻融复合作用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退化规律,采用试验室加速腐蚀的方法,对混凝土试件进行轴心抗压试验,得到了不同干湿循环次数、混凝土强度和冻融循环次数下混凝土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及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的变化规律,并对腐蚀后混凝土表观形态和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1的干湿循环制度下硫酸钠主要发生物理结晶侵蚀;随着干湿循环次数增加,应力-应变曲线上升段斜率逐渐减小,峰值应力不断下降,峰值应变呈增大趋势;硫酸钠-干湿循环大大加快了冻融循环后试件的劣化速度,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混凝土峰值应力逐渐减小,峰值应变逐渐增大。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硫酸盐-干湿循环和冻融环境下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方程,模型可为西部地区混凝土结构剩余寿命预测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倾斜地表下深埋隧道受力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倾斜地表重力作用下岩石的应力分析,把相对隧道截面埋置较深的圆形隧道问题看作弹性力学中无限板圆孔来处理,在计算方面采用分解叠加的等效原则把工程中遇到的复杂应力转化为简单应力,求解出一般条件下平面应变解析表达式。避免了繁杂运算,并且详细地讨论了影响隧道围岩应力分布的各项因素。  相似文献   

7.
不同加载路径对岩石变形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11  
以往在研究岩石的力学特性时,大都采用持续加载的方法进行试验。三向压缩试验也不例外。就绝大多数工程而言,所遇到的却是在某种应力状态下由于开挖而产生一个方向应力减小、其他几个方向应力增大的现象。根据工程对岩体稳定性评价的要求,应该模拟不同加载路径的应力状态下的试验条件,以便掌握在该试验条件下岩石所作出的力学响应。通过对红砂岩在不同加载路径条件下的三轴试验。分析了不同加载路径所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及其对岩石的变形影响,得出了在不同加载路径条件下,岩石变形表现与常规试验有较大差异,有着较明显的非线性特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从力学角度分析了ZnO避雷器阀片在冲击电流作用下受热时的应力,并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进一步分析了外界应力对阀片热应力破坏的影响,研究认为增大均匀施加的外界压应力能阻碍阀片在冲击电流作用下出现裂纹,因此增加弹簧的压紧力能改善整支避雷器质量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应用破坏接近度的概念,将压应力作用下的非线性粘弹性模型扩张成了拉应力作用下的岩石力学模型。应用该模型,对三点弯曲蠕变试验中裂缝的扩展过程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发现裂缝扩展随时间的变化与应力—应变曲线的形状,尤其是强度破坏点以后的曲线形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软土地区不均匀沉降对地铁隧道结构力学性能与防水性能的影响,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分别建立管片 接头三维精细化模型和密封垫 密封槽二维精细化模型,分析了接头在不同错台量和张开量条件下的应力分布规律及管片的损伤特征,讨论了不同错台量条件下密封垫防水性能的下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错台量较小时螺栓轴线应力分布呈现“单峰”形式,螺栓最大应力位于右侧管片接缝面附近;错台量较大时螺栓轴线应力呈现“双峰”形式,螺栓峰值应力位于接缝面两侧;张开量对螺栓最大应力的影响较小,但对螺栓中截面应力影响较大,随张开量的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管片混凝土损伤主要出现在螺栓孔附近;在最不利工况下,隧道防水性能下降59.0%;当错台量大于6.6mm时,隧道已不满足防水要求。  相似文献   

11.
The crack potential of the pavement under various loading conditions and temperature variations has been a problem for the application of asphalt pavements. Crack generation in asphalt pavement increases the maintenance and rehabilitation costs. Two principal solutions for the problem of asphalt pavement cracking have been introduced: first, applying a thicker asphalt pavement and, second, making an asphalt mixture with modified characteristics.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reinforcement on the cracking potential of asphalt pavement as a substantial characteristic of asphalt mixture has been questioned, and a variety of different experiment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determine these effects. The use of tire cord mesh in reinforcing asphalt pavement has been introduced and accurately observed in this research. In this paper, the crack potential of asphalt pavement reinforced with tire cord mesh is evaluated with emphasis on introducing experimental methods and analysing their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ire cord mesh reinforcement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the asphalt pavement resistance against cracking and increases its service life while decreasing maintenance and rehabilitation costs.  相似文献   

12.
肖悠涛 《山西建筑》2010,36(6):254-255
介绍了沥青路面出现各种破损的原因和主要的破坏形式,结合沥青路面养护维修的重要性,具体阐述了沥青路面裂缝填封技术和坊槽修补技术,以期严格保证沥青路面养护维修质量。  相似文献   

13.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浅谈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伟勇 《山西建筑》2009,35(23):312-313
结合沥青路面的广泛应用,分析了沥青路面早期损害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沥青路面施工要领,阐述了沥青路面的技术研究和创新前景,以提高沥青路面的质量,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周期,从而提高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14.
王琨  赵红月 《山西建筑》2011,37(7):132-133
针对沥青耐久性和沥青混凝土路面耐久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别论述了沥青路面和沥青耐久性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改善沥青混凝土路面耐久性的措施,以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刘景峰 《山西建筑》2014,(12):182-184
为了提高沥青路面的压实质量,基于沥青路面的压实机理,分析了影响沥青路面压实质量的因素,并对改善沥青路面压实效果的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生产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浅谈超龄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工作经验,阐述了超龄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超龄沥青路面病害相应的修复措施,就如何做好超龄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工作进行了探讨,从而保证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7.
沥青路面裂缝的形成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四清 《山西建筑》2007,33(36):276-277
介绍了沥青路面的优点,结合沥青路面裂缝的形式,分析了沥青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并从设计、材料、施工、超载等方面提出了沥青路面裂缝的预防措施,同时阐述了裂缝的治理措施,以最大限度地解决沥青路面的裂缝问题,从而确保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设计指标与设计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现行的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主要针对半刚性沥青路面,对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控制指标研究较少,通过借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设计标准,对我国组合式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雾封层是一种沥青路面早期预防性养护技术。在沥青路面上喷洒专门配置的特制剂或乳化沥青稀释液,渗透到旧沥青路面中,使老化的旧沥青得以再生,提高旧沥青的路用性能指标,封闭道路表面的孔隙和微裂缝,抑制沥青路面的早期病害,改善路面外观,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该养护技术的施工工艺简单,开放交通迅速,在生产实践中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桥面沥青铺装层间应力分析简化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总结桥面铺装结构承载特性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叠层梁作为桥面沥青铺装层间应力计算的简化模型。为避免梁端部层间应力的奇异性,假设钢板和沥青铺装层均满足平衡与变形协调条件,梁端部剪应力分布与梁中部一致,在此基础上推导简支叠层梁层间应力计算公式,最终得到桥面沥青铺装层间应力计算的实用公式,并根据圣维南原理说明了假设边界条件的合理性。利用所得实用公式分别计算分析钢桥面沥青铺装与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的层间应力,分析确定公式使用时的条件与参数取值。通过将公式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相对比,验证公式的可用性与参数取值的合理性。通过对比钢桥面沥青铺装与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层间应力计算结果,得到钢桥面沥青铺装对防水黏结层材料具有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